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与隔离 一实习目的 掌握传染病区消毒方法及隔离制度 二实习要求 (一)了解消毒方法。 (二)了解传染病区隔离制度· (三)掌振怎样穿、脱隔离衣。 三敦学内容 (一)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 I、清洁区(clean area)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2、半污染区(half contaminated area)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3、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被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二)隔离种类及隔离措施: 1严密隔离适用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经飞沫、分泌物、排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 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2.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飞沫)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 脑、麻疹等。 3肠道隔离适用于由患者类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 性痢疾、甲型肝炎、病毒性胃肠炎、脊髓灰质类等。 4,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 脓杆南感染、新生儿脓疱病等。 5.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乙 型肝炎、梅毒、艾溢病等
消毒与隔离 一 实习目的 掌握传染病区消毒方法及隔离制度 二 实习要求 (一)了解消毒方法。 (二)了解传染病区隔离制度。 (三)掌握怎样穿、脱隔离衣。 三 教学内容 (一) 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 1、清洁区(clean area) 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2、半污染区(half contaminated area)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3、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被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二)隔离种类及隔离措施: 1.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 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2.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飞沫)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 脑、麻疹等。 3.肠道隔离 适用于由患者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 性痢疾、甲型肝炎、病毒性胃肠炎、脊髓灰质炎等。 4.接触隔离 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 脓杆菌感染、新生儿脓疱病等。 5.血液、体液隔离 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乙 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
6昆虫隔离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等。 7.保护性隔离又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惠者。如早产儿、严重烧伤病人、 白血病、器官移植病人、免疫缺陷病人等。 (三)穿脱隔离衣 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避免相互间交叉感染:避免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 操作方法:1穿隔离衣 (1)戴好口罩及帽子,取下手表,卷袖过时。 (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潮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出袖子内 0。 (3)右手农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套入后露出。 (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 (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扎好袖口,松腰带活结。 (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注意手勿触及衣内面。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 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系好。 2脱隔离农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两袖口,在时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 (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 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 (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撒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 (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在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 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 注意事项:
6.昆虫隔离 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等。 7.保护性隔离 又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早产儿、严重烧伤病人、 白血病、器官移植病人、免疫缺陷病人等。 (三)穿脱隔离衣 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避免相互间交叉感染;避免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 操作方法:1.穿隔离衣 (1)戴好口罩及帽子,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出袖子内 口。 (3)右手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套入后露出。 (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 (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扎好袖口,松腰带活结。 (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 5cm 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注意手勿触及衣内面。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 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系好。 2.脱隔离衣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 (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 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 (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 (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在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 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 注意事项:
1.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系领带(或领扣)时勿使衣袖及袖带触及面部,衣领各工作 帽等。隔离衣须全部覆盖工作衣,有破洞或潮湿时,应即更换。 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工作,不允许进入清洁 区及走廊。 3隔离衣应每天更换一次。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应更换隔离衣。 (四)消毒: 1消毒、灭菌、无菌的概念。 2.常用消毒方法的应用。 3.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 4.消毒效果检查 5.六步洗手法 (五)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概念
1.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系领带(或领扣)时勿使衣袖及袖带触及面部,衣领各工作 帽等。隔离衣须全部覆盖工作衣,有破洞或潮湿时,应即更换。 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工作,不允许进入清洁 区及走廊。 3.隔离衣应每天更换一次。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应更换隔离衣。 (四)消毒: 1.消毒、灭菌、无菌的概念。 2.常用消毒方法的应用。 3.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 4.消毒效果检查 5.六步洗手法 (五)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