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广西桂林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12.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两题。(8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晩连冮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淸泪, 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吨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 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 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4分) (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三点答对两点给2分, 结合词句分析给2分) (2)这首诗采用了遇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风雨凄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飘零 身世和凄凉心情。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 悲叹。(遇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解说1分,思想感情2分) 广西柳州铁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石泉远逾响”句中“逾”字着似无理,实则精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
广西各地区 2009 届高三语文最新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广西桂林市 200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12.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两题。(8 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 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吨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 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 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4 分) (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2.(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三点答对两点给 2 分, 结合词句分析给 2 分) (2)这首诗采用了遇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风雨凄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飘零 身世和凄凉心情。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 悲叹。(遇情于景、情景交融 1 分,解说 1 分,思想感情 2 分) 广西柳州铁一中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石泉远逾响”句中“逾”字着似无理,实则精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
赏析这首诗。(5分) 12、(1)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声衬静,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3分) (2)这首诗描写作者月夜的所见所闻,有露有月,有园有竹,有泉有鸟。但诗又不是纯 粹写景,而是情景交融,诗人抓住静夜的淸玲之景和细微之声进行描写,表现了所处环境的 空旷幽清,从而流露出他谪居中的寂寞苦闷、郁悒无赖的情怀。(5分) 广西2009届高考适应性练习八校联考试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2)刘煕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 “拱向”这一句的?(4分) 12.(1)“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本来并不存在, 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 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4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诗的“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全诗先有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又接微 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云的衬托,“四五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 面三句的“拱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4分,指出最后一句主峰得1分, 说出如何拱向给3分)
赏析这首诗。(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 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声衬静,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3 分) (2) 这首诗描写作者月夜的所见所闻,有露有月,有园有竹,有泉有鸟。但诗又不是纯 粹写景,而是情景交融,诗人抓住静夜的清玲之景和细微之声进行描写,表现了所处环境的 空旷幽清,从而流露出他谪居中的寂寞苦闷、郁悒无赖的情怀。 (5 分) 广西 2009 届高考适应性练习八校联考试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 分) 答: (2)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 “拱向”这一句的?(4 分) 答: 12.(1)“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本来并不存在, 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 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4 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诗的“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全诗先有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又接微 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云的衬托,“四五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 面三句的“拱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4 分,指出最后一句主峰得 1 分, 说出如何拱向给 3 分)
2008学年秋季学期南宁市高中09届高三11月语文月考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湘江 杜审言注 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4分) (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 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2.(1)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 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是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 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2分)(或: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边愁,而该句只是 交代“边愁产生的原因,关键之句应该是“今春花鸟作边愁) (2)“今春花鸟作边愁”(1分)此句运用移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去国离京的悲愁,(2 分)一般来说,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 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 诗人把心中的情移到了眼前的景物上。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2分)或:此 句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去国离京的悲愁。(2分)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 悦目的,是乐景,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成了哀景,诗句以“花鸟”与“边愁” 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从反面来衬托边愁之深之重。(2分)或:此句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花鸟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去国离京的悲愁。(2分)花鸟本无情,花鸟也不 识愁,但在诗人眼里,花鸟变得有感情有生命了,它们也能感受到诗人无边的悲愁,(2分)) 2008学年秋季学期南宁市高中09届高三12月语文月考试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 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4分)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分析。(4分)
2008 学年秋季学期南宁市高中 09 届高三 11 月语文月考题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渡湘江 杜审言〔注〕 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 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 分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 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是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 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2 分)(或: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边愁,而该句只是 交代“边愁产生的原因,关键之句应该是“今春花鸟作边愁) (2)“今春花鸟作边愁”(1 分)此句运用移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去国离京的悲愁,(2 分)一般来说,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 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 诗人把心中的情移到了眼前的景物上。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2 分) 或:此 句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去国离京的悲愁。(2 分)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 悦目的,是乐景,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成了哀景,诗句以“花鸟”与“边愁” 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从反面来衬托边愁之深之重。(2 分) 或:此句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花鸟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去国离京的悲愁。(2 分)花鸟本无情,花鸟也不 识愁,但在诗人眼里,花鸟变得有感情有生命了,它们也能感受到诗人无边的悲愁,(2 分)) 2008 学年秋季学期南宁市高中 09 届高三 12 月语文月考试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 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4 分)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分析。(4 分)
12.(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 暴晒越是茁壮。(每点1分) (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 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每点1分) 广西南宁二中2008-2009学年高三综合测试 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①两首诗均写了夜景,有什么不同之处?②均写了秋色秋味,又表现了作者怎样不同的 心境? 14.答案:①白诗写室外景,写了月下虫声,莽麦花如雪,动静结合:朱诗写室内景,写 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是静景 ②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突出 月在“缺”处朗照的凄清。 广西贺州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6.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长安秋望(唐)赵嘏 水村闲望(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 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5页共8页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 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 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
12.(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 暴晒越是茁壮。(每点 1 分) (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 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每点 1 分) 广西南宁二中 2008—2009 学年高三综合测试 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①两首诗均写了夜景,有什么不同之处?②均写了秋色秋味,又表现了作者怎样不同的 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答案:①白诗写室外景,写了月下虫声,莽麦花如雪,动静结合;朱诗写室内景,写 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是静景。 ②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突出 月在“缺”处朗照的凄清。 广西贺州实验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6.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 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 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第 5 页 共 8 页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 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 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
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 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 紫芝诗中 16、(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 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梄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 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 墨画,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 世无争的情怀。 2008学年第一学期河池市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简要分析诗中第四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2.(1)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情绪和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第四句跟前句形成强烈对比,由实而虚,从侧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 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 紫芝诗中 16、(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 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 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 墨画,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 世无争的情怀。 2008学年第一学期河池市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简要分析诗中第四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2.(1)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情绪和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第四句跟前句形成强烈对比,由实而虚,从侧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