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素师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难: 贰 从属二主不忠城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 缒(hui4)用绳子从上往下送东西夜缒而出÷ 肆延伸扩张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四封 敝专之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结交 失其所与,不知
难词: 贰 从属二主 不忠诚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缒(zhui4) 用绳子从上往下送东西 夜缒而出 肆 延伸 扩张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四封 敝 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与 结交 失其所与,不知
一多义 1.若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2知知道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 失其所与,不知 3能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一词多义 1.若 如果 连词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 代词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 动词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2.知 知道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 失其所与,不知 3. 能 才能 名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 动词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1.陈说动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 2.杂说名词 故为之说,以徐观风者得焉 3.通“悦” 秦伯说 醉1.推脱动词 不辞劳苦 2.告别动词 停数日,辞去 s.推辞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那1题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边境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说 1. 陈说 动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 杂说 名词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3. 通“悦” 秦伯说 辞 1 .推脱 动词 不辞劳苦 2. 告别 动词 停数日,辞去。 3. 推辞 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1 边远的地方 名词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 边境 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浅陋 鄙俗 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细小形容词防微杜渐留 2.隐约地形容词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3.稍微副词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微颔之 4.没有不副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到动词 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 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微 1 细小 形容词 防微杜渐 2. 隐约地 形 容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3. 稍微 副词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之 4. 没有 不 副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之 1. 到 动词 辍耕之垄上 2. 他们 代词 子犯请击之 3. 的 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 4. 结构助词 无意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2.国危矣,国都
古今异义 1. 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 2. 国危矣, 国都
倀字 1失其所与,不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矣=了 52若不厥秦,将焉取之欠缺一损害 何厌之有餍满足 8.用亡郑而陪邻倍=增加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 智 =明智 2. 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 =高兴 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 供给提供 4 无能为也已 矣 =了 5. 若不厥秦,将焉取之 欠缺 =损害 7. 何厌之有 餍=满足 8. 焉用亡郑而陪邻 倍=增加
界质用 2.晋军函陵,秦军范南驻军名—动 3.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形-动 3.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数一动 既东封郑 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 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 结盟名—动
词类活用 2. 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驻军 名—动 3. 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形---动 3. 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数---动 4. 既东封郑 以…….为边界 5. 夜缒而出 在夜里,连夜 名词作状语 6. 与郑人盟 结盟 名—动
向式 1何厌之有?译:何有厌?-哪会有满是 2将焉取之?译:将从哪里取得它(地 3.吾其还也。译:我们还是回去吧。 1)宾语“厌”在动词谓语“有”前,所以是宾语前 置句 (3)“其”表祈使(商量)语气,所以是祈使句
句 式 1. 何厌之有? 译:何有厌?=哪会有满足? 2. 将焉取之? 译:将从哪里取得它(土地)? 3. 吾其还也 。 译:我们还是回去吧。 (1)宾语“厌”在动词谓语“有”前,所以是宾语前 置句 (2)? (3)“其”表祈使(商量)语气,所以是祈使句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玉楚 二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说1亡郑无益于秦当前 秦伯 2舍郑有利于秦 3晋忘恩负义过去 4晋将有害于秦将来 泗师撤离
烛之武退秦师 一 秦晋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 二 郑 烛之武 临危受命 三 烛之武 说 1 亡郑无益于秦 当前 秦伯 2 舍郑有利于秦 3 晋忘恩负义 过去 4 晋将有害于秦 将来 四 晋师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