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珠区2012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3.7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譬如(bi) 讹传(白) 穿凿附会(zao) B.悭吝(qian) 缜密(zhen) 同仇敌忾(qi) C.拓片(ta) 啮齿(nie) 锲而不舍(qie) D.羞赧(nan) 收讫(yi) 掎角之势(j)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近日,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中国小孩为自己破坏埃及古文物的做法公开 道歉。这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能主动承认错误总比麻木不仁、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破罐子破摔”心态要强得多。倘若以此教训为契机,根治这种“中国式陋 习”,并改头换面彻底转型,倒不失为提升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 A.麻木不仁 B.破罐子破摔 C.契机 D.改头换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 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 B.让知识分子获得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和相应利益,这会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 地位和思想空间 C.面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 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D.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建国大业》的卖点,以过亿的票房和近三百万观影人 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村孩子“被留守”的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 代命运。 ①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广东海珠区 2012 学年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3.7 本试卷共 8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譬如(bì) 讹传(é) 穿凿附会(záo) B.悭吝(qiān) 缜密(zhěn) 同仇敌忾(qì) C.拓片(tà) 啮齿(niè) 锲而不舍(qiè) D.羞赧(nǎn) 收讫(yì) 掎角之势(jǐ)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近日,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中国小孩为自己破坏埃及古文物的做法公开 道歉。这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能主动承认错误总比麻木不仁、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破罐子破摔”心态要强得多。倘若以此教训为契机,根治这种“中国式陋 习”,并改头换面彻底转型,倒不失为提升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 A.麻木不仁 B.破罐子破摔 C.契机 D.改头换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 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 B.让知识分子获得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和相应利益,这会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 地位和思想空间。 C.面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 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D.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建国大业》的卖点,以过亿的票房和近三百万观影人 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_____ __ __,_______ 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农村孩子“被留守”的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 代命运。 ①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①④③⑥②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④③⑥⑤②① D.⑥①④③②⑤ 二、本大题8小题,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题。 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 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④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⑤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⑥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 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 (《论语》) 5.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3分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且在邦域之中矣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C.则修文德以来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也 D.不患贫而患不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都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 是 (3分)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A.①④③⑥②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④③⑥⑤②① D.⑥①④③②⑤ 二、本大题 8 小题,共 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小题。 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 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④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⑤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⑥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 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 也。” (《论语》) 5.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3 分)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且在邦域之中矣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C.则修文德以来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也 D.不患贫而患不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都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 是 (3 分)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本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 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第②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 令人叹为观止 C.第⑥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孔子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凸显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仁不 让,直面邪恶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 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 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 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 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 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 句 (3分)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10.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 子 (6分) 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7分)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前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用得传神,请你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分)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 了 “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②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 令人叹为观止。 C.第⑥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孔子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凸显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仁不 让,直面邪恶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0 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 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 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 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 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 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 句。 (3 分)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10. 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 子。 (6 分) 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7 分)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前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2)“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用得传神,请你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 分)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谨庠序之 教 (《寡人之于国也》) (2)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 军行》之四) (3)风急天高猿啸 哀 (杜甫《登 高》) (4) ,只是当时已惘 然 (李商隐《锦瑟》) (5)小楼昨夜又东 风 (姜夔《扬州慢》) (6)大江东去,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7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小题。 祝福(节选) 鲁迅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 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 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 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 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 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 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 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 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 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1)谨庠序之 教, 。 (《寡人之于国也》) (2)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 军行》之四) (3)风急天高猿啸 哀, 。 (杜甫《登 高》) (4) ,只是当时已惘 然。 (李商隐《锦瑟》) (5)小楼昨夜又东 风, 。 (姜夔《扬州慢》) (6)大江东去,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 7 小题,共 3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5 小题。 祝福(节选) 鲁迅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 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 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 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 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 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 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 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 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 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 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 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 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 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 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 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 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甲)但不到 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 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 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 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 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 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 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 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 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 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 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 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 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 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 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 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 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节选自鲁迅《祝福》) 13.柳妈是个“善女人”,她建议祥林嫂捐门槛以赎罪,你认为这是善举吗?(4 分) 14.文中甲、乙两处画线文字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请结合文本分析它们分别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 态 (6分) 15.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的理解。(6分)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 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 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 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 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 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 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 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甲)但不到 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 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 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 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 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 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 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 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 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 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 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 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 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 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 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 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 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节选自鲁迅《祝福》) 13.柳妈是个“善女人”,她建议祥林嫂捐门槛以赎罪,你认为这是善举吗?(4 分) 14.文中甲、乙两处画线文字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请结合文本分析它们分别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 态。 (6 分) 15.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的理解。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王铁仙 ①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文学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家可能没 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②读文学作品,就整个社会来说,不能用来提高粮食产量、钢铁冶炼水平,不能 増加物质财富;就个人来说,不像学外语,不像学理科知识、工科技能,不能获 得自己谋生和报效国家的实际本领。很多人可能会说,学一种本领,就应该有其 实际的功利性,但如果真的把文学当作一种本领、一种工具去学,是学不好的, 永远也不能真正走进文学的园林。也许有人会说,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很有用的实际本领。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语言表达 能力不是读诗、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 ③读文学作品,也主要不是为了认识社会和历史。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但不是 主要的。要认识社会和历史及其规律,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论著,如历史学的、政 治学的、社会学的、法学的、伦理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等等著作和论文,讲得更 全面、更清晰、更准确 ④读文学作品,既不是为了实际功利,也主要不在于认识社会。那么,人为什么 要读文学作品呢? ⑤文学的审美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特殊方式,可通过形象化的创造,让人的生 命力从种种实际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在精神上不断接近这个目标,即所谓“虽不 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应当有对自由精神和完美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⑥让精神超越现实生存,是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内在需要,只是自己不一定明显 意识到;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我这里指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甲) 宋代黄庭坚说:“三日不读《汉书》,便觉俗气逼人。”因为《汉书》富于文采, 古人也把它看作很好的文学作品。(乙)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我们确实能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里找到平淡的、琐碎的、充满利害考虑的现实生 存中没有的美,即便只是寻觅到一点点旷远、悠长的诗意、韵味,也能引起对美 好、髙远的情感和境界的向往,产生一种解放之感,自由之感,使精神超越现实 生存。我们常说“令人遐思”、“心灵放飞”,就是进入了这种审美境界。这种 境界,我们在旅游等活动中也会产生,但是读文学作品,沉浸进去,所获得的审 美愉快要深刻得多。 ⑦超越,也就是“不满”,超越现实生存就是不满于现实生存状态。有两种超越, 两种“不满”。 ⑧一种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如巴尔扎克的《高老 头》、 ,暴露出十九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人与人之间赤 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出贵族、资产阶级暴发户在“钱可以买到一切”的信条下 的尔虞我诈,他们的贪婪和冷酷。又如鲁迅的《阿Q正传》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国 人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指出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而这种对现实的否定,会 反过来激起我们对正常的、健全的、美好的社会和人性的肯定和向往,也就是对 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⑨另一种不满,是“不满足”,要把现实生存向上提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表达对自己生活和学习过的康桥(即剑桥)的惜别之情,一种依恋难舍的感情。 在他心目中,康桥景色、氛围是那么美好,但是要离开了,于是充满温柔而感伤 的情绪,如结尾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王铁仙 ①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文学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家可能没 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②读文学作品,就整个社会来说,不能用来提高粮食产量、钢铁冶炼水平,不能 增加物质财富;就个人来说,不像学外语,不像学理科知识、工科技能,不能获 得自己谋生和报效国家的实际本领。很多人可能会说,学一种本领,就应该有其 实际的功利性,但如果真的把文学当作一种本领、一种工具去学,是学不好的, 永远也不能真正走进文学的园林。也许有人会说,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很有用的实际本领。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语言表达 能力不是读诗、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 ③读文学作品,也主要不是为了认识社会和历史。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但不是 主要的。要认识社会和历史及其规律,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论著,如历史学的、政 治学的、社会学的、法学的、伦理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等等著作和论文,讲得更 全面、更清晰、更准确。 ④读文学作品,既不是为了实际功利,也主要不在于认识社会。那么,人为什么 要读文学作品呢? ⑤文学的审美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特殊方式,可通过形象化的创造,让人的生 命力从种种实际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在精神上不断接近这个目标,即所谓“虽不 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应当有对自由精神和完美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⑥让精神超越现实生存,是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内在需要,只是自己不一定明显 意识到;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我这里指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甲) 宋代黄庭坚说:“三日不读《汉书》,便觉俗气逼人。”因为《汉书》富于文采, 古人也把它看作很好的文学作品。(乙)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我们确实能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里找到平淡的、琐碎的、充满利害考虑的现实生 存中没有的美,即便只是寻觅到一点点旷远、悠长的诗意、韵味,也能引起对美 好、高远的情感和境界的向往,产生一种解放之感,自由之感,使精神超越现实 生存。我们常说“令人遐思”、“心灵放飞”,就是进入了这种审美境界。这种 境界,我们在旅游等活动中也会产生,但是读文学作品,沉浸进去,所获得的审 美愉快要深刻得多。 ⑦超越,也就是“不满”,超越现实生存就是不满于现实生存状态。有两种超越, 两种“不满”。 ⑧一种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如巴尔扎克的《高老 头》、 ,暴露出十九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人与人之间赤 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出贵族、资产阶级暴发户在“钱可以买到一切”的信条下 的尔虞我诈,他们的贪婪和冷酷。又如鲁迅的《阿 Q 正传》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国 人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指出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而这种对现实的否定,会 反过来激起我们对正常的、健全的、美好的社会和人性的肯定和向往,也就是对 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⑨另一种不满,是“不满足”,要把现实生存向上提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表达对自己生活和学习过的康桥(即剑桥)的惜别之情,一种依恋难舍的感情。 在他心目中,康桥景色、氛围是那么美好,但是要离开了,于是充满温柔而感伤 的情绪,如结尾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
走一片云彩。”他写诗表达对康桥的依恋,是要在自己心里保护住这份美好。这 种保护,也是对现实生存的超越。为什么?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太多的不美,还 有灰暗和污浊,尤其在他那个时代是这样。而且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转瞬即 逝。文学作品就想把美好保护起来,留驻永远,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所以 保护也是超越,超离凡俗的羁绊。当然,在不少作品里,两种不满兼而有之。 ⑩两种不满,都是对实际的现实生存的超越。把这种种不满写出来,使我们得到 审美的满足,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艺术。 (节选自王铁仙教授在华东师大的演讲,有删改) 16.第⑧段画线处可填入的一项 是 (3分) A.《欧也妮·葛朗台》B.《老人与海》C.《哈姆莱特》D.《悲惨世界》 17.对“文学的审美”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分) A.审美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B.审美要求文学排斥对“丑”的形象塑造 C.审美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创造 D.读者通过情感的沉浸体验获得审美愉悦 18.简析第⑥段甲、乙两处引用在用意上的异 (4分) 19.作者在文中谈到文学作品对现实生存的两种“超越”,请选择其一,结合中 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作品,另举一例并阐述你对这种“超越”的理 (6分 四、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将有关“太平猴魁”的内容概括后填写在下面的横 线上,每线不超过6个 字分 6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它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 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 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 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 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关于太平猴魁:历史悠久 色香味俱佳、采 摘时机讲 究 2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 句 (6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 得尊重别人,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走一片云彩。”他写诗表达对康桥的依恋,是要在自己心里保护住这份美好。这 种保护,也是对现实生存的超越。为什么?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太多的不美,还 有灰暗和污浊,尤其在他那个时代是这样。而且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转瞬即 逝。文学作品就想把美好保护起来,留驻永远,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所以 保护也是超越,超离凡俗的羁绊。当然,在不少作品里,两种不满兼而有之。 ⑩两种不满,都是对实际的现实生存的超越。把这种种不满写出来,使我们得到 审美的满足,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艺术。 (节选自王铁仙教授在华东师大的演讲,有删改) 16.第⑧段画线处可填入的一项 是 (3 分) A.《欧也妮•葛朗台》 B.《老人与海》 C.《哈姆莱特》 D.《悲惨世界》 17.对“文学的审美”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 分) A.审美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B.审美要求文学排斥对“丑”的形象塑造。 C.审美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创造。 D.读者通过情感的沉浸体验获得审美愉悦。 18.简析第⑥段甲、乙两处引用在用意上的异 同。 (4 分) 19. 作者在文中谈到文学作品对现实生存的两种“超越”,请选择其一,结合中 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作品,另举一例并阐述你对这种“超越”的理 解。 (6 分) 四、本大题 2 小题,共 12 分。 2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将有关“太平猴魁”的内容概括后填写在下面的横 线上,每线不超过 6 个 字。 (6 分)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 1900 年。它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 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 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 20%芽梢长到一 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 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关于太平猴魁:历史悠久、 ① 、色香味俱佳、采 摘时机讲 究、 ② 、 ③ 。 2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 句。 (6 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 得尊重别人, ,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诗人赵丽宏曾说:“一个人心灵中美好的事物就是一棵会开花的绿树。我们只有 好好守护它,才能期待它绽放美丽的花朵 请以“守护心中的绿树”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2学年第二学期广州市七区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考点 案说明 1语音识记C3A.譬(p)B.忾(ki)D.讫(q1) 2词语运用D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用在此处 不合语境,应为“洗心革面”。 B.搭配不当,提高和思想空间搭配不当。C.多重否 3病句辨析 3定不当。D.成分残缺,“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缺 少主语。 文段主要内容是对“留守”含义与实质的理解,沿着 4句子连贯D3“客观地说……实际就是……不是…而是…其实 正是……”这样的思路逐步深入 5伩文言实词3凡过:责备。B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倾:倾覆 B.结构助词,的;A.助词,表示停顿/代词,听到的人 6文言虚词B3C连词,表目的/介词,根据。D.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 7文言句式3①是批评冉有的话:⑤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 8文意理解D 文中并无“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 6文学常识 17文意理解3文中没有相关的表述。 9.(3分)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 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3分。每错3个扣1分。] 10.(6分) ①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 [3分。译对“嘱托”、“货赂”各1分,大意1分 ②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3分。译对“乞骸骨”、“避”各1分,大意1分。] 11.(7分 (1)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月夜漫步松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恬静、愉悦之情 [4分。答出具体景物得2分,答出作者思想感情得2分。]
五、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诗人赵丽宏曾说:“一个人心灵中美好的事物就是一棵会开花的绿树。我们只有 好好守护它,才能期待它绽放美丽的花朵。” 请以“守护心中的绿树”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 不少于 800 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广州市七区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考点 答案分 值 说 明 1 语音识记 C 3 A.譬(pì)B.忾(kài)D.讫(qì) 2 词语运用 D 3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用在此处 不合语境,应为“洗心革面”。 3 病句辨析 A 3 B.搭配不当,提高和思想空间搭配不当。 C.多重否 定不当。 D.成分残缺,“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缺 少主语。 4 句子连贯 D 3 文段主要内容是对“留守”含义与实质的理解,沿着 “客观地说……实际就是……不是……而是……其实 正是……”这样的思路逐步深入。 5 文言实词 C 3 A.过:责备。B.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倾:倾覆。 6 文言虚词 B 3 B.结构助词,的;A.助词,表示停顿/代词,听到的人; C.连词,表目的/介词,根据。D.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 7 文言句式 C 3 ①是批评冉有的话;⑤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 8 文意理解 D 3 文中并无“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 16 文学常识 A 3 17 文意理解 B 3 文中没有相关的表述。 9.(3 分)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 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3 分。每错 3 个扣 1 分。] 10.(6 分) ①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 [3 分。译对“嘱托”、“货赂”各 1 分,大意 1 分。] ②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3 分。译对“乞骸骨”、“避”各 1 分,大意 1 分。] 11.(7 分) (1)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月夜漫步松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恬静、愉悦之情。 [4 分。答出具体景物得 2 分,答出作者思想感情得 2 分。]
(2)“病”指山果以雨为病,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 而落的情景,2012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测试试题20130617突出山林的幽静 [3分。答出拟人手法得1分,分析正确得2分。] 12.(6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青海长云暗雪山 (3)渚清沙白鸟飞回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6)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13.(4分) 答案一:这不是善举,柳妈对祥林嫂的“关心”,不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对 更弱者不顾情面的戏耍,加速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溃。 答案二:这是善举,坚守佛教教义的柳妈,把“捐门槛”也当作当地的一种宗教 仪式,“捐门槛”赎罪的作用是被当地人认可的 [4分。观点1分,分析到位3分。] 14.(6分)(甲)相信神灵,在无知和虚幻中获得安慰(3分);(乙)希望 破灭,精神受到沉重打击(3分)。 15.(6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揭示出沉重的封建 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6分。答出对比得1分,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得1分,揭示出沉重的封 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得2分。分析合理得 2分。] 18.(4分) 两处引用阐明了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让精神超越现实生存的道理(2分);引用黄 庭坚的话从反面举例印证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境界;(1分)引用黑格尔 的话,从理论上阐明了优秀文学作品使精神超越现实生存的原因。(1分) 9.(6分) 要点:例子(3分)阐述(3分) 示例:如《孔乙己》,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最终被强大 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 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 的具体表现。这种对现实的否定,会反过来激起我们对正常的、健全的、美好的 社会和人性的肯定和向往,也就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20.(6分)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制作精细;③功效较多。[6分。每点2分。] 21.(6分)示例:尊重别人所以不傲慢,不傲慢所以有德行;尊重自然所以不 自大,不自大所以有自知。[6分。意思对2分,顶真2分,排比2分。] 2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25-21)等(20-16)巨等(15-1)四等(100) 切合题意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基 础25中心突出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 等分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 级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50表上等(25=21)等(016)三等(15-1)四等(10) 分达府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2)“病”指山果以雨为病,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 而落的情景,2012 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测试试题 20130617 突出山林的幽静。 [3 分。答出拟人手法得 1 分,分析正确得 2 分。] 12. (6 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青海长云暗雪山 (3)渚清沙白鸟飞回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13.(4 分) 答案一:这不是善举,柳妈对祥林嫂的“关心”,不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对 更弱者不顾情面的戏耍,加速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溃。 答案二:这是善举,坚守佛教教义的柳妈,把“捐门槛”也当作当地的一种宗教 仪式,“捐门槛”赎罪的作用是被当地人认可的。 [4 分。观点 1 分,分析到位 3 分。] 14.(6 分)(甲)相信神灵,在无知和虚幻中获得安慰(3 分);(乙)希望 破灭,精神受到沉重打击(3 分)。 15.(6 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揭示出沉重的封建 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6 分。答出对比得 1 分,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得 1 分,揭示出沉重的封 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得 2 分。分析合理得 2 分。] 18.(4 分) 两处引用阐明了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让精神超越现实生存的道理(2 分);引用黄 庭坚的话从反面举例印证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境界;(1 分)引用黑格尔 的话,从理论上阐明了优秀文学作品使精神超越现实生存的原因。(1 分) 19.(6 分) 要点:例子(3 分)阐述(3 分) 示例:如《孔乙己》,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最终被强大 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 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 的具体表现。这种对现实的否定,会反过来激起我们对正常的、健全的、美好的 社会和人性的肯定和向往,也就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20.(6 分)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制作精细;③功效较多。[6 分。每点 2 分。] 21.(6 分)示例:尊重别人所以不傲慢,不傲慢所以有德行;尊重自然所以不 自大,不自大所以有自知。[6 分。意思对 2 分,顶真 2 分,排比 2 分。] 2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50 分 内 容 25 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 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5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 分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文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书写工整书写较工整书写潦草 字迹难辨 发一等(10-8)等(7-6)巨等(-3) 四等(2-0) 展位立意深刻 立意较深刻 意略显深刻 别语句有深意 等材料丰富材料较丰富材料略显丰富 别例子较好 级语言有文采语言较有文采文句略有表现力 别语句较精彩 0伣解、构思新颖见解、构思较新见解、构思略有新个别地方有新意 分
25 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结构基本完整 语文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 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 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