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晏发有余江一中审题人:陈建生鹰潭一中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50分。考 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 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 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 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 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 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 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 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 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 引住了。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使得反观自 身、心灵对话成了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 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 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 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 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 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如果没有价值的指引 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 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 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学徒制、个 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 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 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 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 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教育,包括家 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 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 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⑤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 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还应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江西省鹰潭市 2015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晏发有 余江一中 审题人: 陈建生 鹰潭一中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 150 分。考 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 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 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 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 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 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 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 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 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 引住了。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使得反观自 身、心灵对话成了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 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 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 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 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 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如果没有价值的指引, 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 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 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学徒制、个 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 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 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 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 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教育,包括家 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 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 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⑤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 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还应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外,还要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 “常规”才会有安全感,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 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最后,教育活动 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1.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在价值指引方面有所缺失,应该借鉴 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在集体化与个别化平衡方面加强探索。 B.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 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 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 础,同时,知识传授等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只有能够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才能实现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 之路的价值 B.基于心灵教育而进行的现代教育转型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 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C.标准化考试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是因为它能够在 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是支配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D.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想象力的培养、“末日体验”活动等教育实践 都是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 的排斥、否定,其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B.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是让儿童 心灵“自然发育”的主张,颇有见地。 C.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它 的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看法。 D.作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小的修补和尝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 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 正揽权久 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 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 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 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 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此外,还要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 “常规”才会有安全感,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 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最后,教育活动 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1.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在价值指引方面有所缺失,应该借鉴 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在集体化与个别化平衡方面加强探索。 B.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 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 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 础,同时,知识传授等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教育只有能够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才能实现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 之路的价值。 B.基于心灵教育而进行的现代教育转型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 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C.标准化考试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是因为它能够在 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是支配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D.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想象力的培养、“末日体验”活动等教育实践 都是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 的排斥、否定,其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B.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是让儿童 心灵“自然发育”的主张,颇有见地。 C.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它 的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看法。 D.作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小的修补和尝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 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 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 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 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 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 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 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 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 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 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 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 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 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 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 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 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广:扩充 B.而讽于仁自引去讽:讽刺 C.有德不谙大计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 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 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 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 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 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 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 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 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 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 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 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 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 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 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 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 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 B.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 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 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 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 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 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 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 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 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8.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5分) 9.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 非难的两句是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 慨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衬托突显陋室幽雅恬静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光荣的事情 (美国)马克·吐温 我有一次,身无分文了,但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弄钱呢? 徘徊了整整一小时,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个地方坐下 来。一只狗走来,停在我身边。我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 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 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 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他看见了这只 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 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说:“可以。 卖多少钱?”“三美元。”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 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髙兴地递给我三美元,带着狗向楼上 走去 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中年绅士走过来,东张西望。我说:“你是在找狗 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松了口气,连忙回答:“对,对!你看见啦?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 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8.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5 分) 9.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 非难的两句是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 慨。 。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衬托突显陋室幽雅恬静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光荣的事情 (美国)马克·吐温 我有一次,身无分文了,但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弄钱呢? 徘徊了整整一小时,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个地方坐下 来。一只狗走来,停在我身边。我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 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 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 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他看见了这只 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 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说:“可以。” “卖多少钱?”“三美元。”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 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带着狗向楼上 走去。 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中年绅士走过来,东张西望。我说:“你是在找狗 吗?” 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松了口气,连忙回答:“对,对!你看见啦?
“一分钟前还在这里。”我说,“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我愿意帮你找回 来 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 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 少 我说:“三美元。”他惊讶地说:“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我说:“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多一分钱也 不想要。 我打听到了将军房间。将军正在非常髙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 对不起,我要把狗带回去。”他吃了一惊:“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 已经卖给了我。”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它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 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 呢… 将军打断我的话:“这是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 我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 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 吗? 我说:“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 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 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 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不要说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 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 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 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 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这 话写出了小狗的可爱,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B.小说通过“我”与将军的对话描写,突出了“我”的聪明和睿智 C.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我三美元把狗卖给将军,结果又要回来 送还给小狗的主人,得到三美元的酬谢
“一分钟前还在这里。”我说,“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我愿意帮你找回 来。” 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 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 少。 我说:“三美元。”他惊讶地说:“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我说:“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多一分钱也 不想要。 我打听到了将军房间。将军正在非常高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 对不起,我要把狗带回去。”他吃了一惊:“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 已经卖给了我。”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它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 了?”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 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 呢……” 将军打断我的话:“这是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 你……” 我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 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 吗?” 我说:“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 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 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 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不要说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 谢。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 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 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 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 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这一句 话写出了小狗的可爱,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B.小说通过“我”与将军的对话描写,突出了“我”的聪明和睿智。 C.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我三美元把狗卖给将军,结果又要回来 送还给小狗的主人,得到三美元的酬谢
D.小说用幽默的手段,挖苦了所谓用正当手段赚钱是光荣的,淋漓尽致地揭露 了社会现象的本质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 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主人公“我”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并简析其作用。(6分) (3)结合全文,谈谈这篇小说以“光荣的事情”为题的好处。(6分) (4)透过这个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睿智,小说不但诙谐幽 默,而且耐人寻味。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并 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 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 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 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 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 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 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 文革时的表现:他们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 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 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 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 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 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 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 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 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 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 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 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 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 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 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 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 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 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放起来,多酝 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 较”这个题目
D.小说用幽默的手段,挖苦了所谓用正当手段赚钱是光荣的,淋漓尽致地揭露 了社会现象的本质。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 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主人公“我”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并简析其作用。(6 分) (3)结合全文,谈谈这篇小说以“光荣的事情”为题的好处。(6 分) (4)透过这个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睿智,小说不但诙谐幽 默,而且耐人寻味。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并 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 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 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 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 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 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 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 文革时的表现:他们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 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 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 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 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 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 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 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 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 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 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 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 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 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 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 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 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 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放起来,多酝 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 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 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 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 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 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 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 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 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 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 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 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 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 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 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 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 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 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 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 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 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但他却坦然处之, 点也不 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 已经三十九岁 的钱理群急功近利,急于出名,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作者当初写毕业论文时,本来准备了两个跟鲁迅有关的题目,但王瑶教授听 完他的汇报后 否定了前一个题目,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 了王瑶对自 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 变革的年代, 面对着种种利益和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2)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请简要分析。(6分)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分) (4)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 作用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 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 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 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 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 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 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 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 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 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 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 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 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 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 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 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 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 1960 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 1985 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 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 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但他却坦然处之, 一点也不 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 已经三十九岁 的钱理群急功近利,急于出名,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作者当初写毕业论文时,本来准备了两个跟鲁迅有关的题目,但王瑶教授听 完他的汇报后, 否定了前一个题目,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 了王瑶对自 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 变革的年代, 面对着种种利益和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2)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请简要分析。(6 分)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 分) (4)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 作用的理解。(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小张被提拔为部门领导三个月以来,凡事_,消瘦了不少。 ②面对肆虐的大火,消防队长,冲进火中去营救被困的人们 ③作为班长,你应该,不能在这么点小事上也犯错误。 A.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先士卒B.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C.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D.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 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B.去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350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 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C.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 器两部分组成,其中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 D.有人批评“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 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_, _?_。换句 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①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②但是实含有至理 ③假如世界是完美的,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④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⑤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⑥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A.③⑤⑥①④②B.④②③⑤⑥①C.③⑤④②⑥①D.④②③⑥①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6分)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 族,①,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 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 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③。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 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17.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 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 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 “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问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小张被提拔为部门领导三个月以来,凡事 ,消瘦了不少。 ②面对肆虐的大火,消防队长 ,冲进火中去营救被困的人们。 ③作为班长,你应该 ,不能在这么点小事上也犯错误。 A.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B.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C.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D.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 A.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 6 级, 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B.去年“双十一”,淘宝 24 小时便创造出 350 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 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C.嫦娥三号探测器 12 月 14 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 器两部分组成,其中 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 D.有人批评“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 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 , 。 。 。 ? 。换句 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①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②但是实含有至理 ③假如世界是完美的,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④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⑤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⑥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A.③⑤⑥①④② 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⑤④②⑥① D.④②③⑥①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7 个字。(6 分)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 族,① ,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 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 ②____。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 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③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 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17.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 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5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 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 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 “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问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 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鹰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答案:1、命题立意:考査对文中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A(B项,第1段,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在推着人远离自己”,并 未“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C项,“不要人为干预”的说法过于绝对, 不是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不进行干预,相关内容在第4段。D项“应该以想象力 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原文无据) 2.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C(因果倒置。第2段“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 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 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A项,第1段“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教育是否还能照亮 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C项, 第3段,“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 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 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 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D项,第 4、5段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 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 3.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评价能力 答案与解析:D(“是不可能改变的”过于绝对,“只是做小的修补和尝试”也 不符合文意。) 二、4.A(讽:暗示,劝告) 5.C 6.D(“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 亲家徐学谟。 7.(1)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 (“操”、“束湿”、“率”各1分,全句大意2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 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阳”、“附”、“阴”各1分,整句 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 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 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 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 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 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鹰潭市 2015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一、答案:1、命题立意:考查对文中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A (B 项,第 1 段,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在推着人远离自己”,并 未“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C 项,“不要人为干预”的说法过于绝对, 不是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不进行干预,相关内容在第 4 段。D 项“应该以想象力 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原文无据) 2.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C ( 因果倒置。第 2 段“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 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 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 (A 项,第 1 段“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教育是否还能照亮 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C 项, 第 3 段,“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 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 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 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D 项,第 4 、5 段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 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 3.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评价能力。 答案与解析:D ( “是不可能改变的”过于绝对,“只是做小的修补和尝试”也 不符合文意。) 二、4.A (讽:暗示,劝告) 5. C 6. D(“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 亲家徐学谟。) 7.(1)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 (“操”、“束湿”、“率”各 1 分,全句大意 2 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 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阳”、“附”、“阴”各 l 分,整句 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 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 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 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 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
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 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 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 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 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 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 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 《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 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 幸免于惩罚。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 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 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 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 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 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 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 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 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 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 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 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 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 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 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 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 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8.“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 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 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9.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2分),对高洁品行 的坚守(肯定、赞许)(2分)。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 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2分) (三)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人生如梦 尊还酹江月(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1)命题立意:考査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意思和运用表现手法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D项3分,A项2分,B项1分。 (B项“聪明和睿智”用词不准确,本文对“我”持批判态度。C项中“悬念层 出不穷”不对。E项中本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多项选择题往往涵盖小说各 个方面,但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是关键。写了什么人物,表达了什么主旨, 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安排。理清了这个思路,许多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答案。某 种说法的正误也就容易判断。B项关键在于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如果是正面塑造 的形象,“聪明和睿智”就是正确的表述。C项实际是考查有关“悬念”的概念, 如果搞不懂什么叫“悬念”,就无法判断该项的正误。E项涉及表现手法。本文
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 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 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 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 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 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 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 《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 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 幸免于惩罚。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 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 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 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 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 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 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 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 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 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 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 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 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 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 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 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 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8.“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 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 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9.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2 分),对高洁品行 的坚守(肯定、赞许)(2 分)。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 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2 分)。 (三)10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人生如梦 一 尊还酹江月(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1)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意思和运用表现手法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D 项 3 分,A 项 2 分,B 项 1 分。 (B 项“聪明和睿智”用词不准确,本文对“我”持批判态度。C 项中“悬念层 出不穷”不对。E 项中本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多项选择题往往涵盖小说各 个方面,但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是关键。写了什么人物,表达了什么主旨, 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安排。理清了这个思路,许多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答案。某 种说法的正误也就容易判断。B 项关键在于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如果是正面塑造 的形象,“聪明和睿智”就是正确的表述。C 项实际是考查有关“悬念”的概念, 如果搞不懂什么叫“悬念”,就无法判断该项的正误。E 项涉及表现手法。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