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六单元2《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选出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1、A汶水(wen)济水(j)徂徕(CuL6i)当其南北分着(dang) B驳色(b6)若偻(10)蒲(chup)磴几不可登( deng j1) C少圆(yudn)南薰(1)姚鼐( YGo nai)朱孝纯子颖(ying) D丁未(m)须臾(y①)绛皓( jiang hdo)生石罅(xi) 2、A龙蟠(p6n)献斜q)明诏(zho)孤癖之隐(p) B号召(zhdo)齋梅(yu)斫直(zhuo 穷予生之光阴(y C邓尉(wei)尉迟(y)诟厉(gbu)辟病梅之馆(pi) D江浙(zhe)广贮(ch)暇日(xb)解其棕缚(fu) 3、下列通假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遏其生气(“遏”通“扼”)B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C少国(“圆”通“园”) D须臾成五(同“彩 4、下列每组三句中均包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中迷冥冰滑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须臾成五彩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C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石苍黑色,多平方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D非囊囊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徂徕如画至于餐天断发 5、为下文各句中的“病”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A.忧虑、担心B.病、疾病C.病态的D.困顿E.使……病 (1)君之病在胰理,不治将益深() (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无一完者(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 病矣()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选择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第三册第六单元 2《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选出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1、A 汶.水(wén) 济.水(jǐ) 徂徕..(Cù Lái) 当.其南北分者(dāng) B 驳.色(bó) 若偻.(lǚ) 摴蒱..(chū pú) 磴几..不可登(dèng jǐ) C 少圜.(yuán) 南麓.(lù) 姚鼐..(Yáo Nài) 朱孝纯子颖.(yǐng) D 丁未.(mò) 须臾.(yú) 绛皓..(jiàng hào) 生石罅.(xià) 2、A 龙蟠(pán) 欹斜(qí) 明诏(zhào) 孤癖之隐(pǐ) B 号召(zhào) 鬻梅(yù) 斫直(zhuó) 穷予生之光阴(yǔ) C 邓尉(wèi) 尉迟(yù) 诟厉(gòu) 辟病梅之馆(pì) D 江浙(zhè) 广贮(chǔ) 暇日(xiá) 解其棕缚(fù) 3、下列通假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遏其生气(“遏”通“扼”) B 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C 少圜(“圜”通“园”) D 须臾成五采(同“彩”) 4、下列每组三句中均包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 道中迷雾冰滑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B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须臾成五彩 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C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石苍黑色,多平方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D 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徂徕如画 至于誓天断发 5、为下文各句中的“病”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A.忧虑、担心 B.病、疾病 C.病态的 D.困顿 E.使……病 ⑴君之病.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 ) ⑵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无一完者( ) ⑶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 ) ⑷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 病.矣 ( ) ⑸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 选择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6、A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B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C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 D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困顿) 7、A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B绛皓驳色,而皆者偻(错杂 C僻不当道者(偏僻) D皆不及往(到) 8、A余始循以入(沿着、顺着) B苍山负雪(背着,覆盖) C明烛(照,做动词)天南 D而皆若偻(丝缕) 9、A越长城之限(界限) B世皆谓之天门云(世人) C戊申晦,五鼓(月底) D望晚日照城廓(外城) 0、A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B正赤如丹(红色) C是日,观道中石刻(这 D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 选择加点字与中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11、例句:从嫂归弹河阳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灌水之阳有溪 C泰山之阳 D阳谷皆入汶 12、例句:庭中通南北为一 A用心一也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3、例句:珊珊可爱。 A多可喜,亦多可悲 B儿之成,则可待乎 C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选出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4、A或凭几学书 帘外设香几 B望晚日照城廓 在丁卯三月之望 C半山居雾若带然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6、A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 B 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C 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 D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困顿) 7、A 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B 绛皓驳.色,而皆者偻(错杂) C 僻.不当道者(偏僻) D 皆不及往(到) 8、A 余始循.以入(沿着、顺着) B 苍山负.雪(背着,覆盖), C 明烛.(照,做动词)天南 D 而皆若偻.(丝缕) 9、A 越长城之限(界限) B 世皆谓之天门云(世人) C 戊申晦,五鼓(月底) D 望晚日照城廓(外城) 10、A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B 正赤如丹(红色) C 是日,观道中石刻(这) D 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 选择加点字与中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11、例句:从嫂归葬河阳.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灌水之阳.有溪焉 C 泰山之阳. D 阳.谷皆入汶 12、例句:庭中通南北为一 A 用心一.也 B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3、例句:珊珊可.爱。 A 多可.喜,亦多可悲 B 儿之成,则可.待乎 C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D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选出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4、A 或凭几.学书 帘外设香几. B 望.晚日照城廓 在丁卯三月之望. C 半山居.雾若带然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D与子颖坐日观亭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5、A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绳之以法 B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兼仗父兄之烈 C“…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文人画士 助画方略 16、A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B何竟日默默在此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C以五年为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D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旬休假,胜友如云 选择对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 17、A以天梅病梅为业 B過其生气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纵之顺之 18、A汶水西流 B济水东流 C臆断其有无 D亭东自足下皆去漫 19、选择对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明烛天南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0、选择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崖限当道者 B有大石当中流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D甚善,名我固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1、下列“或”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与子颖坐.日观亭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5、A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绳.之以法 B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兼仗父兄之烈. C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文人画.士 助画.方略 16、A 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 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B 何竟.日默默在此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C 以五年为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D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选择对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 17、A 以夭.梅病梅为业 B 遏.其生气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 纵之顺.之 18、A 汶水西.流 B 济水东.流 C 臆.断其有无 D 亭东.自足下皆去漫 19、选择对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明烛.天南 A 腰.白玉之环 B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 其阴,济水东.流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0、选择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崖限当.道者 B 有大石当.中流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D 甚善,名我固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1、下列“或”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曰,此东海也。(有人) B或得日或否(有时) C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D莫之或止(语气助词) 选择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2、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D以旌其所为 23、A江宁之龙蟠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 C视五人之死 D儿之成,则可待乎 24、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解 25、与例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D顾视无可置者 26、下列句式的特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稍见云中白若搏蒲数十立者,山也。(判断句) B冰雪,无瀑水。(省略句) C大风扬积雪击面。(定语后置句) D或曰:此东海也。(判断句)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 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 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竿见 “桐城派”莫基人一一戴名世(1653~1713);方苞(1668~1749)。 桐城三祖”一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 姚门四杰”一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曾国藩, 吴汝纶,马其昶
A 或曰,此东海也。(有人) B 或得日或否(有时) C 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D 莫之或止(语气助词) 选择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2、A 梅以.曲为美 B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 以.旌其所为 23、A 江宁之.龙蟠 B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 C 视五人之.死 D 儿之.成,则可待乎 24、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 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 余始循(之)以入 C 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 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25、与例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B 石之铿然有声者 C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 D 顾视无可置者 26、下列句式的特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判断句) B 冰雪,无瀑水。(省略句) C 大风扬积雪击面。(定语后置句) D 或曰:此东海也。(判断句) 桐城派 ,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 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 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 苞(1668~1749)。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 “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 鼐,姚 莹,曾国藩, 吴汝纶,马其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