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A湫隘(di)惊悸不安C结伴(je)D.震骇 2.B 芜杂\芜乱与”杂念”搭配 谛听:谛,仔细地;聆听:聆,听。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騙自己,也欺騙别人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B.状语语序不当,“在学校里都热情地与他们交流” C.句式杂糅(二句合一),“通过”句主语承前句宾语省略,省略不当 D.主宾搭配不当。《红海行动》成为……的影片。 4.D A命,不公平的命是《雷雨》侍萍的台词B.《张衡传》作者范晔C《巴黎圣母院》女主人公, 艾斯米拉达 5D“现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有误,原文应为“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上的 成功”。 A.“‘文人画’创作数量到达巅峰。”有误。原文“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 方法与手段,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几乎是同步的。” B.“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推理无据 C.“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有误,因果倒置。原文“这首先是因为,现实主义 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7.B答非所问,此项属于戏曲舞台上对人物精微的刻画 8A料想 9A竞然 B调节音节\代词C因为,介词\连词D那些\它 10C依据原文“九月,……。戊戌 。”冬,十月,……。”戊戌纪日而非纪年。 1C“吴主庶弟协同山贼犯上作乱”,“协同”不当,原文“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作乱”应为 胁迫”。 13(1)吴主于是听凭陆凯注视他(吴主自己),而对别人 依然如故。(听,听任V听凭\任由,1分:自视,宾语前置,1分) (2)如今曹、刘失道,都被晋占有,这就是近在眼前的,十分明显的证据。(皆为晋有,被 动句,1分;此……也,判断句,1分:验,证据\证明,1分) (3)此外您身边的臣子,大多没有什么才能,他们结成帮派,互相扶植,陷害忠良,埋没 贤才,这些都是些损政害民的人。(率,大都,1分:隐,使动,使……隐蔽\使……潜臧\ 埋没,1分:病,害,损害,蠹,损害,蠹、病,全都答出给1分) 14(1)B (2)潮声消隐,明月西沉,江面微澜,塔影倒映。(1分)描绘了一幅夜晚观潮登楼所见的 大潮退去,江面宁静优美的画面。(时地1分,画面特征1分) 3)诗人登楼观潮,大潮初至,波涛涌起,仿佛不是潮涨而是对岸灯火下沉,化静为动。 (1分)此句从灯火突然消失暗写潮至(1分),更见大潮初来时声势力量令人恍惚战栗的紧 张心态(1分)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A 湫隘.(ài) 惊悸.不安 C 结.伴(jié) D.震.骇 2.B 芜杂\芜乱 与”杂念”搭配 谛听:谛,仔细地;聆听:聆,听。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3.A B.状语语序不当,“在学校里都热情地与他们交流” C.句式杂糅(二句合一), “通过”句主语承前句宾语省略,省略不当 D.主宾搭配不当。《红海行动》成为……的影片。 4.D A 命,不公平的命是《雷雨》侍萍的台词 B.《张衡传》作者范晔 C《巴黎圣母院》女主人公, 艾斯米拉达。 5.D“现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有误,原文应为“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上的 成功”。 6.D A. “‘文人画’创作数量到达巅峰。”有误。原文“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 方法与手段,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几乎是同步的。” B.“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推理无据。 C. “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有误, 因果倒置。原文“这首先是因为,现实主义 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7.B 答非所问,此项属于戏曲舞台上对人物精微的刻画。 8.A 料想 9A 竟然 B 调节音节\代词 C 因为,介词\连词 D 那些\它 10.C 依据原文 “九月,…… 。戊戌,……。”冬,十月,……。”戊戌纪日而非纪年。 11.D 12C“吴主庶弟协同山贼犯上作乱”,“协同”不当,原文“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作乱”应为 “胁迫”。 13(1)吴主于是听凭陆凯注视他(吴主自己),而对别人 依然如故。(听,听任\听凭\任由,1 分;自视,宾语前置,1 分) (2)如今曹、刘失道,都被晋占有,这就是近在眼前的,十分明显的证据。(皆为晋有,被 动句,1 分;此……也,判断句,1 分;验,证据\证明,1 分) (3)此外您身边的臣子,大多没有什么才能,他们结成帮派,互相扶植,陷害忠良,埋没 贤才,这些都是些损政害民的人。(率,大都,1 分;隐,使动,使……隐蔽\使……潜藏\ 埋没,1 分;病,害,损害,蠹,损害,蠹、病,全都答出给 1 分) 14(1)B (2)潮声消隐,明月西沉,江面微澜,塔影倒映。(1 分)描绘了一幅夜晚观潮登楼所见的, 大潮退去,江面宁静优美的画面。(时地 1 分,画面特征 1 分) (3)诗人登楼观潮,大潮初至,波涛涌起,仿佛不是潮涨而是对岸灯火下沉,化静为动。 (1 分)此句从灯火突然消失暗写潮至(1 分),更见大潮初来时声势力量令人恍惚战栗的紧 张心态(1 分)
15略(1) 16.①南方人吃的“大饼”小,或大饼被切成丝,失去了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 ②民国十八年,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充满了诗意与传奇 ③民国二十八年在昆明,吃到的藏式大饼,充满藏族风情。(大,厚,饼面焦黄干净素朴, 搭配稀奇古怪的雪山上的动植物一起食用。) ④《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饼。 (一个特点1分)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到史书记载的大饼;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到回忆自己品尝过的大饼;从南方 到北方,再到西南的大饼,最具特色的牛肉大饼和藏饼。(时间跨越古今,地域跨越南北 选择的大饼由自己亲自品尝到史书记载,由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到回顾记忆中的传奇。) (角度,答出一点给2分,加满4分为止) 17.抓住最能体现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特点的细节,描写制卖大饼用的铜锅、铜勺、铜刀, 二尺大三寸厚的大饼和掌柜的带有明显异族特征的大手(1分);(通过“伸,持,舞”等一 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掌柜取肉,切饼的情形):想象猜测掌柜的的神奇身世(1分), 联想到历史上荆轲一样的游侠儿(1分);这样的细节描写与联想想象,让一个普通的大饼铺 子顿时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里,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历史气息。(1分) 18.①吃大饼的生活是指勉强能活得下来的生存状态,可是这种活法需要勇气和耐心(“虽 败北不气馁”的微笑或大笑)。 ②饼不仅是食物,为了充饥,在有想法的的人眼中,它又是证明你生活状态的一面镜子。 ③文中关于各色大饼的特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南北殊异,不只是人的性格,更多是饮食状 态 ④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历史变迁(民族融合),人世沧桑 ⑤一个大饼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 ⑥一顿牛肉大饼,看到简单生活里的诗意 ⑦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家庭组织变迁。 (答出1点,给1分) 19AD 20主体图形是由两个“8”字构成的一对富有动感的健身者形象(1分),寓意为8月8日是 全民健身日(1分);下方依次是“全民健身日”的中、英文名称(1分):标志的基础构图 中蕴含着“健身”拼音缩写“Js”(1分)和英文“ Health”(健康)首字母“H"”(1分),表达 出国家通过全民健身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宗旨目标(1分) 21.②养生从年轻做起也不一定会掀起全民养生热潮。(2分) ③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不一定会使人健康长寿,也不一定能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2分)
15 略(1) 16. ①南方人吃的“大饼”小,或大饼被切成丝,失去了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 ②民国十八年,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充满了诗意与传奇。 ③民国二十八年在昆明,吃到的藏式大饼,充满藏族风情。(大,厚,饼面焦黄干净素朴, 搭配稀奇古怪的雪山上的动植物一起食用。) ④《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饼。 (一个特点 1 分)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到史书记载的大饼;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到回忆自己品尝过的大饼;从南方 到北方,再到西南的大饼,最具特色的牛肉大饼和藏饼。(时间跨越古今,地域跨越南北, 选择的大饼由自己亲自品尝到史书记载,由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到回顾记忆中的传奇。) (角度,答出一点给 2 分,加满 4 分为止) 17.抓住最能体现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特点的细节,描写制卖大饼用的铜锅、铜勺、铜刀, 二尺大三寸厚的大饼和掌柜的带有明显异族特征的大手(1 分);(通过“伸,持,舞”等一 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掌柜取肉,切饼的情形);想象\猜测掌柜的的神奇身世(1 分), 联想到历史上荆轲一样的游侠儿(1 分);这样的细节描写与联想想象,让一个普通的大饼铺 子顿时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里,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历史气息。(1 分)。 18. ①吃大饼的生活是指勉强能活得下来的生存状态,可是这种活法需要勇气和耐心(“虽 败北不气馁”的微笑或大笑)。 ②饼不仅是食物,为了充饥,在有想法的的人眼中,它又是证明你生活状态的一面镜子。 ③文中关于各色大饼的特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南北殊异,不只是人的性格,更多是饮食状 态。 ④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历史变迁(民族融合),人世沧桑。 ⑤一个大饼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 ⑥一顿牛肉大饼,看到简单生活里的诗意。 ⑦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家庭组织变迁。 (答出 1 点,给 1 分) 19.AD 20.主体图形是由两个“8”字构成的一对富有动感的健身者形象(1 分),寓意为 8 月 8 日是 全民健身日(1 分);下方依次是“全民健身日”的中、英文名称(1 分);标志的基础构图 中,蕴含着“健身”拼音缩写“JS”(1 分)和英文“Health”(健康)首字母“H”(1 分),表达 出国家通过全民健身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宗旨目标(1 分)。 21.②养生从年轻做起也不一定会掀起全民养生热潮。(2 分) ③ 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不一定会使人健康长寿,也不一定能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