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桃溪中学2011届高三周考试卷(I) 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语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λ.针灸/炙烤一应俱全/应接不暇纵横捭阖/稗官野史 B.篡改/编纂安步当车/当之无愧买椟还珠/穷兵黩武 C.標悍/剽窃强弩之末/强人所难改弦更张/玄妙莫测 D.赝品/膺选曲意逢迎/曲高和寡功亏一篑振聋发聩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叠起,和艺术结枃的腾挪跌荡,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 被完美地统一起来 B.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踮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 个万丈深渊 C.前些年,抨击全国统一高考“一刀切”,抹杀地方教育个性,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的声音甚嚣尘上,由此拉开了全国各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大幕 D.这是一个只有夜晚的人的真相:他无法相信色采斑斓的,哪怕是虚拟的白天。尽管 偶尔到来的有关美好的人与事业曾让他有过短暂的惊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对高地价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议 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手了。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厉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 压之势 B.11月21日,黑龙江鹤岗发生矿难,这起矿难被视为近两年来最严重的矿难。权威 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 尽量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C.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 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著名的IT巨头公司借鉴,而且事实上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 也历来主张反对盲目照搬,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极端有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 在这里。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到另 个地方 C.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今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最高的
舒城县桃溪中学 2011 届高三周考试卷(Ⅰ) 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 针灸./炙.烤 一应.俱全/应.接不暇 纵横捭.阖/稗.官野史 B. 篡.改/编纂. 安步当.车/当.之无愧 买椟.还珠/穷兵黩.武 C. 慓.悍/剽.窃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改弦.更张/玄.妙莫测 D. 赝.品/膺.选 曲.意逢迎/曲.高和寡 功亏一篑./振聋发聩.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叠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荡,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 被完美地统一起来。 B.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踮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 个万丈深渊。 C.前些年,抨击全国统一高考“一刀切”,抹杀地方教育个性,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的声音甚嚣尘上,由此拉开了全国各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大幕。 D.这是一个只有夜晚的人的真相:他无法相信色采斑斓的,哪怕是虚拟的白天。尽管 偶尔到来的有关美好的人与事业曾让他有过短暂的惊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对高地价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议 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手了。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厉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 压之势。 B.11 月 21 日,黑龙江鹤岗发生矿难,这起矿难被视为近两年来最严重的矿难。权威 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 尽量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C.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 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著名的 IT 巨头公司借鉴,而且事实上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 也历来主张反对盲目照搬,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极端有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 ....,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 在这里。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 ....到另一 个地方。 C.被誉为天作之合 ....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今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最高的
节目,但仍然没有“牛”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D.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 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下列语段中的空缺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太阳已经下山了, ,明明还在前边不远处的人,拐个弯儿就不见 了,吓得我赶快跑了几步,生怕被丢下。 ①脚下细细的小路淹没在草丛里②树木茂盛的枝叶挡住了视线③一颗星星不甘寂寞地 闪着微光④仿佛在招呼同伴们早早出来布置天幕⑤天边最后的一点霞光正在被黑夜慢 慢吞噬⑥夜虫也开始轻声鸣叫,演奏起黄昏圆舞曲 A.③⑥④⑤②① B.①②③⑤⑥④ C.⑤③④⑥①② D.⑥③⑤④①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个艺廊的。我国的古 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 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 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 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 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 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 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 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 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 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干方百计地 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
节目,但仍然没有“牛”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D.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 ... 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下列语段中的空缺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太阳已经下山了, ,明明还在前边不远处的人,拐个弯儿就不见 了,吓得我赶快跑了几步,生怕被丢下。 ①脚下细细的小路淹没在草丛里 ②树木茂盛的枝叶挡住了视线 ③一颗星星不甘寂寞地 闪着微光 ④仿佛在招呼同伴们早早出来布置天幕 ⑤天边最后的一点霞光正在被黑夜慢 慢吞噬 ⑥夜虫也开始轻声鸣叫,演奏起黄昏圆舞曲 A.③⑥④⑤②① B.①②③⑤⑥④ C.⑤③④⑥①② D.⑥③⑤④①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 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 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 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 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 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 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 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 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 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 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 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
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 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 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 所谓“重读”,并非“再看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 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 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 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 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 6.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7.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过去“左”的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 D.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8.对“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 B.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 C.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 D.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35分) 于慎行,字无螈,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Φ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土。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 大僚真日进,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 尝讲罢,帝岀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 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 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 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 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 “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 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 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 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6.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 )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7.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过去“左”的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 D.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8.对“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 B.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 C.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 D.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35 分) 于慎行,字无螈,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 大僚真日进,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 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 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日:“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容对日 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宫。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 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 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榭③,祧仁宗。万历改元, 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 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 宜拊享太庙。”亦寝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请旱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 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 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 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 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 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 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 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 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庙附祭 于先祖。⑤祧(tiao):迁庙。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七,举于乡 举:举荐 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 C.偕同官具疏谏 疏:给皇帝的奏章 D.亦寝不行 寝:废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日:“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容对日: “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宫。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 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 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榭④,祧⑤仁宗。万历改元, 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 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 宜拊享太庙。”亦寝.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请旱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 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 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 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 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 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 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 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 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庙附祭 于先祖。⑤祧(tiāo):迁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七,举.于乡 举:举荐 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 C.偕同官具疏.谏 疏:给皇帝的奏章 D.亦寝.不行 寝:废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居正闻而怒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正以公见厚故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章累上,乃许 乃令张仪佯去秦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是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官,出阁讲读 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再辞不允,乃就道 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 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 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 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 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3分) 玉阶怨(李白)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 有什么作用?(8分)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 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 了 表达了人物 之情。 “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 而薛诗写 (5分) 四、语言知识运用 5.某校已毕业的学生编写了一本《学子心迹》,记录了他们走过高三的心路历程。希望与
A.居正闻而.怒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正以.公见厚故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章累上,乃.许 乃.令张仪佯去秦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是( )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官,出阁讲读 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再辞不允,乃就道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 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 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 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 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3 分) 玉阶怨(李白)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 有什么作用?(8 分) 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 下 水 晶 宫 , 玲 珑望 秋 月 ’词 异 而 意 同。” 这 里 所说 的 “ 同”, 应 是 两首 诗 都 写 了 ,表达了人物 之情。 “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 而薛诗写 , , 。(5 分) 四、语言知识运用 15.某校已毕业的学生编写了一本《学子心迹》,记录了他们走过高三的心路历程。希望与
师弟师妹分享,并对他们有所帮助。请你为这本《学子心迹》写一段刊首语。要求:运用两 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5字。(7分) 答 16.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成都有线数字电视的特色。(不超过24字)(4分) 数字电视是指从拍摄、编辑、制作、播岀、传输、接收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 视系统。推进广播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2006年5月21日,成都 市有线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开始全面实施,成都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数量众多,达50套。 图文信息节目内容丰富,包括“成都概貌"、“阳光政务”、“公众信息”、“商务平台、“急 用信息”等五大版块。有按月、按周、按天、按次等多种计費方式供选择。推出“成视 礼包″节目组合,将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系列、《每周报道》系列、《今晚8:00》、《新 闻背景》、《真实人生》、《成都情事》、《警视》等精品栏目组合滚动播岀,满足观众要求。 五、作文立意训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散文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 便记住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一 代地传下去 请“结茧·破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 拟 1、读完材料后,你首先思考材料有哪些立意方向,确定你的作文立意。那么,本篇作文, 你认为有哪些立意?(6分) (3) 2、考场作文最忌讳拿笔就写,中途离题万里。做好的办法是确定立意后,迅速拟写个提纲, 组织素材,构思作文。那么,本篇作文,你素材怎么组织呢? (1)你的作文开头:(2分)(80字以内,语言简洁、明了、精美)
师弟师妹分享,并对他们有所帮助。请你为这本《学子心迹》写一段刊首语。要求:运用两 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75 字。(7 分) 答: 16.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成都有线数字电视的特色。(不超过 24 字)(4 分) 数字电视是指从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 视系统。推进广播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2006 年 5 月 21 日,成都 市有线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开始全面实施,成都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数量众多,达 50 套。 图文信息节目内容丰富,包括“成都概貌”、“阳光政务”、“公众信息”、“商务平台”、“急 用信息”等五大版块。有按月、按周、按天、按次等多种计费方式供选择。推出“成视 礼包”节目组合,将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系列、《每周报道》系列、《今晚 8:00》、《新 闻背景》、《真实人生》、《成都情事》、《警视》等精品栏目组合滚动播出,满足观众要求。 答: 、 、 、 五、作文立意训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散文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 便记住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一 代地传下去。 请“结茧·破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 拟。 1、读完材料后,你首先思考材料有哪些立意方向,确定你的作文立意。那么,本篇作文, 你认为有哪些立意?(6 分) (1) (2) (3) (4) 2、考场作文最忌讳拿笔就写,中途离题万里。做好的办法是确定立意后,迅速拟写个提纲, 组织素材,构思作文。那么,本篇作文,你素材怎么组织呢? (1)你的作文开头:(2 分)(80 字以内,语言简洁、明了、精美)
(2)在下面的人物中选取46个人物作为你的作文素材,然后组织语言,写两段文字 来支撑你的作文立意。不少于300字。至少(22分,内容20分:卷面2分) 孔子晋文公勾践屈原韩信司马迁朱买臣谈迁曹雪芹毛泽东 陈景润钱学森钱钟书袁隆平傅聪舟舟刘德华成龙周杰伦李宇春 俞敏洪马云阿福南丁格尔莫迫桑贝多芬梵高拿破仑威灵顿达芬奇 伽利略爱因斯坦霍金阿诺·施瓦辛格贝利梅西科比·布莱恩特 选择题答题卡 4 6 7 10 12
(2)在下面的人物中选取 4~6 个人物作为你的作文素材,然后组织语言,写两段文字, 来支撑你的作文立意。不少于 300 字。至少(22 分,内容 20 分;卷面 2 分) 孔子 晋文公 勾践 屈原 韩信 司马迁 朱买臣 谈迁 曹雪芹 毛泽东 陈景润 钱学森 钱钟书 袁隆平 傅聪 舟舟 刘德华 成龙 周杰伦 李宇春 俞敏洪 马云 阿福 南丁格尔 莫迫桑 贝多芬 梵高 拿破仑 威灵顿 达芬奇 伽利略 爱因斯坦 霍金 阿诺·施瓦辛格 贝利 梅西 科比·布莱恩特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参考答案 谷案 解析A.ji/ zhi ying/ ying bai/bi B cuan/zuan dang/dang C. pido /piao qiang/qiang xian/xuan an/ying qu /qu kui/kui 2、答案A 解析A叠一迭,荡一宕;B踮一垫:C没有错别字;D采一彩 3、答案B 解析A项一面与两面不能呼应;C项“出现”缺宾语中心语,应在“管理人员”后加“的 现象”。D项,“向.…借鉴”搭配不当,后一个“这样”指代不明 答案 解析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安土重迁:在家乡 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天作之合:意思是“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颂词 使用范围不当: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 5、谷案C 解析注意找出“话头”与“话尾”即可。 6、谷案B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首段谈经典名著 值得“反复品味”,第二段说“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说怎样“重读”。再从首段看,首句 是领起句,以下列举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的在于表明经典名著“值得……反 复品味”。可见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C 解析第二段“名著需要重读”是领起句,第2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号前从作品本 身的特点出发说明“需要反复阅读”,分号后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说明应当重读。以下 “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说明应当重读。A、B、D三项据此编拟,是正确的。原文说“ 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误解,而C项故意删掉了其中“鲜活” 二字,语意大变。“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还“重读”什么呢? 8、答案A 解析与A项相关的原文是“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人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 的文化修养”,该项还故意删去“建设性”这一限制语,使语义有所改变,因而A项不正确 9、答案 解析应解释为“中举” 答 案B 解析均为介词“因为”。A项前者表承接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C项前者为动词“作 为”,后者为动词“设计”“制定”。D项前者为副词“才”,后者为副词“于是 1l、答案C 解析A项后句是记叙于慎行被推荐做内阁大臣之事。B项前句写于慎行淡泊内敛的个 性,后句只写于慎行提出建议。D项写当时人们对他的赞誉,辞职没被允许的情况 12、答案D 解析“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了他的下属的俸禄,于慎行是因为
参 考 答 案 1、答案 A 解析 A . jiǔ / zhì yīnɡ / yìnɡ bǎi / bài B.cuàn/zuǎn dànɡ/dānɡ dú / dú C. piāo / piāo qiánɡ/qiǎnɡ xián / xuán D. yàn/yīnɡ qū /qǔ kuì/ kuì 2、答案 A. 解析 A 叠—迭,荡—宕;B 踮—垫;C 没有错别字;D 采—彩 3、答案 B 解析 A 项一面与两面不能呼应;C 项“出现”缺宾语中心语,应在“管理人员”后加“的 现象”。 D 项,“向……借鉴”搭配不当,后一个“这样”指代不明 4、答案 A 解析 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安土重迁:在家乡 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天作之合:意思是“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颂词, 使用范围不当;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 待。 5、答案 C 解析 注意找出“话头”与“话尾”即可。 6、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首段谈经典名著 值得“反复品味”,第二段说“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说怎样“重读”。再从首段看,首句 是领起句,以下列举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的在于表明经典名著“值得……反 复品味”。可见正确答案是 B 项 7、答案 C 解析 第二段“名著需要重读”是领起句,第 2 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号前从作品本 身的特点出发说明“需要反复阅读”,分号后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说明应当重读。以下 “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说明应当重读。A、B、D 三项据此编拟,是正确的。原文说“…… 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误解,而 C 项故意删掉了其中“鲜活” 二字,语意大变。“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还“重读”什么呢? 8、答案 A 解析 与 A 项相关的原文是“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人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 的文化修养”,该项还故意删去“建设性”这一限制语,使语义有所改变,因而 A 项不正确 9、答案 A 解析 应解释为“中举” 10、答案 B 解析 均为介词“因为”。A 项前者表承接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C 项前者为动词“作 为”,后者为动词“设计”“制定”。D 项前者为副词“才”,后者为副词“于是”。 11、答案 C 解析 A 项后句是记叙于慎行被推荐做内阁大臣之事。B 项前句写于慎行淡泊内敛的个 性,后句只写于慎行提出建议。D 项写当时人们对他的赞誉,辞职没被允许的情况 12、答案 D 解析 “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了他的下属的俸禄,于慎行是因为
考试出问题而引咎辞职的 13、答案①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 ②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的下属 官员都停了俸禄。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17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 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仼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 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 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 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 知皇上。皇上很高兴,曾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等到张居 正授意门生“夺情”,于慎行与同僚上书劝谏,吕调阳阻止,没能上书。张居正听了之后很 生气,有一天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事吗?”于慎行从容地回答 说:“正是因为你厚爱我的缘故啊『张居正听了很不高兴。不久,于慎行因为疾病归乡。张 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复原职。当时张居正家道已经败落,侍郎丘橉前往登 记家产、抄没全家。于慎行写信给丘樨,说张居正的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们再没有家,困苦 潦倒,令人悲伤,应该推行贤明的君主不轻易离弃的恩德,顾全大臣的旧日情分。言词非常 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礼制多由他来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间孝烈后升入祖 庙附祭于先祖,迁庙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又迁庙于宣宗。于慎行认为不合礼 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他的语言明晰而实在。事情虽然没 有被实行,但是有见识的人都佩服他懂礼制。他又说:“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 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也废止而没有实行
考试出问题而引咎辞职的。 13、答案 ①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 ②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 的下属 官员都停了俸禄。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17 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 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任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 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 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 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 知皇上。皇上很高兴,曾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等到张居 正授意门生“夺情”,于慎行与同僚上书劝谏,吕调阳阻止,没能上书。张居正听了之后很 生气,有一天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事吗?”于慎行从容地回答 说:“正是因为你厚爱我的缘故啊!”张居正听了很不高兴。不久,于慎行因为疾病归乡。张 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复原职。当时张居正家道已经败落,侍郎丘橓前往登 记家产、抄没全家。于慎行写信给丘橓,说张居正的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们再没有家,困苦 潦倒,令人悲伤,应该推行贤明的君主不轻易离弃的恩德,顾全大臣的旧日情分。言词非常 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礼制多由他来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间孝烈后升入祖 庙附祭于先祖,迁庙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又迁庙于宣宗。于慎行认为不合礼 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他的语言明晰而实在。事情虽然没 有被实行,但是有见识的人都佩服他懂礼制。他又说:“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 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也废止而没有实行
万历十八年正月,上书请求早立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书请求。皇帝很生气, 两次降旨严厉指责。于慎行不为所震慑,第二天又上书说:“册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们不 说,过失应归到我们身上。希望皇上赶快定下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皇上更加不高兴, 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礼部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山东进行 乡试,预先传出了主持考试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进言者于是就弹劾礼部,官员都停了 俸禄。于慎行决定引咎辞职。奏章多次呈上,皇帝才准许了他的请求。在家呆了十多年,里 外之人多次举荐,(他)都回绝了。万历三十三年,开始被起用主管詹事府。上奏章辞职, 皇上再次挽留不下。过了两年,朝廷推举内阁大臣七人。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神宗命他以 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参加机密要务。于慎行再三推辞不被批准,只好离家 上路。当时于慎行已经得了疾病,等到在朝廷上谢恩时,不能按照礼仪拜起,遂上奏章请罪。 归家后卧病不起,于是起草遗疏,请皇上亲善大臣,录用前朝官员,补充谏官。几天后他就 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14、答案(1)①闺怨诗②白露、飞霜③衬托作用(以霜露的凄冷衬托出主人公心情的孤 寂) (2)同:秋夜望月,孤寂思怨;异: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 添孤怨之情 15、答案示例1:那时侯的天空的颜色跟着心情变幻,压力面前我们也有过失落、彷徨 但我们还是时常抬头仰望,渴望像鸟儿一样的飞翔,飞过高山,飞过河流,飞到心中向往的 那个地方 示例2:那时候曾经自觉肩膀单薄,曾经自惭形秽,曾经撒手放弃。但在晨风起,太阳 升时依然,怀一腔热情,揣一个梦想,唱上一曲《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16、答案节目众多,内容丰富,计费灵活,节目组合播出
万历十八年正月,上书请求早立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书请求。皇帝很生气, 两次降旨严厉指责。于慎行不为所震慑,第二天又上书说:“册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们不 说,过失应归到我们身上。希望皇上赶快定下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皇上更加不高兴, 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礼部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山东进行 乡试,预先传出了主持考试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进言者于是就弹劾礼部,官员都停了 俸禄。于慎行决定引咎辞职。奏章多次呈上,皇帝才准许了他的请求。在家呆了十多年,里 外之人多次举荐,(他)都回绝了。万历三十三年,开始被起用主管詹事府。上奏章辞职, 皇上再次挽留不下。过了两年,朝廷推举内阁大臣七人。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神宗命他以 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参加机密要务。于慎行再三推辞不被批准,只好离家 上路。当时于慎行已经得了疾病,等到在朝廷上谢恩时,不能按照礼仪拜起,遂上奏章请罪。 归家后卧病不起,于是起草遗疏,请皇上亲善大臣,录用前朝官员,补充谏官。几天后他就 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14、答案 (1)①闺怨诗②白露、飞霜③衬托作用(以霜露的凄冷衬托出主人公心情的孤 寂) (2)同:秋夜望月,孤寂思怨;异: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 添孤怨之情。 15、答案 示例 1:那时侯的天空的颜色跟着心情变幻,压力面前我们也有过失落、彷徨。 但我们还是时常抬头仰望,渴望像鸟儿一样的飞翔,飞过高山,飞过河流,飞到心中向往的 那个地方。 示例 2:那时候曾经自觉肩膀单薄,曾经自惭形秽,曾经撒手放弃。但在晨风起,太阳 升时依然,怀一腔热情,揣一个梦想,唱上一曲《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16、答案 节目众多,内容丰富,计费灵活,节目组合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