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课程编码:Z103616 总学分:7.0 总学时:112 理论学时:68 实验学时:44 课程性质:专业特色课必修 开课单位:医学院 大纲制定者:刘旻 大纲审定者:马雅静 审定日期: 课程简介: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特色必修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课程,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 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科学,目的是使该专业 的学生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是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 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 科学。血液学检验既属于血液学范畴,又是医学检验的一个分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稻 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临床血液学相关基础知 识:同时掌握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方法及血液学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操作,能 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结论。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参 考范围、临床意义及应用评价。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培养其 临床检验基本技能的能力: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2.基本要求 了解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地位及主要学习内容:学生需要经过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医学和实验医 学的专门学习和培养,不仅要有熟练的实验医学技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实 验:适应血液学的发展,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为血液病做出初步诊断。教师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灵活采用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中开设2学时的病例分析讨论课,学生4人为一组,课余时间完成,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课上汇报 教师点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并找出难点:利用课程网站及其他教学资源,观看 教学录像、学习教学课件、相关文献,开拓视野:参加课外讨论,培养综合分析思维能力:除课堂讲
1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课程编码:Z103616 总学分:7.0 总学时:112 理论学时:68 实验学时:44 课程性质:专业特色课必修 开课单位:医学院 大纲制定者:刘旻 大纲审定者: 马雅静 审定日期: 课程简介: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特色必修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课程,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 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科学,目的是使该专业 的学生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是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 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 科学。血液学检验既属于血液学范畴,又是医学检验的一个分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 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临床血液学相关基础知 识;同时掌握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方法及血液学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操作,能 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结论。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参 考范围、临床意义及应用评价。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培养其 临床检验基本技能的能力;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基本要求 了解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地位及主要学习内容;学生需要经过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医学和实验医 学的专门学习和培养,不仅要有熟练的实验医学技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实 验;适应血液学的发展,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为血液病做出初步诊断。教师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灵活采用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中开设 2 学时的病例分析讨论课,学生 4 人为一组,课余时间完成,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课上汇报, 教师点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并找出难点;利用课程网站及其他教学资源,观看 教学录像、学习教学课件、相关文献,开拓视野;参加课外讨论,培养综合分析思维能力;除课堂讲
授外,还有部分知识单元为自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概论 0.1血液学概念 0.2血液学发展史 0.3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 0.4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 1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1造血器官 1.2造血微环境 1.3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1.4造血的调控与细胞调亡 2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2.1血象和骨萄象检验 2.2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2.3骨髓活体组织检验 2.4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 2.5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 2.6流式细胞分析 2.7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3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3.1铁代谢指标的检验 32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验 3.3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34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 3.5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3.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验 3.7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4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4.1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中的应用 4.2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的应用 4.3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应用
2 授外,还有部分知识单元为自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 概论 0.1 血液学概念 0.2 血液学发展史 0.3 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 0.4 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 1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1 造血器官 1.2 造血微环境 1.3 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1.4 造血的调控与细胞凋亡 2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2.1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2.2 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2.3 骨髓活体组织检验 2.4 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 2.5 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 2.6 流式细胞分析 2.7 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3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3.1 铁代谢指标的检验 3.2 叶酸和维生素 B12 的检验 3.3 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3.4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 3.5 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3.6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验 3.7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4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4.1 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中的应用 4.2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的应用 4.3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应用
4.4巨幼性贫血中的应用 4.5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4.6继发性贫血中的应用 4.7其他红细胞中的应用 5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5.1白细胞功能检验 5.2白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5.3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5.4白细胞动力学检验免疫标记及血清粒细胞抗体检测 6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6.1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概述 6.2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6.3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6.4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应用 6.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应用 6.6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6.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6.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6.9其他白细胞疾病 7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7.1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7.2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7.3血液凝固 7.4抗凝血系统 7.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7.6血液的流变特性 7.7血栓形成 8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8.1血栓与止血的筛查试验 8.2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 8.3血小板的检验 8.4凝血因子的检测 8.5抗凝物质的检测 8.6纤溶活性的检验 8.7血液流变学的检验
3 4.4 巨幼性贫血中的应用 4.5 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4.6 继发性贫血中的应用 4.7 其他红细胞中的应用 5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5.1 白细胞功能检验 5.2 白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5.3 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5.4 白细胞动力学检验免疫标记及血清粒细胞抗体检测 6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6.1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概述 6.2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6.3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6.4 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应用 6.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应用 6.6 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6.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6.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6.9 其他白细胞疾病 7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7.1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7.2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7.3 血液凝固 7.4 抗凝血系统 7.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7.6 血液的流变特性 7.7 血栓形成 8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8.1 血栓与止血的筛查试验 8.2 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 8.3 血小板的检验 8.4 凝血因子的检测 8.5 抗凝物质的检测 8.6 纤溶活性的检验 8.7 血液流变学的检验
9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 9.1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的应用 9.2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3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4抗血栓与溶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四、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学时) 知识 知识点 病例 单元 讨论 计 0 概论 2 2 1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4 4 2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8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14 14 4 红细胞拾哈的临床应用 10 18 28 5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1 26 27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6 16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4 4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4 4 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 5 5 总计 68 44 112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 2、适用专业类别: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3、主要教材: 《临床血液学检验》,许文荣王建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5版: 《临床检验基础》,刘成玉罗春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5版: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申子瑜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 《临床血液学检验习题集》第四版,许文荣王建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3版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30%(含考勤、课堂提问、实 验成绩),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70%。 六、实验项目及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分面 实验
4 9 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 9.1 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的应用 9.2 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3 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4 抗血栓与溶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四、时间分配 知识 单元 知 识 点 教学环节(学时) 讲 课 病例 讨论 课 实 验 上 机 课 外 小 计 0 概论 2 2 1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4 4 2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8 8 3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14 14 4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0 18 28 5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1 26 27 6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6 16 7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4 4 8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4 4 9 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 5 5 总 计 68 44 112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 2、适用专业类别: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3、主要教材: 《临床血液学检验》,许文荣 王建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第 5 版; 《临床检验基础》,刘成玉 罗春丽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第 5 版;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申子瑜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 版; 《临床血液学检验习题集》第四版,许文荣 王建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第 3 版。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30%(含考勤、课堂提问、实 验成绩),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 70%。 六、实验项目及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分配 实验 类型
1 正常血细胞涂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形态 3 综合性 2 异常血细胞涂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形态 3 综合性 3 正常骨髓细胞形态学阅片 显微镜观察正常骨髓细胞形态 6 综合性 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形态 4 正常骨髓象阅片及骨髓报告书写 3 综合性 学习书写骨髓报告 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阅片及骨髓报告 显微镜观察增生性贫血骨髓片 书写 综合性 5 书写骨髓报告 6 ITP骨髓象及血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ITP骨髓片及血片 3 综合性 显微镜观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 7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阅片 3 综合性 髓片及血片 显微镜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阅片 综合性 髓片及血片 显微镜观察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 9 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阅片 3 片及血片 综合性 10 POX、ALP染色 运用试剂盒做POX、ALP染色 6 综合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Coombs试验, 手工操作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1 4 蔗糖溶血试验 综合性 Coombs试验,蔗糖溶血试验 12 综合能力测试 综合性 J
5 1 正常血细胞涂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形态 3 综合性 2 异常血细胞涂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形态 3 综合性 3 正常骨髓细胞形态学阅片 显微镜观察正常骨髓细胞形态 6 综合性 4 正常骨髓象阅片及骨髓报告书写 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形态 学习书写骨髓报告 3 综合性 5 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阅片及骨髓报告 书写 显微镜观察增生性贫血骨髓片 书写骨髓报告 4 综合性 6 ITP 骨髓象及血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 ITP 骨髓片及血片 3 综合性 7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 髓片及血片 3 综合性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 髓片及血片 3 综合性 9 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阅片 显微镜观察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 片及血片 3 综合性 10 POX、ALP 染色 运用试剂盒做 POX、ALP 染色 6 综合性 1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Coombs 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 手工操作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Coombs 试验,蔗糖溶血试验 4 综合性 12 综合能力测试 3 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