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1.将下面词句正确、工整、美观、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盖 灭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藻井(z60) 寒禁(jn) 仄歪(ze) 锐不可当(dang) B.箱箧(qie) 荒谬(ni) 鞠躬(j) 张皇失错(cuo) C.震悚( shong) 絮说(xu) 轩谢(xie) 惟妙惟肖(xido) D.尴尬(gan) 滞笨(zhi)蹒跚(shan)草长莺飞( zhang)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要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自己,选 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会有荆棘,同样会开出鲜花。 A.怨声载道审视必须而 B.怨天尤人审查必须但 C.怨声载道审查必然而 D.怨天尤人审视必然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第27届淅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 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D.④③⑤②①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 个人力车夫一一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B.《繁星·春水》用短小轻灵的文字形式,表现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C.《童年》是阿廖沙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 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 D.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伕,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 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鞍山市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20 分) 1.将下面词句正确、工整、美观、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 扬 真 善 美 灭 假 恶 丑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藻.井(zǎo) 寒禁.(jìn) 仄.歪(zè) 锐不可当.(dǎng) B.箱箧.(qiè) 荒谬.(niù) 鞠.躬(jū) 张皇失错.(cuò) C.震悚.(shǒng) 絮.说(xù) 轩谢.(xiè) 惟妙惟肖.(xiào) D.尴.尬(gān) 滞.笨(zhì) 蹒跚.(shān) 草长.莺飞(zhǎng)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不要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 自己,选 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 会有荆棘, 同样会开出鲜花。 A.怨声载道 审视 必须 而 B.怨天尤人 审查 必须 但 C.怨声载道 审查 必然 而 D.怨天尤人 审视 必然 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 16 万字左右的书。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 20 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第 27 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 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骆驼祥子》写于 1936 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一 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B.《繁星·春水》用短小轻灵的文字形式,表现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C.《童年》是阿廖沙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 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 D.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伕,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 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7.口语交际。(2分) 某医院神经科内,病人问一位新参加工作的护士:“护士,神经科治的都是什么病啊?”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很难治的病。”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脑病多长时间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呀,只管好好养病得了,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嘛,神经科神经 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 望,当夜就跳楼自杀了。 护士与病人说话不妥当造成了悲剧。如果你是那位护士,你该怎么说? 8.古诗文填空。(6分) ①道狭草木长 (陶渊明《归园田居》)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③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④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⑤天明登前途 (杜甫《石壕吏》) ⑥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⑦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⑧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⑨《陋室铭》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 概括全文主旨。 ⑩0《三峡》中,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突出山遮天蔽日特点的句子是 阅读(满分40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2题。(1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 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 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 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阡陌交通( (2)悉如外人( (3)偶舍骑步行( (4)方担粪灌园(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7.口语交际。(2 分) 某医院神经科内,病人问一位新参加工作的护士:“护士,神经科治的都是什么病啊?”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很难治的病。”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脑病多长时间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呀,只管好好养病得了,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嘛,神经科神经 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 望,当夜就跳楼自杀了。 护士与病人说话不妥当造成了悲剧。如果你是那位护士,你该怎么说? 8.古诗文填空。(6 分) ①道狭草木长,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③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④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⑤天明登前途, 。 (杜甫《石壕吏》) ⑥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⑦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⑧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⑨《陋室铭》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 , ”概括全文主旨。 ⑩《三峡》中,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突出山遮天蔽日特点的句子是:“ , 。” 二、阅读(满分 40 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 9——12 题。(10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 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 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 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 分) ⑴ 阡陌交通..( ) ⑵ 悉.如外人( ) ⑶ 偶舍.骑步行( ) ⑷ 方.担粪灌园(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⑴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⑵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请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二)阅读《芦花荡》选段,回答13—16题。(8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 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者头子才看岀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 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 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 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 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 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 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 着,想摆脱那毒蛇-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孑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 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 雄的行为。 13.“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一句中“找”字用得妙,为什么?(2分) 14.“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5.根据选段内容,再结合全篇文章,说说老头子为什么要痛打鬼子?(2分) 16.作者为什么把男主人公唤做老头子?(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1题。(10分) 32个未接电话
11.请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二)阅读《芦花荡》选段,回答 13——16 题。(8 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 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 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 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 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 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 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 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 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 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 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 雄的行为。 13.“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一句中“找”字用得妙,为什么?(2 分) 14.“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 15.根据选段内容,再结合全篇文章,说说老头子为什么要痛打鬼子?(2 分) 16.作者为什么把男主人公唤做老头子?(2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7——21 题。(10 分) 32 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我和同班同学小华在学校上课,直 到下午5点半才离开学校。 ②天已经黑了,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刚好来了一辆车,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去 找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这座城市几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 望着窗外。(A)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 如果一直下到明天,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当 我觉得该下车的时候,定睛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我们上错车了! ③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联系妈妈。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手机落在 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 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 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她的爸爸妈 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 ④我的爸爸妈妈在城边开了一家服装公司,要到半夜才回家。平时放学后,我坐公共汽 车去爸爸的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学校离公司很远,但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平常下午 4点半放学后,不到1个小时我就能到达公司。我所在的是一所著名高中,学校功课很多, 考试也很难。今天,老师延迟放学了,没想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⑤(B)雪花还在空中轻轻地飞舞着,旋转着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但此时,我们已丝毫 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 停地哆嗦….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妈妈打来的,问为什么这么晚还没有回家,还 问我是否和小华在一起,说我妈妈很担心我。不久,妈妈打来了电话,她急得快哭了,说差 点就报警了。我告诉妈妈,我们上错了车,让她别着急。8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小华的爸 爸,他先把我送回家,然后带着小华回家了。 ⑥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 在我没有回来的短短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 强烈的感动和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我见到妈妈仍-一脸疲惫,就 流着泪冋妈妈道歉。妈妈抚摸着我,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岀门要记得带手机。 ⑧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只是忘带手机 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认真、细致做事,学会报恩。妈妈,放心吧!我 不会再让您操心了 (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余义君,有删改) 17.文章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做标题?(2分) 18.从记叙顺序来看,第④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19.第②、⑤段画线的(A)(B)两句都写到了雪,请选择其中一句,说说作用。(2分) 我选择句,作用 20.为什么文中有关“我”和小华被送回家的情节作者只用一句话来叙述?(2分)
①去年 12 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我和同班同学小华在学校上课,直 到下午 5 点半才离开学校。 ②天已经黑了,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刚好来了一辆车,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去, 找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这座城市几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 望着窗外。(A)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 如果一直下到明天,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当 我觉得该下车的时候,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我们上错车了! ③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联系妈妈。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手机落在 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 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 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她的爸爸妈 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 ④我的爸爸妈妈在城边开了一家服装公司,要到半夜才回家。平时放学后,我坐公共汽 车去爸爸的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学校离公司很远,但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平常下午 4 点半放学后,不到 1 个小时我就能到达公司。我所在的是一所著名高中,学校功课很多, 考试也很难。今天,老师延迟放学了,没想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⑤(B)雪花还在空中轻轻地飞舞着,旋转着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但此时,我们已丝毫 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 停地哆嗦……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妈妈打来的,问为什么这么晚还没有回家,还 问我是否和小华在一起,说我妈妈很担心我。不久,妈妈打来了电话,她急得快哭了,说差 一点就报警了。我告诉妈妈,我们上错了车,让她别着急。8 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小华的爸 爸,他先把我送回家,然后带着小华回家了。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 个未接电话!20 条信息! 在我没有回来的短短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 32 个电话,发了 20 条信息!顿时, 强烈的感动和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我见到妈妈仍一脸疲惫,就 流着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抚摸着我,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要记得带手机。” ⑧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只是忘带手机, 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认真、细致做事,学会报恩。妈妈,放心吧!我 不会再让您操心了! (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余义君,有删改) 17.文章为什么用“32 个未接电话”做标题?(2 分) 18.从记叙顺序来看,第④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2 分) 19.第②、⑤段画线的(A)(B)两句都写到了雪,请选择其中一句,说说作用。(2 分) 我选择 句,作用: 20.为什么文中有关“我”和小华被送回家的情节作者只用一句话来叙述?(2 分)
21.在“我”和妈妈两人中任选其一,并根据选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思想性格。(2分) 我选择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2—25题。(12分)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岀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 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唾液腺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 是个很勤快的人体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就能够分泌出1000-1500毫升的唾液。唾 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 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 “润滑油″作用。一旦失去,舌头就会和上、下颚表皮粘在一起,口腔就打不开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囗腔里伤口愈合的时间往往比其他地方伤口愈合的 时间短。拔牙或牙龈手术后伤口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 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唾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 -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能够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 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防卫 功能。唾液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 是说,唾液相当于种天然防癌剂,它具有令许多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唾液将 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內细胞,能够使原来具有较强 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 的腮腺分泌岀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 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増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 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大大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 到很好的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们的灵感,他们借机开发岀了“唾淀化 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22.本文属于(A.事物说明文B.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A.唾液B. 唾液的作用)。(2分) 23.下列划分文章结构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唾液能给人体带来哪些好处。(2分)(答出两点即可) 2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第④段“(唾液)能够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一句中,加 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在“我”和妈妈两人中任选其一,并根据选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思想性格。(2 分) 我选择 ,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2——25 题。(12 分) 奇 妙 的 唾 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出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 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唾液腺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 是个很勤快的人体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就能够分泌出 1000-1500 毫升的唾液。唾 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 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 “润滑油”作用。一旦失去,舌头就会和上、下颚表皮粘在一起,口腔就打不开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伤口愈合的时间往往比其他地方伤口愈合的 时间短。拔牙或牙龈手术后伤口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 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唾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 ——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能够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 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防卫 功能。唾液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 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它具有令许多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唾液将 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能够使原来具有较强 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 一的腮腺分泌出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 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 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大大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 到很好的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们的灵感,他们借机开发出了“唾淀化 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22.本文属于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 (A.唾液 B. 唾液的作用)。(2 分) 23.下列划分文章结构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唾液能给人体带来哪些好处。(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6.第④段“(唾液)能够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一句中,加 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三、作文(满分40分) 27.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根据要求作文 (1)请以“陶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 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 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 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请以“_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话题作文,需要自选体裁,自定立意,补充题目写一篇文章。②表 达真情实感,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③600字左右,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等。④错别字过多,语句很不通顺,卷面严重污损,可酌情扣1—-2分
三、作文(满分 40 分) 27.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根据要求作文。 (1)请以“陶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 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 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 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请以“ 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话题作文,需要自选体裁,自定立意,补充题目写一篇文章。②表 达真情实感,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③600字左右,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等。④错别字过多,语句很不通顺,卷面严重污损,可酌情扣1——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写错一个字扣1分;写错2个字扣2分。不工整、不规范,扣1分。 2.(2分)D(A.禁-噤当:dang;B.谬:mi错—措:C.悚:sng谢—榭:)。 3.(2分)D 4.(2分)B(A.重复啰嗦。“大约”与“左右”重复:C.搭配不当。动词“停止” 与宾语“职业生涯”搭配不当,可将“停止”改为“结束”:D.成分残缺。可在“创新实 践”后面添加“能力”,作“培养”的宾语)。 5.(2分)B。 6.(2分)C(“阿廖沙”应为高尔基)。 7.(2分)示例:这位病友,你不要担心,我们是专业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1分) 只要你好好配合,病很快就会好的。(1分)(说话要注意对象,内容易于为人接受) 8.(6分)①夕露沾我衣。②造化钟神秀。③家书抵万金。④萧关逢候骑。⑤独与老翁 别。⑥仍怜故乡水。⑦沉鳞竞跃。⑧晴空一鹤排云上。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⑩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每空0.5分) 二、阅读(40分) (一)、(10分) 9.(1)交错相通。(2)全,都。(3)放弃,舍弃。(4)正,正在。(每小题1分, 共4分) 10.(1)(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2)看见田 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作。(每小题1分,共2分) 11.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源中人的美满生活。(每项1分,共2分) 12.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1分,共2分) 译文: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 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 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放弃骑马步行,(我)路过 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挑肥浇灌园子,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棚瓜架,还 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 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各得其所,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二)、(8分) 13.(2分)“找”是寻找的意思。具体、准确、细致、生动地写出了许多钩子迅速地 缠挂到鬼子腿上的情形,(1分)表现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机智和鬼子的愚蠢、无能。 (1分) 14.(2分)运用比喻,(0.5分)把“砸鬼子的脑袋”比作“敲打老玉米”,(0.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鬼子的情景,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1分) 15.(2分)因为大菱被鬼子打伤,(1分)老头子要给她报仇,也给全中国被伤害的 人报仇。(1分) 16.(2分)因为男主人公年纪大,叫起来亲切自然,符合当地叫法;(1分)男主人 公经验丰富,成熟稳重、机智勇敢,有长者之风,可以依靠。(1分)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2 分)写错一个字扣 1 分;写错 2 个字扣 2 分。不工整、不规范,扣 1 分。 2.(2 分)D(A.禁--噤. 当:dāng;B.谬.:miù 错--措.;C.悚.:sǒng 谢--榭.;)。 3.(2 分)D。 4.(2 分)B(A.重复啰嗦。“大约”与“左右”重复;C.搭配不当。动词“停止” 与宾语“职业生涯”搭配不当,可将“停止”改为“结束”;D.成分残缺。可在“创新实 践”后面添加“能力”,作“培养”的宾语)。 5.(2 分)B。 6.(2 分)C(“阿廖沙”应为高尔基)。 7.(2 分)示例:这位病友,你不要担心,我们是专业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1 分) 只要你好好配合,病很快就会好的。(1 分)(说话要注意对象,内容易于为人接受) 8.(6 分)①夕露沾我衣。②造化钟神秀。③家书抵万金。④萧关逢候骑。⑤独与老翁 别。⑥仍怜故乡水。⑦沉鳞竞跃。⑧晴空一鹤排云上。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⑩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每空 0.5 分) 二、阅读(40 分) (一)、(10 分) 9.⑴ 交错相通。⑵ 全,都。⑶ 放弃,舍弃。⑷ 正,正在。(每小题 1 分, 共 4 分) 10.⑴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⑵ 看见田 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作。(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1.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源中人的美满生活。(每项 1 分,共 2 分) 12.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 1 分,共 2 分) 译文: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 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 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放弃骑马步行,(我)路过 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挑肥浇灌园子,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棚瓜架,还 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 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各得其所,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二)、(8 分) 13.(2 分)“找”是寻找的意思。具体、准确、细致、生动地写出了许多钩子迅速地 缠挂到鬼子腿上的情形,(1 分)表现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机智和鬼子的愚蠢、无能。 (1 分) 14.(2 分)运用比喻,(0.5 分)把“砸鬼子的脑袋”比作“敲打老玉米”,(0.5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鬼子的情景,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1 分) 15.(2 分)因为大菱被鬼子打伤,(1 分)老头子要给她报仇,也给全中国被伤害的 人报仇。(1 分) 16.(2 分)因为男主人公年纪大,叫起来亲切自然,符合当地叫法;(1 分)男主人 公经验丰富,成熟稳重、机智勇敢,有长者之风,可以依靠。(1 分)
(三)、(10分) 17.(2分)“32个未接电话”突出了妈妈的担心、挂念,表现了对“我”的关爱;(1 分)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1分) 18.(2分)插叙(1分),补充交待了“我”平时坐公共汽车去爸爸公司的事,使叙述 更加充分完整,(0.5分)为下文因老师延迟放学,“我”被困在车站做铺垫。(0.5分) 19.(2分)第②段(A)句:运用景物描写,(1分)描写了雪花飞舞的情景,渲染了 宁静、祥和的气氛,烘托了喜悦、兴奋的心情,(0.5分)为下文下错车做铺垫。(0.5分) 第⑤段(B)句:运用景物描写,(1分)描写了雪花飞舞的情景,烘托了沮丧、失落 的心情,(0.5分)为下文妈妈来电话、被送回家做铺垫。(0.5分) 20.(2分)因为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不大,所以略写了;(1分)能节省笔墨,结构 得当。(1分) 21.(2分)(相应的内容和人物思想性格各1分) 我”:示例一:“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手机落在家里了”“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 手机号码”,(1分)表现了“我”做事粗心大意、马虎。(1分) 示例二:“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不会再让您操心了”,(1分)表现了“我”知错 能改、明理懂事。(1分) 妈妈:示例一:“很担心我”“急得都哭了”“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 脸疲惫”,(1分)表现对“我”的担心、关爱。(1分) 示例二:“抚摸着我”“慈爱地说”,(1分)表现妈妈的慈爱和宽容。(1分) (四)、(12分) 22.(2分)A 23.(2分)B 24.(2分)(1)口腔“润滑油”(润滑口腔)的作用;(2)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3) 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4)可以健康长寿(使人保持年轻)。(答出两点即 可) 25.(3分)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把口腔内伤口愈合的时间与其他地方伤 口愈合的时间进行比较,(0.5分)突出强调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1分)使说 明更加全面、充分、有力。(0.5分) 6.(3分)不能。“几乎”指绝大部分,修饰限制“消失”,(0.5分)突出强调了 唾液能使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绝大部分消失,但不是全部:(1分)如果去掉,就 变成全部消失了,与实际情况不符,(0.5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分)。 (只答“不能”不给分) 三、作文(40分) 27.(略)
(三)、(10 分) 17.(2 分)“32 个未接电话”突出了妈妈的担心、挂念,表现了对“我”的关爱;(1 分)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1 分) 18.(2 分)插叙(1 分),补充交待了“我”平时坐公共汽车去爸爸公司的事,使叙述 更加充分完整,(0.5 分)为下文因老师延迟放学,“我”被困在车站做铺垫。(0.5 分) 19.(2 分)第②段(A)句:运用景物描写,(1 分)描写了雪花飞舞的情景,渲染了 宁静、祥和的气氛,烘托了喜悦、兴奋的心情,(0.5 分)为下文下错车做铺垫。(0.5 分) 第⑤段(B)句:运用景物描写,(1 分)描写了雪花飞舞的情景,烘托了沮丧、失落 的心情,(0.5 分)为下文妈妈来电话、被送回家做铺垫。(0.5 分) 20.(2 分)因为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不大,所以略写了;(1 分)能节省笔墨,结构 得当。(1 分) 21.(2 分)(相应的内容和人物思想性格各 1 分) “我”:示例一:“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手机落在家里了”“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 手机号码”,(1 分)表现了“我”做事粗心大意、马虎。(1 分) 示例二:“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不会再让您操心了”,(1 分)表现了“我”知错 能改、明理懂事。(1 分) 妈妈:示例一:“很担心我”“急得都哭了”“打了 32 个电话,发了 20 条信息”“一 脸疲惫”,(1 分)表现对“我”的担心、关爱。(1 分) 示例二:“抚摸着我”“慈爱地说”,(1 分)表现妈妈的慈爱和宽容。(1 分) (四)、(12 分) 22.(2 分)A; B。 23.(2 分)B。 24.(2 分)⑴ 口腔“润滑油”(润滑口腔)的作用;⑵ 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⑶ 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⑷ 可以健康长寿(使人保持年轻)。(答出两点即 可) 25.(3 分)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 分)把口腔内伤口愈合的时间与其他地方伤 口愈合的时间进行比较,(0.5 分)突出强调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1 分)使说 明更加全面、充分、有力。(0.5 分) 26.(3 分)不能。“几乎”指绝大部分,修饰限制“消失”,(0.5 分)突出强调了 唾液能使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绝大部分消失,但不是全部;(1 分)如果去掉,就 变成全部消失了,与实际情况不符,(0.5 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 分)。 (只答“不能”不给分) 三、作文(40 分)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