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版)教学大纲(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67,文件大小:164.5KB,团购合买
1 背景 2 地位和作用 3 教学目的 4 教学的具体要求 5 教学方式 6 教学计划 7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word文档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一)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目录 1背景 2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的 4教学的具体要求 5教学方式 6教学计划 7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word文档

1 背景 2 地位和作用 3 教学目的 4 教学的具体要求 5 教学方式 6 教学计划 7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word文档 目 录

背景 综合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次是于1980年在 长春制订的,当时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29学时(讲授120学时,机动9 学时),第二次于1982年于宜昌召开的教育部属综合性大学理科化 学系课程结构研讨会上讨论确定,总的教学时数减少为108学时,并 对原大纲内容作了部分调整。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系基础有机化学 的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在2004年以前,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徐 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该书是 根据1977年教育部在武昌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会议精神编 写的,第一版于198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国家优秀 教材奖),第二版于199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于1997年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从2005年9月开始,将采用的教材是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 版),与平行的教材相比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

背 景 综合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次是于1980年在 长春制订的,当时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29学时(讲授120学时,机动9 学时),第二次于1982年于宜昌召开的教育部属综合性大学理科化 学系课程结构研讨会上讨论确定,总的教学时数减少为108学时,并 对原大纲内容作了部分调整。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系基础有机化学 的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在2004年以前,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徐 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该书是 根据1977年教育部在武昌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会议精神编 写的,第一版于198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国家优秀 教材奖),第二版于199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于1997年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从2005年9月开始,将采用的教材是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 版),与平行的教材相比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

地位和作用 基础有机化学历来是化学系的四大门基础课之一。相 对于其它三门基础课而言,有机化学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 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 了有机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 象。因此,无论从事化学哪一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 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而新的有机反应、新的有机研究领域也 在不断产生,它们使有机化学的面貌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 广泛。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之间 的边缘科学,它对于研究生命现象十分重要;有机金属化合 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迅速发 展的材料科学则是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化学交叉渗透的新型 学科。综合治理环境也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有机化学知识。此 外,有机化学在国民现代化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 切都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各学科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科 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位和作用 基础有机化学历来是化学系的四大门基础课之一。相 对于其它三门基础课而言,有机化学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 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 了有机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 象。因此,无论从事化学哪一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 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而新的有机反应、新的有机研究领域也 在不断产生,它们使有机化学的面貌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 广泛。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之间 的边缘科学,它对于研究生命现象十分重要;有机金属化合 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迅速发 展的材料科学则是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化学交叉渗透的新型 学科。综合治理环境也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有机化学知识。此 外,有机化学在国民现代化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 切都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各学科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科 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 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和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2.学习一些专业英文词汇,阅读若干专业英文文章,初步 了解网络查阅文献的方法,为查阅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打 点基础。 3.在基础课教学阶段,介绍一些学科发展的情况,使学生 对本学科某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让学生逐 步建立善于发现科学难点而又勇于攻克科学难点的思想,渗入 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意识,让 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解决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初步知 识

教学目的 1. 系统地、较好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和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2. 学习一些专业英文词汇,阅读若干专业英文文章,初步 了解网络查阅文献的方法,为查阅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打 一点基础。 3. 在基础课教学阶段,介绍一些学科发展的情况,使学生 对本学科某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让学生逐 步建立善于发现科学难点而又勇于攻克科学难点的思想,渗入 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意识,让 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解决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初步知 识

教学的具体要求 通过基础有机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制备方法及分析鉴定的手段,为解决各类有机化学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母体烃类化合物、各类官能团化合物、一般杂环化合物和简单高 分子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它们的主要反应性能和应用, 它们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工业制备方法及这两类方法的异同点,学会用逆 合成原理进行简单的合成设计。 2.学会分离提纯有机混合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 性鉴定和某些定量测定的方法。 3.掌握静态立体化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构型和构象 分析的能力,掌握动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在反应中的应用。 4.掌握NMR、IR、UV、MS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波谱 特征,初步学会解析图谱 5.学会分析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官能团对分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的影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熟悉和理解主要有机反应,如取代、加 成、消除、氧化还原、重排、缩合、协同反应等的反应机理并能在解释实 际问题时加以应用;能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概念来解释某些实验现 象

教学的具体要求 通过基础有机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制备方法及分析鉴定的手段,为解决各类有机化学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 具体要求如下: 1. 掌握母体烃类化合物、各类官能团化合物、一般杂环化合物和简单高 分子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它们的主要反应性能和应用, 它们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工业制备方法及这两类方法的异同点,学会用逆 合成原理进行简单的合成设计。 2. 学会分离提纯有机混合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 性鉴定和某些定量测定的方法。 3. 掌握静态立体化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构型和构象 分析的能力,掌握动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在反应中的应用。 4. 掌握NMR、IR、UV、MS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波谱 特征,初步学会解析图谱。 5. 学会分析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官能团对分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的影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熟悉和理解主要有机反应,如取代、加 成、消除、氧化还原、重排、缩合、协同反应等的反应机理并能在解释实 际问题时加以应用;能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概念来解释某些实验现 象

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除上课外,每学期上3~5次习题课,习题课指出 同学作业中的错误,为同学作示范性的总结,探讨和分析典 型例题等)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原则:1基本按教材的先后次序讲解。 2围饶主题展开,突出重点。 3教材的内容不全讲,有些安排学生自学,有些指导学生自 己总结。 课外交流:集中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3小时。个别交流,根据需要灵 活安排。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课堂讨 论、上机考査、翻译、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40%

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除上课外,每学期上3~5次习题课,习题课指出 同学作业中的错误,为同学作示范性的总结,探讨和分析典 型例题等)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原则:1.基本按教材的先后次序讲解。 2.围饶主题展开,突出重点。 3.教材的内容不全讲,有些安排学生自学,有些指导学生自 己总结。 课外交流:集中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3小时。个别交流,根据需要灵 活安排。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课堂讨 论、上机考查、翻译、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40%

教学计划 只列各章的主题、内容提纲 和教学要求。详细内容和知识点 参见教材中各章的指导提纲

教学计划 只列各章的主题、内容提纲 和教学要求。详细内容和知识点 参见教材中各章的指导提纲

章目录和学时分配(按90学时制定,其中2学时机动)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法命名(4学时) 第三章立体化学(4学时 第四章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3学时) 第五章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4学时 第六章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4学时) 第七章卤代烃有机金属化合物(2学时) 第八章烯烃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共轭加成(6学时) 第九章炔烃(2学时) 第十章醇和醚(5学时) 第十一章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6学时) 第十二章醛和酮亲核加成共轭加成(6学时) 第十三章羧酸(3学时)

章目录和学时分配(按90学时制定,其中2学时机动)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法 命名(4学时) 第三章 立体化学(4学时) 第四章 烷烃 自由基取代反应(3学时) 第五章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4学时) 第六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消除反应(4学时) 第七章 卤代烃 有机金属化合物(2学时) 第八章 烯烃 亲电加成 自由基加成 共轭加成(6学时) 第九章 炔烃(2学时) 第十章 醇和醚(5学时) 第十一章 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6学时) 第十二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6学时) 第十三章 羧酸(3学时)

第十四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学时) 第十五章碳负离子缩合反应(5学时) 第十六章周环反应(4学时) 第十七章胺(4学时 第十八章含氮芳香化合物芳香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 第十九章酚和醌(5学时) 第二十章杂环化合物(3学时 第二十一章单糖、寡糖和多糖(4学时) 第二十二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和核酸(3学时) 第二十三章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1学时) 第二十四章有机合成基础(分散在各章 第二十五章新型有机合成方法(阅读材料) 第二十六章有机材料、合成高分子和超分子(阅读材料) 第二十七章期刊、文献和网络检索(阅读材料)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学时) 第十五章 碳负离子 缩合反应(5学时) 第十六章 周环反应(4学时) 第十七章 胺(4学时) 第十八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 第十九章 酚和醌(5学时) 第二十章 杂环化合物(3学时) 第二十一章单糖、寡糖和多糖(4学时) 第二十二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和核酸(3学时) 第二十三章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1学时) 第二十四章有机合成基础(分散在各章) 第二十五章新型有机合成方法(阅读材料) 第二十六章有机材料、合成高分子和超分子(阅读材料) 第二十七章期刊、文献和网络检索(阅读材料)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7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