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考试答案: 1、C2、D3、B4、C5、C6、D7、C 二、8(1)存者且偷生(2)如闻泣幽咽(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无丝竹之乱耳,五案牍之劳形(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B 10、表达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盗贼窃乱而不作 12、(1)交错相通(2)通“要”,邀请。(3)通“举”,选拔。 13(1)这人一件件地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感叹不已。 (2)憎恨那种不肯尽力的行为,不一定为自己牟私利劳动。 14、A 15、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的社会的向往。 1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17.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2分) 8.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 效果了。(3分) 19.举例子,具体地说明动物也有感情。(2分) 20.猴子、小鸟、鱼、昆虫。(2分)是按照从髙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 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2分) 21.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1分)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 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1分 四22.①军号的声音②死去的战友的精神③老人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23.插叙,交代军号的来历以及老人能听到军号的原因,突出(丰富)老人这一人物形象(答出“插叙” 1分,答出作用2分,共3分) 24.示例:小时候,不能体会老人的情感以为是听军号发出的声音.二十年后,我理解了老人对战友的怀 念之情,听到的是老人的心声.(答出“小时候听不到的原因”1分,答出“二十年后能听到的原因”1 分,共3分) 25.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老人因有人关注他的军号而惊喜的心情.(答出“比喻”1分,答出作用1分, 共2分) 26.因为B句把描摩军号声音的特征的内容独立出来,有强调的作用,充分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情感的 理解与尊重 27.将周围几个老人与“我”进行对比反衬“我”能理解老人的情感的可贵.(答出“对比”或“映衬 “反衬”1分,答出其作用1分)
1 八年级期中考试答案: 一、1、C 2、D 3、B 4、C 5、C 6、D 7、C 二、8(1)存者且偷生 (2)如闻泣幽咽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无丝竹之乱耳,五案牍之劳形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B 10、表达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盗贼窃乱而不作 12、(1)交错相通 (2)通“要”,邀请。 (3)通“举”,选拔。 13(1)这人一件件地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感叹不已。 (2)憎恨那种不肯尽力的行为,不一定为自己牟私利劳动。 14、A 15、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的社会的向往。 1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三、 17.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2 分) 18.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 效果了。(3 分) 19.举例子,具体地说明动物也有感情。(2 分) 20.猴子、小鸟、鱼、昆虫。(2 分)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 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2 分) 21.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1 分)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 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1 分) 四22.①军号的声音 ②死去的战友的精神 ③老人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23.插叙,交代军号的来历以及老人能听到军号的原因,突出(丰富)老人这一人物形象.(答出“插叙” 1 分,答出作用2 分,共3 分) 24.示例:小时候,不能体会老人的情感,以为是听军号发出的声音.二十年后,我理解了老人对战友的怀 念之情,听到的是老人的心声.(答出“小时候听不到的原因”1 分,答出“二十年后能听到的原因”1 分,共3 分) 25.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老人因有人关注他的军号而惊喜的心情.(答出“比喻”1 分,答出作用1 分, 共2 分) 26.因为B 句把描摩军号声音的特征的内容独立出来,有强调的作用,充分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情感的 理解与尊重. 27.将周围几个老人与“我”进行对比,反衬“我”能理解老人的情感的可贵.(答出“对比”或“映衬” “反衬”1 分,答出其作用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