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三月考 语文 注:本试卷分I、Ⅱ两卷,其中I卷为客观题,共12题,每题3分,计36分;Ⅱ卷为主 观题,共12题,114分。试卷总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I卷(共12小题,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着陆/量砾石/沥青路载体/载歌载舞 B.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 C.呜咽/奖掖瞋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 D.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 1.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重点是音近字。Bzhu6,且, ta: Axiu, shan, guang/kuang; C ye, chen/cheng, jie; D xu, yue, beng/b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萃镶嵌休闲装轻描淡写 B.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 C.鄙薄瑕疵邀请赛赔理道歉 D.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 2.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形正误的能力。A精粹;B赔礼道教;D.元宵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在中日因日方“非法购岛”闹剧 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美国出来一边嘴上说 不选边站,不持立场,一边装腔作势两面“劝和” A.融化沟通唇枪舌剑B.溶化勾通你来我往 C.溶化沟通你来我往 D.融化勾通唇枪舌剑 3.A[解析]这道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冰雪融化,主要考查固定搭配,“溶化”一般 指物质溶于水等液体;人与人之间用“沟通”,“勾通”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喧 闹”,重点在于热闹,而“喧哗”在于杂乱吵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中国作家莫言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磅消息发 布,并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传播。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 问题的发生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査,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 亮而不戴眼镜。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 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5.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 B.“解决了……问题的发生”属于搭配不当或成分赞余,去掉“的发生”;D.句义不明确, “极不负责任”的对象可能是在野党,也可能是财务大臣
2012-2013 学年高三月考 语文 注: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其中Ⅰ卷为客观题,共 12 题,每题 3 分,计 36 分;Ⅱ卷为主 观题,共 12 题,114 分。试卷总分为 150 分,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12 小题,3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着.陆/酌.量 砾.石/沥.青路 载.体/载.歌载舞 B.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1.C\[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重点是音近字。B.zhuó,lì, tà;A.xiù,shàn,guǎng/kuàng;C.yè,chēn/chēng,jié;D.xù,yuè,bèng/b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萃 镶嵌 休闲装 轻描淡写 B.怃然 琵琶 和稀泥 玲珑剔透 C.鄙薄 瑕疵 邀请赛 赔理道歉 D.推辞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2.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字形正误的能力。A.精粹;B.赔礼道歉;D.元宵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在中日因日方“非法购岛”闹剧___________,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美国出来一边嘴上说 不选边站,不持立场,一边装腔作势两面“劝和”。 A.融化 沟通 唇枪舌剑 B.溶化 勾通 你来我往 C.溶化 沟通 你来我往 D.融化 勾通 唇枪舌剑 3.A [解析] 这道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冰雪融化,主要考查固定搭配,“溶化”一般 指物质溶于水等液体;人与人之间用“沟通”, “勾通”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喧 闹”,重点在于热闹,而“喧哗”在于杂乱吵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北京时间 2012 年 10 月 11 日 19 时,中国作家莫言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磅消息发 布,并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传播。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 问题的发生。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 亮而不戴眼镜。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 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5.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 B.“解决了……问题的发生”属于搭配不当或成分赘余,去掉“的发生”; D.句义不明确, “极不负责任”的对象可能是在野党,也可能是财务大臣
A、莎士比亚,英国人,一生写下许多剧本,其四大悲剧为《奥赛罗》、《李尔王》、《哈姆 莱特》、《罗密欧与茱丽叶》 B.巴金,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雾》《雨》《电》为其激流三部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 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干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 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 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舂秋时期。从舂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 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 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 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 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 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 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 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A、莎士比亚,英国人,一生写下许多剧本,其四大悲剧为《奥赛罗》、《李尔王》、《哈姆 莱特》、《罗密欧与茱丽叶》。 B.巴金,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雾》《雨》《电》为其激流三部曲。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 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 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 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 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 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 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 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 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 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 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 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 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 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 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 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 国艺”的殿堂 6.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A原文说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 该项太绝对;C原文没有说围棋在西汉时广泛流行,而是说受到挤压,在东汉中期以后才更 加受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D.“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对,原文是说“人们…… 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 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 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 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 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7.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项与原文有出入,原文说“从东汉中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 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 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 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 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 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 “国艺”的殿堂。 6.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A.原文说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 该项太绝对;C.原文没有说围棋在西汉时广泛流行,而是说受到挤压,在东汉中期以后才更 加受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D.“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对,原文是说“人们…… 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 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 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 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 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7.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 项与原文有出入,原文说“从东汉中
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 和精神宜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一个条件,两个结果,而此项是两个条 件,一个结果,区别很大。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 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 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 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 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8.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B.“东汉中期…盛极一时”,于文无据。C也些“负 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于文无据。D此项用了“只要… 就”的条件关联词,这个条件下不一定就能得到“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的结论, 属于逻辑错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日: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 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 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日:“信也者 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 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日:“可。”公日:“安始 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 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 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 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 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
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 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一个条件,两个结果,而此项是两个条 件,一个结果,区别很大。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 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 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 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 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8.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B.“东汉中期……盛极一时”,于文无据。C.也些“负 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于文无据。D.此项用了“只要…… 就”的条件关联词,这个条件下不一定就能得到“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的结论, 属于逻辑错误。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 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 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 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 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 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 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 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 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 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 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
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孑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 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 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 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 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囯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 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 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 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 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解析:D、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 B.将荐之先君 此亡秦之续耳 C.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解析:答案D.表条件,那么。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 C、取独;的。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②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③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④省刑罚,薄赋敛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B①④⑥ 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D.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令,不是。⑤很直接,是。⑥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
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 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 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 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 “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 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 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 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 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解析:D、 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将荐之.先君 此亡秦之.续耳 C.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解析:答案 D. 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 C、取独;的。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②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③ 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④省刑罚,薄赋敛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 ②④⑤ 解析:D. 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令,不是。⑤很直接,是。⑥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
肃法纪,提倡礼仪 B.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 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C.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 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 姓的拥护 答案B.以退为进,错误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3分) (2)“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3分) (3)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2分) 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 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 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 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 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 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 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 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 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 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 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 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 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増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 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 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 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 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 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 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 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 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 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
肃法纪,提倡礼仪。 B.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 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C.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 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 姓的拥护。 答案 B. 以退为进,错误。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3 分) (2)“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3 分) (3)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2 分) 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 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 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 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 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 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 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 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 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 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 “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 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 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 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 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 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 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 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 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 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 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 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
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 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 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 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 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 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 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 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 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 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二)【答案及评分要点】(8分).(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 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 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4分,各2分)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 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 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 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 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各2 15.古诗文填空。(题限选5句)(5分)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晚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 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
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 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 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 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 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 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 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 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 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 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二)【答案及评分要点】(8 分).⑴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 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 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4 分,各 2 分) ⑵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 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 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 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 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 分,各 2 分) 15.古诗文填空。(题限选 5 句)(5 分)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2)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6)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晚 秋 【亚美尼亚】 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 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
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 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 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τ的玛妮克现 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毎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 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 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 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ⅹ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 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 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 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 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 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 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 是大富翁了 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 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 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 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
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 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 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 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 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 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 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 x 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 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 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 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 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 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 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 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 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 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 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
汽车驾驶室跳岀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 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 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凊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 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 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 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 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 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 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 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 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 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 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汘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 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
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 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 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 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 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 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 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 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 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 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 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 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 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 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
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 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 地方走 16请指出小说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答 答案:(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 【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 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照 应标题 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答 答案:心动一一紧张一一惊恐一—慌乱一一失望—一轻松 18、文中写道:“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请问他感到“轻 松”和“如释重负”的原因是什么?(4分) 19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 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5分) 答案:(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使然:②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 会自责:③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 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 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2)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②瓦萨卡贫病交加, 急需钱解燃眉之急:③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 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 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 20.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 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 特的艺术匠心 C.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 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D.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 理冲击
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 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 地方走。 16.请指出小说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 分) 答: 答案:(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 【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 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照 应标题。 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 答: 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18、文中写道:“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请问他感到“轻 松”和“如释重负”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9.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 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5 分) 答案:(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使然;②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 会自责;③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 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 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 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2)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②瓦萨卡贫病交加, 急需钱解燃眉之急;③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 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 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 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 20.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 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 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 特的艺术匠心。 C. 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 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D. 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 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