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抗生素( Antibiotics) 定义 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 等)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化学合成的相 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低微浓度下对 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有选择性 杀灭、抑制作用。 共生拮抗——自然现象,进化产物
第八章 抗生素(Antibiotics) 定义 • 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 等)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化学合成的相 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低微浓度下对 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有选择性 杀灭、抑制作用。 • 共生拮抗 ——自然现象,进化产物
分类—不同的目的和需要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 根据抗生素作用对象分类 根据抗生素化学结构分类 根据抗生素作用机制分类
分类——不同的目的和需要 •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 • 根据抗生素作用对象分类 • 根据抗生素化学结构分类 • 根据抗生素作用机制分类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 ·细菌: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肽。 真菌:青霉素、头孢菌素、灰黄霉素。 放线菌:数量多范围广,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氨糖类。 植物ε黄连素、常山碱、白果酸等。 动物:红血球素、鱼素等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 • 细菌: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肽。 • 真菌: 青霉素、头孢菌素、灰黄霉素。 • 放线菌: 数量多范围广,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氨糖类。 • 植物: 黄连素、常山碱、白果酸等。 • 动物: 红血球素、鱼素等
根据抗生素作用对象 抗G菌:青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林可霉素。 抗G-菌:链霉素、多粘菌素等 广谱 四环素类、头孢类、红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 抗真菌:制霉菌素、灰黄霉素、两性霉素等。 抗肿瘤: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阿霉素等。 抗病毒:抗原虫阿糖腺苷、他利霉素、盐霉素、阿弗米丁 抗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环丝氨酸、利福霉素等
根据抗生素作用对象 • 抗G+菌: 青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林可霉素。 • 抗G-菌: 链霉素、多粘菌素等。 • 广谱: 四环素类、头孢类、红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 • 抗真菌: 制霉菌素、灰黄霉素、两性霉素等。 • 抗肿瘤: 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阿霉素等。 • 抗病毒:抗原虫 阿糖腺苷、他利霉素、盐霉素、阿弗米丁 • 抗结核分枝杆菌: 链霉素、环丝氨酸、利福霉素等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β-内酰胺:青霉素类、头孢类、棒酸类、单环β-内酰胺类 ·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 氨糖类: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西素米星等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 多烯大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聚醚多肽类:多肽菌素、放线菌素、杆菌肽等 苯烃基胺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蒽环类及其它:阿霉素、磷霉素、环丝氨酸等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 β-内酰胺:青霉素类、头孢类、棒酸类、单环β-内酰胺类 • 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 • 氨糖类: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西素米星等 •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 • 多烯大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 聚醚多肽类:多肽菌素、放线菌素、杆菌肽等。 • 苯烃基胺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 蒽环类及其它:阿霉素、磷霉素、环丝氨酸等
根据抗生素作用机制分类 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影响细胞膜功能: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抑制和干扰蛋白质合成:四环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 抑制细胞核酸合成:利福霉素类、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等。 抑制细菌生物能:竹桃霉素、短杆菌素
根据抗生素作用机制分类 • 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 影响细胞膜功能: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 抑制和干扰蛋白质合成:四环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 • 抑制细胞核酸合成:利福霉素类、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等。 • 抑制细菌生物能:竹桃霉素、短杆菌素
耐药性 1)突变产生(天然)耐药性—染色体遗传基因介导的耐药。 2)质粒介导(获得)耐药性。 1.天然耐药性—X射线、氮芥等物理、化学因素诱发突变。 遗传基因DNA自发变化,此种情况为多。 基因突变率极低,每分裂105~109代才有一次突变出现 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且 比较稳定。其生长、分裂变慢,与其他细菌的竞争力减弱, 在临床上居次要地位
耐药性 1)突变产生(天然)耐药性——染色体遗传基因介导的耐药。 2)质粒介导(获得)耐药性。 1. 天然耐药性——X射线、氮芥等物理、化学因素诱发突变。 遗传基因DNA自发变化,此种情况为多。 • 基因突变率极低,每分裂10 5~10 9代才有一次突变出现。 • 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且 比较稳定。其生长、分裂变慢,与其他细菌的竞争力减弱, 在临床上居次要地位
2.质粒介导的(获得)耐药性 耐药质粒分—结合型( conjugative plasmid)和非结合 型( nonconjugative plasmid)两种。在微生物间通过转 化( transformation)、转导( transduction)、接合 ( conjugation)、易位( translocation)或转座 ( transposition)等方式转移 转座方式可使耐药因子增多,是造成多重耐药性的重要 原因,并易于传播,在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菌 和阴性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均可具有耐药质粒,通过 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现象最为常
2.质粒介导的(获得)耐药性 • 耐药质粒分——结合型(conjugative plasmid)和非结合 型(nonconjugative plasmid)两种。在微生物间通过转 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接合 (conjugation)、易位(translocation)或转座 (transposition)等方式转移。 • 转座方式可使耐药因子增多,是造成多重耐药性的重要 原因,并易于传播,在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菌 和阴性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均可具有耐药质粒,通过 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现象最为常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产生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 胞内的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 抗生素作用的靶位突变使抗生素无法发挥作 用或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下降; 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的改变,或其他有关特性 如细菌菌膜( biofilm)的形成,使抗生素无 法进入胞内; 依赖于能量的主动转运(主动外排, active efflux)机制,即能够将已经进入胞内的药 物泵出胞外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产生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 胞内的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 • 抗生素作用的靶位突变使抗生素无法发挥作 用或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下降; • 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的改变,或其他有关特性 如细菌菌膜(biofilm)的形成,使抗生素无 法进入胞内; • 依赖于能量的主动转运(主动外排,active efflix)机制,即能够将已经进入胞内的药 物泵出胞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 Lactam Antibiotics 定义——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 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 剂 开发最早、品种最多、临床应用最广、研 究最活跃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 定义——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 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 剂。 • 开发最早、品种最多、临床应用最广、研 究最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