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 柳家巷),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 称韩柳。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 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 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 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其诗多抒写抑 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代表作品有:《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 《黔之驴》
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 柳家巷),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 称韩柳。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 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 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 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其诗多抒写抑 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代表作品有:《捕蛇者说》 《始得西山宴游记》 《黔之驴》
佳作赏析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敫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乃:摇橹的声音。 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简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 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 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佳作赏析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乃: 摇橹的声音。 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简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 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 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佳作赏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踪:踪迹。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简析】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 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 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 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 天雪景图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踪:踪迹。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简析】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 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 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 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 天雪景图。 佳作赏析
背景简介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唐顺宗李诵即位, 他在东宫20年,比较关心朝政,从旁观者的角 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即位后就 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他们和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 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 专权。但革新遭到了掌握实权的宦官们的抵制, 宪宗即位后,革新派纷纷被贬斥,王叔文被贬 为渝州司马,第二年被赐死。王伾贬为开州 (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其余柳宗元、 刘禹锡等6人都被贬为边远州的司马
背景简介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唐顺宗李诵即位, 他在东宫20年,比较关心朝政,从旁观者的角 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即位后就 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他们和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 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 专权。但革新遭到了掌握实权的宦官们的抵制, 宪宗即位后,革新派纷纷被贬斥,王叔文被贬 为渝州司马,第二年被赐死。王伾贬为开州 (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其余柳宗元、 刘禹锡等6人都被贬为边远州的司马
文本剖析 1.这首诗是作者初任刺史时所作,同学们 思考一下,诗人从长安长途跋涉,好容易才 到柳州,应该稍事休息了,为什么却急不可 耐的爬上“城上高楼”? 提示:“城”高于地,“楼”又高于城, 登上城楼,已在高处;又在“楼”前着 “高”字,意在极言其高。为什么要极言 其高呢?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是怀 远,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 情愫
文本剖析 1.这首诗是作者初任刺史时所作,同学们 思考一下,诗人从长安长途跋涉,好容易才 到柳州,应该稍事休息了,为什么却急不可 耐的爬上“城上高楼”? 提示:“城”高于地,“楼”又高于城, 登上城楼,已在高处;又在“楼”前着一 “高”字,意在极言其高。为什么要极言 其高呢?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是怀 远,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 情愫
2.诗人登上高楼看到了什么? “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 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展现在 诗人眼前的是从自己的贬所远接战友们的 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 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 即由此喷涌而出,而自己的茫茫“愁思” 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楼接大荒 则楼上人的视野由近及远,这是总写,是 概写
2.诗人登上高楼看到了什么? “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 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展现在 诗人眼前的是从自己的贬所远接战友们的 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 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 即由此喷涌而出,而自己的茫茫“愁思”, 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楼接大荒, 则楼上人的视野由近及远,这是总写,是 概写
3.三四句,是写眼前所见,齐读这两句看 写了什么景物? 狂风突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 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暴雨猛烈地冲 打薜荔。 4.诗人用了哪些字来表现风急雨暴? 有惊、乱、密、斜。 5.诗人登楼所见,景物甚多,可是,诗人为 什么写到荷花和薜荔被吹打的情景? 诗人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 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诗人用了赋 比兴的手法,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暗喻朝廷 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
3.三四句,是写眼前所见,齐读这两句看 写了什么景物? 5.诗人登楼所见,景物甚多,可是,诗人为 什么写到荷花和薜荔被吹打的情景? 狂风突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 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暴雨猛烈地冲 打薜荔。 4.诗人用了哪些字来表现风急雨暴? 有惊、乱、密、斜。 诗人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 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诗人用了赋 比兴的手法,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暗喻朝廷 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
6.在自己的贬所依然是“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那么战友们的处境又如 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 汀、封、连四州” 诗人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重岭密林, 遮断了他的视线,使他望不到远隔千里的战 友,他不棼黯然神伤;他把视线收回,俯视 着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东去,有如九曲回 肠,使他不禁又产生了“江流曲似九回肠” 的悲哀。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 上看,对仗工整;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 前因后果,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6.在自己的贬所依然是“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那么战友们的处境又如 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 汀、封、连四州 ”。 诗人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重岭密林, 遮断了他的视线,使他望不到远隔千里的战 友,他不禁黯然神伤;他把视线收回,俯视 着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东去,有如九曲回 肠,使他不禁又产生了“江流曲似九回肠” 的悲哀。 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 上看,对仗工整;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 前因后果,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7.既然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 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 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作者 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越文身地” 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 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 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 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 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 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7.既然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 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 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作者 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越文身地” 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 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 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 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 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 余韵袅袅,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