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2014级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斑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 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8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题卡收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 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 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 煮作羹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 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 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他的那部《茶经》 不仅总结了前代饮茶的经验并加以提高与规范化,其中充满了士大夫的审美情味。这是世界 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 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 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 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 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 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 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
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2014级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 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 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 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 煮作羹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 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 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他的那部《茶经》 不仅总结了前代饮茶的经验并加以提高与规范化,其中充满了士大夫的审美情味。这是世界 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 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 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 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 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 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 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
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资*源%库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 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 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 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 奉饼荼,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 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 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冋往。那么日夜 相伴的荼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 佐料了。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 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荼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品饮茶 的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 高”者相匹配。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 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 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 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 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是在与 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 饮清茶。从这里本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没有 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直到宋代开始,文人饮 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添加其他东西 B.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为民众的负担:二是文 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 C.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大众化的茶,到了宋代
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资*源%库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 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 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 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 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 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 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 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 佐料了。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 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品饮茶 的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 高”者相匹配。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 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 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 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 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是在与 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 饮清茶。从这里本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没有 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 分) 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直到宋代开始,文人饮 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添加其他东西。 B.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为民众的负担;二是文 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 C.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大众化的茶,到了宋代
才变得很昂贵。 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荼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淸雅 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饮茶经历过“俗”到“雅”阶段,直至现今,有些地方普通老百姓饮茶仍然没有完全 摆脱这种俗的状态。 B.宋代的一般平民百姓多饮用称之为“草茶”的散茶,而贵族官员则以饮官家监制的饼 茶为主,饼茶往往因其选料严格而价格昂贵,往往被皇家垄断。 C.器具和环境都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陆羽研制的像艺术品一样的茶具、“相 旁山斋”的茶室等 D.文人士大夫视茶为“清虚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所以品饮茶的嗜好被称之为“清尚” 之举,和士大夫追求摆脱人世间名缰利锁的“清高”相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资*源%库 A.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过程中 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 B.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而这 些要求不易于实行。 C.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格在历 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 宋代士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的茶的 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节选 ①启功先生生前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古砚,上有砚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 净。”先生多次书写这则铭文,并把自己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 ②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启功出身皇族,是清雍正帝的第九世 孙,可是由于降袭制,到他曾祖父这一辈,受封爵位的俸禄已经连养家都不够。到他这一辈 为了养家糊口,启功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启功的意志。他一边教家馆 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寻找工作,同时跟随几位老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诗词文章,练
才变得很昂贵。 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 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饮茶经历过“俗”到“雅”阶段,直至现今,有些地方普通老百姓饮茶仍然没有完全 摆脱这种俗的状态。 B.宋代的一般平民百姓多饮用称之为“草茶”的散茶,而贵族官员则以饮官家监制的饼 茶为主,饼茶往往因其选料严格而价格昂贵,往往被皇家垄断。 C.器具和环境都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陆羽研制的像艺术品一样的茶具、“相 旁山斋”的茶室等。 D.文人士大夫视茶为“清虚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所以品饮茶的嗜好被称之为“清尚” 之举,和士大夫追求摆脱人世间名缰利锁的“清高”相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资*源%库 A.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过程中 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 B.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而这 些要求不易于实行。 C.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格在历 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 D.宋代士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的茶的 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节选) ①启功先生生前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古砚,上有砚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 净。”先生多次书写这则铭文,并把自己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 ②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启功出身皇族,是清雍正帝的第九世 孙,可是由于降袭制,到他曾祖父这一辈,受封爵位的俸禄已经连养家都不够。到他这一辈, 为了养家糊口,启功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启功的意志。他一边教家馆 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寻找工作,同时跟随几位老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诗词文章,练
习书画创作。他不拘一格,师从百家,如饥似渴地学习传统文化,奠定了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③启功最可贵的是不盲从前人,更不迷信权威。他向溥心畬学画,溥心畬总说“要空灵 至于怎样“空灵”,他也说不上来。启功就一边临摹学习一边用心琢磨,终于有一天明白了 “空灵”的道理。关于书法的结字、用笔,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 而结字亦须用功。”这一观点流传了几百年,从来没有人怀疑。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 实践得出的结论却不同。他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与结字是辩证的关系。但从学习 书法的深浅阶段讲,则应是以结字为上。”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了学书的奥妙:“用笔何 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④启功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他天天临帖,几乎从未间断。当浮躁之气充斥书画界,他 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美学原则,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字。2000年4 月,88岁的他在《光明日报》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就《论语》中的一些众说纷纭 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03年10月,91岁高龄他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 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对中国诗歌韵律来自印度的说法予反驳。2004年7月,他出版了《启 功讲学录》等三本书,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重要观点 ⑤改革开放之后,启功先生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他的书法声名日隆,一字千金。先 生并没有以此自矜,对一些修理工、服务员,他反倒是主动赠字感谢他们的劳动。这在客观 上也造成了社会上对他的字太“滥”的非议。而先生亳不介意,因为他本来就没像有的人那 样拿字卖钱 ⑥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辞色了。一位商人向他求字,说要制成 匾额挂在酒楼上,但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甚是无礼。启功先生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还批 评了他毫无诚意。还有一次,一位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态度蛮横 启功缓缓问道:“我要不写,你们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那人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赶 紧回答:“那当然不会。”启功说:“那我就放心了你走吧。” ⑦对于原则问题,先生从不苟且。1993年,他发现有人假冒他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 进行鉴定,造成书画市场的混乱。对此,老先生非常愤怒,发表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 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鉴定真伪,凡有以‘启功’名义在个人收藏的古字画上题签的均 为假冒,概与本人无关。凡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的,属于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 的权利。” ⑧先生对自己无情解剖、严格要求。1938年,启功失业后,为生活所迫,曾短暂地在 日伪政府里做过一个比科员还低的小职工,总共不过三个多月为此他一直深深自责,视为自
习书画创作。他不拘一格,师从百家,如饥似渴地学习传统文化,奠定了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③启功最可贵的是不盲从前人,更不迷信权威。他向溥心畬学画,溥心畬总说“要空灵”。 至于怎样“空灵”,他也说不上来。启功就一边临摹学习一边用心琢磨,终于有一天明白了 “空灵”的道理。关于书法的结字、用笔,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 而结字亦须用功。”这一观点流传了几百年,从来没有人怀疑。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 实践得出的结论却不同。他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与结字是辩证的关系。但从学习 书法的深浅阶段讲,则应是以结字为上。”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了学书的奥妙:“用笔何 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④启功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他天天临帖,几乎从未间断。当浮躁之气充斥书画界,他 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美学原则,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字。2000 年 4 月,88 岁的他在《光明日报》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就《论语》中的一些众说纷纭 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03 年 10 月,91 岁高龄他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 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对中国诗歌韵律来自印度的说法予反驳。2004 年 7 月,他出版了《启 功讲学录》等三本书,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重要观点。 ⑤改革开放之后,启功先生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他的书法声名日隆,一字千金。先 生并没有以此自矜,对一些修理工、服务员,他反倒是主动赠字感谢他们的劳动。这在客观 上也造成了社会上对他的字太“滥”的非议。而先生毫不介意,因为他本来就没像有的人那 样拿字卖钱。 ⑥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辞色了。一位商人向他求字,说要制成 匾额挂在酒楼上,但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甚是无礼。启功先生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还批 评了他毫无诚意。还有一次,一位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态度蛮横。 启功缓缓问道:“我要不写,你们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那人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赶 紧回答:“那当然不会。”启功说:“那我就放心了你走吧。” ⑦对于原则问题,先生从不苟且。1993 年,他发现有人假冒他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 进行鉴定,造成书画市场的混乱。对此,老先生非常愤怒,发表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 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鉴定真伪,凡有以‘启功’名义在个人收藏的古字画上题签的均 为假冒,概与本人无关。凡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的,属于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 的权利。” ⑧先生对自己无情解剖、严格要求。1938 年,启功失业后,为生活所迫,曾短暂地在 日伪政府里做过一个比科员还低的小职工,总共不过三个多月为此他一直深深自责,视为自
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新中国成立后,启功主动向陈垣校长坦白了这件事,陈校长听了 只说了一个字:“脏!”这一个字,启功记了一辈子,并且郑重地写进了《口述历史》中:“就 这一个字,有如当头一棒,万雷轰顶,我要把它当作一字箴言,警戒终身一一再不能染上任 何污点了。”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启功不借自曝其丑,没有掩饰自己,更没有美化自己,这 不但是“不为尊者讳”,而且是“不为自己讳”了。 (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某日有一个专门假冒启功书法的人去书画店销售赝品,恰巧被启功先生堵住。作伪者 尴尬恐慌无地自容,哀求老先生高抬贵手。不料启功只是宽厚地笑道:“你要真是为生计所 迫,仿就仿吧,可千万别写反动标语啊! (李兴濂《启功的豁达与幽默》) ②启功先生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博导”,货真价实。他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他总 是说:“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1999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人家 告诉他这是“部级”,先生就故意打岔说:“不急,我真不急!”实际上当时启功先生还真 不是“部级”;直到2000年之后,享受了“副部级待遇”。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震惊!可 启功先生对什么级别、什么待遇从来都亳不介意、毫不在乎,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急”。 (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启功向溥心畬学画,证明了书法与绘画等艺术创作都有共通的审美意趣。元代著名书 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得出 的结论却不同。这说明凡学习,不可尽信权威,要敢于质疑。 B.启功先生88岁时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91岁高龄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 《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反映了先生博闻广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启功自曝其丑,不掩饰自己,不美化自己,表现了启功严格自 律、勇于解剖自己的一面,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以启功先生的自曝其丑、严格要求自己进 步突出其“净”,照应标题 D.有人假冒启功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进行鉴定,他对此非常愤怒,而有人假冒他的书法 去销售,他却表现得很超然。这反映了启功性格中矛盾的一面。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降袭制,启功这一辈已经没有优越的家境,这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奠定了他
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新中国成立后,启功主动向陈垣校长坦白了这件事,陈校长听了, 只说了一个字:“脏!”这一个字,启功记了一辈子,并且郑重地写进了《口述历史》中:“就 这一个字,有如当头一棒,万雷轰顶,我要把它当作一字箴言,警戒终身——再不能染上任 何污点了。”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启功不惜自曝其丑,没有掩饰自己,更没有美化自己,这 不但是“不为尊者讳”,而且是“不为自己讳”了。 (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某日有一个专门假冒启功书法的人去书画店销售赝品,恰巧被启功先生堵住。作伪者 尴尬恐慌无地自容,哀求老先生高抬贵手。不料启功只是宽厚地笑道:“你要真是为生计所 迫,仿就仿吧,可千万别写反动标语啊!” (李兴濂《启功的豁达与幽默》) ②启功先生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博导”,货真价实。他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他总 是说:“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1999 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人家 告诉他这是“部级”,先生就故意打岔说:“不急,我真不急!”实际上当时启功先生还真的 不是 “部级”;直到 2000 年之后,享受了“副部级待遇”。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震惊!可 启功先生对什么级别、什么待遇从来都毫不介意、毫不在乎,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急”。 (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启功向溥心畬学画,证明了书法与绘画等艺术创作都有共通的审美意趣。元代著名书 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得出 的结论却不同。这说明凡学习,不可尽信权威,要敢于质疑。 B.启功先生 88 岁时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91 岁高龄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 《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反映了先生博闻广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启功自曝其丑,不掩饰自己,不美化自己,表现了启功严格自 律、勇于解剖自己的一面,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以启功先生的自曝其丑、严格要求自己进 一步突出其“净”,照应标题。 D.有人假冒启功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进行鉴定,他对此非常愤怒,而有人假冒他的书法 去销售,他却表现得很超然。这反映了启功性格中矛盾的一面。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由于降袭制,启功这一辈已经没有优越的家境,这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奠定了他
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B.启功经常主动赠字给一些普通老百姓,如修理工、服务员,这在客观上提高了他书法 艺术的声誉和社会影响。 C.某个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启功拒绝他时,语言温和中透着坚决, 表现出一个学者的幽默与智慧。 D.溥心畬认为书法“要空灵”他也说不出怎样“空灵”,而启功通过琢磨发现“空灵” 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字”。 E.启功说:“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这种风趣诙谐的语言既表现了他对 人生沉浮的洒脱乐观,也表现了他对学术的开明 6.启功把自己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且自号“坚净翁”,有何寓意?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 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 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 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 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 在这张纸上一一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纸条。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 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一一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 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种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 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画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 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经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一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一一他们搬进来了。歌剧
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B.启功经常主动赠字给一些普通老百姓,如修理工、服务员,这在客观上提高了他书法 艺术的声誉和社会影响。 C.某个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启功拒绝他时,语言温和中透着坚决, 表现出一个学者的幽默与智慧。 D.溥心畬认为书法“要空灵”他也说不出怎样“空灵”,而启功通过琢磨发现“空灵” 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字”。 E.启功说:“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这种风趣诙谐的语言既表现了他对 人生沉浮的洒脱乐观,也表现了他对学术的开明。 6.启功把自己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且自号“坚净翁”,有何寓意?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4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 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 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 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 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 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纸条。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 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 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种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 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画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 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经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
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晩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 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 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 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 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一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了,不来打 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 开始不妙了。牛奶厂—一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 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 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 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的人,可惜,连这一 点也没有得到过。 7.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以“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 开头,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悲情低沉的情感基调,同时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还 与后文相关情节形成了照应 B.第一段中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这句话意在表明主人公东西 搬得非常干净,做事十分细心 C.作者在第十一段中写道:“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
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 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 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 了。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 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 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 L 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了,不来打 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 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 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 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 人。 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的人,可惜,连这一 点也没有得到过。 7.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以“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 开头,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悲情低沉的情感基调,同时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还 与后文相关情节形成了照应。 B.第一段中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这句话意在表明主人公东西 搬得非常干净,做事十分细心。 C.作者在第十一段中写道:“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
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意在表现男主人公情感已极度哀伤,像溺水之人室息的 感觉,为后文他积极乐观地振作起来做铺垫。 D.《半张纸》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了男主人公的家庭琐事,情节波澜起伏,情感真实动 人 E.《半张纸》以一千五百字的简短篇幅,用十来个电话号码展示一幅幅生活画面,表现主 人公一生中充满悲欢离合的两年,旨在表现20世纪初的瑞典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无法掌握 自己的命运却又对幸福充满坚定乐观的期待,选材别致,语言平实,构思新颖 8.小说的结尾画线句子“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请结合文 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9.文章为什么以“半张纸”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5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 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 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 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 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 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 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 为陈祸福,腾、遂备遣子人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 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 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 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 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 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 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 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 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意在表现男主人公情感已极度哀伤,像溺水之人窒息的 感觉,为后文他积极乐观地振作起来做铺垫。 D.《半张纸》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了男主人公的家庭琐事,情节波澜起伏,情感真实动 人。 E.《半张纸》以一千五百字的简短篇幅,用十来个电话号码展示一幅幅生活画面,表现主 人公一生中充满悲欢离合的两年,旨在表现 20 世纪初的瑞典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无法掌握 自己的命运却又对幸福充满坚定乐观的期待,选材别致,语言平实,构思新颖。 8.小说的结尾画线句子“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请结合文 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9.文章为什么以“半张纸”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 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 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 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 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 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 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 为陈祸福,腾、遂备遣子人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 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 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 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 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 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 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 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 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 后世殆难继矣!”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子毓嗣。少子会,别有传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辟:征召 B.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 易:轻视 C.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 单:通“殚”,竭尽 D.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殆:几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是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朝、清朝也变成对举人的雅 B.关右,古代地区名。古人以东为右,亦称“关东”。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 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 久劳师。相公征关右。”“关右”指的就是函谷关以东 C.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 此有了“崩”“薨”“不禄”“卒”“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根据《礼记·曲礼下》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D.魏太傅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 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硏学习钟繇书法,钟繇与王羲之 并成为“钟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繇未归附曹操前,就暗中与曹操有交情,劝李傕、郭汜等人为曹操的使者放行,不 要拒绝曹操的诚意。 B.李傕、郭汜等人作乱,钟繇和尚书郎韩斌共同商量谋划,使得被挟持的汉献帝得以逃 出长安,这是钟繇尽心尽力的结果 C.钟繇围攻匈奴单于,受到增援的郭援的军队的威胁。诸将劝其退兵,但他力排众议, 巧妙安排,终于大败敌军
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 后世殆.难继矣!”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子毓嗣。少子会,别有传。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 辟:征召 B.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 易:轻视 C.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 单:通“殚”,竭尽 D.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殆:几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是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朝、清朝也变成对举人的雅 称。 B.关右,古代地区名。古人以东为右,亦称“关东”。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 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 久劳师。相公征关右。”“关右”指的就是函谷关以东。 C.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 此有了“崩”“薨”“不禄”“卒”“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根据《礼记·曲礼下》: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D.魏太傅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 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钟繇与王羲之 并成为“钟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钟繇未归附曹操前,就暗中与曹操有交情,劝李傕、郭汜等人为曹操的使者放行,不 要拒绝曹操的诚意。 B.李傕、郭汜等人作乱,钟繇和尚书郎韩斌共同商量谋划,使得被挟持的汉献帝得以逃 出长安,这是钟繇尽心尽力的结果。 C.钟繇围攻匈奴单于,受到增援的郭援的军队的威胁。诸将劝其退兵,但他力排众议, 巧妙安排,终于大败敌军
D.曹氏父子对钟繇的政治、军事才能很欣赏,魏文帝称他为“一代伟人”,虽不免过誉, 而在曹魏时期颇受尊重是不争的事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 望也。(5分) (2)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 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 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 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资*源%库 E.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 味无穷。 15.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 两句来提醒后主要赏罚分明,标准一致。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D.曹氏父子对钟繇的政治、军事才能很欣赏,魏文帝称他为“一代伟人”,虽不免过誉, 而在曹魏时期颇受尊重是不争的事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 望也。(5 分) (2)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送 李 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 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 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 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资*源%库 E.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 味无穷。 15.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提醒后主要赏罚分明,标准一致。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