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番禺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考试试卷2008.9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刹那/古刹阻塞/边塞处心积虑/处世原则 B、湖泊/血泊阿附/阿谀罪大恶极/深恶痛绝 C、蹊跷/蹊径 殷红/殷实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D、偏裨/裨益复辟/开辟细嚼慢咽/咬文嚼字 2、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诗中有许多惯用的意象,它们表达的_已经约定俗成,如“杨柳”表惜别怀远,“归 雁”表游子思乡 ②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盘” 阴影的 ③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着学术,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或 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A.含义疑窦侵蚀 B.蕴含疑虑侵蚀 C.含义疑虑侵袭 D.蕴含疑窦侵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 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这几幅山水画画得都不怎麼样,只有小刘画的这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C.这两支甲A足球的劲旅激战了九十分钟,不分胜负,终结城下之盟。 DNBA状元秀姚明是继王治郅、巴特尔之后在NBA粉墨登场的又一名中国篮球运动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 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
1 广东番禺中学 2009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考试试卷 2008.9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 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刹.那/古刹. 阻塞./边塞. 处.心积虑/处.世原则 B、湖泊./血泊. 阿.附/阿.谀 罪大恶.极/深恶.痛绝 C、蹊.跷/蹊.径 殷.红/殷.实 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D、偏裨./裨.益 复辟./开辟. 细嚼.慢咽/咬文嚼.字 2、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诗中有许多惯用的意象,它们表达的 已经约定俗成,如“杨柳”表惜别怀远,“归 雁”表游子思乡…… ②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盘” 上阴影的 。 ③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 着学术,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或 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A.含义 疑窦 侵蚀 B.蕴含 疑虑 侵蚀 C.含义 疑虑 侵袭 D.蕴含 疑窦 侵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 ....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 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这几幅山水画画得都不怎麽样,只有小刘画的这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 C.这两支甲 A 足球的劲旅激战了九十分钟,不分胜负,终结城下之盟 ....。 D.NBA 状元秀姚明是继王治郅、巴特尔之后在 NBA 粉墨登场 ....的又一名中国篮球运动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 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
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 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动到各社区 D.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病,其病毒通过性接触或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使 人体丧失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 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 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 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 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 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偾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日:“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 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 “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盱焉真 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 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朊 昏乱,糊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恐死岭外 特:特别B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穷:困窘。 C畏其敏 畏:敬服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乘月而归 定国且不我怨 吾从而师之 臣死且不避 C.r又以病止酒 牦焉真一老农夫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置杯焉则胶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2 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 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 OK 等 19 项体育活动,并 将 20 万元活动经费发动到各社区。 D. 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病,其病毒通过性接触或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使 人体丧失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二、 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 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 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 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 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 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 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 “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 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 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 昏乱,糊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特.恐死岭外 特:特别 B 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穷:困窘。 C 畏.其敏 畏:敬服。 D 饮酒不衰. 衰:减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乘月而.归 B. 定国且.不我怨 吾从而.师之 臣死且.不避 C. 又以.病止酒 D.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置杯焉.则胶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 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但对他的 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 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 丰,文情酣畅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増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 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3分) ②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③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④,天阔退飞澶。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图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③流:流逝④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3)剑阁峥嵘而崔嵬, (《蜀道难》)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a(《登高》) (5)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文化散文的关键
3 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 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 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但对他的 “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 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 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 丰,文情酣畅。 9.断句和翻译。(9 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 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 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3 分) ②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3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③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④,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③流:流逝 ④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 分)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 题,多选则按前 4 题计分)(8 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3)剑阁峥嵘而崔嵬, , 。 (《蜀道难》)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登高》) (5)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文化散文的关键
①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 而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李敖他们的写法虽不像余秋雨散文那么文气典雅,但从取材、意旨、内 涵、观念等都非常“文化”来看,他们的散文与杂文其实都是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②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 如《大唐蒲东》一共描述了蒲州文化的好几个方面:与唐朝一起辉煌的蒲州古城,唐代经典传 奇《莺莺传》的诞生地普救寺,晩唐衰落的象征王官谷等等。这些是蒲州文化甚至于大唐文化 的物质性代表。 ③文化散文的“文化”,决不仅仅在取材方面走了“文化旅程”,写了浸润着文化韵味的寺 庙楼阁秋水长天,或文化名人的风流诗文轶事趣闻;其灵魂应当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 观念如何。这里面,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愚昧与智慧、小器与大气的差异。作家们 写作《河东文化丛书》是明确地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化的意识来表现描写对象的。从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出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那就是作家们不光深情地热爱河东文化,而且能够以学者 的眼光来审视河东文化,将河东文化的内涵准确地阐述出来,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④《大唐蒲东》写蒲州古城时,将它定位成李唐王朝起跑与终点的战略中间站,讲述了李 渊和李世民与蒲州古城的解不开、割不断的情感,阐发了蒲州古城在战略上对于李唐王朝的重 要性,这就决定了蒲州文化在整个大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因此,也才有了之后不断出现的国 家顶尖级别的文化景观,古城的价值也就在这种解剖与开掘中显现出来了。这些无不说明文化 散文能够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挖掘现象的本质。 ⑤作为一部文化散文,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文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 富于文化韵味。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层面,但是,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不可忽缺的环节 ⑥总的来说,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 ⑦但文化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呢?“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 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如何 秦砖汉瓦固然易于扬起文化的古老烟尘,唐朝的风、宋代的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 但审美主体若没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以 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那读者还真不如到历史博物馆去看 看发绿的器物生锈的历史。比如建国以来,我们写文化历史、文化陈迹的作品也不少,反映现 实文化景观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如杨朔的抒情散文和秦牧的知识散文,但为什么感觉不到“文 化”的较突出的存在?谈起“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不少作家作品是值得推崇的。 比如,被称为“人生大书”的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 “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思还是比较深刻。而《丑陋的中国人》《传统下的独白》,更是以极为 强烈的文化意识来集中反思和解剖中国传统文化。或许由于它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激愤批判, 往往就被认为只是社会杂文。这其实是片面看法。事实上,它们既是社会杂文,同时也是文化 意味很浓的“文化杂文”。或者说就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文化散文 ⑧八十年代中期,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争论时,公刘发表了《丑陋的风波》 文,其间有些看法是令人深思的。公刘以此来批评我们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只是一味盲目乐观、 味歌功颂德的肤浅散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以为,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 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多少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和现 实环境的制约有关。李敖的文化杂文,我们总觉有点“危言耸听”,但又不能不佩服其深刻。这 种“危言”,行文还是比较稳重的余秋雨大约难以写出。我决不是赞成大家都来“危言耸听” 但我们是不是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了呢?
4 ①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 而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李敖他们的写法虽不像余秋雨散文那么文气典雅,但从取材、意旨、内 涵、观念等都非常“文化”来看,他们的散文与杂文其实都是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②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 如《大唐蒲东》一共描述了蒲州文化的好几个方面:与唐朝一起辉煌的蒲州古城,唐代经典传 奇《莺莺传》的诞生地普救寺,晚唐衰落的象征王官谷等等。这些是蒲州文化甚至于大唐文化 的物质性代表。 ③文化散文的“文化”,决不仅仅在取材方面走了“文化旅程”,写了浸润着文化韵味的寺 庙楼阁秋水长天,或文化名人的风流诗文轶事趣闻;其灵魂应当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 观念如何。这里面,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愚昧与智慧、小器与大气的差异。作家们 写作《河东文化丛书》是明确地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化的意识来表现描写对象的。从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出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那就是作家们不光深情地热爱河东文化,而且能够以学者 的眼光来审视河东文化,将河东文化的内涵准确地阐述出来,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④《大唐蒲东》写蒲州古城时,将它定位成李唐王朝起跑与终点的战略中间站,讲述了李 渊和李世民与蒲州古城的解不开、割不断的情感,阐发了蒲州古城在战略上对于李唐王朝的重 要性,这就决定了蒲州文化在整个大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因此,也才有了之后不断出现的国 家顶尖级别的文化景观,古城的价值也就在这种解剖与开掘中显现出来了。这些无不说明文化 散文能够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挖掘现象的本质。 ⑤作为一部文化散文,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文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 富于文化韵味。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层面,但是,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不可忽缺的环节。 ⑥总的来说,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 ⑦但文化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呢?“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 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如何。 秦砖汉瓦固然易于扬起文化的古老烟尘,唐朝的风、宋代的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 但审美主体若没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以 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那读者还真不如到历史博物馆去看 看发绿的器物生锈的历史。比如建国以来,我们写文化历史、文化陈迹的作品也不少,反映现 实文化景观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如杨朔的抒情散文和秦牧的知识散文,但为什么感觉不到“文 化”的较突出的存在?谈起“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不少作家作品是值得推崇的。 比如,被称为“人生大书”的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 “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思还是比较深刻。而《丑陋的中国人》《传统下的独白》,更是以极为 强烈的文化意识来集中反思和解剖中国传统文化。或许由于它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激愤批判, 往往就被认为只是社会杂文。这其实是片面看法。事实上,它们既是社会杂文,同时也是文化 意味很浓的“文化杂文”。或者说就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文化散文”。 ⑧八十年代中期,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争论时,公刘发表了《丑陋的风波》 一文,其间有些看法是令人深思的。公刘以此来批评我们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只是一味盲目乐观、 一味歌功颂德的肤浅散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以为,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 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多少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和现 实环境的制约有关。李敖的文化杂文,我们总觉有点“危言耸听”,但又不能不佩服其深刻。这 种“危言”,行文还是比较稳重的余秋雨大约难以写出。我决不是赞成大家都来“危言耸听”, 但我们是不是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了呢?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散文与杂文都属于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B.巴金的文化散文《随想录》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其文化反思比较深刻 C.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 D.余秋雨的散文自始至终都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典型的“文化散文”。 E.一篇文章的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决定了它能否成为“文 化散文”。 文化散文中“文化”的灵魂应当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意识 和文化情趣等 13.下列能作为论据证明“我们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的一项是(2分) A.李敖的文化杂文 B.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C.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 D.公刘《丑陋的风波》 14.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请根据文本概括文化散文的涵义。(4分) 15.本文第③段和第⑦段都谈到了“文化观念”问题,这是重复吗?为什么?(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①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②这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 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 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岀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 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 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③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④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⑤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⑥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⑦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就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 就是红柳,对不对? ⑧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 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⑨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 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⑩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岀发了。 η)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
5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散文与杂文都属于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B.巴金的文化散文《随想录》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其文化反思比较深刻。 C.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 D.余秋雨的散文自始至终都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典型的“文化散文”。 E.一篇文章的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决定了它能否成为“文 化散文”。 F.文化散文中“文化”的灵魂应当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意识 和文化情趣等。 13.下列能作为论据证明“我们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的一项是(2 分) A.李敖的文化杂文。 B.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C.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 D.公刘《丑陋的风波》。 14.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请根据文本概括文化散文的涵义。(4分) 15.本文第③段和第⑦段都谈到了“文化观念”问题,这是重复吗?为什么?(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①30 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②这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 5000 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 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 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 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 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③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④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⑤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⑥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⑦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就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 就是红柳,对不对? ⑧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 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⑨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 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⑩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⑾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
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2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 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 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3)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 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内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 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岀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干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 缩后爆裂岀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 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 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副镂空的恐龙 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斩 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 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间6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 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您Q只需在红柳根部,挖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 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s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 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 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干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9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 φ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 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 6.第2段写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 ?(6分) 7.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有什么用意?(4分) 8.文章结尾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深沉思索呢?请联系实际谈i 你的看法。(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种花留与后来人 记陈寅恪先生王永兴 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八年,陈寅恪先生先生备课讲课时,我始终在他身边,为他读通鉴 和多种史籍,检视史料;他口授我抄写讲课纲要,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史料。一字之误,他都
6 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⑿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 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 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⒀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 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内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 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 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 不屈的英魂。 ⒁把红柳根从沙丘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 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 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 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⒂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 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⒃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 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⒄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 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⒅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 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 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⒆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⒇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 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 遥远。 16.第 2 段写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6 分) 17.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有什么用意?(4 分) 18.文章结尾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深沉思索呢?请联系实际谈谈 你的看法。(5 分)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种花留与后来人 —— 记陈寅恪先生 王永兴 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八年,陈寅恪先生先生备课讲课时,我始终在他身边,为他读通鉴 和多种史籍,检视史料;他口授我抄写讲课纲要,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史料。一字之误,他都
不放过。每讲完一次课,先生极为劳累,①他用他的生命去做他认为应做之事,他认为是平常 事。全中国有几位教师能像先生这样教学,培养青年。先生在一九二九年五月写的题为《北大 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一诗的后四句云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见《陈寅恪 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为人”之典出于《荀子·劝学篇》,荀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人 即读书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自吹自捧,得名得利,得到各式各样的官,头戴各式各样的 高帽子。何谓为己,即“读书不肯为人忙”,先生有正确的解释 土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 铭) 先生讲授唐史备课要使用《通鉴》、《通典》、两《唐书》、《唐会要》、《唐六典》、《册府元龟》 多种史籍文献。前四种书,先生指定他要听读的部分,要我事前准备,后三种书和其他有关的 书,需要时先生命我检阅。大书桌旁摆着两件小沙发,我面对先生坐着,我的背后是·书架经 常使用的书。先生特别重视《通鉴》,首先听读。我字一句的读,先生听着思考着。有时,先 命我再读遍,更慢些。《通鉴》听读完毕,先生提出一些问题,先生口授我写。先生读《通 多次,能背诵。有一次,我读《通鉴》还未到段,先生突要我停下来,重读;我感到, 我读的有错误或脱漏,我更仔细一字—句慢读,果然发现,我第一次读时脱漏一字,我感到惭 愧。②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要学先生治学,就要像先生那样一字不苟;要学 先生做人,就要像先生那样一丝不苟。 《通鉴》通读完毕,同样听读《通典》、两《唐书》,最后,先生口授,我写下类似讲课纲 要也类似一篇文章提要的草槁。这一草稿要不断修改,一次备课要用很长时间。 先生对工作时间很严格,每天早八点开始,十点,休息二十分钟,我陪侍先生在窗前的阳 台上散步,阳台的东头是一丛月季,西头是一丛丁香,东西来回走着,有时先生问我院中花草 树木的情况,他心情很愉快。 有几次朋友来访,我侍坐先生之侧,恭听谈论,来访者提出有关梵文、藏文以及佛典诸问 题向先生请教,先生总是说,我已将梵文等放下多年,不敢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了。先生通晓 汶文、希腊文等二十余种文字,但我侍读先生之侧这三年以及我从先生受业多年之中,我从未 所先生自己说过他通晓多种文字。我体会,对他来说,通晓多种文字是一件平常事,是应有之 事,不需要也不应该特意去说。先生的身教使我懂得-个读书治学的人应该具有谦谦君孑的精 神。 九四八年十二月,自东北南下的解放军攻占昌平,国民党败兵有些逃到清河,离清华园 不远,清华校内人心惶惶。先生师母都已年老,又都体弱多病。在战火临近之际,只能回避南 去。北平城内的胡适先生打来电话说,一二日内有飞机飞南京,可能是从北平南去最末一班飞 机,可以给寅恪先生一家保留座位,要求寅恪先生一家立即进城等待。明日早晨派汽车来接。 事情这样紧急。晚饭后,我立即来先生家,在书房里,先生、师母和我商量明晨进城的准备。 时间很短,先生吩咐:我协助师母挑岀先生要带走的书籍稿件,装满-皮箱。夜深,师母回卧 室。我侍在先生身旁,心中感到凄苦,先生南去,不知何时再回清华不知何时再为先生读《通 典》,再为先生写黑板,再陪侍先生散步。先生很平静,问我今后有何打算,如何安排。师母本 已嘱咐我不要问先生南去后的计划,免得先生不愉快。我忘记了她的嘱咐,突然问先生,到南 京后如何安排?先生看出我心情不平静,不仅未生气,反而平静而慈祥地说:“岭南大学的陈序 经校长、王力先生邀我去岭南大学,在南京小住几天,就去广州。广州的天气好,岭南大学的 7
7 不放过。每讲完一次课,先生极为劳累,①他用他的生命去做他认为应做之事,他认为是平常 事。全中国有几位教师能像先生这样教学,培养青年。先生在一九二九年五月写的题为《北大 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一诗的后四句云: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见《陈寅恪 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为人”之典出于《荀子•劝学篇》,荀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人, 即读书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自吹自捧,得名得利,得到各式各样的官,头戴各式各样的 高帽子。何谓为己,即“读书不肯为人忙”,先生有正确的解释: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 铭) 先生讲授唐史备课要使用《通鉴》、《通典》、两《唐书》、《唐会要》、《唐六典》、《册府元龟》 多种史籍文献。前四种书,先生指定他要听读的部分,要我事前准备,后三种书和其他有关的 书,需要时先生命我检阅。大书桌旁摆着两件小沙发,我面对先生坐着,我的背后是一书架经 常使用的书。先生特别重视《通鉴》,首先听读。我一字一句的读,先生听着思考着。有时,先 生命我再读一遍,更慢些。《通鉴》听读完毕,先生提出一些问题,先生口授我写。先生读《通 鉴》多次,能背诵。有一次,我读《通鉴》还未到一段,先生突要我停下来,重读;我感到, 我读的有错误或脱漏,我更仔细一字一句慢读,果然发现,我第一次读时脱漏一字,我感到惭 愧。②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要学先生治学,就要像先生那样一字不苟;要学 先生做人,就要像先生那样一丝不苟。 《通鉴》通读完毕,同样听读《通典》、两《唐书》,最后,先生口授,我写下类似讲课纲 要也类似一篇文章提要的草稿。这一草稿要不断修改,一次备课要用很长时间。 先生对工作时间很严格,每天早八点开始,十点,休息二十分钟,我陪侍先生在窗前的阳 台上散步,阳台的东头是一丛月季,西头是一丛丁香,东西来回走着,有时先生问我院中花草 树木的情况,他心情很愉快。 有几次朋友来访,我侍坐先生之侧,恭听谈论,来访者提出有关梵文、藏文以及佛典诸问 题向先生请教,先生总是说,我已将梵文等放下多年,不敢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了。先生通晓 梵文、希腊文等二十余种文字,但我侍读先生之侧这三年以及我从先生受业多年之中,我从未 听先生自己说过他通晓多种文字。我体会,对他来说,通晓多种文字是一件平常事,是应有之 事,不需要也不应该特意去说。先生的身教使我懂得一个读书治学的人应该具有谦谦君子的精 神。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自东北南下的解放军攻占昌平,国民党败兵有些逃到清河,离清华 园 不远,清华校内人心惶惶。先生师母都已年老,又都体弱多病。在战火临近之际,只能回避南 去。北平城内的胡适先生打来电话说,一二日内有飞机飞南京,可能是从北平南去最末一班飞 机,可以给寅恪先生一家保留座位,要求寅恪先生一家立即进城等待。明日早晨派汽车来接。 事情这样紧急。晚饭后,我立即来先生家,在书房里,先生、师母和我商量明晨进城的准备。 时间很短,先生吩咐:我协助师母挑出先生要带走的书籍稿件,装满一皮箱。夜深,师母回卧 室。我侍在先生身旁,心中感到凄苦,先生南去,不知何时再回清华,不知何时再为先生读《通 典》,再为先生写黑板,再陪侍先生散步。先生很平静,问我今后有何打算,如何安排。师母本 已嘱咐我不要问先生南去后的计划,免得先生不愉快。我忘记了她的嘱咐,突然问先生,到南 京后如何安排?先生看出我心情不平静,不仅未生气,反而平静而慈祥地说:“岭南大学的陈序 经校长、王力先生邀我去岭南大学,在南京小住几天,就去广州。广州的天气好,岭南大学的
自然环境好,可以久居,不再去别处了。”这是我和先生的最后谈话,但万万想不到,此后就再 也见不到先生了 九四八年三月,先生和师母在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有诗云 当归默默向谁陈,一角园林独怆神。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 江城地瘴怜孤艳,海国妆新效浅颦。剩取题诗记今日,繁枝虽好近残春. (见《陈寅恪诗集》) 这首诗很好地记述了寅恪先生当时在清华的生活和心情,③“种花留与后来人″更有深意 故取为本文标题 19.本文主要记叙了陈寅恪先生哪些事情?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6分) 20.文中有三句话划了横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谈谈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例 说说它的现实意义。(4分) 1.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5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因公司张总开会,下面是他办公室的电话留言,如果你是张总的秘书,请整理一份电话记 录。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45个(含标点)。(6分)(数字每两个占1格)。 张总,您好我是广博广告艺术有限公司的秘书小周。我们刘董和您约好明天在花园大酒店 晚餐,他想确认一下具体时间:晩上6:30,在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您可以回电15771588 谢谢! 23.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 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要求:(1)写出存在问题并略作评价:(2)总结出写作 感悟。(20字以内)(6分) 正月十五的晩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 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 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广东番禺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考试试卷答案(20089) 1、答案C(A.cha,se/sai,ch道;B.p6,,e/wu c qi/xi, yan/yin, dang/dang: D. pi/bi, bi/pi, jiao 2、答案A(①蕴含,动词不宜作“表达”的宾语。②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 合语境。③侵袭,从过程与后果上讲,都弱于“侵蚀”,用在这里不甚达意。) 3、答案B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还算比较能让人满意 (A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士,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C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
8 自然环境好,可以久居,不再去别处了。”这是我和先生的最后谈话,但万万想不到,此后就再 也见不到先生了。 一九四八年三月,先生和师母在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有诗云: 当归默默向谁陈,一角园林独怆神。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 江城地瘴怜孤艳,海国妆新效浅颦。剩取题诗记今日,繁枝虽好近残春。 (见《陈寅恪诗集》) 这首诗很好地记述了寅恪先生当时在清华的生活和心情,③“种花留与后来人”更有深意, 故取为本文标题。 19.本文主要记叙了陈寅恪先生哪些事情?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6 分) 20. 文中有三句话划了横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谈谈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例, 说说它的现实意义。(4 分) 21.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5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共 12 分 22. 因公司张总开会,下面是他办公室的电话留言,如果你是张总的秘书,请整理一份电话记 录。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 45 个(含标点)。(6 分) (数字每两个占 1 格)。 张总,您好!我是广博广告艺术有限公司的秘书小周。我们刘董和您约好明天在花园大酒店 晚餐,他想确认一下具体时间:晚上 6:30,在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您可以回电 15771588。 谢谢! 23.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 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要求:(1)写出存在问题并略作评价;(2)总结出写作 感悟。(20 字以内)(6 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 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六、本大题 1 小题,共 60 分 24.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 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广东番禺中学 2009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考试试卷答案 (2008.9) 1、答案 C (A. chà ,sè/sài, chǔ ;B.pō ,ē , è/wù ; C qī/xī,yān/yīn,dàng/dāng ;D. pí/bì, bì/pì,jiáo ) 2、 答案 A(①蕴含,动词不宜作“表达”的宾语。②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 合语境。③侵袭,从过程与后果上讲,都弱于“侵蚀”,用在这里不甚达意。) 3、答案 B 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还算比较能让人满意”。 (A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C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
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D粉墨登场:原来指演戏前涂上粉或墨 准备演出。现在多用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4、答案D(A语序不当,“不仅诚信”改为“诚信不仅”,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豫象”与 “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换位;B搭配不当,“吸引”改为“引起”;C不合逻辑, 卡拉OK”不属于“体育活动”) 5、A“特”,只是 6、B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而”为连词,表修饰;第二句中的‘而 为连词,表顺承。C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因为”;第二句中“以”为介词,“凭"。D项 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于此"。 7、D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是苏轼的心理 8、B“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否定;“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 恨其人之浅也”。 9.断句和翻译。(9分) (1)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 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答对三处得1分共3分) (2)①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意”,猜测,1分;“相”,偏义副词,偏指一方,代“他”,1分;大意1分) ②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 (“尤”,怪罪、指责,1分;“不我怨”为提宾句,1分;大意1分) 10.(1)(3分)第三联两句中用得十分传神的字是“拳”和“退”(两个字都对给1分;找 别的字不给分,只找对1个也不给分)“拳”字细致形象地描写出了鹭鸟在静谧的沙滩上休憩 的情景,“退”字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 合的画面。(分析2分,对“拳”和“退”的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找的字不是“拳” 和“退”,而是别的字,如找“明”、“阔”,但分析有些道理,可酌情给1分。) (2)(5分)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1分)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 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抒发自己怀古伤今的感慨,含蓄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1分) 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 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鱼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 的向往(1分) (答出向往隐逸生活,给1分:分析2分。对第一层的分析必须联系“波流万世功”,指出怀古 伤今意,否则不分得分。对后四句的分析,必须扣住宿鹭、飞鸿、渔竿客等意向,阐明归隐意。 意思对即可。)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9 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D 粉墨登场:原来指演戏前涂上粉或墨, 准备演出。现在多用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4、答案 D(A 语序不当,“不仅诚信”改为“诚信不仅”,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与 “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换位;B 搭配不当,“吸引”改为“引起”;C 不合逻辑, “卡拉 OK”不属于“体育活动”) 5、A“特”,只是。 6、B 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 项第一句中的“而”为连词,表修饰;第二句中的“而” 为连词,表顺承。C 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因为”;第二句中“以”为介词,“凭”。D 项 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于此”。 7、D 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是苏轼的心理。 8、B“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否定;“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 恨其人之浅也”。 9.断句和翻译。(9 分) (1)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 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答对三处得 1 分,共 3 分) (2) ①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意”,猜测,1 分; “相”,偏义副词,偏指一方,代“他”,1 分;大意 1 分) ②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 (“尤”,怪罪、指责,1 分;“不我怨”为提宾句,1 分;大意 1 分) 10. (1)(3 分)第三联两句中用得十分传神的字是“拳”和“退”。(两个字都对给 1 分;找 别的字不给分,只找对 1 个也不给分)“拳”字细致形象地描写出了鹭鸟在静谧的沙滩上休憩 的情景,“退”字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 合的画面。(分析 2 分,对“拳”和“退”的分析各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找的字不是“拳” 和“退”,而是别的字,如找 “明”、“阔”,但分析有些道理,可酌情给 1 分。) (2)(5 分)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1 分)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 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抒发自己怀古伤今的感慨,含蓄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1 分) 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 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鱼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 的向往(1 分) (答出向往隐逸生活,给 1 分;分析 2 分。对第一层的分析必须联系“波流万世功”,指出怀古 伤今意,否则不分得分。对后四句的分析,必须扣住宿鹭、飞鸿、渔竿客等意向,阐明归隐意。 意思对即可。)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 题,多选则按前 4 题计分)(8 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剑阁峥嵘而崔嵬,二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5)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12.CF对1个得3分,全对得5分。【A.不是所有的散文与杂文都是文化散文。B.原 文: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 思还是比较深刻。D.原文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 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E.原文:“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 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 情趣如何。】 13.C2分 14.4分①取材上的文化性。②文化意识强烈。③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④写作形式富有文 化韵味。(每个要点1分) 15.5分不重复。(1分)第三段阐述的是文化散文的其中一个内涵:文化散文应显示作者 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2分)第六段扣题,证明为什么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 化情趣是文化散文的关键。(2分) 16.运用了衬托和拟人的手法。(2分)用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 在雪域高原中的珍贵。(1分)“微笑”一词将红柳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柳面对 “酷寒和缺氧”时,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1分),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1分) 17.赞美红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力量(2分),突出了人们亲手毁掉了远离太阳最近的唯 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鞭挞了人类的野蛮和愚昧(2分) 18.文章结尾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反思。(1分)联系实际谈,如环保问题(2 分)我们应当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要有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2分) 19.本文主要记叙了陈寅恪先生哪些事情?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6分) 答:写了备课讲课,接待访客,解放前夕去向抉择的事情,(3分)表现他辛勤工作/教学工作 一丝不苟(严谨认真)/谦虚谨慎/平静(沉静)慈祥的品质。(品质写出三项3分) 20.文中有三句话划了横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谈谈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例, 说说它的现实意义。(4分) 答:(1)抛却名利(1分),倾主全部精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1分)。或:不计较名利得失(1分) 丝不苟、辛勤劳累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1分)。(2)做学问一丝不苟,(1分)其实也是先 生做人的标准,严谨认真,绝不马虎浮躁、得过且过。(1分)(3)努力钻硏学问,培养青年 (1分),无私奉献,造福后人(1分)。 联系现实中正面或反面的现象(追求名利,浮躁自私),指出在今天这个时代具有这种精神的意 义。(2分 21.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5分) 答:是为了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陈寅恪先生的精神品质(2分),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生动、 丰富(1分)如“读书不肯为人忙”,说明他读书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得到名利, 得到各种官衔,而是要超脱世俗的名利,发扬真理。(举例2分) 22广博公司刘董秘书来电确认明晚花园大酒店现代广场东晩餐时间6:30回电15771588
10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12.C F 对 1 个得 3 分,全对得 5 分。【A.不是所有的散文与杂文都是文化散文。B.原 文: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 思还是比较深刻。D.原文: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 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E.原文:“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 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 情趣如何。】 13. C 2 分 14.4 分 ①取材上的文化性。②文化意识强烈。③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④写作形式富有文 化韵味。(每个要点1分) 15.5 分 不重复。(1分)第三段阐述的是文化散文的其中一个内涵:文化散文应显示作者 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2分)第六段扣题,证明为什么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 化情趣是文化散文的关键。(2分) 16. 运用了衬托和拟人的手法。(2 分)用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 在雪域高原中的珍贵。(1 分)“微笑”一词将红柳人格化(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柳面对 “酷寒和缺氧”时,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1 分),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1 分) 17.赞美红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力量(2 分),突出了人们亲手毁掉了远离太阳最近的唯 一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鞭挞了人类的野蛮和愚昧(2 分) 18.文章结尾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反思。(1 分)联系实际谈,如环保问题(2 分)我们应当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要有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2 分) 19.本文主要记叙了陈寅恪先生哪些事情?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6 分) 答:写了备课讲课,接待访客,解放前夕去向抉择的事情,(3 分)表现他辛勤工作/教学工作 一丝不苟(严谨认真)/谦虚谨慎/平静(沉静)慈祥的品质。(品质写出三项 3 分) 20. 文中有三句话划了横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谈谈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例, 说说它的现实意义。(4 分) 答:(1)抛却名利(1 分),倾注全部精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1 分)。或:不计较名利得失(1 分), 一丝不苟、辛勤劳累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1 分)。 (2)做学问一丝不苟,(1 分)其实也是先 生做人的标准,严谨认真,绝不马虎浮躁、得过且过。(1 分) (3)努力钻研学问,培养青年 (1 分),无私奉献,造福后人(1 分)。 联系现实中正面或反面的现象(追求名利,浮躁自私),指出在今天这个时代具有这种精神的意 义。(2 分) 21.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5 分) 答:是为了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陈寅恪先生的精神品质(2 分),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生动、 丰富(1 分)。如“读书不肯为人忙”,说明他读书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得到名利, 得到各种官衔,而是要超脱世俗的名利,发扬真理。(举例 2 分) 22.广博公司刘董秘书来电,确认明晚花园大酒店现代广场东晚餐时间 6:30,回电 1577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