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第卷(共28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1i)盘缠(chan)玷辱(dian)胭脂(zh) B.尴尬(gd)口呐(ne)须(z)朔风(s) C.拾掇(duo)央浼(mi)规矩(j)祈祷(qi) D.妥当(dang)僧恶(zeng)滑糌(j)吼啸(xib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斟琢 极学 消耗翘首以盼 B.恶梦 时 穹窿 风毛麟角 C.顰蹙岑寂遐观蹴而至 D.沽酒逢迎洋溢叨陪礼对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为人师有时候可以对别人有一些帮助,但是,凡事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被人 们贻笑大方。 B.法国近期遑遇酷暑,法国民众为求得一台空调“不惜任何代价”而我国国内空调 企业目前惟一能做的却是望洋兴叹 C.道德约束力在下降,不同社会群体的文明程度也不会相差许多。一些人对另一些人 的批评,只能是五十步笑百步。 D.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 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 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难免犯一些错误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 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 林冲、晁盖等。 B.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 著名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挟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他的 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 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 的源头。 D.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6.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
天津市宝坻区六校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 28 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赍.发(lài) 盘缠.(chan) 玷.辱(diàn) 胭脂.(zhī) B.尴尬.(ɡà) 口呐.(nè) 髭.须(zī) 朔.风(sù) C.拾掇.(duo) 央浼.(měi) 规矩.(jǔ) 祈.祷(qǐ) D.妥当.(danɡ) 憎.恶(zēnɡ) 滑稽.(jī) 吼啸.(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斟琢 辍学 消耗 翘首以盼 B.恶梦 霎时 穹窿 凤毛麟角 C.颦蹙 岑寂 遐观 一蹴而至 D.沽酒 逢迎 洋溢 叨陪礼对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为人师有时候可以对别人有一些帮助,但是,凡事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被人 们贻笑大方 ....。 B.法国近期遭遇酷暑,法国民众为求得一台空调“不惜任何代价”,而我国国内空调 企业目前惟一能做的却是望洋兴叹 ....。 C.道德约束力在下降,不同社会群体的文明程度也不会相差许多。一些人对另一些人 的批评,只能是五十步笑百步 ......。 D.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 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 ....,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 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难免犯一些错误。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 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 林冲、晁盖等。 B.契诃夫,19 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 著名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挟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他的 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 的诗歌 305 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 的源头。 D.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6.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
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逼三省!” 还是“拉拉渡”,不用蒿或桨, 不过率船的蒇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也许是有的 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啷儿玩要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B.①③④C.①⑧⑤D.②③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 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 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 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 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一某 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 听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意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 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 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 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 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綱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 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 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 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狷”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 的翅膀生长和岌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 发肓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 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 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 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臭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現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 迳漸从多綱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 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 大楼,关键是肴你如何运用” 7.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 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M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 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 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 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 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 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 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 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 22 号染色体长臂中有 3%被 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 4 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 10%的基因 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 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 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 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 DNA 中的变体来跟踪 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 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 DNA 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 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 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 DNA 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 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 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 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 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 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 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 DNA 也与人只相差 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 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 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 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 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7.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 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 DNA 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 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 DNA 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 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 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 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8.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 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 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 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 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且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 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 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 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三、阅读《陈情表》选段,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速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思,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隕首 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贲臣蘧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 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暑,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握,宽命优逼,岂敢 盘桓,有所希翼。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毫奄,人命危漫,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 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佘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11.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臣以险衅,夙道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历职郎署 A.悦亲戚之情话 B.目吴会与云间 C.水击三千里 D.园日涉以成趣 13.与“急于星火”句式不同的一项()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 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8.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 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 DNA 也与人只相差 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 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 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 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 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 DNA 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 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 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三、阅读《陈情表》选段,回答问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 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 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11.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历职.郎署 A.悦.亲戚之情话 B.目.吴会与云间 C.水.击三千里 D.园日.涉以成趣 13.与“急于星火”句式不同的一项( )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访风景于崇阿 C.遂见用于小邑 D.去以六月息 14.下列对课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①段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 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 B.②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 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①段以叙述为主,表明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 诏的两难处境。②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第卷(共92分) 四、(共20分) 15.请将短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6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 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 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诚然,卿不朕欺 译 (2)间召问群臣减否 译 (3)濂惟举其善者对 译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每题3分,共6分)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咋暮非 凉思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 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投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 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护边人似月, (韦庄《普萨蛮》其二 (2)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访风景于崇阿 C.遂见用于小邑 D.去以六月息 14.下列对课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①段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 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 B.②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 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①段以叙述为主,表明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 诏的两难处境。②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第Ⅱ卷(共 92 分) 四、(共 20 分 ) 15.请将短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 2 分,共 6 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 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 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诚然,卿不朕欺。 译: (2)间召问群臣臧否。 译: (3)濂惟举其善者对。 译: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 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 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 分)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3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8 分) (1) 垆边人似月, 。 (韦庄《菩萨蛮》其二) (2) 鹤汀凫渚, 。 (王勃《滕王阁序》) (3)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野哭千家闻战伐, 。 (杜甫《阁夜》) (5)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6)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7) 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五、阅读下面小说,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共14分 孤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惠,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國都是人,但 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 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 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国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 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绊晃动。有人匆忙 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 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柬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拘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 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114,他都拨了 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由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 打转。像被人施了麑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 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 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 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堿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杲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 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 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 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 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嘁起来,他的恐惧巳经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 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哀。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 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 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 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 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宴时,阳光遍地
(6)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7) ,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五、阅读下面小说,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共 14 分) 孤 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 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 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 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 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 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 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 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 114,他都拨了, 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 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 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 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 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 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 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 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 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 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 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 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 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 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憓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 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切就像梦一样。 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2012年第5期《小小说》,略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用词极其精妙,如“被扔在小城里”里的“扔”字和“陷入了迷宫”里的“陷” 字,都极富表现力,写出了李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怒慌心理 B.准备回家的李生被警察封路的消息吓慌了,他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亲人身边,那 样心里才踏实,所以就匆匆上路了 C.文中提到了李生的爸妈、妹妹和姬小凡,他们是李生的精神寄托,尤其在这样的大 雾天,只有他们才能让惊慌失措的李生感到踏实。 D.作者写到一条黑色小腊肠狗时,用到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李生开始从小狗那里得到 了些许安慰却很快被小狗抛弃,最终仍是孤独一人 E.李生的手机打不出去,充分说明在浓雾锁城之时,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 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19.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3 分) 20.“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孤城”内涵的理解。 (3分) 21.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翼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 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 (4分) 六、语言运用(共8分) 2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例句: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 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 2012 年第 5 期《小小说》,略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作者用词极其精妙,如“被扔在小城里”里的“扔”字和“陷入了迷宫”里的“陷” 字,都极富表现力,写出了李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慌心理。 B.准备回家的李生被警察封路的消息吓慌了,他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亲人身边,那 样心里才踏实,所以就匆匆上路了。 C.文中提到了李生的爸妈、妹妹和姬小凡,他们是李生的精神寄托,尤其在这样的大 雾天,只有他们才能让惊慌失措的李生感到踏实。 D.作者写到一条黑色小腊肠狗时,用到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李生开始从小狗那里得到 了些许安慰却很快被小狗抛弃,最终仍是孤独一人。 E.李生的手机打不出去,充分说明在浓雾锁城之时,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 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19.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3 分) 20. “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孤城”内涵的理解。 (3 分) 21.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 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 (4 分) 六、语言运用(共 8 分) 2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 分) 例句: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1) (2) 2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2分) 有个膏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 全世界铺上地毡更容易做到。”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分) 微笑匮乏,似乎巳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表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巳成了许多 人社交的准则。有感于此,某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了一项颇有创意的“采集微笑”的活动。 他们计划走上街头,主动向陌生人微笑打招呼,一旦路人以微笑回应,他们就拍下这微笑 的瞬间。 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开展,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宜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不少于12个字。 七、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 命运,但不强求,挟受命运,但不卑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 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命运的朋友罢了。(周 国平) 对待命运,你愿意做哪一种人?请以“对待命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
(1) , ; (2) , 。 2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 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 分) 微笑匮乏,似乎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表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已成了许多 人社交的准则。有感于此,某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了一项颇有创意的“采集微笑”的活动。 他们计划走上街头,主动向陌生人微笑打招呼,一旦路人以微笑回应,他们就拍下这微笑 的瞬间。 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开展,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不少于 12 个字。 七、作文(5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 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 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命运的朋友罢了。(周 国平) 对待命运,你愿意做哪一种人?请以“对待命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 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⑤不得抄袭
■
80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