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某某中学2014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悱恻/菲薄弹劾/忌惮 采撷/狡黠 B.澄澈/瞠目竭 力/揭竿 沉疴/坎坷 C.狙击/鞠躬茁壮/拙劣 募捐/睦邻 D.编辑/缉拿后 裔/益智 沏茶/雕砌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老太婆摔倒事件”甚为夺网民眼球:一位虚怀若谷的 老太婆辩称几个小孩子朋比为奷,合伙推倒她,要求孩子家长赔偿:但孩子则坚 称是看到老太婆摔倒后,一起前去帮忙扶起她,并没推倒她!究竟孰是孰非,我 们作为非现场网民,不能听风就是雨,应该对此事件洞若观火,绝对不能管窥蠡 测,妄加定断。 A:虚怀若谷 B:朋比为奸 C:洞若观火 管窥蠡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9月11日,日本爱知县警方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逮捕了丰田汽 车零部件制造巨头寺田武久,警方认为他因在华业务而向广东省内地方政府官员 支付了现金。 B.美国之所以通过立法和司法查办美国公司的海外贿赂行为,奥巴马他们并不 是因为关心外国的廉政建设,而是因为这涉及美国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涉及美 国社会的法治环境。 C.李克强总理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 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未必有利。 D.“红十字会强行募捐”、“动车事故天价赔偿”之类的网络谣言是否广泛传 播,关键并非“网络推手”有多么神通广大,而是公共责任有所欠缺,从而让“网 络推手”钻了空子。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此说来,全面的知识不仅使文理交融,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结合,更是创新 思想的源泉 ②妇孺皆知的“草船借箭”在多个“关节”上,若诸葛亮稍有闪失,则其性命难 保 ③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先生曾指出:“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 ④诸葛亮一生多有创举,就在于其对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医药、生 活、心理等各种知识的有机组合 ⑤然而,他巧占天时、地利、人和,妙对曹操、周瑜、鲁肃三人不同的性格,于 是取得了军事上的创新! A.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③①④②⑤ D.④⑤②③①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2分)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 兽,旅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
广东省某某中学 2014 届高三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悱恻/菲薄 弹劾/忌惮 采撷/狡黠 B.澄澈/瞠目 竭 力/揭竿 沉疴/坎坷 C.狙击/鞠躬 茁壮/拙劣 募捐/睦邻 D.编辑/缉拿 后 裔/益智 沏茶/雕砌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老太婆摔倒事件”甚为夺网民眼球:一位虚怀若谷的 老太婆辩称几个小孩子朋比为奸,合伙推倒她,要求孩子家长赔偿;但孩子则坚 称是看到老太婆摔倒后,一起前去帮忙扶起她,并没推倒她!究竟孰是孰非,我 们作为非现场网民,不能听风就是雨,应该对此事件洞若观火,绝对不能管窥蠡 测,妄加定断。 A:虚怀若谷 B:朋比为奸 C:洞若观火 D: 管窥蠡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9 月 11 日,日本爱知县警方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逮捕了丰田汽 车零部件制造巨头寺田武久,警方认为他因在华业务而向广东省内地方政府官员 支付了现金。 B.美国之所以通过立法和司法查办美国公司的海外贿赂行为,奥巴马他们并不 是因为关心外国的廉政建设,而是因为这涉及美国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涉及美 国社会的法治环境。 C.李克强总理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 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未必有利。 D.“红十字会强行募捐”、“动车事故天价赔偿”之类的网络谣言是否广泛传 播,关键并非“网络推手”有多么神通广大,而是公共责任有所欠缺,从而让“网 络推手”钻了空子。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此说来,全面的知识不仅使文理交融,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结合,更是创新 思想的源泉! ②妇孺皆知的“草船借箭”在多个“关节”上,若诸葛亮稍有闪失,则其性命难 保。 ③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先生曾指出:“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 ④诸葛亮一生多有创举,就在于其对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医药、生 活、心理等各种知识的有机组合。 ⑤然而,他巧占天时、地利、人和,妙对曹操、周瑜、鲁肃三人不同的性格,于 是取得了军事上的创新! A.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③①④②⑤ D.④⑤②③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22 分)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 兽,旅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
而叹。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 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 拔刀跳跃 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 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丕 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 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 “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 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 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 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 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 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 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 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 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 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 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 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奇其勇略 对 感到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 率领 C.乃更荐之 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优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后当至此,不足慕 B.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 C.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所以为陛下 擒 D.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而叹。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 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 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 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 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 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 “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 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 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 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 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 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 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 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 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 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 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 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抗奇其勇略 对...... 感到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 率领 C.乃更荐之 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优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 A.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后当至此,不足慕 也 B.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 C.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所以为陛下 擒 D.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 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 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 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 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 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①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②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2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暮 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 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 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 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 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 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 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 分) ① 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 分) ② 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 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2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暮 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 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 要意象。(2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 分。答对一空给1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也 子《寡人之于国也》)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 。(荀 子《劝学》) (3) 。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子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 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 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 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 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 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一一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 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 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 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 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 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 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 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 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 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 要意象。(2 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 分。答对一空给 1 分。) 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也; , ;(孟 子《寡人之于国也》) ⑵.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 , 。(荀 子《劝学》) ⑶. , 。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⑷.子曰:“ ,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第 12—15 题。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 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 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 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 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 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 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 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 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 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 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 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 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 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 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
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 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 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 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 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 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 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 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 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 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 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 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 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 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 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 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 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 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 完全合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 沙一世界,一花一天 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 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 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 恰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 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 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 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 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 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 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 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 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 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13.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 是( )(3分)
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 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 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 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 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 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 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 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 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 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 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 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 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 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 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 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 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 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 完全合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 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 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 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 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 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 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 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 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12-13 题为选择题。(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⒓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 分)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 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 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 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 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 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13.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 是 ( )(3分)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14: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 盾?为什么?(4分)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 只见小虾不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右图)表现出来的 中国绘画的特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只要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永恒的灯光 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单门独户的红砖瓦房里。夜晚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出门 上厕所还要打着手电筒。每次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都吓得脊背一阵发凉。 后,我家搬到了楼房里,而且周围也全是楼房。每天夜晚,即使熄灭房内的所有 灯火,也能被对面楼的灯光照得像黎明时分一样,有着灰蒙蒙的可见度。因此, 为了睡个好觉,就不得不在卧室的窗户后面挂上厚厚的窗帘,抵挡这些入侵的光 线 其实,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夜晚中自他方的光亮 我常常在熄灯睡下之后,眼睛半睁半闭地望着那些从窗帘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里溜 进的光线。我感到自己尽管在黑暗中独自一人,但那些光线却给我带了持久的抚 慰与温暖。有时候,我闭着眼睛还没有睡着,但突然感到眼皮上方一下子暗下了, 似乎有什么庞然大物快要落下,我赶紧睁开眼睛,但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黑暗 的压迫。那个时刻,我对那片突然消逝的光亮产生了深切的怀恋。我的有着小小 失落的内心甚至对提早熄灯的人有了一丝淡淡的怨怒 或许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窗外的灯光让我意识到他人与我同在的时候,我的内 心就获得了某种平静。我喜欢在晚上读书写作的间隙望望窗外的灯光,至少有几 百扇发光的窗户能够进入我的视野。刚刚进入夜晚的时候,四周的窗户几乎全部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14: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 盾?为什么?(4分)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 只见小虾不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右图)表现出来的 中国绘画的特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只要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永恒的灯光 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单门独户的红砖瓦房里。夜晚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出门 上厕所还要打着手电筒。每次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都吓得脊背一阵发凉。 后,我家搬到了楼房里,而且周围也全是楼房。每天夜晚,即使熄灭房内的所有 灯火,也能被对面楼的灯光照得像黎明时分一样,有着灰蒙蒙的可见度。因此, 为了睡个好觉,就不得不在卧室的窗户后面挂上厚厚的窗帘,抵挡这些入侵的光 线。 其实,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夜晚中自他方的光亮。 我常常在熄灯睡下之后,眼睛半睁半闭地望着那些从窗帘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里溜 进的光线。我感到自己尽管在黑暗中独自一人,但那些光线却给我带了持久的抚 慰与温暖。有时候,我闭着眼睛还没有睡着,但突然感到眼皮上方一下子暗下了, 似乎有什么庞然大物快要落下,我赶紧睁开眼睛,但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黑暗 的压迫。那个时刻,我对那片突然消逝的光亮产生了深切的怀恋。我的有着小小 失落的内心甚至对提早熄灯的人有了一丝淡淡的怨怒。 或许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窗外的灯光让我意识到他人与我同在的时候,我的内 心就获得了某种平静。我喜欢在晚上读书写作的间隙望望窗外的灯光,至少有几 百扇发光的窗户能够进入我的视野。刚刚进入夜晚的时候,四周的窗户几乎全部
都是灯火通明,而且能够看到窗户上的阴影在闪烁和跳动一一那是电视屏幕的亮 光。这时候的外界的灯光对我而言意义不大,我觉得过于热闹,而我自己的内心 也还停留在白天的喧闹之中。等到再晚一些,那些窗户就接二连三地失去了光明, 剩下的还亮着的窗户开始显得更耀眼了,也更突出了。它们在我眼里有了明确的 方位和坐标,就像一个人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我望着它们,想想它们后面的 主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我觉得自己以这种方式和他人乃至人类达成了深刻的精神 关联,尽管这个他人是无名的、未知的、想象的、陌生的、虚构的 我是个喜欢晚睡的人。关心我的人总劝我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我自己其实也想 改掉,因为我觉得人的生活不能违背天然的规律。但我晚睡成瘾,难以戒除。很 多人晚睡是因为城市的夜晚充满了各种娱乐的诱惑和骚动,而我置身在城市的夜 晚则是想索取一点属于自己的宁静。由于晚睡,我的整个生活时间和社会的运作 时间产生了巨大的错位,我经常要气喘吁吁地从自己的生活时间中赶到社会的运 作时间中。这种错位的张力经常让我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我有时会想起 兰·昆德拉的一句话:“艺术通过对抗时代取得自身的进步。”难道我就是这样 位“对抗时代”的“艺术家”?我可以这样自嘲,但实际上我是迷恋于一种生 活的虚拟的自由,就像一个孩子偷偷脱离了旋转木马的轨道,他获得了短暂的自 由,看到了另外的风景。我就是那个孩子,我看到了夜晚的灯光,我觉得那些光 线像是特殊的道路它们通向他人,也通向比他人和自己更大的存在。 (选自《散文》 2012年第6期《窗下的事物》,作者王威廉) 16.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7.作者为什么说“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夜晚中自他方的光亮”?请联系全文 回答。(5分) 18.本文写了大量“我”在成长历程中对“灯光”的感受。作者这样写在表达文 章主旨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从生活体验到心灵体验(访谈 访作家陈忠实 高晓春 陈忠实,中国西部文坛代表作家之一。长篇小说《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现为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都是灯火通明,而且能够看到窗户上的阴影在闪烁和跳动——那是电视屏幕的亮 光。这时候的外界的灯光对我而言意义不大,我觉得过于热闹,而我自己的内心 也还停留在白天的喧闹之中。等到再晚一些,那些窗户就接二连三地失去了光明, 剩下的还亮着的窗户开始显得更耀眼了,也更突出了。它们在我眼里有了明确的 方位和坐标,就像一个人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我望着它们,想想它们后面的 主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我觉得自己以这种方式和他人乃至人类达成了深刻的精神 关联,尽管这个他人是无名的、未知的、想象的、陌生的、虚构的。 我是个喜欢晚睡的人。关心我的人总劝我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我自己其实也想 改掉,因为我觉得人的生活不能违背天然的规律。但我晚睡成瘾,难以戒除。很 多人晚睡是因为城市的夜晚充满了各种娱乐的诱惑和骚动,而我置身在城市的夜 晚则是想索取一点属于自己的宁静。由于晚睡,我的整个生活时间和社会的运作 时间产生了巨大的错位,我经常要气喘吁吁地从自己的生活时间中赶到社会的运 作时间中。这种错位的张力经常让我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我有时会想起米 兰·昆德拉的一句话:“艺术通过对抗时代取得自身的进步。”难道我就是这样 一位“对抗时代”的“艺术家”?我可以这样自嘲,但实际上我是迷恋于一种生 活的虚拟的自由,就像一个孩子偷偷脱离了旋转木马的轨道,他获得了短暂的自 由,看到了另外的风景。我就是那个孩子,我看到了夜晚的灯光,我觉得那些光 线像是特殊的道路它们通向他人,也通向比他人和自己更大的存在。 (选自《散文》 2012 年第 6 期《窗下的事物》,作者王威廉) 16.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 分) 17. 作者为什么说“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夜晚中自他方的光亮”?请联系全文 回答。(5 分) 18. 本文写了大量“我”在成长历程中对“灯光”的感受。作者这样写在表达文 章主旨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从生活体验到心灵体验(访谈) ——访作家陈忠实 高晓春 陈忠实,中国西部文坛代表作家之一。长篇小说《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现为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高:您自己说,您是在一种士分沉静的心态下写作《白鹿原》的,请问您是如何 把握这种心态的 陈:《白鹿原》一共写了四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与书上的故事和人物 保持着一种距离和一种完全理性的思考,因此进入了这种沉静的写作心态。 这种写作心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故事中的那段历史已经过去。比如《白鹿原》描 述的那段历史对于当代中国人,包括当代作家,一般来说都能脱离个人的情感因 素,都能采用一种冷静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原因之二是我完全处于一种艺术 创作的心态。在写作开始,我就有了一种非常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要体现恩格斯 所讲的现实主义创作原理的精髓一一我所编织的故事要完全让人物自己去说话, 作家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应全部付诸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原因之三是处于 种对自身生命的感受。我写《白鹿原》时四十六岁,完稿时五十岁。在中国人 的传统观念中,五十岁是老年人的界线了。在跨入老年这个行列后,我希望能在 这本书中体现我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高:文学与现实、历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陈:每位作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位置上经历、感受生活。以前我们遵从毛主席的教 导:作家要深入生活,直接到基层去体验、感受生活。这揭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 基本规律,反映了作家创作与生活的关系。那时候提倡的是作家直接到生活的某 一具体场地去深入体验,比如到农村、到大工厂、大工地,现在仍有一部分作家 这么做(挂职锻炼)。我以为作家深入生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到某一生活 场地去深入;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位置上全身心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接 触各种人物、事件。这两种都是可取的,作家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深入生活的方 式 至于历史,我们只能间接地去体验、感受了。把握历史,对于当代作家来说,关 键在于要有一定的系统的历史知识,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住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环 境和社会心理的真实。鲁迅先生的《风波》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是因为鲁迅把 握住了“剪辫子”这一具有历史特征的细节,并写出了人物的心理真实一一没辫 子还怎么生活?怎么见人?留辫子时代的社会心理秩序被打乱了,剪了辫子,心 理上有了恐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这就推动了新的社会秩序、道德、审美 标准的诞生。 从“文革”时期的“本本主义”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喇叭裤,再到如今的信息时 代,无不是人的心理秩序的打乱、重组、适应、平衡、又打乱……的过程,从这 个层面讲,所谓历史,就是人的心理秩序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寻找到新的平衡的 历史。感受历史,就应该是把握住那个时代社会心理的真实。虽然对心理真实的 感受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人性是相通的,因为人性是沟通任何一个时代的人 的最基本的支点,也是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的情感的最基本的支点。我 们为什么喜欢外国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尽管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就是因 为我们通过读书,能够感受到于连的情感、安娜的情感。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应该 是:它不应该给读者带去阅读上的障碍,它应该与阅读它的每一位读者沟通。如 果达不到这种沟通,只能说是作家的感受层次浅,或者说是艺术的表现能力差 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部好作品就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作家与读者的 沟通与交流? 陈:从作家的角度讲,他把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艺术的创作理想诉诸文字之后, 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与同时代的人,甚至与未来时代的人完成一种沟通与交流 而读者读书的目的—一如果他经历了书中所描述的生活,他所经历的生活在很大
高:您自己说,您是在一种十分沉静的心态下写作《白鹿原》的,请问您是如何 把握这种心态的? 陈:《白鹿原》一共写了四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与书上的故事和人物 保持着一种距离和一种完全理性的思考,因此进入了这种沉静的写作心态。 这种写作心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故事中的那段历史已经过去。比如《白鹿原》描 述的那段历史对于当代中国人,包括当代作家,一般来说都能脱离个人的情感因 素,都能采用一种冷静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原因之二是我完全处于一种艺术 创作的心态。在写作开始,我就有了一种非常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要体现恩格斯 所讲的现实主义创作原理的精髓——我所编织的故事要完全让人物自己去说话, 作家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应全部付诸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原因之三是处于 一种对自身生命的感受。我写《白鹿原》时四十六岁,完稿时五十岁。在中国人 的传统观念中,五十岁是老年人的界线了。在跨入老年这个行列后,我希望能在 这本书中体现我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高:文学与现实、历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陈:每位作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位置上经历、感受生活。以前我们遵从毛主席的教 导:作家要深入生活,直接到基层去体验、感受生活。这揭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 基本规律,反映了作家创作与生活的关系。那时候提倡的是作家直接到生活的某 一具体场地去深入体验,比如到农村、到大工厂、大工地,现在仍有一部分作家 这么做(挂职锻炼)。我以为作家深入生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到某一生活 场地去深入;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位置上全身心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接 触各种人物、事件。这两种都是可取的,作家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深入生活的方 式。 至于历史,我们只能间接地去体验、感受了。把握历史,对于当代作家来说,关 键在于要有一定的系统的历史知识,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住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环 境和社会心理的真实。鲁迅先生的《风波》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是因为鲁迅把 握住了“剪辫子”这一具有历史特征的细节,并写出了人物的心理真实——没辫 子还怎么生活?怎么见人?留辫子时代的社会心理秩序被打乱了,剪了辫子,心 理上有了恐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这就推动了新的社会秩序、道德、审美 标准的诞生。 从“文革”时期的“本本主义”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喇叭裤,再到如今的信息时 代,无不是人的心理秩序的打乱、重组、适应、平衡、又打乱……的过程,从这 个层面讲,所谓历史,就是人的心理秩序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寻找到新的平衡的 历史。感受历史,就应该是把握住那个时代社会心理的真实。虽然对心理真实的 感受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人性是相通的,因为人性是沟通任何一个时代的人 的最基本的支点,也是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的情感的最基本的支点。我 们为什么喜欢外国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尽管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就是因 为我们通过读书,能够感受到于连的情感、安娜的情感。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应该 是:它不应该给读者带去阅读上的障碍,它应该与阅读它的每一位读者沟通。如 果达不到这种沟通,只能说是作家的感受层次浅,或者说是艺术的表现能力差。 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部好作品就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作家与读者的 沟通与交流? 陈:从作家的角度讲,他把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艺术的创作理想诉诸文字之后, 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与同时代的人,甚至与未来时代的人完成一种沟通与交流。 而读者读书的目的——如果他经历了书中所描述的生活,他所经历的生活在很大
程度上又通过这部书得到验证,并且在更深层次上给了他启示,他们了解了自己 的生活,而且也了解了作品中的历史。那么,他就肯定了作品中的故事,并且在 心里肯定作品,欣赏作品,从而完成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这种意 义上来说,作家永远不要抱怨读者,作家只能努力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争取从生 活体验进入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体验,争取读者的最终认可和接受。作家其实 就是活在读者这片土壤中的,读者不喜欢你的书,你所创造的价值就自然会被否 定,尽管这是很残酷的 19.陈忠实所说的“沉静的心态”指什么?(4分) 20.根据文本的对话内容,说说一个作家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5 分) 如果说“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读者的认可程度”,那么 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它的读者数量越多,它的文学成就与价值也就越高吗?请 结合文本,试举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语用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句子的语序,使之符合逻辑顺序,各短语格式 协调一致(字数不得增减)。(6分) 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和国内各民族文化的②推陈出新,相互融合,交流汇 使得唐代文化呈现出一种③生机勃勃的景象,以 的新奇多变。 ② 23.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6分)
程度上又通过这部书得到验证,并且在更深层次上给了他启示,他们了解了自己 的生活,而且也了解了作品中的历史。那么,他就肯定了作品中的故事,并且在 心里肯定作品,欣赏作品,从而完成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这种意 义上来说,作家永远不要抱怨读者,作家只能努力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争取从生 活体验进入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体验,争取读者的最终认可和接受。作家其实 就是活在读者这片土壤中的,读者不喜欢你的书,你所创造的价值就自然会被否 定,尽管这是很残酷的。 19.陈忠实所说的“沉静的心态”指什么?(4 分) 20.根据文本的对话内容,说说一个作家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5 分) 21.如果说“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读者的认可程度”,那么 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它的读者数量越多,它的文学成就与价值也就越高吗?请 结合文本,试举例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五、语用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句子的语序,使之符合逻辑顺序,各短语格式 协调一致(字数不得增减)。(6 分) 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和国内各民族文化的②推陈出新,相互融合,交流汇聚, 使得唐代文化呈现出一种③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面貌的新奇多变。 ① ② ③ 23.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6 分)
画面内 容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 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 生命线。 2.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 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 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3.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 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 量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 B
画面内 容: 寓 意: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1.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 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 生命线。 2.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 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 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3.8 月 15 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 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 量。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12 月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