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2014年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卷 、(本大题4个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A.薄技绷着脸(beng)戎马倥偬(kng) 倚强凌弱 B.哄动树行子(hang)蝇头微利(ying) 妙语连珠 C.厩肥炮羊肉(bao)油炸薯条(zha) 立案侦察 D.树阴 撮毛(cuo) 灯影幢幢( c huang)酒过三循 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不日整个世界的华人社会,包括大陆、港台、海外的民间对琉球归属的讨论愈演 愈烈,而且近来已蔓延到了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中国大陆的多个官方媒体都开 始旗帜鲜明地公开讨论琉球主权归属问题,这让日本颇有些如芒在背、惶惶不可 终日了。日本判断中国官方正式提出琉球主权问题,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所以与 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从钓鱼岛入手同中国赌命 A.不日 B.旗帜鲜明 C.惶惶不可终日 D.坐 以待毙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文艺不但在创作上是人的表现,就是在鉴赏上也是人的反映。鉴赏是“共鸣 的创作”。(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B.面对央视曝光只自夸不认错,以一句“这是苹果规定”的口头禅挡回去了若 干消费者的维权诉求与质疑一一苹果公司的傲慢到底是谁惯出来的? 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对灾区孩子们签名寄赠 画集“美丽的花朵”表示感谢,勉励他们“要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做一个有用 的人”。 D.发改委一位研究人士认为,“客运只占铁路总收入的30%左右,涨价对还债 帮助不大,影响却很大,所以铁路在票价问题上会保持谨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 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B.我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将分评选、推荐、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最终评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五类道德模范各十名。 C.在常规思维中,人们是否相信“教育改变命运”被解读成是“教育公平、社 会公平指数”的直接体现,然而此般思路,颇有将教育功利化的嫌疑。 D.时下充斥荧屏的各种“抗战剧”中的人物塑造,创作者根本没有深入调查和 体验生活,仅凭主观臆想加入大量不合理的情节,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全球史观在中国 刘新成 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观”在中国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读,其中有些解读可 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学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不能忽略, 就是全球史观在中西不同语境中,引起许多相同的思考
重庆市开县 2014 年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语 文 卷 一、(本大题 4 个小题,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 A. 薄技 绷着脸(bēng) 戎马倥偬(kǒng) 倚强凌弱 B.哄动 树行子(hàng) 蝇头微利(yíng) 妙语连珠 C.厩肥 炮羊肉(bāo) 油炸薯条(zhá) 立案侦察 D.树阴 一撮毛(cuō) 灯影幢幢(c huáng) 酒过三循 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不日整个世界的华人社会,包括大陆、港台、海外的民间对琉球归属的讨论愈演 愈烈,而且近来已蔓延到了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中国大陆的多个官方媒体都开 始旗帜鲜明地公开讨论琉球主权归属问题,这让日本颇有些如芒在背、惶惶不可 终日了。日本判断中国官方正式提出琉球主权问题,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所以与 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从钓鱼岛入手同中国赌命。 A. 不日 B. 旗帜鲜明 C. 惶惶不可终日 D.坐 以待毙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文艺不但在创作上是人的表现,就是在鉴赏上也是人的反映。鉴赏是“共鸣 的创作”。(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B.面对央视曝光只自夸不认错,以一句“这是苹果规定”的口头禅挡回去了若 干消费者的维权诉求与质疑——苹果公司的傲慢到底是谁惯出来的? C.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对灾区孩子们签名寄赠 画集“美丽的花朵”表示感谢,勉励他们“要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做一个有用 的人”。 D.发改委一位研究人士认为,“客运只占铁路总收入的 30%左右,涨价对还债 帮助不大,影响却很大,所以铁路在票价问题上会保持谨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 肉价格比上周上涨 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 0.25%。 B.我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将分评选、推荐、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最终评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五类道德模范各十名。 C.在常规思维中,人们是否相信“教育改变命运”被解读成是“教育公平、社 会公平指数”的直接体现,然而此般思路,颇有将教育功利化的嫌疑。 D.时下充斥荧屏的各种“抗战剧”中的人物塑造,创作者根本没有深入调查和 体验生活,仅凭主观臆想加入大量不合理的情节,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全球史观在中国 刘新成 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观”在中国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读,其中有些解读可 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学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不能忽略, 就是全球史观在中西不同语境中,引起许多相同的思考
全球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的,而西方中心论 乃是西方世界史学发展的末端。不触及根本,枝节末端问题是纠缠不清的。这 点,中西学者认识相同。 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曾听到多名美国史学家说,该书 并未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一一应战”模式。而中国学者同样尖锐地指出: 斯塔夫里阿诺斯自己的结构就是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事实上仍把“现 代化看作一种单向的欧化或西化的过程”。 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学者同样归因于方法论。巴勒克 拉夫说,那些力求立场“客观”的人,终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为“他 们身边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却全是由欧洲制造的,恐怕一时还不可能将它完全更 换”。中国学者指出,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历史学研究的诸多核心概念, 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西方史学家正是“凭借这些基 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这种方法论的局限,不仅西方学者“挥之不去”,非西方学者也难以 超越。在这一点上,中西学者所见略同。为什么“挥之不去”?根子还在于西方 人所谓的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可见,认识方法只是表象,问题实质是价值标准。 有一个问题问得好:假如由东方人按自己文化传统书写,全球史还会像当下流行 的那样充斥物质主义吗? 于是,中外世界史学家都呼唤价值标准的统一。汤因比晚年曾经说过, 要正确地认识全球性问题,唯有建立“世界国家”,重建人类统一的价值观。中 国学者齐世荣曾说,只有“各国学者……抛弃国家、民族的偏见,通力合作,经 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如实地反映各个国家、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做过的贡 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学者面对“谁来制定世界公民标准”、“谁来勾画人类故事”的问题, 发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吗”的疑问。中国学者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 史学家,就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哪一个时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难达成共识, 只要在这些涉及价值的判断上各执一词,短时间内很难产出令人满意的世界史。 面对这种困局,西方后现代主义选择了“逃避”,而有些中国史学家也 正在以类似方式使自己“乐观”起来。有人说,既然统一的价值观不可能形成, 不如放弃对“主导性叙述”的追求,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 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另有人说,“每 一位新的世界历史叙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构世界历史……我们不能要求作 为个体的世界历史叙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写一部他人的世界历史”,既然每个 叙述者“都想表达自身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否成为普遍价值却依赖于读 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构世界史”就是“尽可能多地丰富世界历史文本,令 读者可以按照培养自身世界观的需要不断进行选择 无论是悲观的感叹,还是“乐观”的建言,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史学家对 宏观世界史学的严肃思考。但我认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现有的话语体系基 础上(即使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当前,如 果能够将现代文明的困境考虑进去,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这样的命题 列入价值标准,将中国史学重视道德评价的传统吸收进去,就能写好世界史,裨 益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选自《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有删改)
全球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的,而西方中心论 乃是西方世界史学发展的末端。不触及根本,枝节末端问题是纠缠不清的。这一 点,中西学者认识相同。 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曾听到多名美国史学家说,该书 并未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模式。而中国学者同样尖锐地指出: “斯塔夫里阿诺斯自己的结构就是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事实上仍把“现 代化看作一种单向的欧化或西化的过程”。 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学者同样归因于方法论。巴勒克 拉夫说,那些力求立场“客观”的人,终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为“他 们身边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却全是由欧洲制造的,恐怕一时还不可能将它完全更 换”。中国学者指出,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历史学研究的诸多核心概念, 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西方史学家正是“凭借这些基 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这种方法论的局限,不仅西方学者“挥之不去”,非西方学者也难以 超越。在这一点上,中西学者所见略同。为什么“挥之不去”?根子还在于西方 人所谓的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可见,认识方法只是表象,问题实质是价值标准。 有一个问题问得好:假如由东方人按自己文化传统书写,全球史还会像当下流行 的那样充斥物质主义吗? 于是,中外世界史学家都呼唤价值标准的统一。汤因比晚年曾经说过, 要正确地认识全球性问题,唯有建立“世界国家”,重建人类统一的价值观。中 国学者齐世荣曾说,只有“各国学者……抛弃国家、民族的偏见,通力合作,经 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如实地反映各个国家、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做过的贡 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学者面对“谁来制定世界公民标准”、“谁来勾画人类故事”的问题, 发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吗”的疑问。中国学者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 史学家,就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哪一个时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难达成共识, 只要在这些涉及价值的判断上各执一词,短时间内很难产出令人满意的世界史。 面对这种困局,西方后现代主义选择了“逃避”,而有些中国史学家也 正在以类似方式使自己“乐观”起来。有人说,既然统一的价值观不可能形成, 不如放弃对“主导性叙述”的追求,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 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另有人说,“每 一位新的世界历史叙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构世界历史……我们不能要求作 为个体的世界历史叙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写一部他人的世界历史”,既然每个 叙述者“都想表达自身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否成为普遍价值却依赖于读 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构世界史”就是“尽可能多地丰富世界历史文本,令 读者可以按照培养自身世界观的需要不断进行选择”。 无论是悲观的感叹,还是“乐观”的建言,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史学家对 宏观世界史学的严肃思考。但我认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现有的话语体系基 础上(即使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当前,如 果能够将现代文明的困境考虑进去,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这样的命题 列入价值标准,将中国史学重视道德评价的传统吸收进去,就能写好世界史,裨 益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选自《历史研究》2011 年第 6 期, 有删改)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史观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纠缠于枝 节末端,没有触及世界史的根本问题 B.如果东方人不用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一一应战”,而是用他们自己 的文化传统来书写,全球史会更客观。 C.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没能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樊篱,是因为 受欧洲经验主导的方法论的局限。 D.史学普遍价值要依赖读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认为将全球史体系留给读 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是最好的。 6.在全球史观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没有达成相同认识的一项是() A.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全球通史的研究陷入了史学困境 B.方法论的局限是中西史学家均难以摆脱的现实。 C.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来构建“全球史观”。 D.世界史学的“价值标准”在短时间内难以统一。 7.造成全球史观“困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登西台恸哭记 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 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 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 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 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 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 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λ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 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 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 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 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歌阕,竹石俱碎,于 是相向感喈。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 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 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 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 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全球史观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纠缠于枝 节末端,没有触及世界史的根本问题。 B. 如果东方人不用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而是用他们自己 的文化传统来书写,全球史会更客观。 C.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没能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樊篱,是因为 受欧洲经验主导的方法论的局限。 D. 史学普遍价值要依赖读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认为将全球史体系留给读 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是最好的。 6.在全球史观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没有达成相同认识的一项是 ( ) A.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全球通史的研究陷入了史学困境。 B.方法论的局限是中西史学家均难以摆脱的现实。 C. 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来构建“全球史观”。 D. 世界史学的“价值标准” 在短时间内难以统一。 7.造成全球史观“困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答: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登西台恸哭记 谢 翱①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②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 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 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 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 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 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③江涘。登岸, 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 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 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 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 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歌阕,竹石俱碎,于 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 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 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 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 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④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
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有删 改) 注:①谢翱:南宋末散文家、诗人。1276年文天祥起兵,他率兵投效。文天祥 被俘遇难,他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②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 祥。③买榜:雇船。④阮步兵:阮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与榜人治祭具 治:治理 B.薄暮,雪作风凛 薄:迫近 C.言是日风帆怒驶 怒:迅猛 D.既济,疑有神阴相 相:帮助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作者对文天祥缅怀之情的一组是 ①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②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③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 ④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 感喈 ⑤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 ⑥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 A.①②⑤ B.①④⑥ 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哭祭文天祥时,并未明示被祭者是谁,而是托言唐宰相鲁公;也未明 示同登西台者是谁,仅以“甲乙丙”称代。 B.作者最初到子陵祠瞻拜是年轻时陪先父一起来的,如今他自己也将老了,江 山虽在而人事全非,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 C.文章描绘了作者在西台上用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魂,抚摸苍石的悲壮场面, 传达出祭奠文天祥的浓烈的哀伤。 D.文章以“哭”字贯穿全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哭”,强烈地表现出 作者心中的悲恸由来已久,难以抑制。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3分) 文 ②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4分) 译 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 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 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迎其母归养。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有删 改) 注:①谢翱:南宋末散文家、诗人。1276 年文天祥起兵,他率兵投效。文天祥 被俘遇难,他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②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 祥。③买榜:雇船。④阮步兵:阮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与榜人治祭具 治:治理 B.薄暮,雪作风凛 薄:迫近 C.言是日风帆怒驶 怒:迅猛 D.既济,疑有神阴相 相:帮助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作者对文天祥缅怀之情的一组是 ( ) ①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②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③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 ④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 感唶 ⑤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 ⑥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哭祭文天祥时,并未明示被祭者是谁,而是托言唐宰相鲁公;也未明 示同登西台者是谁,仅以“甲乙丙”称代。 B.作者最初到子陵祠瞻拜是年轻时陪先父一起来的,如今他自己也将老了,江 山虽在而人事全非,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 C.文章描绘了作者在西台上用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魂,抚摸苍石的悲壮场面, 传达出祭奠文天祥的浓烈的哀伤。 D.文章以“哭”字贯穿全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哭”,强烈地表现出 作者心中的悲恸由来已久,难以抑制。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3 分) 译 文: ②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4 分) 译 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 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 夜 不 息 冬 月 惫甚 以 水 沃 面 食 不 给 至 以 糜 粥 继 之 人 不 能堪 仲 淹 不 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迎其母归养。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3分 答: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 子《劝学》) (2)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 操《短歌行》) (3)江畔何人初见月? ?(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 壁赋》) (5)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柳永《望海潮》) (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伤怀之美 迟子建 ①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 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 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 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 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 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 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 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②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 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背弃,那种人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3 分) 答: (2)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 分) (1)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 子《劝学》) (2)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 操《短歌行》) (3)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 (4)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 壁赋》) (5)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 (柳永《望海潮》) (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五、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 题。 伤怀之美 迟子建 ①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 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 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 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 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 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 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 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②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 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背弃,那种人
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 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③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 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一一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 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 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 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 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 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 却的 ④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 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 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 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 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⑤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⑥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 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 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 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 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 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糁。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 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 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 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 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 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⑦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 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 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 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 选自《伤 怀之美》,有删改) 14.根据文章,简要概括“伤怀之美”的特征。(4分) 答 15.第②节中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作者这 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16.请简要说明第⑥节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答
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 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③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 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 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 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 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 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 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 却的。 ④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 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 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 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 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⑤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⑥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 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 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 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 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 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 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 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 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 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 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⑦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 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 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 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 (选自《伤 怀之美》,有删改) 14.根据文章,简要概括“伤怀之美”的特征。(4 分) 答: 15.第②节中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作者这 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 分) 答: 16.请简要说明第⑥节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5 分) 答:
17.文章是围绕“伤怀之美”组织安排材料的,请梳理概括作者与“伤怀之美” 的关系。(4分) 答 18.文章结尾说“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请探究 “珍贵”的原因。(6分) 答: 六、(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2分) 19.将下面的长句改为由3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 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在长江三峡修建 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可行意见是不科学的。 答①_② 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 (1)请说说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 答 (2)请你为这幅漫画拟个标题
17.文章是围绕“伤怀之美”组织安排材料的,请梳理概括作者与“伤怀之美” 的关系。(4 分) 答: 18.文章结尾说“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请探究 “珍贵”的原因。(6 分) 答: 六、(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 12 分) 19.将下面的长句改为由 3 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 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在长江三峡修建 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可行意见是不科学的。 答: ① ② ③ 20.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说说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 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这幅漫画拟个标题。 答: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话。 篇题为“2013年春晩流行歌的语文错误”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作者石毓 智不仅指出了春晚歌曲的歌词错误,还提出了修改意见。比如,他认为歌词“你 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啰嗦重复,“脑海里”与“心里”是一码事,并不是人的两个记忆部位,没必要 重复。实在想重复的话,这两个应该紧挨着,因为意思相同。他建议将这句歌词 改为:“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沉醉的梦想里,我甜美的歌声里 对于作者的批评,有网友表示认同,但也有网友提出反对意见。请说说你对作者 观点的态度,并用简明、得体的话阐述理由。(60字左右) 答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偶有所感,亦能发为心声。虽为物语,但其中却不乏哲理, 读来往往能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如 新月:我不会为失去的一半而哀伤,因为我有自己的妩媚 种子:只要心中有梦,就不怕被埋没。 脚印:一个我,能踏碎成堆的空话。 百灵:学习百鸟的歌声,谱写自己的旋律 请在上述物语中任选一则立意,联系现实生活,自拟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开县中学高2014级高三下期语文高考仿真试题 参考答案 1.B(A绷 beng C察一查D一撮毛zu0循一巡) 2.A(解析:“不日”应为“近日 不日”意为几天之内(限用于未来) 不合语境。B项“旗帜鲜明”本指军旗耀眼,军容整齐。现比喻政治立玚、观 点、态度等十分明确;C项“惶惶不可终日”指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 不下去了。形容惊恐到了极点。含贬义;D项“坐以待毙”形容在极端困难中, 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3.B(A第二个句号放在括号后面。C画集“美丽的花朵”中引号应为书名号 D第一个逗号改成冒号,或将最后的句号放到引号外。)[来源:Zxxk.Com] 4.C(A句式杂糅,“根据数据”和“数据显示”是两种句式。B语序不当,“评 选、推荐、表彰”应为“推荐、评选、表彰”。D搭配不当,“人物塑造”与“创 造者根本没有深入调査和体验生活”不能搭配。或说结构混乱、中途易辙。) 5.C(A没有触及根本的是西方中心论而非全球史观。B用“挑战一应战”模式 阐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这种局限,“非西方学者也难以超越”,东方人按照他 们的文化书写全球史观并不会更客观。D让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 构,只是某些学者“乐观”的建言,不是作者认为的做好的解决方法。) 6.C“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构建‘全球史观’”是某些中国史学家的 种建议,并不是中西方学者相同的认识 7.根本原因是史学家没有“共同的价值标准”。(2分)作者认为应该在现 有的话语体系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3分)(意思对即可)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话。 一篇题为“2013 年春晚流行歌的语文错误”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作者石毓 智不仅指出了春晚歌曲的歌词错误,还提出了修改意见。比如,他认为歌词“你 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啰嗦重复,“脑海里”与“心里”是一码事,并不是人的两个记忆部位,没必要 重复。实在想重复的话,这两个应该紧挨着,因为意思相同。他建议将这句歌词 改为:“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沉醉的梦想里,我甜美的歌声里。” 对于作者的批评,有网友表示认同,但也有网友提出反对意见。请说说你对作者 观点的态度,并用简明、得体的话阐述理由。(60 字左右) 答: 七、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偶有所感,亦能发为心声。虽为物语,但其中却不乏哲理, 读来往往能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如: 新月:我不会为失去的一半而哀伤,因为我有自己的妩媚。 种子:只要心中有梦,就不怕被埋没。 脚印:一个我,能踏碎成堆的空话。 百灵:学习百鸟的歌声,谱写自己的旋律。 请在上述物语中任选一则立意,联系现实生活,自拟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开县中学高 2014 级高三下期语文高考仿真试题 参考答案 1.B(A 绷 běng C 察—查 D 一撮毛 zuǒ 循—巡) 2.A(解析:“不日”应为“近日”。“不日”意为几天之内(限用于未来), 不合语境。B 项“旗帜鲜明” 本指军旗耀眼,军容整齐。现比喻政治立场、观 点、态度等十分明确;C 项“惶惶不可终日”指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 不下去了。形容惊恐到了极点。含贬义;D 项“坐以待毙” 形容在极端困难中, 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3.B( A 第二个句号放在括号后面。C 画集“美丽的花朵”中引号应为书名号。 D 第一个逗号改成冒号,或将最后的句号放到引号外。)[来源:Z_xx_k.Com] 4.C( A 句式杂糅,“根据数据”和“数据显示”是两种句式。B 语序不当,“评 选、推荐、表彰”应为“推荐、评选、表彰”。D 搭配不当,“人物塑造”与“创 造者根本没有深入调查和体验生活”不能搭配。或说结构混乱、中途易辙。) 5. C(A 没有触及根本的是西方中心论而非全球史观。B 用“挑战—应战”模式 阐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这种局限,“非西方学者也难以超越”,东方人按照他 们的文化书写全球史观并不会更客观。D 让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 构,只是某些学者“乐观”的建言,不是作者认为的做好的解决方法。) 6. C “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构建‘全球史观’”是某些中国史学家的一 种建议,并不是中西方学者相同的认识。 7. 根本原因是史学家没有“共同的价值标准”。(2 分)作者认为应该在现 有的话语体系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3 分)(意思对即可)
8.A(治:置办) 9.C(①是文天祥的行为;⑤是我年轻时对严子陵的怀念 10.C(抚摸苍石不是在西台上的细节。) 11.(1)①刚才有巡逻船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到别处)呢?(3分) ②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也实在是很可悲的 4分) (2)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 也(每处0.5分) 12.(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 “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前者动景,后者静景。 (3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 哀;三、四句以景烘情,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 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 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与专注。(4分) 13.(1)积善成德 (2)青青子衿 (3)江月何 年初照人 (4)泣孤舟之嫠妇 (5)钱塘自古繁华(6)人比黄花瘦(一句 1分) 14.【解析】首先,“伤怀之美”应该具备“美”和“忧伤”的特征;第②段中 有“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这一短语:第⑦段中“它浸入了一种宗 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文中作者三次体验的“伤怀之 美”都是人生中偶然遇到的,具有短暂、忽然的特点 【答案】(4分)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②景物是美的 情调是忧伤的;③突然降临,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 (每点1分) 15.【解析】先找出题干中这句话的位置,下文讲了两层意思:城市的喧嚣使人 变得世俗、庸碌化;人的心灵也会逐渐钝化,对“伤怀之美”的敏感度降低,即 “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 泣”的直白表达。 【答案】(4分)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 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 之美”的敏感。(每点2分) 16.【解析】注意是景物描写的作用,而非表达特色赏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分析 【答案】(5分)①表现了红白相间的世界(自然)的奇异之美;②与前文“期 待着与你重逢”相呼应,为后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 久回忆的美”铺垫。(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5分) 17.【答案】(4分)①八岁时“我”初次感受“伤怀之美”;②成年后“伤怀 之美”离我远去;③九一年“我”在日本北海道重温了久违的“伤怀之美”,此 后便又是长久的等待重逢;④去年“我”终于又在中俄边境的江面上领略了“伤 怀之美”,让“我”倍感珍惜、怀念。(一点1分) 18.【解析】抓住“为数不多的几次”,可见“难得”;容易被世俗干扰(第② 段);“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第⑦节)的直白表达
8. A(治:置办) 9. C(①是文天祥的行为;⑤是我年轻时对严子陵的怀念。) 10.C(抚摸苍石不是在西台上的细节。) 11.(1)①刚才有巡逻船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到别处)呢?(3 分) ②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也实在是很可悲的! (4 分) (2)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 也(每处 0.5 分) 12.(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 “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前者动景,后者静景。 (3 分) (2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 哀;三、四句以景烘情,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 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 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与专注。(4 分) 13.(1)积善成德 (2)青青子衿 (3)江月何 年初照人 (4)泣孤舟之嫠妇 (5)钱塘自古繁华 (6)人比黄花瘦 (一句 1 分) 14.【解析】首先,“伤怀之美”应该具备“美”和“忧伤”的特征;第②段中 有“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这一短语;第⑦段中“它浸入了一种宗 教情怀”“ 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文中作者三次体验的“伤怀之 美”都是人生中偶然遇到的,具有短暂、忽然的特点。 【答案】(4 分)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②景物是美的, 情调是忧伤的;③突然降临,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 (每点 1 分) 15.【解析】先找出题干中这句话的位置,下文讲了两层意思:城市的喧嚣使人 变得世俗、庸碌化;人的心灵也会逐渐钝化,对“伤怀之美”的敏感度降低,即 “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 泣”的直白表达。 【答案】(4 分)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 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 之美”的敏感。(每点 2 分) 16.【解析】注意是景物描写的作用,而非表达特色赏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分析。 【答案】(5 分) ①表现了红白相间的世界(自然)的奇异之美;②与前文“期 待着与你重逢”相呼应,为后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 久回忆的美”铺垫。(答对一点给 3 分,答对两点给 5 分) 17.【答案】(4 分)①八岁时“我”初次感受“伤怀之美”;②成年后“伤怀 之美”离我远去;③九一年“我”在日本北海道重温了久违的“伤怀之美”,此 后便又是长久的等待重逢;④去年“我”终于又在中俄边境的江面上领略了“伤 怀之美”,让“我”倍感珍惜、怀念。(一点 1 分) 18.【解析】抓住“为数不多的几次”,可见“难得”;容易被世俗干扰(第② 段);“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第⑦节)的直白表达
【答案】(6分)①人、情、景融为一体的情境难得;②人们很难拥有伤怀之美 的敏感之心;③无法用金钱衡量;④伤怀之美被世俗的喧嚣淹没:⑤伤怀之美让 人超越庸碌,使人沉静。(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9.【答案】(4分) ①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是可行的报告。 ②很多人对此进行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的意见。 ③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这些人的意见是不科学的。 20.【答案】(4分) (1)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尤其是中外优秀作品)是不可取的,如此走捷 径,是在成长路上走了弯路。 (2)是“捷径”,还是弯路?(或:如此升学) 21.【答案】(4分) (1)赞同。春晚流行歌是普及汉语难得的好机会,一定要把握好语言关。歌词 瞎凑合、乱堆砌不仅让人不知所云,还会误导听众,加剧语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2)反对。歌词是诗化语言,重复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情绪的艺术表达方式。作 者太没有娱乐精神,有点吹毛求疵了。 22.略 【参考译文】 早先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剑州地方设立办事机构,我以普通老百姓身份 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手。又过了一年,公因事路过张睢阳 庙和颜杲卿驻军处常山一带,慷慨悲歌,后来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 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我自恨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与鲁郡公相见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 的言语,每当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 云霞草木,与我们分手时的地方以及节令情状恰巧相像时,就令我徘徊流连仔细 察看,悲痛异常却不敢哭泣。又过了三年,我经过姑苏,姑苏是公早年办公的府 治所在地,对着姑苏台第一次为鲁郡公痛哭。又四年之后,我再次在越王台哭他, 又过了五年即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大哭 昨天,我与友人甲、乙及丙相约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 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又在祠堂旁边僧房内休息。只见坏墙枯井 好像进入坟墓当中。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祀用具。过了一会,雨停下, 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 大哭三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 堂瞻拜。起初来的时候,是跟随先父一起来的。如今我也快要老了,面对山河大 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 南边飘来,云气罩住了林木,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制 作了楚歌来招他的魂,歌词是:“魂灵啊,你早上要飞往何方?晚上归来时,关 塞一片昏黑。”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对着感叹唏嘘 我们又登上东台,把青石抚摸一遍(不忍离去),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 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奇,说:“刚才有巡逻船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呢?”于 是就摇船到河中心,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 舟中不可久留,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又写诗怀古。到了第二天,风雪更大了 我就与甲在江边分手,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
【答案】(6 分)①人、情、景融为一体的情境难得;②人们很难拥有伤怀之美 的敏感之心;③无法用金钱衡量;④伤怀之美被世俗的喧嚣淹没;⑤伤怀之美让 人超越庸碌,使人沉静。(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19.【答案】(4 分) ①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是可行的报告。 ②很多人对此进行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的意见。 ③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这些人的意见是不科学的。 20.【答案】(4 分) (1)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尤其是中外优秀作品)是不可取的,如此走捷 径, 是在成长路上走了弯路。 (2)是“捷径”,还是弯路?(或:如此升学) 21.【答案】(4 分) (1)赞同。春晚流行歌是普及汉语难得的好机会,一定要把握好语言关。歌词 瞎凑合、乱堆砌不仅让人不知所云,还会误导听众,加剧语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2)反对。歌词是诗化语言,重复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情绪的艺术表达方式。作 者太没有娱乐精神,有点吹毛求疵了。 22.略 【参考译文】 早先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剑州地方设立办事机构,我以普通老百姓身份 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手。又过了一年,公因事路过张睢阳 庙和颜杲卿驻军处常山一带,慷慨悲歌,后来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 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我自恨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与鲁郡公相见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 的言语,每当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 云霞草木,与我们分手时的地方以及节令情状恰巧相像时,就令我徘徊流连仔细 察看,悲痛异常却不敢哭泣。又过了三年,我经过姑苏,姑苏是公早年办公的府 治所在地,对着姑苏台第一次为鲁郡公痛哭。又四年之后,我再次在越王台哭他。 又过了五年即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大哭。 昨天,我与友人甲、乙及丙相约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 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又在祠堂旁边僧房内休息。只见坏墙枯井, 好像进入坟墓当中。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祀用具。过了一会,雨停下, 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 大哭三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 堂瞻拜。起初来的时候,是跟随先父一起来的。如今我也快要老了,面对山河大 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 南边飘来,云气罩住了林木,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制 作了楚歌来招他的魂,歌词是:“魂灵啊,你早上要飞往何方?晚上归来时,关 塞一片昏黑。”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对着感叹唏嘘。 我们又登上东台,把青石抚摸一遍(不忍离去),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 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奇,说:“刚才有巡逻船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呢?”于 是就摇船到河中心,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 舟中不可久留,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又写诗怀古。到了第二天,风雪更大了, 我就与甲在江边分手,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