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潭血液
第 三章 血 液
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血细胞生理 生理性止血 血型与输血
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血细胞生理 生理性止血 血型与输血
血液: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 作用: 运输:呼吸气体、营养物质、激素、代谢 产物等。 防御、保护:免疫、止血等。 缓冲:酸碱平衡。 体温调节
作用: •运输:呼吸气体、营养物质、激素、代谢 产物等。 •防御、保护:免疫、止血等。 •缓冲:酸碱平衡。 •体温调节。 血液: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
第一节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量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组成 第一节 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二.血量
血液的组成 一水 (91%~92%) 白蛋白 一血浆蛋白一 球蛋白 血 浆 (50%-60% 纤维蛋白原 厂Na*K*Ca2+Mg+ 溶质 电解质 -HCO CI-HPO SO 血液- (8%·9%) 一红细胞 气体 激素 白细胞 其它有机物 代谢尾产物 血细胞一 (40%~50%) 有机营养物 血小板
一、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F) 血细胞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男:40%-50% 女:37%-48% 血浆蛋白的功能: 白蛋白:胶体渗透压,运输,酸碱缓冲, 营养。 球蛋白:参与免疫反应。 纤维蛋白原:参与生理止血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F) 血细胞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男:40%-50% 女:37%-48% 血浆蛋白的功能: 白蛋白:胶体渗透压,运输,酸碱缓冲, 营养。 球蛋白:参与免疫反应。 纤维蛋白原:参与生理止血
二.血量(blood volume) 血量:全身血液总量。体重的7%-8%或每公斤 体重70-80ml 分为:循环血量(大部分)》 贮存血量(小部分》 血量恒定的意义: 保持血管一定的充盈度,维持正常血压和 血流,保证器官的正常血液灌注
二.血量(blood volume) 血量:全身血液总量。体重的7%-8%或每公斤 体重70-80ml 分为:循环血量(大部分) 贮存血量(小部分) 血量恒定的意义: 保持血管一定的充盈度,维持正常血压和 血流,保证器官的正常血液灌注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一)颜色: 取决于血红蛋白(Hb)的颜色 氧和Hb:鲜红; 还原Hb:暗红 (二)比重 全血:1.050-1.060g/cm3 红细胞数 血浆:1.025-1.030g/cm3 血浆蛋白 (三)粘度 全血:4-5—取决于红细胞数 血浆: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一) 颜色: 取决于血红蛋白(Hb)的颜色 氧和Hb:鲜红 ; 还原Hb:暗红 (二)比重 全 血:1.050-1.060g/cm3——红细胞数 血 浆:1.025-1.030g/cm3——血浆蛋白 (三)粘度 全血:4-5 ——取决于红细胞数 血浆:1.6-2.4 ——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四)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 1.渗透压的概念 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 (1)t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主要由血浆蛋白(白蛋白)形成 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和血浆容量 (2) 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主要由晶体物质(电解质)形成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细胞体积
(四)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 1.渗透压的概念 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F) (1)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主要由血浆蛋白(白蛋白)形成 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和血浆容量 (2)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主要由晶体物质(电解质)形成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细胞体积
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液体 如:0.85%NaC1、5%葡萄糖、1.9%尿素溶液 等张溶液: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的盐溶液 如:0.85%NaC1 (五)血浆pH值(7.35-7.45) 取决于血浆缓冲对 NaHCO3H,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等渗溶液:(F)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液体 如:0.85%NaCl、5%葡萄糖 、1.9%尿素溶液 等张溶液: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的盐溶液 如:0.85%NaCl (五)血浆pH值(7.35-7.45) 取决于血浆缓冲对 NaHCO3 /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