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习题 、基础知识(76分) 文学常识填空:(8分) 1.《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 》卷一,原题为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诗,也是古乐府民 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并称为 2."乐府 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 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 ,或简称 ,是继《诗经》 《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文言语汇 (一)古今异义(34分) (1)为仲卿母所遣(遣: 今常用义为: (2)便可白公姥(白 今常指 (3)可怜体无比(可怜今义 (4)槌床便大怒(床 今指 (5)举手长劳劳(举手:今常表)(6)逆以煎我怀(逆:今义与相对 (7)阿母大悲摧(摧,今义 )(8)便言多令才(令今义 (9)恐此事非奇(奇 今义 )(10)寻遣丞请还(寻今义 (11)否泰如天地(否今义 今义 (12)渠会永无缘(渠今常指 )(13)蹑履相逢迎(逢迎今义 (14)逼迫兼弟兄(弟兄 今指 (15)叶叶相交通(交通 )(16)多谢后世人(谢今 (二)找出通假字,释义(4分) (1)终老不复取( )(2)箱帘六七十( (3)感君区区怀( )(4)虽与府吏要( (三)指出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释义(10分) 1.(1)孔雀东南飞( )(2)手巾掩口啼()(3)卿当旦胜贵( 2.(1)槌床便大怒( )(2)自名秦罗敷( (3)谢家事夫婿( (4)交广市鲑珍 3(1)逆以煎我怀(煎 (2)足以荣汝身 (3)便利此月内(利: (四)“相”的用法(6分) (1)相见常日稀 文中“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中“相”同此。) (2)儿己薄禄相( (3)任选做四个解释 誓不相隔卿( )及时相遣归( )好自相扶将( 还必相迎取 )会不相从许( 蹑履相逢迎( 登即相许和 )不得便相许( (五)偏义复词,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 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4分)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其日牛马嘶( (六)特殊句式(10分)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2为仲卿母所遣( )3.誓天不相负 4.君既若见录( 5亦自缢于庭树( )6仕宦于台阁
1 孔雀东南飞习题 一、基础知识(76 分) 文学常识填空:(8 分) 1.《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 》卷 一,原题为 《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诗,也是古乐府民 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并称为" "。2."乐府" 是 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 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 ",或简称" ",是继《诗经》 《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文言语汇 (一)古今异义(34 分) (1)为仲卿母所遣(遣: 今常用义为: ) (2)便可白公姥(白: 今常指 ) (3)可怜体无比(可怜 今义 ) (4)槌床便大怒(床: 今指 ) (5)举手长劳劳(举手: 今常表 )(6)逆以煎我怀(逆: 今义与 相对。) (7)阿母大悲摧(摧, 今义 ) (8)便言多令才(令 今义 ) (9)恐此事非奇(奇 今义 ) (10)寻遣丞请还(寻 今义 ) (11)否泰如天地(否 今义 。泰 今义 ) (12)渠会永无缘(渠 今常指 ) (13)蹑履相逢迎(逢迎 今义 ) (14)逼迫兼弟兄(弟兄 今指 ) (15)叶叶相交通(交通 今义 ) (16)多谢后世人(谢 今 ) (二)找出通假字,释义(4 分) (1)终老不复取( ) (2)箱帘六七十( ) (3)感君区区怀( ) (4)虽与府吏要( ) (三)指出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释义(10 分) 1.(1)孔雀东南飞( )(2)手巾掩口啼( )(3)卿当日胜贵( ) 2.(1)槌床便大怒( ) (2)自名秦罗敷( ) (3)谢家事夫婿( ) (4)交广市鲑珍( ) 3.(1)逆以煎我怀(煎 ) (2)足以荣汝身( ) (3)便利此月内(利: ) (四)“相”的用法(6 分) (1)相见常日稀( ) 文中“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中“相”同此。) (2)儿已薄禄相( ) (3)任选做四个解释 誓不相隔卿( ) 及时相遣归( ) 好自相扶将( ) 还必相迎取( ) 会不相从许( ) 蹑履相逢迎( ) 登即相许和( ) 不得便相许( ) (五)偏义复词,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 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4 分)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其日牛马嘶( ) (六)特殊句式(10 分)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2.为仲卿母所遣( ) 3.誓天不相负( ) 4.君既若见录( ) 5.亦自缢于庭树( ) 6.仕宦于台阁( )
7.十三能织素( 8相见常日稀( 9便可白公姥 10.出置前窗下窈窕艳城郭长叹空房中严霜结庭兰( 能力提升(24分)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加上注释。(12分) (1)府吏长跪告( (2)汝岂得自由( (3)可怜体无比( (4)会不相从许( (5)却与小姑别( (7)自可断来信( )))) (6)始适还家门( (8)便言多令才( (9)腰若流纨素( (10)好自相扶将( )))))) (11)千万不复全( (12)事事四五通( 2.与“否泰如天地”中“否”字读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否,非否是也 C.我观其状,果困若否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特殊的一项()(1分) A.相见常日稀 B.儿已薄禄相 C.会不相从许 D登即相许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组是()(1分) A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其日生马嘶 C.逼迫兼弟兄后嫁得郎君 D进退无颜仪好自相扶将 5下面词语都是由同义词构成的一组是()(1分) A.悲摧宦官扶将誓违问讯教训B否泰婚姻交通绫罗装束驱遣 C颜仪登即谓言遗施覆盖纨素D许和娇逸嬉戏蒲苇磐石丝履 6.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孔雀东南飞②汝岂得自由③千万不复全④窈窕世无双⑤可怜体无比⑥手巾掩口啼 ⑦络绎如浮云⑧蹑履相逢迎_⑨哽咽不能语⑩何不作衣裳(11)大人故嫌迟(12)举手 长劳劳(13)徘徊庭树下(14)处分适兄意(15)两家求合葬 (16)叶叶相交通(17)寡妇起彷徨 A.①③⑤⑦⑨(11)(13)(16) B①④⑦⑨(13)(15)(17) C②④⑥⑧⑩(12)(14)(16) D②③⑤⑧(11)(13)(17)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①周大夫行役经京城地区,宗庙公室变为黍稷。他不禁悲悯周的颠覆,彷徨不忍离开而创 作此诗。②行迈:远行。迈,行,走。③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④摇摇:心神不宁。⑤此何人 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⑥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1)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写“彼稷之苗……之穗……之实”? 2
2 7.十三能织素( ) 8.相见常日稀( ) 9.便可白公姥( ) 10.出置前窗下 窈窕艳城郭 长叹空房中 严霜结庭兰( ) 二、能力提升(24 分)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加上注释。(12 分) (1)府吏长跪告( ) (2)汝岂得自由( ) (3)可怜体无比( ) (4)会不相从许( ) (5)却与小姑别( ) (6)始适还家门( ) (7)自可断来信( ) (8)便言多令才( ) (9)腰若流纨素( ) (10)好自相扶将( ) (11)千万不复全( ) (12)事事四五通( ) 2.与“否泰如天地”中“否”字读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否,非否是也 C.我观其状,果困若否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特殊的一项( )(1 分) A.相见常日稀 B.儿已薄禄相 C.会不相从许 D.登即相许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组是( )(1 分) A.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其日牛马嘶 C.逼迫兼弟兄 后嫁得郎君 D.进退无颜仪 好自相扶将 5.下面词语都是由同义词构成的一组是( )(1 分) A.悲摧 宦官 扶将 誓违 问讯 教训 B.否泰 婚姻 交通 绫罗 装束 驱遣 C.颜仪 登即 谓言 遗施 覆盖 纨素 D.许和 娇逸 嬉戏 蒲苇 磐石 丝履 6.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 ①孔雀东南飞 ②汝岂得自由 ③千万不复全 ④窈窕世无双 ⑤可怜体无比 ⑥手巾掩口啼 ⑦络绎如浮云 ⑧蹑履相逢迎 ⑨哽咽不能语 ⑩何不作衣裳 (11)大人故嫌迟 (12)举手 长劳劳 (13)徘徊庭树下 (14)处分适兄意 (15)两家求合葬 (16)叶叶相交通 (17)寡妇起彷徨 A.①③⑤⑦⑨(11)(13)(16) B.①④⑦⑨ (13)(15)(17) C.②④⑥⑧⑩(12)(14)(16) D.②③⑤⑧ (11)(13)(17)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①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②靡靡③,中心摇摇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⑤?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①周大夫行役经京城地区,宗庙公室变为黍稷。他不禁悲悯周的颠覆,彷徨不忍离开而创 作此诗。②行迈:远行。迈,行,走。③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④摇摇:心神不宁。⑤此何人 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⑥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1)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写“彼稷之苗……之穗……之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本诗三章多反复,请问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案 基础知识 、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遣: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休掉,赶回娘家。今常用义为:派,派遣。)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今常指一种颜色。)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 槌床便大怒(床:古代一种坐具。今指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举手长劳劳(举手:告别时的动作。今常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逆以煎我怀(逆:逆料,想到将来。今义与“顺”相对。) 阿母大悲摧(摧,伤心。今义为:破坏,折断。)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今常用义为:命令或使。) 恐此事非奇(奇:宜,适宜。今常用义为:特殊的或惊异。) 寻遣丞请还(寻:过了一些时候。今常用义为:寻找。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读“pi”。今常用义为:否定,可否。泰:好运气。今常用义为: 平安,安定。) 渠会永无缘(渠: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蹑履相逢迎(逢迎:迎接。今常用义为:奉承,拍马。) 逼迫兼弟兄(弟兄:哥哥。今指同辈之间或旧军队中对士兵的称呼。) 叶叶相交通(交通:连接。今义为: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多谢后世人(谢:劝告。今常用来表示感激。)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梳妆匣子。) 感君区区怀(“区区”通“拳拳”,挚爱。)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向东南。) 勤心养公姥(名词“心”作“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心。) 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时间名词“日”充当谓语“胜贵”的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一天天地。)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槌床便大怒(名词“槌”带宾语“床”,活用为动词:拍,敲击。) 自名秦罗敷(名词“名”带宾语“秦罗敷”,用作动词:取名,名叫。) 谢家事夫婿(名词“事”带宾语“夫婿”,用作动词:侍奉,服侍。) 交广市鲑珍(名词“市”带宾语“鲑珍”,用作动词:买,购买。) 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受否定副词“不”与副词“复”修饰,用作动词:保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煎:使…煎,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像受煎熬一样”。) 足以荣汝身(荣:使……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受荣华”。) 便利此月内(利:以……为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最吉利”。) 四、“相”的用法 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下文“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 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中“相”同此。)
3 (2)本诗三章多反复,请问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基础知识 一、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遣: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休掉,赶回娘家。今常用义为:派,派遣。)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今常指一种颜色。)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 槌床便大怒(床:古代一种坐具。今指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举手长劳劳(举手:告别时的动作。今常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逆以煎我怀(逆:逆料,想到将来。今义与“顺”相对。) 阿母大悲摧(摧,伤心。今义为:破坏,折断。)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今常用义为:命令或使。) 恐此事非奇(奇:宜,适宜。今常用义为:特殊的或惊异。) 寻遣丞请还(寻:过了一些时候。今常用义为:寻找。)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读“pǐ”。今常用义为:否定,可否。泰:好运气。今常用义为: 平安,安定。) 渠会永无缘(渠: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蹑履相逢迎(逢迎:迎接。今常用义为:奉承,拍马。) 逼迫兼弟兄(弟兄:哥哥。今指同辈之间或旧军队中对士兵的称呼。) 叶叶相交通(交通:连接。今义为: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多谢后世人(谢:劝告。今常用来表示感激。) 二、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梳妆匣子。) 感君区区怀(“区区”通“拳拳”,挚爱。)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向东南。) 勤心养公姥(名词“心”作“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心。) 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时间名词“日”充当谓语“胜贵”的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一天天地。)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槌床便大怒(名词“槌”带宾语“床”,活用为动词:拍,敲击。) 自名秦罗敷(名词“名”带宾语“秦罗敷”,用作动词:取名,名叫。) 谢家事夫婿(名词“事”带宾语“夫婿”,用作动词:侍奉,服侍。) 交广市鲑珍(名词“市”带宾语“鲑珍”,用作动词:买,购买。) 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受否定副词“不”与副词“复”修饰,用作动词:保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煎:使……煎,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像受煎熬一样”。) 足以荣汝身(荣:使……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受荣华”。) 便利此月内(利:以……为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最吉利”。) 四、“相”的用法 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下文“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 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中“相”同此。)
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 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下文“久久莫相忘”“嬉戏莫相忘”中“相”同此。) 好自相扶将(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还必相迎取(指代兰芝,可译作“你”。下文“誓 天不相负”中“相”同此。)会不相从许(指代仲卿,可译作“你”。)蹑履相逢迎(指代仲 卿,可译为“他”。下文“怅然遥相望”中“相”冋此。)登即相许和(指代媒人,可译作“她”。) 不得便相许(指代媒人,可译作“你”。) 五、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昼夜勤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兄即同胞兄,亲哥哥。我有亲父母这里指母。逼迫兼弟兄这里指兄 其日牛马嘶这里指马 六、特殊句式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 为仲卿母所遣(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誓天不相负(这里的“相”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可译作“你”,放在谓语“负”之前, 可看作宾语前置。 4.君既若见录(这里的“见”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自己,可译作“我”,放在谓语“录”之 前,可看作宾语前置。) 5亦自缢于庭树(介词结构“于庭树”放在谓语“缢”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 6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于台阁”放在谓语“仕宦”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 十三能织素(“十三”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下文“鸡鸣入机织”“谢家事夫婿”中 分别在“鸡”“谢”前面省略主语“吾”。) 8相见常日稀(“相”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们”。下文“黄泉下相见”中在“黄”字前 面省略主语“吾”。) 便可白公姥(“便”前面省略主语“汝”,即“你”。下文“便可速遣之”“时时为安慰”中分 别在“便”“时”前面省略主语“汝”。) 10.出置(于)前窗下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严霜结(于)庭兰(省略介 词 能力提升 1.(1)直身而跪(2)自作主张(3)可爱(4)一定(5)退出来(6)出嫁(7)来 使(8)口才很好美好(9)流动(10)扶持,这里是服侍的意思(11)无论如何(12) 遍 2.D3.B4.D5C6.B 7、【答案】(1)“彼稷之苗……之穗……之实”,表面是写稷生长成熟的过程,实际是写京城故址 沧桑之变:写稷生长成熟,也说明作者屡过此地而兴叹,更突出其慨叹之深 (2)诗中多反复,强化了所写内容,突出了由于昔盛今衰而生的慨叹,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
4 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 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 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下文“久久莫相忘”“嬉戏莫相忘”中“相”同此。) 好自相扶将(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 还必相迎取(指代兰芝,可译作“你”。下文“誓 天不相负”中“相”同此。) 会不相从许(指代仲卿,可译作“你”。) 蹑履相逢迎(指代仲 卿,可译为“他”。下文“怅然遥相望”中“相”同此。) 登即相许和(指代媒人,可译作“她”。) 不得便相许(指代媒人,可译作“你”。) 五、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 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兄 即同胞兄,亲哥哥。 我有亲父母 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 这里指兄。 其日牛马嘶 这里指马。 六、特殊句式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 2.为仲卿母所遣(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誓天不相负(这里的“相”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可译作“你”,放在谓语“负”之前, 可看作宾语前置。) 4.君既若见录(这里的“见”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自己,可译作“我”,放在谓语“录”之 前,可看作宾语前置。) 5.亦自缢于庭树(介词结构“于庭树”放在谓语“缢”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 6.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于台阁”放在谓语“仕宦”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 7.十三能织素(“十三”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下文“鸡鸣入机织”“谢家事夫婿”中 分别在“鸡”“谢”前面省略主语“吾”。) 8.相见常日稀(“相”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们”。下文“黄泉下相见”中在“黄”字前 面省略主语“吾”。) 9.便可白公姥(“便”前面省略主语“汝”,即“你”。下文“便可速遣之”“时时为安慰”中分 别在“便”“时”前面省略主语“汝”。) 10.出置(于)前窗下 窈窕艳(于)城郭 长叹(于)空房中 严霜结(于)庭兰(省略介 词 能力提升 1.(1)直身而跪 (2)自作主张 (3)可爱 (4)一定 (5)退出来 (6)出嫁 (7)来 使 (8)口才很好 美好 (9)流动 (10)扶持,这里是服侍的意思 (11)无论如何 (12) 遍 2.D 3. B 4. D 5.C 6. B 7、【答案】 (1)“彼稷之苗……之穗……之实”,表面是写稷生长成熟的过程,实际是写京城故址 沧桑之变;写稷生长成熟,也说明作者屡过此地而兴叹,更突出其慨叹之深。 (2)诗中多反复,强化了所写内容,突出了由于昔盛今衰而生的慨叹,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