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査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建设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 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査的有关参数 环境现状调査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 地面水、地下水等)应全面、详细,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 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 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环境现状调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査法 和遥感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 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 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 其它方法补充。 现场调査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 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 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1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建设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 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 地面水、地下水等)应全面、详细,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 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 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 和遥感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 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 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 其它方法补充。 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 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 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遥感的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 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 洋等。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 于辅助性调査。在环境现状调査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 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3.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査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要清楚项目建 设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对项目建设之前,项目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 境与社会环境进行调查。 3.1.1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3.1.1.1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 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 附地理位置图 3.1.1.2地质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
2 遥感的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 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 洋等。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 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 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要清楚项目建 设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对项目建设之前,项目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 境与社会环境进行调查。 3.1.1 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3.1.1.1 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 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 附地理位置图。 3.1.1.2 地质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
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 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 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 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 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 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 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3.1.1.3地形地貌 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 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状况),周围的地 貌类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 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 的地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危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说明其发展 情况 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
3 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 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 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 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 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 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 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3.1.1.3 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 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状况),周围的地 貌类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 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 的地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危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说明其发展 情况。 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
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 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31.14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 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 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如 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 部分内容外,还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中的规定 (如地面风场),增加有关内容。 3.1.1.5地面水环境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 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即:地面水资源 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等)之间及其与海湾、 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 源
4 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 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3.1.1.4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 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 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如 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 部分内容外,还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规定 (如地面风场),增加有关内容。 3.1.1.5 地面水环境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 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即:地面水资源 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等)之间及其与海湾、 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 源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 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 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 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 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按《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地面水 环境》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3.1.1.6地下水环境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恨据 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当地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若需进 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 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査: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污染源情 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 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 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3.1.1.7土壤与水土流失
5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 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 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 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 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按《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面水 环境》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3.1.1.6 地下水环境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恨据 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当地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若需进 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 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污染源情 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 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 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3.1.1.7 土壤与水土流失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 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 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 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 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物理、 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 特点、面积、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3.1.8动、植物与生态 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当项目规模较大时,应很据现 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覆 盖度、生长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 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 荒漠等)及现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 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地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 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的动、植物 清单,特别是需要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6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 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 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 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 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物理、 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 特点、面积、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3.1.1.8 动、植物与生态 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当项目规模较大时,应很据现 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覆 盖度、生长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 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 荒漠等)及现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 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地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 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的动、植物 清单,特别是需要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物质循环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啊生态系统的主要 环境因素调查 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3.121社会经济 主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査,简要叙述评价所在地的 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3.1.22人口 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 3.1.23工业与能源 包括建设项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产 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 3.124农业与土地利用 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
7 物质循环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啊生态系统的主要 环境因素调查。 3.1.2 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3.1.2.1 社会经济 主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简要叙述评价所在地的 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3.1.2.2 人口 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 3.1.2.3 工业与能源 包括建设项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产 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 3.1.2.4 农业与土地利用 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
及土地利用现状;若建设项目需进行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则应 附土地利用图 3.1.25交通运输 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 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3.126文物与人文景观 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具有 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或具有历史、艺术,科 学价值的占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等 人文景观一般指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 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温泉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如不进行这方面的影响评价,则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下述 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具有那些重要文物与人文景观;文物 或人文景观对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其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或 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
8 及土地利用现状;若建设项目需进行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则应 附土地利用图。 3.1.2.5 交通运输 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 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3.1.2.6 文物与人文景观 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具有 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或具有历史、艺术,科 学价值的占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等。 人文景观一般指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 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温泉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等。 如不进行这方面的影响评价,则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下述 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具有那些重要文物与人文景观;文物 或人文景观对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其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或 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
如建设项目需进行文物或人文景观的影响评价,则除应较详细地叙 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一步叙述 文物或人文景观对人类活动敏感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有:它们 易于受那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影响,目前有无已损害的迹象 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它影响的来源,景观外貌特点,自然保护 区或风景游览区中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以及文物或人文景观的价值 (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等) 3.127人群健康状况 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一定的人 群健康调査。调査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的 污染物的特性选定指标 3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现状调査包括大气污染源调査,污染气象调査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査三方面 内容 3.2.1大气污染源调查 3.21.1大气污染源 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者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 构造),称为大气污染源(排放源)。 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放筒的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 污染源的排放能力称为源强。连续源源强以单位时间内排放的物质或体积表示,瞬时源源强 则以排放物的总质量或总体积表示
9 如建设项目需进行文物或人文景观的影响评价,则除应较详细地叙 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一步叙述 文物或人文景观对人类活动敏感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有:它们 易于受那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影响,目前有无已损害的迹象 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它影响的来源,景观外貌特点,自然保护 区或风景游览区中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以及文物或人文景观的价值 (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等)。 3.1.2.7 人群健康状况 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一定的人 群健康调查。调查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的 污染物的特性选定指标。 3.2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大气污染源调查,污染气象调查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三方面 内容。 3.2.1 大气污染源调查 3.2.1.1 大气污染源 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者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 构造),称为大气污染源(排放源)。 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 15m 高度以下排放筒的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 污染源的排放能力称为源强。连续源源强以单位时间内排放的物质或体积表示,瞬时源源强 则以排放物的总质量或总体积表示
高架源的有效源高是指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云抬升高度之和,He=H+△H。排气筒的几何高 度是指排气筒底所在地平面与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抬升高度是指排气筒出口处至烟云变平 轴线的几何高度 点源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线源 面源 连续源 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瞬时源 大气污染源 间歇源 按排放形式分 ∫有组织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源 按几何高度分高架源 地面源 3.2.1.2污染因子筛选与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 在污染源调査中,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 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P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 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同时,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 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对某些排放大气污染物数目较多的企业,其污染因子 数可适当增加。 3.2.1.3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大气污染源调查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现场实测 对于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例如,由排气筒排放的SO2、NO或颗粒物等,可根据实测 的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按下式计算: Q=Q·G×10 (3.2-1) 式中Q——废气中i类污染物的源强,kg/h Q一废气体积(标准状态)流量,m3/h: C—一废气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值。mg/m3。 废气体积流量及浓度的测量方法见“空气和废气监测和分析方法”。 ②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一些无法实 测的污染源,可采用此法计算污染物的源强,其公式如下 ∑G投入=∑G产品十ΣG (32-2) 式中,G投一一投入物料量总和 所得产品量总和 XG流失一一物料和产品流失量总和。 式(32-2)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生产过程中任何工艺过程某 步骤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同时,通过物料衡算,明确进入环境中气相、液相、固相
10 高架源的有效源高是指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云抬升高度之和,He=Hs+H。排气筒的几何高 度是指排气筒底所在地平面与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抬升高度是指排气筒出口处至烟云变平 轴线的几何高度。 3.2.1.2 污染因子筛选与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 在污染源调查中,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 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 P1 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 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同时,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 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 5 个。对某些排放大气污染物数目较多的企业,其污染因子 数可适当增加。 3.2.1.3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大气污染源调查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现场实测 对于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例如,由排气筒排放的 SO2、NOx 或颗粒物等,可根据实测 的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按下式计算: Qi= QN·Ci×10-6 (3.2-1) 式中 Qi—— 废气中 i 类污染物的源强,kg/h; QN——废气体积(标准状态)流量,m3 /h; Ci——废气中污染物 i 的实测浓度值。mg/m3。 废气体积流量及浓度的测量方法见“空气和废气监测和分析方法”。 ②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一些无法实 测的污染源,可采用此法计算污染物的源强,其公式如下: ΣG 投入=ΣG 产品+ΣG 流失 (3.2-2) 式中,G 投入——投入物料量总和; G 产品——所得产品量总和; G 流失——物料和产品流失量总和。 式(3.2-2)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生产过程中任何工艺过程某一 步骤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同时,通过物料衡算,明确进入环境中气相、液相、固相 大气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 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 按排放形式分 按几何高度分 点源 线源 面源 体源 连续源 瞬时源 间歇源 有组织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源 高架源 地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