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西 塞 山 怀 古 刘 禹 锡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轶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 人。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 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 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 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 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 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 四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 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 人。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 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 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 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 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 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 四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 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作者简介
西塞山怀古 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 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 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 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 抒怀,写下此诗
西塞山怀古 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 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 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 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 抒怀,写下此诗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轶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读诗歌理解火意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二读诗歌评品析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①“”和“收”字用得好。 ②“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 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 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 望风披靡。 ③益州金陵,相距遥遥,“”即“收” 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 方是闻风丧胆
二读诗歌 评品赏析 1、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 ②“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 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 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 望风披靡。 ③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 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 一方是闻风丧胆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①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从色彩上看,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 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 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 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 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①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 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 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 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 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三读诗歌把握寓意。 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 其间虽然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 但至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 (824),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割据状态。 金陵(今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 方的政权。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 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 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 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 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 其间虽然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 但至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 (824),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割据状态。 金陵(今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 一方的政权。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 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 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 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 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读诗歌 把握寓意
天上谣 李贺
天 上 李 谣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