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卷 201903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使它们丛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窄扑转,就像 踩着音乐的节拍,方寸一步都不会乱。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 次又一次,总是与其它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 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 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 :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煽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 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 难舍难分;那样 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 如醉,令观者惊羡而。当笼中所有的鹤们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 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 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它们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 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B.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 的节拍,它们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C.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 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D.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它们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 踩着音乐的节拍,方寸一步都不会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拉丁舞就像那样配合默契B.就那样配合默契,像人类的拉丁舞 C.配合默契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D.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缠绵悱恻长相厮守自愧不如旁若无人 B.辗转反侧扑朔迷离自惭形秽目中无人 C.缠绵悱恻扑朔迷离自愧不如旁若无人 D.辗转反侧长相厮守自惭形秽目中无人 4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与“商”指的是(3分) A.两个人名B.两种动物C.两颗星星D.两种职业 5下列人物出自《儒林外史》的是(3分) A.范蠡 B.范进 C.李宝嘉 D.邹忌 6.下面对《无衣》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反映了战士间的友爱合作精神。 B.这首诗表现了战士勇于从军征战的豪情 C.这首诗反映了征战生涯中的艰难与困苦 D.这首诗用士兵间相互交谈的口吻写成。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苏州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 3 月月考试卷 2019.03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使它们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 踩着音乐的节拍,方寸一步都不会乱。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 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它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 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 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 ( );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煽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 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________、难舍难分;那样 ________、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 如醉,令观者惊羡而________。当笼中所有的鹤们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 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 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________,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它们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 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B.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 的节拍,它们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C.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 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D.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它们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 踩着音乐的节拍,方寸一步都不会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的拉丁舞就像那样配合默契 B.就那样配合默契,像人类的拉丁舞 C.配合默契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 D.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缠绵悱恻 长相厮守 自愧不如 旁若无人 B.辗转反侧 扑朔迷离 自惭形秽 目中无人 C.缠绵悱恻 扑朔迷离 自愧不如 旁若无人 D.辗转反侧 长相厮守 自惭形秽 目中无人 4.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与“商”指的是(3 分) A.两个人名 B.两种动物 C.两颗星星 D.两种职业 5.下列人物出自《儒林外史》的是(3 分) A.范蠡 B.范进 C.李宝嘉 D.邹忌 6.下面对《无衣》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反映了战士间的友爱合作精神。 B.这首诗表现了战士勇于从军征战的豪情。 C.这首诗反映了征战生涯中的艰难与困苦。 D.这首诗用士兵间相互交谈的口吻写成。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 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凭重交游,尚气节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 庸相友善,一时歆慕,号“杨穆许李”。 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 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钛入拜京兆尹。与御史中丞李夷简素有隙,因劾凭江西奸赃及它不法, 诏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即台参讯。于时凭治第永宁里,功役丛烦,又幽妓妾于永乐别 舍,谤议颇多,故夷简藉之痛擿发,欲抵以死。既置对,未得状,即逮捕故官属推蹑,簿凭 家赀。翰林学士李绛奏言:“凭所坐赃,不当同逆人法。”乃止。宪宗以凭治京兆有绩,但贬 临贺尉。始,德宗时,假借方镇,习为僭事,夷简首按凭,时以为宜,而缘私怨,论者亦 不与。俄徙杭州长史。以太子詹事卒。 凭所善客徐晦者,字大章,第进士,贤良方正,擢栎阳尉。凭得罪,姻友惮累,无往候 者,独晦至蓝田慰饯。宰相权德舆谓曰:“君送临贺诚厚,无乃为累乎?”晦曰:“方布衣时, 临贺知我,今忍遽弃邪?有如公异时为奸邪谮斥,又可尔乎?”德舆叹其直,称之朝。李夷 简遽表为监察御史,晦过谢,问所以举之之由。夷简曰:“君不负杨临贺,肯负国乎?”后历 中书舍人,强直守正,不沈浮于时。嗜酒丧明,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杨凭传》)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钛/入拜京 兆尹 B.不乐辄免法/累迁太常/少卿/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钛八入拜京 兆尹 C.不乐輒免去缧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多怨之二镇尤侈/入拜京兆 D.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沙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多怨之庥二镇/侈钛入拜京 兆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擢进士第”“擢栎阳尉”,“擢”意义相同,类似有“迁、徙、拜、除”等 B.监察御史,隋始设;唐属御史台分三院的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后世因之。 C.方镇,即藩镇,掌握财政军政大权的节度使,独霸一方,不受节制,父死子袭。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等。徐晦退休时是礼部尚书。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凭善于文辞,重视友情气节。他少时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兄弟三人皆中进士。与穆 质、许孟容、李庸成为好友,人们号为“杨穆许李”。 B.杨凭为官侈钛,且又待人轻慢。御史中丞李夷简弹劾他在任江西观察使时不法受贿,虽然 最终得以査清,但是翰林学士李绛却因之被贬为临贺尉 C.杨凭喜好交友,获得真正友情。身为平民时把徐晦当作自己的好友,两人成为知己:获罪 后连亲友都疏远他,徐晦却不怕受牵累而去蓝田为之送别 D.杨凭宦海沉浮,做出一定成绩。他历事节度府、监察御史、湖南江西观察使、杭州长史、 太子詹事等职。皇帝认为他在担任京兆尹期间拥有政绩。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5分 (2)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⑤5 分)
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 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凭重交游,尚气节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 庸相友善,一时歆慕,号 “杨穆许李”。 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 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与御史中丞李夷简素有隙,因劾凭江西奸赃及它不法, 诏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即台参讯。于时凭治第永宁里,功役丛烦,又幽妓妾于永乐别 舍,谤议颇多,故夷简藉之痛擿发,欲抵以死。既置对,未得状,即逮捕故官属推蹑,簿凭 家赀。翰林学士李绛奏言:“凭所坐赃,不当同逆人法。” 乃止。宪宗以凭治京兆有绩,但贬 临贺尉。始,德宗时,假借方镇,习为僭儗事,夷简首按凭,时以为宜,而缘私怨,论者亦 不与。俄徙杭州长史。以太子詹事卒。 凭所善客徐晦者,字大章,第进士,贤良方正,擢栎阳尉。凭得罪,姻友惮累,无往候 者,独晦至蓝田慰饯。宰相权德舆谓曰:“君送临贺诚厚,无乃为累乎?”晦曰:“方布衣时, 临贺知我,今忍遽弃邪?有如公异时为奸邪谮斥,又可尔乎?”德舆叹其直,称之朝。李夷 简遽表为监察御史,晦过谢,问所以举之之由。夷简曰:“君不负杨临贺,肯负国乎?”后历 中书舍人,强直守正,不沈浮于时。嗜酒丧明,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杨凭传》)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 兆尹 B.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 兆尹 C.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 尹/ D.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 兆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擢进士第”“擢栎阳尉”,“擢”意义相同,类似有“迁、徙、拜、除”等。 B.监察御史,隋始设;唐属御史台分三院的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后世因之。 C.方镇,即藩镇,掌握财政军政大权的节度使,独霸一方,不受节制,父死子袭。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等。徐晦退休时是礼部尚书。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杨凭善于文辞,重视友情气节。他少时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兄弟三人皆中进士。与穆 质、许孟容、李庸成为好友,人们号为“杨穆许李”。 B.杨凭为官侈忲,且又待人轻慢。御史中丞李夷简弹劾他在任江西观察使时不法受贿,虽然 最终得以查清,但是翰林学士李绛却因之被贬为临贺尉。 C.杨凭喜好交友,获得真正友情。身为平民时把徐晦当作自己的好友,两人成为知己;获罪 后连亲友都疏远他,徐晦却不怕受牵累而去蓝田为之送别。 D.杨凭宦海沉浮,做出一定成绩。他历事节度府、监察御史、湖南江西观察使、杭州长史、 太子詹事等职。皇帝认为他在担任京兆尹期间拥有政绩。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5 分) (2)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和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谏太宗十思疏》) (2)恩所加 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谏太宗十思疏》) (4)靡不有初 (《诗经大雅荡》) (5)匪女之为美, 。(《诗经邶风静女》) (6)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诗经秦风无衣》) 五、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8题 年的召唤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A,须如B 眼如C 依偎在 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 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 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 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 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 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 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 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 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 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 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
三、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1〜12 题。 和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谏太宗十思疏》) (2)恩所加, ;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谏太宗十思疏》) (4)靡不有初, 。(《诗经.大雅.荡》) (5)匪女之为美, 。(《诗经.邶风.静女》) (6)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诗经.秦风.无衣》) 五、现代文阅读(2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8 题。 年的召唤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 A ,须如 B ,眼如 C ,依偎在 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 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 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 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 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 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 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 裤脚。听到门的响声, 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 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 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 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 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 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 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
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 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 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 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熟透 的脸庞,熟识的方言,熟悉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 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 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 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 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 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 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 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 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 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 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根据文章内容,从“泉、雪、弦”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第②段的横线处。(3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15.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 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4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6分 (1)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3分) (2)第⑧段“一声召唤,一腔爱恋”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6分) 材料一: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 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 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
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 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 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 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 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 熟透 的脸庞,熟识的方言, 熟悉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 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 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 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 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 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 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 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 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 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 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 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 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 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14.根据文章内容,从“泉、雪、弦”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第②段的横线处。(3 分) A 处应填 B 处应填 C 处应填 。 15.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 手法 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4 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6 分) (1)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 分) (1)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3 分) (2)第⑧段“一声召唤,一腔爱恋”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6 分) 材料一:2007 年 12 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 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 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 材料一: 未来,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来越普及化,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用户规模的 增长将推动整体阅读市场的发展。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增长 率有望达20.4%;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72亿人,增长率为43%。 80.0 7 71.64确教育 6,5 70.0% 5.9 4.9 3.7 40.0% 30 20.0% 10.0% 2012 2013 201520162017E 活跃用户规模(亿人) 一增长率 (摘编自《2016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现状及2017年市场发展预测》)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 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达68.2%;图书阅读率为 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 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2016 年有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微信阅读26分钟每年读书7.86本》,2017年4月18日 新华社 材料三 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纸质读物阅读仍是5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这是18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在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增长的今天,身处触屏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 手机阅读能否打开阅读新天地? 逛街或吃饭时,我都会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时间长的话我就会看网 络小说或电影。”在北京工作的范跃辉表示。 手机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习惯。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66.1% 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5年增长了61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 手机阅读时长连续8年增长 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 个好的起步。但也要防止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 专家认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机让公众便于接触文字,已变成获取咨 询和知识的入口成为数字化阅读新的增长点 创新如何让传统阅读回归?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9-21 题。 材料一: 未来,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来越普及化,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用户规模的 增长将推动整体阅读市场的发展。预计 2017 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 160 亿元,增长 率有望达 20.4%;2017 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 7.2 亿人,增长率为 4.3%。 (摘编自《2016 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现状及 2017 年市场发展预测》)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 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 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 8 年上升,达 68.2%;图书阅读率为 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 26 分钟。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 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 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2016 年,有 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较 2015 年的 51.9%上升了 10.5 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微信阅读 26 分钟每年读书 7.86 本》,2017 年 4 月 18 日 新华社) 材料三: 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 79.9%,纸质读物阅读仍是 5 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这是 18 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在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 8 年增长的今天,身处触屏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 手机阅读能否打开阅读新天地? “逛街或吃饭时,我都会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时间长的话,我就会看网 络小说或电影。”在北京工作的范跃辉表示。 手机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习惯。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66.1% 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 2015 年增长了 6.1 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 手机阅读时长连续 8 年增长。 “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 一个好的起步。但也要防止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 专家认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机让公众便于接触文字,已变成获取咨 询和知识的入口,成为数字化阅读新的增长点。 创新如何让传统阅读回归?
为了给读者增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北京图书大厦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名人签售、专家讲座、 主题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力 在北京艺天桥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谈阅读、谈创作、谈生活;在青岛BCMX美食书店,人们 在享受美食、品味咖啡的同时,领略阅读之美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愉悦时光;在北京三里屯老书 虫、 PageOne、言又几等各色书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每逢周末还举办图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 等活动让这里不仅是潮流地标,也成为文化“宝地” 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 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亚马逊、当当、阿 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 全民阅读如何厚植土壤? 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 人孙慧阳认为,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 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摘编自《触屏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全民阅读新观察》) 19.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题干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来越普及化 B.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了160亿元,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达到了72亿人 C.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高,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上升,手机接触时长增 长显著。 D.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是因为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 升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居高不下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呈逐渐拉开距 离之势 B.逛街或吃饭时,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这都说明了 手机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C.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是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 店 D.孙慧阳认为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 读活动才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2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才能使传统阅读得以回归。(6分) 七、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第三季总决赛,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一一雷海为,击败 他的对手—一来自北大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夺冠。雷海为的诗歌启蒙来自父亲,小时候, 他的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贴在厨房里,教他念。成为外卖小哥后,等餐间隙,雷海为还是 拿着手机在背诗,而其他人此时看直播、打游戏。夺冠后的雷海为依然在送外卖,他最近在 看的一本书是《汉语语音史》。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3月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为了给读者增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北京图书大厦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名人签售、专家讲座、 主题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力。 在北京艺天桥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谈阅读、谈创作、谈生活;在青岛 BCMIX 美食书店,人们 在享受美食、品味咖啡的同时,领略阅读之美,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愉悦时光;在北京三里屯,老书 虫、PageOne、言又几等各色书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每逢周末还举办图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 等活动,让这里不仅是潮流地标,也成为文化“宝地”。 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 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亚马逊、当当、阿 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 全民阅读如何厚植土壤? “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 人孙慧阳认为,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 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摘编自《触屏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全民阅读新观察》) 19.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题干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来越普及化。 B.2017 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了 160 亿元,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达到了 7.2 亿人。 C.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高,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上升,手机接触时长增 长显著。 D.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是因为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 升。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居高不下,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呈逐渐拉开距 离之势。 B.逛街或吃饭时,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这都说明了 手机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C.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是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 店。 D.孙慧阳认为,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 读活动才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2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才能使传统阅读得以回归。(6 分) 七、作文(7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第三季总决赛,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 他的对手——来自北大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夺冠。雷海为的诗歌启蒙来自父亲,小时候, 他的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贴在厨房里,教他念。成为外卖小哥后,等餐间隙,雷海为还是 拿着手机在背诗,而其他人此时看直播、打游戏。夺冠后的雷海为依然在送外卖,他最近在 看的一本书是《汉语语音史》。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语文 3 月考答案 参考答案
1c【解析】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成分残缺,“它们”是指白鹤,应该作句子的主语 但是介词“使”造成了主语残缺;第二处,陈述对象不一致,“方寸一步都不会乱”随意更换 了陈述对象,应改为“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综合考虑,C项正确 2D【解析】前一句子是“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强调的是“每一个动作”,根据同 一个句子中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原则,排除A项;BC两项都突出强调了“人类的拉丁舞”,喧 宾夺主,故排除。 3A【解析】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文本,把握语 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 用法。“缠绵悱恻”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形容诗文音乐等婉转凄切。在这里能与“难舍 难分”相照应。而“辗转反侧”是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适用对象是人,不是物。“扑 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长相厮守”是想长时间在一起互相守候的意 思。依据后面成语“如影随形”,“长相厮守”能与之呼应。“自惭形秽”语意过重:“目中无 人”属于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故选A项。 4.C 7c【解析】寻找标志,“辄”为承接副词,多数时候在其前断开,故排除BD。“观察使”为 官职名称,不宜分开,故排除A 8A【解析】“擢进士第”,考中进士:“擢栎阳尉”,提拔为栎阳尉(官职)。另“迁、徙、拜 除”与“擢”不全相同。 9.B【解析】“虽然最终得以査清,但是翰林学士李绛却因之被贬为临贺尉”错。原文“推 蹑”意为“追查”,因翰林学士李绛上奏而将杨凭贬为临贺尉。 10.(1)译文:略 (2)译文:略 【参考译文】 杨凭,字虚受,又字嗣仁,虢州弘农(现河南灵宝县)人。幼年时丧父,其母教导有方。成 年以后善于写文章,与弟弟杨凝、杨凌,都很有名气。大历年间,兄弟三人一同考中进士, 被当时的人们称作“三杨”。杨凭注重结交朋友,崇尚气节,重视诺言,与穆质、许孟容、李 庸等人相互友善,被当时的人所羡慕,被称为“杨穆许李”。 先后担任节度府,朝廷征召担任监察御史,不满检束,于是请求免职离开。多次迁升官 职,担任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生性高傲,待人轻慢,对待下属不以为意,往往被人 怨恨。在担任二地要员(湖南江西观察使)期间尤其奢侈骄纵。他进入京都,被授予京兆尹。与 御史中丞李夷简向来有怨恨,李夷简就弹劾杨凭,揭发他在担仼江西观察使的时候,不法受 贿及其他违法的事情。皇帝下令让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到御史台参加审讯。在那时候 杨凭在永宁里修建大宅子,兴建土木工程的劳役繁杂烦重,又在别第永乐隐藏妓妾,(时人)颇 为起劲地非议(他):因而李夷简借此尽情地揭发他,想让他就此以死抵罪。已经对问与答辩, 情形与弹劾的不吻合,于是就逮捕了他过去的属官进一步追査,登记杨凭的家产。翰林学士 李绛上奏说:“杨凭所犯贪污罪,不应当与悖理之人使用相冋的法令。”于是停止了对他的追 査。宪宗因为杨凭治理京兆有政绩,只将他贬官为临贺尉。当初,唐德宗在位时,倚重藩镇 的力量,使得地方官员渐渐地越分妄比。李夷简开始弹劾杨凭时,当时的官员都认为合乎时 宜:得知其内在缘由是私自泄愤,相关官员也就不再赞成。不久改任杭州长史。在太子詹事 的职位上去世 杨凭所亲近的门客中有个叫徐晦的人,字大章,曾考中进士,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提拔
1.C【解析】 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成分残缺,“它们”是指白鹤,应该作句子的主语, 但是介词“使”造成了主语残缺;第二处,陈述对象不一致,“方寸一步都不会乱”随意更换 了陈述对象,应改为“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综合考虑,C 项正确。 2.D【解析】 前一句子是“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强调的是“每一个动作”,根据同 一个句子中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原则,排除 A 项;BC 两项都突出强调了“人类的拉丁舞”,喧 宾夺主,故排除。 3.A【解析】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文本,把握语 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 用法。“缠绵悱恻”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形容诗文音乐等婉转凄切。在这里能与“难舍 难分”相照应。而“辗转反侧”是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适用对象是人,不是物。“扑 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长相厮守”是想长时间在一起互相守候的意 思。依据后面成语“如影随形”,“长相厮守”能与之呼应。“自惭形秽”语意过重;“目中无 人”属于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故选 A 项。 4.C 5.B 6.C 7.C【解析】 寻找标志,“辄”为承接副词,多数时候在其前断开,故排除 BD。“观察使”为 官职名称,不宜分开,故排除 A。 8.A【解析】 “擢进士第”,考中进士;“擢栎阳尉”,提拔为栎阳尉(官职)。另“迁、徙、拜、 除”与“擢”不全相同。 9.B【解析】 “虽然最终得以查清,但是翰林学士李绛却因之被贬为临贺尉”错。原文“推 蹑”意为“追查”,因翰林学士李绛上奏而将杨凭贬为临贺尉。 10.(1)译文:略 (2)译文:略 【参考译文】 杨凭,字虚受,又字嗣仁,虢州弘农(现河南灵宝县)人。幼年时丧父,其母教导有方。成 年以后善于写文章,与弟弟杨凝、杨凌,都很有名气。大历年间,兄弟三人一同考中进士, 被当时的人们称作“三杨”。杨凭注重结交朋友,崇尚气节,重视诺言,与穆质、许孟容、李 庸等人相互友善,被当时的人所羡慕,被称为“杨穆许李”。 先后担任节度府,朝廷征召担任监察御史,不满检束,于是请求免职离开。多次迁升官 职,担任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生性高傲,待人轻慢,对待下属不以为意,往往被人 怨恨。在担任二地要员(湖南江西观察使)期间尤其奢侈骄纵。他进入京都,被授予京兆尹。与 御史中丞李夷简向来有怨恨,李夷简就弹劾杨凭,揭发他在担任江西观察使的时候,不法受 贿及其他违法的事情。皇帝下令让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到御史台参加审讯。在那时候 杨凭在永宁里修建大宅子,兴建土木工程的劳役繁杂烦重,又在别第永乐隐藏妓妾,(时人)颇 为起劲地非议(他);因而李夷简借此尽情地揭发他,想让他就此以死抵罪。已经对问与答辩, 情形与弹劾的不吻合,于是就逮捕了他过去的属官进一步追查,登记杨凭的家产。翰林学士 李绛上奏说:“杨凭所犯贪污罪,不应当与悖理之人使用相同的法令。”于是停止了对他的追 查。宪宗因为杨凭治理京兆有政绩,只将他贬官为临贺尉。当初,唐德宗在位时,倚重藩镇 的力量,使得地方官员渐渐地越分妄比。李夷简开始弹劾杨凭时,当时的官员都认为合乎时 宜;得知其内在缘由是私自泄愤,相关官员也就不再赞成。不久改任杭州长史。在太子詹事 的职位上去世。 杨凭所亲近的门客中有个叫徐晦的人,字大章,曾考中进士,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提拔
为栎阳尉。杨凭获罪,即使是他的亲戚好友也担心受到牵连,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唯独徐 晦前往蓝田慰问饯行。当时的宰相权德舆对徐晦说:“你为临贺尉(杨凭)送别,实在是忠厚的 人啊,只是(你这样做)恐怕要被他牵累吧?”徐晦说:“当初我们都是平民时,临贺尉理解我, 现在我怎么忍心就抛弃他呢?譬如您日后被奷诈邪恶的人诬谮斥逐,又怎么能如此呢?”德 舆赞叹他的品性正直,在朝廷上称赞他。李夷简急忙上表荐举徐晦为监察御史。徐晦拜访(李 夷简)表示谢意,并问他举荐自己的原因。李夷简说:“你不肯辜负杨临贺,又怎么会辜负国 家呢?”徐晦后来担任过中书舍人,刚强正直坚守正义,不随世俗风气而改变自己。嗜酒而 导致失明,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退休,去世 11(3分)A 12.(6分)①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 然自得。(2分) ②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 趣高雅。(2分) ③乐于独处,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2 分) 13略 14.A雪B弦C泉(3分) 15.对故乡、亲人的爱:对比手法:落寞(忧愁/孤单等):温暖(快乐/安逸等)。(4分) 16.(1)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游子归家心切,归心似箭,对回家过年的渴盼。(3分) (2)形象写出了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对故乡的崇敬之情。(3分) 17.(1)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烘托(突出/强调)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喜悦。(3分) (2)篇末点题,揭示中心。(2分) 18.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寄托感情,合家团圆的重要节日。春节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传统,我们应继承。(5分) 19.B,20.A,21、①传统书店要不断创新找到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满足人们体 验式阅读的需求 ②开展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厚植全民阅读的土壤,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 解析:19.B项说法错误,材料一中“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增长 率有望达20.4%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72亿人”应该是预计将要达到,不是已 经达到了。 A项、C项,由原文“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 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达682%;图书阅读率为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 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推测; D项,由“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 最长。”推测。 20.A项由材料二中“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 读接触时间最长。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 渐拉开距离。”可以推测出 B项,“这都说明了手机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曲解文意原文“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 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一个好的起步”才是作者写 这个例子的本意
为栎阳尉。杨凭获罪,即使是他的亲戚好友也担心受到牵连,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唯独徐 晦前往蓝田慰问饯行。当时的宰相权德舆对徐晦说:“你为临贺尉(杨凭)送别,实在是忠厚的 人啊,只是(你这样做)恐怕要被他牵累吧?”徐晦说:“当初我们都是平民时,临贺尉理解我, 现在我怎么忍心就抛弃他呢?譬如您日后被奸诈邪恶的人诬谮斥逐,又怎么能如此呢?”德 舆赞叹他的品性正直,在 朝廷上称赞他。李夷简急忙上表荐举徐晦为监察御史。徐晦拜访(李 夷简)表示谢意,并问他举荐自己的原因。李夷简说: “你不肯辜负杨临贺,又怎么会辜负国 家呢?”徐晦后来担任过中书舍人,刚强正直坚守正义,不随世俗风气而改变自己。嗜酒而 导致失明,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退休,去世。 11.(3 分)A 12. (6 分)①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 感到悠 然自得。(2 分) ②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 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 趣高雅。(2 分) ③乐于独处,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 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2 分) 13.略 14.A 雪 B 弦 C 泉 (3 分) 15.对故乡、亲人的爱;对比手法;落寞(忧愁/孤单等);温暖(快乐/安逸等)。(4 分) 16.(1)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游子归家心切,归心似箭,对回家过年的渴盼。(3 分) (2)形象写出了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对故乡的崇敬之情。(3 分) 17.(1)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烘托(突出/强调)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喜悦。(3 分) (2)篇末点题,揭示中心。(2 分) 18.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寄托感情,合家团圆的重要节日。春节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传统,我们应继承。(5 分) 19.B, 20.A ,21.①传统书店要不断创新,找到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满足人们体 验式阅读的需求。 ②开展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厚植全民阅读的土壤,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 解析:19.B 项说法错误,材料一中“预计 2017 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 160 亿元,增长 率有望达 20.4%;2017 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 7.2 亿人”应该是预计将要达到,不是已 经达到了。 A 项、C 项,由原文“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 79.9%。数字化阅读 方式的接触率连续 8 年上升,达 68.2%;图书阅读率为 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 微信阅读时长为 26 分钟。”推测; D 项,由“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 最长。”推测。 20.A 项,由材料二中“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 ,手机阅 读接触时间最长。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 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 渐拉开距离。”可以推测出; B 项,“这都说明了手机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曲解文意,原文“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 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一个好的起步”才是作者写 这个例子的本意;
C项曲解文意由“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 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 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 走进书店。”可以推测 D项,“才能”错误,原文是“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 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22. 诗意人生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下,用心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 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 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感动了自己, 也感动了中国。 地承万物,心存爱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载世,心有责任之天使,方能抒写诗意 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几年所有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曾用爱之天使诠释了生命,以责任之天 使感动了中国,他们托起了中国明日之太阳,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 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 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用 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承担,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 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 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 因为你心中存有爱之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 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 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 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一一一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 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香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 的神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 说外卖小哥一一雷海为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背诗,并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上击败北 大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夺冠。写作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写作角度:角 度一: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属。角度二:生活平凡也可以抵达诗意的远方。角度三:阅 读可以让我们获得诗意和美。角度四:父母要重视孩子的阅读和诗歌启蒙。(其他立意,言之 成理即可)。体裁要求: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 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 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 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 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C 项,曲解文意,由“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 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 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 走进书店。”可以推测; D 项,“才能”错误,原文是“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 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22. 诗意人生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下,用心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 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 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感动了自己, 也感动了中国。 地承万物,心存爱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载世,心有责任之天使,方能抒写诗意 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几年所有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曾用爱之天使诠释了生命,以责任之天 使感动了中国,他们托起了中国明日之太阳,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 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 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用 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承担,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 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 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 因为你心中存有爱之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 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 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 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 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香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 的神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 说外卖小哥——雷海为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背诗,并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上击败北 大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夺冠。写作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写作角度:角 度一: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属。角度二:生活平凡也可以抵达诗意的远方。角度三:阅 读可以让我们获得诗意和美。角度四:父母要重视孩子的阅读和诗歌启蒙。(其他立意,言之 成理即可)。体裁要求: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 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 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 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 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点睛:分析材料是材料作文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由于“分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 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 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 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 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 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 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 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 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 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点睛:分析材料是材料作文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由于“分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 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 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 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 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 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 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 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 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 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