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2,文件大小:258KB,团购合买
2003年度的学分制教学计划规定,作为基础课的植物学总授课时数为150学时 (其中理论课102学时、实验课48学时),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还应对教材有所取舍,在课堂上讲授最基本的植物学知识,结合学生自学,促 进学生主动去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植物学( Botany) 二、学时/学分 150学时,6学分,其中植物形态解剖学( Plant Morphology and Anatomy) (包括低等植物学内容)理论课51学时3学分;植物系统分类学( Plant Taxonomy 理论课51学时3学分;实验课48学时2学分。 本大纲是植物学教研室根据《植物学》教材(华东师范大学编写)草拟,2003 年度的学分制教学计划规定,作为基础课的植物学总授课时数为150学时(其中 理论课102学时、实验课48学时),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应对 教材有所取舍,在课堂上讲授最基本的植物学知识,结合学生自学,促进学生主 动去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本大纲是在过去植物学教研室编订的教学大纲的基础 上加以修订的,新的教学大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三、适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本科专业 四、课程简介 植物学是生物学专业(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的一门基础课, 它由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包括孢子植物分类和种子植物分类)两大部分组 成。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 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 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 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 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在学习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 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 构。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 和特征,细胞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 术。在讲授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考虑到细胞学课程对细胞的结构还要详细讲授, 对植物细胞可略讲,着重强调细胞壁、液泡、质体特别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 有的结构,对植物的组织要详细加以讲授,这样在讲授器官发育涉及这些组织时 可略讲。 在讲授各大类群时,既要指出各类群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同时应注意有关类 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讲授各类及各门植物 的特征和分类时,要分清主次,做到重点突出,有些在大纲中所列的部分内容和 生态习性,经济意义以及不打算讲授的类群,可让学生自学,有些代表植物可放 在实验课中讲授的类群,可让学生自学,有些代表植物可放在实验课中讲授和观 察来代替课堂讲授,重点的代表植物在大纲里用″Δ"标出。植物分类有鲜明的地 区性的特点,使用本大纲时,应结合当时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和取舍 在孢子植物部分(其中藻类、菌类和地衣放在植物形态解剖讲授),要求学生 对孢子植物中各大类群和门的特征,以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有一个 基本的了解,对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有所认识,从而建立起植物界演化发展 的唯物主义观点 在种子植物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 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流行的种子植物系统的理论 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有所了解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各类群特征的同时,也应掌握有关的名词术语,基本概念

1 一、 植物学(Botany) 二、学时/学分 150 学时,6 学分,其中植物形态解剖学(Plant Morphology and Anatomy) (包括低等植物学内容)理论课 51 学时 3 学分;植物系统分类学(Plant Taxonomy) 理论课 51 学时 3 学分;实验课 48 学时 2 学分。 本大纲是植物学教研室根据《植物学》教材(华东师范大学编写)草拟,2003 年度的学分制教学计划规定,作为基础课的植物学总授课时数为 150 学时(其中 理论课 102 学时、实验课 48 学时),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应对 教材有所取舍,在课堂上讲授最基本的植物学知识,结合学生自学,促进学生主 动去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本大纲是在过去植物学教研室编订的教学大纲的基础 上加以修订的,新的教学大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三、适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本科专业 四、课程简介 植物学是生物学专业(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的一门基础课, 它由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包括孢子植物分类和种子植物分类)两大部分组 成。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 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 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 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 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在学习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 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 构。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 和特征,细胞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 术。在讲授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考虑到细胞学课程对细胞的结构还要详细讲授, 对植物细胞可略讲,着重强调细胞壁、液泡、质体特别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 有的结构,对植物的组织要详细加以讲授,这样在讲授器官发育涉及这些组织时 可略讲。 在讲授各大类群时,既要指出各类群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同时应注意有关类 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讲授各类及各门植物 的特征和分类时,要分清主次,做到重点突出,有些在大纲中所列的部分内容和 生态习性,经济意义以及不打算讲授的类群,可让学生自学,有些代表植物可放 在实验课中讲授的类群,可让学生自学,有些代表植物可放在实验课中讲授和观 察来代替课堂讲授,重点的代表植物在大纲里用"Δ"标出。植物分类有鲜明的地 区性的特点,使用本大纲时,应结合当时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和取舍。 在孢子植物部分(其中藻类、菌类和地衣放在植物形态解剖讲授),要求学生 对孢子植物中各大类群和门的特征,以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有一个 基本的了解,对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有所认识,从而建立起植物界演化发展 的唯物主义观点。 在种子植物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 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流行的种子植物系统的理论 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有所了解。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各类群特征的同时,也应掌握有关的名词术语,基本概念

尽可能记忆有关名词术语的英文拼读,熟记若干著名种属的拉丁学名。 要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综合应用学到的形态和分类学知识,掌握识别孢子 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方法,了解检索表的不同编排方法,能应用检索表和植物志等 工具书,鉴定常见的植物。通过课堂和野外实习,认识300种常见的孢子植物和 种子植物,了解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压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多用模型、标本、实物、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 VCD、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和具有立体感的教具,增进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野外实习1周,在学习植物分类学课程过程中或之后进行 五、课程内容 绪论(2学时) 将上下册的绪论与引言合在一起加以简明的介绍(也可以分开介绍,各 学时)。重点阐明二界系统的植物界,强调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的地位和在维持 地球生命中的重要作用;生物的等级和命名,种的定义;植物分类大纲;植物的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人为的植物分类系统和自然的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学的分 支学科。 I.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 Plant Morphology and Anatomy)(49学时) 在第一和第二章中,重点讲授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细胞 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液泡)、略讲细胞的繁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重 点讲授组织起源、各种组织的分布、结构、特征、功能等,学生对此必须熟练掌 握以便为下一步学习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打下基础;一般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 胞、无丝分裂、组织系统等,学生对此必须有所认识和了解。在第三章中对根、 茎、叶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发展,以及对根、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生长和次生构造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其它则作一般了解。在第四章中对花、果实、种子等繁殖器 官的结构和发育,种子植物的生活史、双受精的意义,学生也必须加以熟练掌握 以便为种子植物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植物细胞(3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点: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细胞器形态结构与功能。 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 主要内容 概述: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 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3.细胞质及其细胞器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丹宁和色素、晶体和硅质小体

2 尽可能记忆有关名词术语的英文拼读,熟记若干著名种属的拉丁学名。 要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综合应用学到的形态和分类学知识,掌握识别孢子 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方法,了解检索表的不同编排方法,能应用检索表和植物志等 工具书,鉴定常见的植物。通过课堂和野外实习,认识 300 种常见的孢子植物和 种子植物,了解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压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多用模型、标本、实物、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 VCD、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和具有立体感的教具,增进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野外实习 1 周,在学习植物分类学课程过程中或之后进行。 五、课程内容 绪论(2 学时) 将上下册的绪论与引言合在一起加以简明的介绍(也可以分开介绍,各 1 学时)。重点阐明二界系统的植物界,强调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的地位和在维持 地球生命中的重要作用;生物的等级和命名,种的定义;植物分类大纲;植物的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人为的植物分类系统和自然的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学的分 支学科。 I.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Plant Morphology and Anatomy)(49 学时) 在第一和第二章中,重点讲授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细胞 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液泡)、略讲细胞的繁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重 点讲授组织起源、各种组织的分布、结构、特征、功能等,学生对此必须熟练掌 握以便为下一步学习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打下基础;一般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 胞、无丝分裂、组织系统等,学生对此必须有所认识和了解。在第三章中对根、 茎、叶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发展,以及对根、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生长和次生构造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其它则作一般了解。在第四章中对花、果实、种子等繁殖器 官的结构和发育,种子植物的生活史、双受精的意义,学生也必须加以熟练掌握, 以便为种子植物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植物细胞(3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点: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细胞器形态结构与功能。 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 主要内容: 一.概述: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 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细胞质及其细胞器 4. 细胞核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丹宁和色素、晶体和硅质小体 五、植物细胞的分裂

第一节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有丝分裂 二、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植物细胞的生长 植物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6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组成 教学要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 主要内容: 植物组织的概念 植物组织的分类 发生: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3、机械组织 4、输导组织 5、分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植物组织的概念 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植物的组织系统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2学时) 第一节根(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根的来源、形态结构、发育过程、生理功能以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3 第一节 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二、 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四、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 有丝分裂 二、 无丝分裂 三、 减数分裂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一、 植物细胞的生长 二、 植物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 植物组织(6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组成。 教学要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 主要内容: 一、 植物组织的概念 二、 植物组织的分类 (一) 分生组织 发生: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二) 成熟组织 1、 保护组织 2、 薄壁组织 3、 机械组织 4、 输导组织 5、 分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一、 植物组织的概念 二、 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系统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2 学时) 第一节 根(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根的来源、形态结构、发育过程、生理功能以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要点:了解根的来源和类型以及根尖的分区,掌握根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和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根的概述 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第二节、根系的发生和类型 定根和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第三节、根尖及其分区 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顶端分生组织特征,不活动中心,组织原学说,T学说,伸长区、成熟 区的细跑特点与功能,背景知识:细胞有丝分裂) 第四节、根的结构 成熟区的组成部分(表皮、皮层、中柱),木质部,韧皮部。从功能角度阐述各部分特征。(表皮属吸 收组织、皮层占比例大、贮藏组织、基本组织特征,内皮层的特征和生理作用、根的吸水途径)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结构、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部位、过程与活动产物,壁 栓化和木化特点 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表皮,皮层(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多元型 第五节、侧根的发生。 第六节、根瘤和菌根 根瘤的概念与作用,菌根的概念与作用。 第七节、根的变态: 变态概念。囱质直根,块根,支持根,攀援根,寄生根,呼吸根 、根的生理功能(自学) 二、根与根系(自学) 三、根尖的结构和发育 四、根的初生结构 五、侧根与不定根的形成 六、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七、根瘤与菌根(自学) 第二节茎(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了解茎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发育过程、分枝方式和茎的类型 教学要点: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植物的初生和次生结构以及茎的 变态类型。机械、输导和次生分生组织特征。 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难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主要内容: 第二节、芽与枝条 芽的结构及其适应意义,芽的类型 茎的分枝和分蘖

4 教学要点:了解根的来源和类型以及根尖的分区,掌握根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和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根的概述 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第二节、根系的发生和类型 定根和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 第三节、根尖及其分区 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顶端分生组织特征,不活动中心,组织原学说,T 学说,伸长区、成熟 区的细跑特点与功能,背景知识:细胞有丝分裂)。 第四节、根的结构 一、根的初生结构。 成熟区的组成部分(表皮、皮层、中柱),木质部,韧皮部。从功能角度阐述各部分特征。(表皮属吸 收组织、皮层占比例大、贮藏组织、基本组织特征,内皮层的特征和生理作用、根的吸水途径)。 二、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结构、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部位、过程与活动产物,壁 栓化和木化特点。 三、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表皮,皮层(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多元型 第五节、侧根的发生。 第六节、根瘤和菌根 根瘤的概念与作用,菌根的概念与作用。 第七节、根的变态: 变态概念。肉质直根,块根,支持根,攀援根,寄生根,呼吸根。 一、 根的生理功能(自学) 二、 根与根系(自学) 三、 根尖的结构和发育 四、 根的初生结构 五、 侧根与不定根的形成 六、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七、 根瘤与菌根(自学) 第二节 茎 (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了解茎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发育过程、分枝方式和茎的类型。 教学要点: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植物的初生和次生结构以及茎的 变态类型。机械、输导和次生分生组织特征。 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难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主要内容: 第一节、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二节、芽与枝条。 一、 芽 芽的结构及其适应意义,芽的类型。 二、 茎的分枝和分蘖

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第三节、茎的类型 第四节、茎尖的分区 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茎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分化特点(叶芽的分化)。 第五节、茎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枹 双子叶植物茎成熟区的组成部分及其结构,表皮、皮层、中柱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部位、组成分子及其活动产物。年轮的概念,年轮的 成与环境关系 的发生与活动:树皮的形成与形态变化 3、茎的 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木材三切面的基本结构,优质木材的特征。 三、禾本科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维管束。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禾本科植物茎的居间生长。 第六节、茎的变态 块茎,鱗茎,根状茎,茎刺,肉质茎 第七节、根、茎维管组织的联系 茎的生理功能(自学) 二、茎的形态 茎尖的构造与发育 四、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六、裸子植物茎结构 七、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第三节叶(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发育过程、内部结构以及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教学要点:掌握叶的基本形态与解剖结构,保护组织、同化组织特征 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难点:单、双子叶植物叶形态和结构的区别。 主要内容: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繁殖作用等。 第三节、叶的基本形态 (一)叶的形态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二)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三)叶的类型 (四)叶序 第四节、叶的解剖结构

5 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第三节、茎的类型 一、茎的性质 二、茎的生长习性 第四节、茎尖的分区 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茎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分化特点(叶芽的分化)。 第五节、茎的结构 一、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成熟区的组成部分及其结构,表皮、皮层、中柱。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部位、组成分子及其活动产物。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 成与环境关系。 2、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树皮的形成与形态变化。 3、茎的次生结构:周皮、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木材三切面的基本结构,优质木材的特征。 三、禾本科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维管束。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禾本科植物茎的居间生长。 第六节、茎的变态 块茎,鳞茎,根状茎,茎刺,肉质茎。 第七节、根、茎维管组织的联系 一、 茎的生理功能(自学) 二、 茎的形态 三、 茎尖的构造与发育 四、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五、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六、 裸子植物茎结构 七、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第三节 叶(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发育过程、内部结构以及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教学要点:掌握叶的基本形态与解剖结构,保护组织、同化组织特征。 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难点:单、双子叶植物叶形态和结构的区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繁殖作用等。 第二节、叶的发生和生长。 第三节、叶的基本形态 (一)叶的形态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二)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三)叶的类型 (四)叶序 第四节、叶的解剖结构

表皮、叶肉、叶脉及其功能。保护组织特征。同化组织,叶绿体结构及其功能,腺毛腺鳞。禾本科植 物叶片的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矿质化特征,C3和C4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及其在生理上的意义 (三)禾本科植物的叶 1叶的形态 2叶片的解剖结枹 第五节、叶片结构与生态条件关系。 第六节、离层与落叶。 第七节、叶的变态 茎态叶,鱗叶,叶刺,叶捕虫器。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概念。 叶的生理功能(自学) 二、叶的形态 三、叶的起源和发育 四、叶的结构 五、叶的生态类型(自学) 六、叶的衰老与落叶(自学) 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 二、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第五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变态的概述 二、根的变态 茎的变态 四、叶的变态 五、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第四与第五节的内容均作一般性的介绍,学生可作一般性掌握。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2学时 重点讲授花的组成、花序、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 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果实的类型、被子植物的生活 史等,对此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般介绍植物的繁殖、花的概念、禾本科植物的 花,花程式和花图式、开花、传粉、果实和种子对传粉的适应等,学生对此必须 作一般性掌握。 花的部分(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花器官发生形成和花器官各部分数目、形态组成、发育和相互关系的学习,了解花的概念 及花部的发育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要点:花的基本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枃特征:开花,传粉与受精 重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双受袺作用及其意义 难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 主要内容: 6

6 表皮、叶肉、叶脉及其功能。保护组织特征。同化组织,叶绿体结构及其功能,腺毛腺鳞。禾本科植 物叶片的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矿质化特征, C3 和 C4 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及其在生理上的意义。 (一)叶柄的结构 (二)叶片的结构 表皮、叶肉、叶脉 (三)禾本科植物的叶 1.叶的形态 2.叶片的解剖结构 第五节、叶片结构与生态条件关系。 第六节、离层与落叶。 第七节、叶的变态 茎态叶,鳞叶,叶刺,叶捕虫器。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概念。 一、 叶的生理功能(自学) 二、 叶的形态 三、 叶的起源和发育 四、 叶的结构 五、 叶的生态类型(自学) 六、 叶的衰老与落叶(自学)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一、 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 二、 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第五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 变态的概述 二、 根的变态 三、 茎的变态 四、 叶的变态 五、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第四与第五节的内容均作一般性的介绍,学生可作一般性掌握。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2 学时) 重点讲授花的组成、花序、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 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果实的类型、被子植物的生活 史等,对此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般介绍植物的繁殖、花的概念、禾本科植物的 花,花程式和花图式、开花、传粉、果实和种子对传粉的适应等,学生对此必须 作一般性掌握。 花的部分(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花器官发生形成和花器官各部分数目、形态组成、发育和相互关系的学习,了解花的概念 及花部的发育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要点:花的基本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开花,传粉与受精。 重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难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 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营养繁殖、孢子繁殖(或无性繁殖)、有性生殖 第二节、花的组成和发生 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 (一)花的概念 (二)花的组成 部分与形态类型、花柄与花托:花被(花萼与花冠)的类型: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胎座的类型: 雌蕊子房着生在花托上的位置,花外蜜腺, (三)禾本科花的构造 小穗和小花的构造。 花芽分化 (一)双子叶植物的花芽分化 (二)禾本科植物花芽分化 第三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雄蕊的发育 花药的发育和结构 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核分裂 (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质分裂 (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意义 四、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 五、花粉粒的形态和结 1、花粉粒形态 2、花粉粒大小 3、花粉粒结构 六、花粉的生活力 七、花粉植物 第四节、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雌蕊的发育与组成 (一)柱头的类型 (二)花柱类型 (三)子房的结构 二、胚珠的组成和发育 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 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含义。植物异花传粉的适应性。生产上对植物传粉的利用与控制。花粉粒与柱 头间的识别作用。花粉粒的萌发条件与过程。双受精过程与进化意义。多倍体的概念。外界条件对传粉 受精的影响。试管受精,子房培养,远缘杂交,植物生殖工程 种子与果实部分(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果实的发育和结构,以及幼苗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要点:果实和种子的概念,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全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幼苗的类型及特点。 重点:果实、种子和幼苗的概念:胚和胚乳的发育 难点:胚的发育 主要内容:

7 第一节、概述 营养繁殖、孢子繁殖(或无性繁殖)、有性生殖 第二节、花的组成和发生 一、 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 (一)花的概念 (二)花的组成 部分与形态类型、花柄与花托;花被(花萼与花冠)的类型;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胎座的类型: 雌蕊子房着生在花托上的位置,花外蜜腺。 (三)禾本科花的构造 小穗和小花的构造。 二、花芽分化 (一)双子叶植物的花芽分化 (二)禾本科植物花芽分化 第三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雄蕊的发育 二、花药的发育和结构 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核分裂 (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质分裂 (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意义 四、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 五、花粉粒的形态和结构 1、花粉粒形态 2、花粉粒大小 3、花粉粒结构 六、花粉的生活力 七、花粉植物 第四节、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一、雌蕊的发育与组成 (一)柱头的类型 (二)花柱类型 (三)子房的结构 二、胚珠的组成和发育 三、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 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含义。植物异花传粉的适应性。生产上对植物传粉的利用与控制。花粉粒与柱 头间的识别作用。花粉粒的萌发条件与过程。双受精过程与进化意义。多倍体的概念。外界条件对传粉、 受精的影响。试管受精,子房培养,远缘杂交,植物生殖工程。 种子与果实部分(如作一章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果实的发育和结构,以及幼苗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要点:果实和种子的概念,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全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幼苗的类型及特点。 重点:果实、种子和幼苗的概念;胚和胚乳的发育。 难点:胚的发育。 主要内容:

种子的发育:胚发育(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基本结枹(种皮、胚乳、胚)、种子的主要类型(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 的条件,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构,真果和f 义及其结构,分泌腔,分泌道 五、果实的主要类型: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的形态特征。果实的进化。 ,被子植物生活史,世代交替。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自学) 植物繁殖的类型 二、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及解剖学基础 第二节花 花的形态和结构 二、花各部分的演化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四、花序 五、花芽分化 第三节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花药的发育 花粉粒的发育 三、花粉粒的形态 四、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五、花药和花粉培养 第四节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雌蕊的结构 二、胚珠的发育 三、胚囊的形成 第五节开花与传粉 开花 传粉 第六节受精作用 、花粉粒的萌发与生长 二、双受精作用 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第七节种子和果实 种子和幼苗 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自学) 第八节被子植物生活史 II.植物系统分类部分( Plant taxonomy)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植物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和 代表植物。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

8 一、种子的发育:胚发育(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 二、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乳、胚)、种子的主要类型(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四、果实的发育和结构,真果和假果的含义及其结构,分泌腔,分泌道。 五、果实的主要类型: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的形态特征。果实的进化。 六,被子植物生活史,世代交替。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自学) 一、 植物繁殖的类型 二、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及解剖学基础 第二节 花 一、 花的形态和结构 二、 花各部分的演化 三、 花程式和花图式 四、 花序 五、 花芽分化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一、 花药的发育 二、 花粉粒的发育 三、 花粉粒的形态 四、 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五、 花药和花粉培养 第四节 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一、 雌蕊的结构 二、 胚珠的发育 三、 胚囊的形成 第五节 开花与传粉 一、 开花 二、 传粉 第六节 受精作用 一、 花粉粒的萌发与生长 二、 双受精作用 三、 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第七节 种子和果实 一、 种子和幼苗 二、 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三、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自学) 第八节 被子植物生活史 II.植物系统分类部分(Plant Taxonomy)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植物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和 代表植物。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要点: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的基本类群,以及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蔗 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与系统演化关系。除被子植物外的主要类群的代表植物 重点:高等植物各类群的生活史及其特征。除被子植物外的主要类群的代表植物 难点:各类群的生活史 (I)低等植物分类部分 第五章藻类植物(8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以及主要的门类。 教学要点:观察代表植物以掌握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揭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 表植物 重点:藻类及其重要门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各门类的主要特征 主要内容: 1、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生殖细胞为单细胞,无胚形成) 2、蓝藻门(含珠藻)、·绿藻门(衣藻、实球藻、田藻、水绵、轮藻)、红藻门和褐藻门的主要特征、代表植 物及经济用途。 3、裸藻门、金藻门等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经济用途。 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 藻类的分布、生态习性 Δ藻类是自养的原植体植物(强调载色体的形态) 2.藻类的生态习性:水生、气生、内生、寄生,共生藻类。 3.△藻类的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式生殖) 藻类植物分门的依据 这一节带有总结性的内容,可以考虑在讲完藻类之后,才详细加以叙述,开 头时只作简单介绍。 第二节△蓝藻门( Cyanophyta) 、蓝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原生质体2.光合作用色素3.细胞壁4.体型 蓝藻的繁殖 、蓝藻的生态习性及代表植物 色球藻目( Chroococcales) 色球藻属( Chroococcus) 2.颤藻目( Oscillatoriales) (1)△念珠藻属( Nostoc) (2)*鱼腥藻属( Anabaena) 四、蓝藻门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1.蓝藻的经济意义 2.蓝藻的原始性 内共生学说 第三节裸藻门( Euglenophyta)(自学) 、裸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 1.形态2.叶绿体和光合色素3.贮存养分4.繁殖方式 裸藻的繁殖

9 教学要点: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的基本类群,以及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 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与系统演化关系。除被子植物外的主要类群的代表植物。 重点:高等植物各类群的生活史及其特征。除被子植物外的主要类群的代表植物。 难点:各类群的生活史。 (I)低等植物分类部分 第五章 藻类植物(8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以及主要的门类。 教学要点:观察代表植物以掌握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 表植物。 重点:藻类及其重要门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各门类的主要特征。 主要内容: 1、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生殖细胞为单细胞,无胚形成)。 2、蓝藻门(含珠藻)、*绿藻门(衣藻、实球藻、田藻、水绵、轮藻)、红藻门和褐藻门的主要特征、代表植 物及经济用途。 3、裸藻门、金藻门等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经济用途。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 一、 藻类的分布、生态习性 1. △藻类是自养的原植体植物(强调载色体的形态) 2. 藻类的生态习性:水生、气生、内生、寄生,共生藻类。 3. △藻类的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式生殖) 二、 藻类植物分门的依据 这一节带有总结性的内容,可以考虑在讲完藻类之后,才详细加以叙述,开 头时只作简单介绍。 第二节 △蓝藻门(Cyanophyta) 一、 蓝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 原生质体 2.光合作用色素 3.细胞壁 4.体型 二、 蓝藻的繁殖 三、 蓝藻的生态习性及代表植物 1.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2.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1) △念珠藻属(Nostoc) (2) *鱼腥藻属(Anabaena) 四、蓝藻门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1.蓝藻的经济意义 2.蓝藻的原始性 3.内共生学说 第三节 裸藻门(Euglenophyta)(自学) 一、 裸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 1. 形态 2.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3.贮存养分 4.繁殖方式 二、裸藻的繁殖

、裸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代表植物:裸藻属(眼虫藻属)( euglena)(在实验课中加以认识) 1.形态特征 2.繁殖 裸藻其他种类:*扁藻属( Phacus)、*颈胞藻属( Trachelomonas) 第四节甲藻门( Pyrrophyta)(自学) 、甲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 1.体型 2.细胞结构 3.载色体及光合色素 甲藻的繁殖 三、甲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多甲藻属( Peridinium)(在实验课中介绍) 四、甲藻门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五节金藻门( Chrysophyta)(自学) 金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光合色素2.贮存养分3.细胞壁4.鞭毛5.生殖 金藻的繁殖 金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合尾藻属( Synura)(在实验课中介绍) 四、金藻门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六节黄藻门( Xanthophyta) 黄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1.光合色素2.贮存养分3.细胞壁 4.鞭毛 、黄藻的繁殖 、黄藻的生态习性主要类群 代表植物:①黄丝藻属( Tribonema)②无隔藻属( Vaucheria)(在实验课介绍) 第七节△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硅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 1.体型2.细胞壁3.光合色素4.贮存养分 二`硅藻的繁殖 硅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1.圆筛藻目(中心目、圆心目、辐射目)(℃ centrales):圆筛藻属( Coscinodiscus) 2.双壳缝目( Biraphidinales)(羽纹硅藻目 Pennales): △羽纹硅藻属( Pinnularia) 四、硅藻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五、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的亲缘关系 第八节△绿藻门( Chlorophyta) 、绿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细胞结构 (1)载色体中的光合作用色素、贮存养分(2)细胞壁(3)鞭毛 2.藻体形态 二、绿藻的繁殖 、绿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1.绿藻纲( Chlorophyceae)

10 三、 裸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代表植物: 裸藻属(眼虫藻属)(Euglena)(在实验课中加以认识) 1. 形态特征 2. 繁殖 裸藻其他种类:*扁藻属(Phacus)、*颈胞藻属(Trachelomonas) 第四节 甲藻门(Pyrrophyta) (自学) 一、 甲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 1. 体型 2. 细胞结构 3. 载色体及光合色素 二、 甲藻的繁殖 三、 甲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多甲藻属(Peridinium)(在实验课中介绍) 四、 甲藻门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五节 金藻门(Chrysophyta) (自学) 一、 金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光合色素 2.贮存养分 3.细胞壁 4.鞭毛 5.生殖 二、金藻的繁殖 三、 金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合尾藻属(Synura)(在实验课中介绍) 四、 金藻门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六节 黄藻门(Xanthophyta) 一、 黄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1.光合色素 2.贮存养分 3.细胞壁 4.鞭毛 三、 黄藻的繁殖 三、黄藻的生态习性主要类群 代表植物:①黄丝藻属(Tribonema)② 无隔藻属(Vaucheria)(在实验课介绍) 第七节△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一、 硅藻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般特征) 1.体型 2.细胞壁 3.光合色素 4.贮存养分 二、 硅藻的繁殖 三、 硅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1. 圆筛藻目(中心目、圆心目、辐射目)(Centrales):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2. 双壳缝目 (Biraphidinales) (羽纹硅藻目 Pinnales): △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 四、 硅藻的经济意义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 五、 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的亲缘关系 第八节 △绿藻门(Chlorophyta) 一、 绿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 细胞结构 (1)载色体中的光合作用色素、贮存养分 (2)细胞壁 (3)鞭毛 2.藻体形态 二、绿藻的繁殖 三、绿藻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1.绿藻纲(Chlorophyceae)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