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9~27题46分)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得分评卷人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9-10题。(5分)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望岳杜甫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1、将甲乙文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3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选贤与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下列选项对两首诗分析理解错误的是()(2分)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 1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B、“造化钟神秀”句实写泰山,“阴阳割昏晓”句虚写泰山,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例:大道之行也 磅礴 A.忘路之远近 B渔人甚异之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C何陋之有 D.无丝竹之乱耳 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15、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长安城破败萧条抒发诗人看到国破家亡之后十分悲痛 中的哪句话相似?请写在下面.(1分 的情怀 16、甲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乙文中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有何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1题。(13分)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回答1-16题.(14分) 得分评卷人 动物的忧伤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 见渔人,乃大惊,阿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豹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韭常深厚 1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 八年缓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贞
第 二 部 分 (9~27 题 46 分)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 9~10 题。(5 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下列选项对两首诗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2 分)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 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句实写泰山,“阴阳割昏晓”句虚写泰山,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 磅礴。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 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长安城破败萧条,抒发诗人看到国破家亡之后十分悲痛 的情怀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有何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回答 11~16 题。(14 分)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1、将甲乙文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 1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3 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选贤与能(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大道之行也 A. 忘路之远近 B.渔人甚异之 C. 何陋之有 D. 无丝竹之乱耳 15、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6、甲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乙文中的哪句话相似?请写在下面。(1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7~21 题。(13 分) 动物的忧伤 (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 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 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26、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段采用B句。(2分) 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A 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 27、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个老人的表现? 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2分) 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①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 得分评卷人 第三部分写作(5 分) 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 28、作文题目: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 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ω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00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A 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0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0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22、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有什么含义?(3分) 23、从全文看,③一①D段记叙的顺序是,其作用是(3分) 24、“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 而二十年后,依然是 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25、第0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八年缓语文试卷第7贞(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 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 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 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 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 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⑾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 了毛病。 ⑿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 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 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⒀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 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⒁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 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⒂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⒃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22、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有什么含义?(3 分) 23、从全文看,③—⑾段记叙的顺序是 ,其作用是(3 分) 24、“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年后,依然是 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2 分) 25、第⒀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 分) 26、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⒀段采用 B 句。(2 分) A、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_ 27、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个老人的表现? (2 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 分) 28、作文题目: 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得 分 评卷人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