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八年级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15分) 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1-2题 ①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园,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 引着数万乃至数十百千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②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 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都年复一年地从我 国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飞旋荡漾,悠然自鸣; 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③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就 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④还有那满湖欢快 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储量吧。⑤据说,到了盛夏时节, 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⑥而到了 冬天呢,只要 ,然后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 海“冰鱼”呀。⑦那情景,那气氛,该会换来多么欢畅的笑声 ⑧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带点的“储”和“脍”字应该分别读着“ch”“kudi B.第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世外桃园”中的“园”改为“源” C.第③句是一个病句,应将“只有……就……”改为“只有……才……” D.第⑧句的意思是:人们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 2.将下边的句子或短语分别填写在第⑥句中的四条下划线上,正确顺序是() (3分) 条①那成群结队的鱼儿便会飞快地涌来②在洞口点燃篝火③在冰面上凿 开一个个洞④一条条自动地从洞口跃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3.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2016-2017 八年级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 1—2 题。 ①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园,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 引着数万乃至数十百千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②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 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都年复一年地从我 国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飞旋荡漾,悠然自鸣; 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③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就 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④还有那满湖欢快 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储.量吧。⑤据说,到了盛夏时节, 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⑥而到了 冬天呢,只要 ,然后 , ,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 海“冰鱼”呀。⑦那情景,那气氛,该会换来多么欢畅的笑声。 ⑧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带点的“储”和“脍”字应该分别读着“chǔ”“kuài”。 B.第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世外桃园”中的“园”改为“源”。 C.第③句是一个病句,应将“只有……就……”改为“只有……才……”。 D.第⑧句的意思是:人们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 2.将下边的句子或短语分别填写在第⑥句中的四条下划线上,正确顺序是( ) (3 分) ①那成群结队的鱼儿便会飞快地涌来 ②在洞口点燃篝火 ③在冰面上凿 开一个个洞 ④一条条自动地从洞口跃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3.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3 分)中/华-资*源%库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中·华.资*源%库 ziyuanku.com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②①④③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 读下边一首词,完成4-5题。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诉衷情》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 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5.诗中“觅封侯”用了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修辞手法。(2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7分) 6.根据提示按原文填写古诗文句子。(6分) (1)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气势雄浑的名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玡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爱莲说》终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 是 (4)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 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地 震灾区 (5)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用 ”给我们做了诠释;南宋年间,爱国诗人文天 祥面对国难当头,在《过零丁洋》诗中用“ ”表达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②①④③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读下边一首词,完成 4—5 题。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 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5.诗中“觅封侯”用了 (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 修辞手法。(2 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7 分) 6.根据提示按原文填写古诗文句子。(6 分) ⑴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气势雄浑的名 句: 。 ⑵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玡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⑶ 《 爱 莲 说 》 终 于 “ 近 朱 者 赤 , 近 墨 者 黑 ” 的 意 境 相 反 的 语 句 是 , 。 ⑷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 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地 震灾区。 ⑸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用 “ , ”给我们做了诠释;南宋年间,爱国诗人文天 祥面对国难当头,在《过零丁洋》诗中用“ , ”表达
了诗人的情怀。 7.一天上午,巴黎街头有一个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旁竖了一块牌子:“我 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却无动于衷。一个法国诗人让·比浩勒看到了, 拿起笔在牌子前面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下午给盲老 人钱的人多极了。请你探究添加这几个字后这句话的魅力所在。(2分) 答 8.今年5月30日,资阳市“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全面启动。 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 动。(5分) (1)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所搜集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 (2分) (2)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①不文明现象 (1分) ②整改措施 (2分) 9.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 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俗语按要求答题。(4分) ①刘备借荆州一一有借无还 ②孙猴子翻跟斗一一逃不出如来佛的手 掌心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一抱打不平④姜太公钓鱼一一愿者上钩 (1)根据上边的俗语填写表格内容。 俗语序号 出自作品 作者 1 罗贯中 《西游记》 《水浒》
了诗人的情怀。 7.一天上午,巴黎街头有一个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旁竖了一块牌子:“我 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却无动于衷。一个法国诗人让·比浩勒看到了, 拿起笔在牌子前面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下午给盲老 人钱的人多极了。请你探究添加这几个字后这句话的魅力所在。(2 分) 答: 8.今年 5 月 30 日,资阳市“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全面启动。 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 动。(5 分) ⑴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所搜集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 答: (2 分) ⑵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①不文明现象: (1 分) ②整改措施: (2 分) 9.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 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俗语按要求答题。(4 分) 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②孙猴子翻跟斗——逃不出如来佛的手 掌心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⑴根据上边的俗语填写表格内容。 俗语序号 出自作品 作者 ① 罗贯中 ② 《西游记》 ③ 《水浒》
许仲琳 (2)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俗语中的人物相关的故事 情节。 答 三、阅读(36分) (一)父爱的高度(11分)吴宏博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影、碟机之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 不用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 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 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的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 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 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 亲的肩头撑高了。 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 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儿,身边来了一对父 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 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髙处“咯 咯”地笑着
④ 许仲琳 ⑵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俗语中的人物相关的故事 情节。 答 : 中/华-资*源%库 三、阅读(36 分) (一)父爱的高度(11 分)吴宏博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影、碟机之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 不用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 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 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的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 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 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Ziyuanku.com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 亲的肩头撑高了。 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 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儿,身边来了一对父 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 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 咯”地笑着
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 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 想起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 好看吗?” 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 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 那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 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腰,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 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 10.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叙的事情紧紧围绕 来展开。 (1分) 11.文章已用“‖”将其分为两部分,请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 12.“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句中“水漫金山”的意思是 ;请用简略的 文字概述“水漫金山”的故事情节。(3分) 13.文中描写了两次看电影的情景,但目的不同。其中描写第一次看电影 的情景目的在 于 。(2分) 14.阅读下边一句话,就你对句中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在下边横线上作出批注。 3分)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 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老了
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 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 想起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 好看吗?” 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 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 那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 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腰,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 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 10.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叙的事情紧紧围绕 来展开。 (1 分) 11.文章已用“‖”将其分为两部分,请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 分) 12.“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句中“水漫金山”的意思是 ;请用简略的 文字概述“水漫金山”的故事情节。(3 分) 13.文中描写了两次看电影的情景,但目的不同。其中描写第一次看电影 的情景目的在 于 。(2 分) 14.阅读下边一句话,就你对句中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在下边横线上作出批注。 3 分)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 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老了
(二)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 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 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 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 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 神力量一一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 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 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一一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 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 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 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 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 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 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一一就是说,写文章 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 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 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 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 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批 注】 。 (二)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 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 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 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 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 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 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 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 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 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 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 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 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 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 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 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 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 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 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 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 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 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5.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1分) 16.选文第①段作者指出了读书的多种目的,且认为“均无不可”。在这几种读 书目的中,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我们中学生,请简述理由。(3分) (1)读书的目的最适合我们中学生的 种 是 (2)其理由是 17.第⑤段“厚积薄发”中“厚积”指的是 “薄发 指的是 。(2分) 18.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9.“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 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分) 答 (三)(16分)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 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
爽!$来&源:ziyuanku.com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 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 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 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5.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1 分) 16.选文第①段作者指出了读书的多种目的,且认为“均无不可”。在这几种读 书目的中,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我们中学生,请简述理由。(3 分) ⑴ 读 书 的 目 的 最 适 合 我 们 中 学 生 的 一 种 是 。 ⑵其理由是 17.第⑤段“厚积薄发”中“厚积”指的是 ,“薄发” 指的是 。(2 分) 18.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 分) 答: 19.“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 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 分) 答: (三)(16 分)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 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
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 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 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敌人。④ 移文: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热火: 点火。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食:在睡垫上 把早饭吃了。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6分) 望其旗靡( 会匈奴大入塞 俄而,斩首数百级( )范兵不敌( 公将鼓之( 范乃令军中褥食( 21.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只划一处)(1分)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译文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 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 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髙 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分) 2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 四、写作(50分,其中书写5分) 25.在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民工子女深情地朗诵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心 里话》,深深地感动了电视观众。请认真阅读这首诗,然后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心里话
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 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 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 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 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 把早饭吃了。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6 分) 望其旗靡.( ) 会.匈奴大入塞( ) 俄而..,斩首数百级( ) 范兵不敌.( ) 公将鼓之.( ) 范乃.令军中褥食( ) 21.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 (只划一处)(1 分)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译文: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 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 时(用原文填空,2 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 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4 分)WWW.ziyuanku.com 2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 分) 四、写作(50 分,其中书写 5 分) 25.在 2007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民工子女深情地朗诵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心 里话》,深深地感动了电视观众。请认真阅读这首诗,然后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心里话
问我是谁 过去,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我们的校园很小 放不下一个鞍马 我们的校舍简陋 还经常搬家 我们的教室很暗 灯光只有几瓦 我们的桌椅很旧 坐上去吱吱哑哑 但是,我们作业工整 我们的成绩不差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 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一一 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 因为 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北京的2008 也是我们的2008 老师把它谱成了歌 同学把它画成了画 作文课上,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
问我是谁 过去,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我们的校园很小 放不下一个鞍马 我们的校舍简陋 还经常搬家 我们的教室很暗 灯光只有几瓦 我们的桌椅很旧 坐上去吱吱哑哑 但是,我们作业工整 我们的成绩不差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 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来&源:ziyuanku.com 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 因为—— 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北京的 2008 也是我们的 2008 老师把它谱成了歌 同学把它画成了画 作文课上,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
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全国的小朋友们 我向你们拜年啦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所写的内容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③字数 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全国的小朋友们 我向你们拜年啦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所写的内容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③字数 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