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 (资料编写:赵健) 班级:学生姓名: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 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能诽谤讥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日:“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 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 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 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日:“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 天。④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务:一心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吴王欲伐荆( (3)能谤讥于朝市( (4)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下令乃罢其兵 B弹丸在其下其上有蝉 C美于徐公游于后园 D告其左右宫妇左右 3.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或归纳出一个成语 【甲】 【乙】 4.翻译文中两个划线句子 八年级(下)册第1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1 页 共 10 页 八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 (资料编写:赵 健) 班级: 学生姓名: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 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能诽谤讥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 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 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 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 少孺子:年轻人。③ 三旦: 三天。④ 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吴王欲伐.荆( ) (3)能谤.讥于朝市( ) (4)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下令 乃.罢其兵 B 弹丸在其.下 其.上有蝉 C 美于.徐公 游于.后园 D 告其左右.. 宫妇左右..。 3.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或归纳出一个成语 【甲】 【乙】 4.翻译文中两个划线句子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按要求找出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A()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B()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 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D()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 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以军中多务(借口) B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C非宁静无以致远(到达,实现)D意与日去(志向,理想) 2.将“遂、而、以、夫”四个词分别回填到原文的A、B、C、D处应该是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八年级(下)册第2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2 页 共 10 页 (1)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5.按要求找出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A( )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B( ) 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 )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 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D(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 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 淫慢:过渡 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 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以军中多务(借口) B 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C 非宁静无以致.远(到达,实现) D 意.与日去(志向,理想) 2.将 “遂、而、以、夫”四个词分别回填到原文的 A、B、C、D 处应该是: A B C D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仔细阅读【乙】文,简要概括诸葛亮这段话中所讲的道理(至少两点)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得,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 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 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 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八年级(下)册第3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3 页 共 10 页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仔细阅读【乙】文,简要概括诸葛亮这段话中所讲的道理(至少两点)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得,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 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 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 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 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按原文在文中空白处补全句子。 2.解释下列加点词。 A才通人 B寺负紫芝山 诺 C或强然 D则舆夫朴野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现代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论魏晋B真行画图中C高下联络D不类城府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具答之/为具言所闻 B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C率十问仅得二三/率妻子邑人 D问所从来/欲问地所历名 5.在【乙】文中找出与【甲】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内容 相近的句子,并说出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 6.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说说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 人的地方? 答 四、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八年级(下)册第4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4 页 共 10 页 〖注释〗: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拉。 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通“垄”。 ⑤牧竖:牧童。 ⑥髹(xī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按原文在文中空白处补全句子。 2.解释下列加点词。 A 才.通人 B 寺负.紫芝山 C 或强然诺. D 则舆夫..朴野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现代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无论..魏晋 B 真行画图..中 C 高下联络.. D 不类城府..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具.答之/为具.言所闻 B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C 率.十问仅得二三/率.妻子邑人 D 问.所从来/欲问.地所历名 5.在【乙】文中找出与【甲】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内容 相近的句子,并说出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 6.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说说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 人的地方? 答: 四、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 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世 余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③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 息之所。既而弥④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 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 病者以愈,而吾亭适⑥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⑦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日:“五日不雨则无麦。”“十 日不雨可乎?”日:“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⑧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 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既已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 得以为粟。一日而三雨,伊谁之力?民日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日不然,归 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 1061年)到任。③治:修建④弥:满。弥月,整月。⑤忭(Bin):高兴,欢乐。⑥适:恰巧 ⑦属(hu):同嘱',劝酒。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⑧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⑨二 你们(众人) 八年级(下)册第5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5 页 共 10 页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 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③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 息之所。既而弥④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 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 病者以愈,而吾亭适⑥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⑦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 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⑧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⑨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 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既已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 得以为粟。一日而三雨,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 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 1061 年)到任。 ③治:修建 ④弥:满。弥月,整月。 ⑤忭(Biàn ):高兴,欢乐。 ⑥适:恰巧 ⑦属(zhǔ):同‘嘱’,劝酒。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⑧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⑨二三: 你们(众人)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1.按原文补全文中空白处的文字 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环滁皆山也:四周 B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C商贾相与歌于市:集市 D使天而雨珠:雨滴 3.下列加点词与“名之者谁”中的“名”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弥月不雨B非丝非竹C寒者不得以为襦D伛偻提携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5.简要分析【甲】文中欧阳修“乐”和【乙】文中苏轼“喜”的原因。并概括两人人 生情怀的相同之处 答 五、比较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八年级(下)册第6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6 页 共 10 页 1.按原文补全文中空白处的文字 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环.滁皆山也:四周 B 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C 商贾相与歌于市.:集市 D 使天而雨珠..:雨滴 3.下列加点词与“名之者谁”中的“名”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弥月不雨. B 非丝.非竹. C 寒者不得以为襦. D 伛偻..提携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5.简要分析【甲】文中欧阳修 “乐”和【乙】文中苏轼“喜”的原因。并概括两人人 生情怀的相同之处。 答: 五、比较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乙】范文正公守邠(b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 shang)①,见缳絰(cu idie丧服)数人营理②葬具者。公亟(j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③士人(寄居在外的读 书人)卒于邠,将出殡④近郊,〔feng)敛⑤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⑥。公怃 然(失意的样子),即彻宴席,厚赒(zho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觞( shang):酒杯。②营理:筹办。③寓居:客居,寄居在外。④殡:出丧。⑤瑁(reng) 殓(iai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⑥具:具备,完备 按原文补写出【甲】文中空白处的句子。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而或长烟一空( ③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④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3.下列加点字属古汉语通假现象的是() A去国怀乡B即彻宴席C是进亦忧D范文正公守邠(bin)州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5.【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 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6.用一句话概括【乙】文的内容。并从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 的有关词句。 六、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年级(下)册第7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7 页 共 10 页 【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①,见缞绖(cu 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②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③士人(寄居在外的读 书人)卒于邠,将出殡④近郊,赗(fènɡ)敛⑤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⑥。公怃 然(失意的样子),即彻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觞(shāng):酒杯。②营理:筹办。③寓居:客居,寄居在外。④殡:出丧。 ⑤賵(fèng) 殓(lià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⑥具:具备,完备。 1.按原文补写出【甲】文中空白处的句子。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②而或长烟一.空( ) ③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④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 3.下列加点字属古汉语通假现象的是( ) A 去国.怀乡 B 即彻.宴席 C 是进.亦忧 D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5.【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 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6.用一句话概括【乙】文的内容。并从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 的有关词句。 六、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①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a()不怠焉,迄 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②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b()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日:“吾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③而下④,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c()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干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d()立志,顾⑤ 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袁枚《白鹤堂集·为学》) 〖注释〗①逮:及,赶得上②屏:通“摒”,摒弃③买舟:雇船④下:顺流而下⑤顾:难道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倍人也( ②蜀之鄙有二僧( ③子何恃而往( ④西蜀之去南海( 2.将“于、之、以、而”四个词填入原文的a、b、c、d处,依次应该是: 3.古汉语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词汇多为双音节词,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加点 词所对应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示例:善以少击众(擅长) ①不怠焉( ②贫者自南海还( ③吾欲之南海( ④不自限其昏与庸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八年级(下)册第8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8 页 共 10 页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①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 a( )不怠焉,迄 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②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 b( )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③而下④,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c( )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 d( )立志,顾⑤ 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袁枚《白鹤堂集·为学》) 〖注释〗①逮:及,赶得上 ②屏:通“摒”,摒弃 ③买舟:雇船 ④下: 顺流而下 ⑤顾:难道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倍.人也( ) ②蜀之鄙.有二僧( ) ③子何恃.而往( ) ④西蜀之去.南海( ) 2.将“于、之、以、而”四个词填入原文的 a、b、c、d 处,依次应该是: a b c d 3.古汉语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词汇多为双音节词,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加点 词所对应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示例:善.以少击众(擅长) ①不怠.焉( ) ②贫者自南海还.( ) ③吾欲.之南海( ) ④不自限其昏与庸.( )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⑴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大厦之下…司 业、博土为之师……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 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是明代“开国 文臣之首”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话。结合《为学》中所讲的道理,谈谈求学 中“难”与“易”的因素,并说说应该如何来对待这些“难”与“易”。 七、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日: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①,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②,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③积、子孙弃 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④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 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⑤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⑥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⑧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⑨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④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⑩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 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⑤为一说,使与书俱。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 子刘歆(xm)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 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②汗牛塞屋: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 汗,动词,使……流汗。③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④强(qing):勉强。⑤ 八年级(下)册第9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9 页 共 10 页 5.“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坐大厦之下……有司 业、博士为之师……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 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是明代“开国 文臣之首”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话。结合《为学》中所讲的道理,谈谈求学 中 “难”与“易”的因素,并说说应该如何来对待这些“难”与“易”。 七、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②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①,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②,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③积、子孙弃 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④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 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⑤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⑥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⑧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⑨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④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⑩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 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⑤为一说,使与书俱。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 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 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②汗牛塞屋: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 汗,动词,使……流汗。 ③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 ④强(qiǎng):勉强。 ⑤
初2012级语文总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业:业已、已经。⑥庋(gu):搁起来。⑦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 现出。诸,等于“之于”。⑧通籍:出仕,做官。⑨索蟑(yin)灰丝:书里的蠢虫和虫丝⑩公: 动词,同别人共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姑俟异日观( (3)故有所览辄省记( (4)家贫难致( (5)今黄生贫类予( (6)为一说,使与书俱( 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再举出一个学过的课文中这样用这个词的例句 (1)子不闻藏书者乎?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例例例例 (4归而形诸梦。 3.用“/”标出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句读(停顿)。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2)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摘录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并说说给你有什么启示 6.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③段的内容,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第10页共10页
初 2012 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 10 页 共 10 页 业:业已、已经。 ⑥庋(guǐ):搁起来。 ⑦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 现出。诸,等于“之于”。 ⑧通籍:出仕,做官。 ⑨索蟫(yín)灰丝:书里的蠢虫和虫丝 ⑩公: 动词,同别人共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⑵姑俟.异日观( ) ⑶故有所览辄省记..( ) ⑷家贫难致.( ) ⑸今黄生贫类.予( ) ⑹为一说.,使与书俱( ) 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再举出一个学过的课文中这样用这个词的例句。 ⑴子.不闻藏书者乎? 例: ⑵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例: 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例: ⑷归而形诸.梦。 例: 3.用“/”标出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句读(停顿)。 通 籍 后 俸 去 书 来 落 落 大 满 素 蟫 灰 丝 时 蒙 卷 轴。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⑴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⑵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摘录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并说说给你有什么启示。 6.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③段的内容,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