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里微镜枝术和里微镜
第二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常 熟悉显微 了解显微 用显微 技术的基 镜的维护 镜的结 础理论, 显微技术 构及性 显微镜的 的进展 能特点 应用
掌握常 用显微 镜的结 构及性 能特点 熟悉显微 技术的基 础理论, 显微镜的 应用 了解显微 镜的维护, 显微技术 的进展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内容提要 第一节光学显微镜 第二节 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显微镜的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五节 显微摄影术
◈ ⊃ ► ◄ ■ 内 容 提 要 第一节 光学显微镜 第二节 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显微镜的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五节 显微摄影术
第一节光学显微镜 二、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二、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三、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 四、像差和色差 五、光学显微镜的不足之处
◈ ⊃ ► ◄ ■ 第一节 光 学 显 微 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二、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三、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 四、像差和色差 五、光学显微镜的不足之处
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 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object lens),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 (ocular lens)。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 一 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 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 离处
◈ ⊃ ► ◄ ■ 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 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object lens),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 (ocular lens)。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 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 放大, 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 离处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 虚像 物体 实像 物镜 焦点 眼睛 目镜
◈ ⊃ ► ◄ ■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
二、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日镜 ①机械部分:镜座、 镜柱、镜臂、镜筒、调焦装 置、载物台(物镜转换器) 物镜 ②光学部分:目镜、 物镜、反光镜、聚光镜 聚光镜 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 放大倍数 ◇5P
◈ ⊃ ► ◄ ■ ① 机械部分:镜座、 镜柱、镜臂、镜筒、调焦装 置、载物台(物镜转换器) ② 光学部分:目镜、 物镜、反光镜、聚光镜 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 放大倍数 二、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三、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 一)放大率 (二数值孔径 (三分辨率 (四视野 五)景深与焦长 六)镜像亮度和清晰度 七工作距离
◈ ⊃ ► ◄ ■ 三、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 (一) 放大率 (二)数值孔径 (三)分辨率 (四)视野 (五) 景深与焦长 (六)镜像亮度和清晰度 (七)工作距离
(一)放大率 显微镜的放大率(amplification)或称放大倍数是 指显微镜经多次成像后最终所成(放大的)像的大小相 对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常记作M。 M=maq M是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是物镜的放大倍数;a是目镜的放大 倍率,一般表达为明视距离(正常视力者为25c)与目镜焦距之比;q为 在双目显微镜中所增设的棱镜所起的放大倍数,一般取值为1.6倍
◈ ⊃ ► ◄ ■ (一) 放 大 率 显微镜的放大率(amplification)或称放大倍数是 指显微镜经多次成像后最终所成(放大的)像的大小相 对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常记作M。 M=maq M是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是物镜的放大倍数;a是目镜的放大 倍率,一般表达为明视距离(正常视力者为25cm)与目镜焦距之比;q为 在双目显微镜中所增设的棱镜所起的放大倍数,一般取值为1.6倍
(二)数值孔径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又叫镜 口率,是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与物 镜孔径角的一半(β)正弦值的乘积,通常缩 写为NA,即 NA=nsinβ 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与其放大率成正比, 与分辨率、景深成反比,它的平方与图像 亮度成正比
◈ ⊃ ► ◄ ■ (二) 数 值 孔 径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又叫镜 口率,是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 镜孔径角的一半(β)正弦值的乘积,通常缩 写为NA,即 NA=nsinβ 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与其放大率成正比, 与分辨率、景深成反比,它的平方与图像 亮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