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载案讲满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临床麻醉学 年级2006 授课专业麻醉学系 教师陈玉培 职称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2 题目章节第二十四章烧伤病人的麻醉 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 作者徐启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第2版 学 1、了解烧伤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别是对全身的损害: 的 2、熟悉烧伤病人的麻醉特点和围麻醉期处理: 求 教学难 烧伤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 烧伤对全身的损害作用: 点 学 1、烧伤病人的麻辞管理特点: 2、烧伤病人围术期处理要点: 点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background pain procedural pain:stress 方法 讲授及多媒体教学、重点内容要板书 手 参考 .《现代麻醉学》第3版 资料 《Miller's Anesthesia》第6版 教研 室意 同意 教学组长:闵苏 教研室主任:闵苏 2009年9月1日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临床麻醉学 年级 2006 授课专业 麻醉学系 教 师 陈玉培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 2 题目章节 第二十四章 烧伤病人的麻醉 教材名称 《临床麻醉学》 作者 徐启明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 2 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了解烧伤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别是对全身的损害; 2、 熟悉烧伤病人的麻醉特点和围麻醉期处理; 教 学 难 点 1、 烧伤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 2、 烧伤对全身的损害作用; 教 学 重 点 1、 烧伤病人的麻醉管理特点; 2、 烧伤病人围术期处理要点; 外语 要求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background pain; procedural pain; stress 教学 方法 手段 讲授及多媒体教学、重点内容要板书 。 参考 资料 1.《现代麻醉学》第 3 版 2.《Miller’s Anesthesia》第 6 版 教研 室意 见 同意 教学组长:闵苏 教研室主任:闵苏 2009 年 9 月 1 日
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载末讲满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烧伤病人的麻醉 多媒体 、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 10min 1、现场急数 (1)讯速终止烧伤讨程 (2)温水(±15℃)冲洗2030min 2、初期观察和治疗 (1)判断意识(G1 asgow昏迷评分) (2)人工和控制呼吸 ,火灾现场及入院后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吸入损伤 ,一旦气道受累应立即清醒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 吸入C0的病人不能以观察S,来判断病人缺氧程度 ,血气分析 (3)判断出血和循环 低血容量休克 心动过速 低血压 ,未烧伤肢体Cap.充盈时间延长 建立静脉通路 选择未烧伤肢体的静脉 静脉切开(隐静脉股静脉) ,骨髓内输注 输入加温的乳酸林格溶液 抽血备检(基础值CO) (4)烧伤面积评估 中国九分法 手学法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 9%的Ⅱ度烧伤 中度 总面积10%^29%或15 儿童烧伤面积>10%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烧伤病人的麻醉 一、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 1、现场急救 (1)迅速终止烧伤过程 (2)温水(±15℃)冲洗 20~30min 2、初期观察和治疗 (1)判断意识(Glasgow 昏迷评分) (2)人工和控制呼吸 ➢ 火灾现场及入院后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吸入损伤 ➢ 一旦气道受累应立即清醒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 ➢ 吸入 CO 的病人不能以观察 SpO2 来判断病人缺氧程度 ➢ 血气分析 (3)判断出血和循环 ◼低血容量休克 ➢心动过速 ➢低血压 ➢未烧伤肢体 Cap.充盈时间延长 ◼建立静脉通路 ➢选择未烧伤肢体的静脉 ➢静脉切开(隐静脉 股静脉) ➢骨髓内输注 ◼输入加温的乳酸林格溶液 ◼抽血备检(基础值 COHb) (4)烧伤面积评估 ◼中国九分法 ◼手掌法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 <9%的Ⅱ度烧伤 中度 总面积 10%~29%或<10%的Ⅲ度烧伤 重度 总面积 30%~49%或 10%~19%的Ⅲ度烧伤或总面积<30%但合并以下之一全身情况 较重/休克,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特重 总面积≥50%,或≥20%的Ⅲ度烧伤 3、液体治疗及监测 (1)液体复苏对象 成人 烧伤面积>15% 儿童 烧伤面积>10% 多媒体 10min 10min
国庆医科大学时床学院我素讲满 (2)烧伤补液计算 成人 首24h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1.5ml+2000m 儿童首24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2ml+Xml (3)补液方法 首8h输1/2总量 后2个8h各输1/4总量 液体复苏效果: 尿量 成人>0.5ml/kg/h儿童>1nl/kg/ ,血压回升稳定 二、烧伤病人与麻醉有关的病理、生理和药理改变 10min 1、气道 2、循环 烧伤后的立即反应是体液渗出,持续36一48 小面积浅度烧伤,渗出有限,通过代偿,不影响有效循环血量 大面积深度烧伤,大量渗出可导致急剧低血容量性休克 ,渗出规律:渗出是逐步的,伤后2一3h最剧,8劭达高峰,后渐慢,至48h渐趋恢复, 渗出于组织间的水肿液开始回收,血压趋向稳定,尿量开始增多。此规律指导早期补液 速度应“先快后慢 机理 3、肌肉:对肌松药的选择的影响 4、药理学 三、术前评估和准备 10min 1、烧伤病人早期手术目的 整形 清除坏死组织 降低SIRS诱发因素 2麻醉面临的问题 气道损伤低氧血症 低温 疼痛 凝血障碍 电解质紊乱 快速液体转移 禁食与烧伤病人高代谢矛盾 举例:一个大面积烧伤病人围麻醉期处理的特点,引导学生向烧伤病人面临的具体麻醉 10min 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3、手术时机 液体复苏充分 无低氧血症 底辞前准各 要求由全能麻碎医师参与麻醉 备用复杂通气模式的麻醉机/呼吸机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3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3 (2)烧伤补液计算 成人 首 24h 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 ×1.5ml+2000ml 儿童 首 24h 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 ×2ml +X ml (3)补液方法 首 8h 输 1/2 总量 后 2 个 8h 各输 1/4 总量 液体复苏效果: 尿量 成人>0.5ml/kg/h 儿童>1ml/kg/h 血压回升稳定 二、烧伤病人与麻醉有关的病理、生理和药理改变 1、气道 2、循环 烧伤后的立即反应是体液渗出,持续 36~48h 小面积浅度烧伤,渗出有限,通过代偿,不影响有效循环血量 大面积深度烧伤,大量渗出可导致急剧低血容量性休克 ➢渗出规律:渗出是逐步的,伤后 2~3h 最剧,8h 达高峰,后渐慢,至 48h 渐趋恢复, 渗出于组织间的水肿液开始回收,血压趋向稳定,尿量开始增多。此规律指导早期补液 速度应“先快后慢” 机理 3、 肌肉:对肌松药的选择的影响; 4、 药理学 三、术前评估和准备 1、烧伤病人早期手术目的 整形 清除坏死组织 降低 SIRS 诱发因素 2 麻醉面临的问题 气道损伤 低氧血症 低温 疼痛 凝血障碍 电解质紊乱 快速液体转移 禁食与烧伤病人高代谢矛盾 举例:一个大面积烧伤病人围麻醉期处理的特点,引导学生向烧伤病人面临的具体麻醉 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3、 手术时机 液体复苏充分 无低氧血症 4、 麻醉前准备 要求由全能麻醉医师参与麻醉 备用复杂通气模式的麻醉机/呼吸机 10min 10min 10min
庆医科大学床半院教未讲满 手术室温控26℃~28℃ 5、麻醉前用药 镇静镇痛药 四、麻醉药物的洗轻 1、麻醉诱导和维持 氯胺酮、丙泊酚 2肌松药 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避免应用琥珀胆碱 3、镇痛 慎用/禁用非笛体抗炎药 10min 4、与麻醉药应用相关的药物 五、术中管理 1、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最好采用纤支镜插管 方便评估气管内烧伤的程度 方便导管顺利插入 大面积烧伤并烟雾吸入可应用PEEP 大量体液丢失续延迟拔管 2、液体和内环境管理 成人丢失3一4%循环血液/清创1%烧伤面积 儿童丢失2.8%循环血液/清创1%烧伤面积 应用止血带:输血20ml/清创1%烧伤面积 3、病人体位 4、监测 六、烧伤手术常用麻醉方法 10min 1、氯胺酮静脉麻醉 成人1一2mg/kg诱导,25mg/kg/小维持(浓度为0.1%0.2%),低龄儿童6~8mg/kg 肌注,可以复合应用镇静催眠药: 2、丙泊酚静脉麻醉 丙泊酚十芬太尼,丙泊酚十小剂量氯胺酮 3、静-吸复合麻醉 4、局部麻醉 5、椎管内麻醉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4 手术室温控 26℃~28℃ 5、 麻醉前用药 镇静镇痛药 四、麻醉药物的选择 1、麻醉诱导和维持 氯胺酮、丙泊酚 2 肌松药 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避免应用琥珀胆碱; 3、 镇痛 慎用/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4、 与麻醉药应用相关的药物 五、术中管理 1、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最好采用纤支镜插管 方便评估气管内烧伤的程度 方便导管顺利插入 大面积烧伤并烟雾吸入可应用 PEEP 大量体液丢失续延迟拔管 2、 液体和内环境管理 成人丢失 3~4%循环血液/清创 1%烧伤面积 儿童丢失 2.8%循环血液/清创 1%烧伤面积 应用止血带:输血 20ml /清创 1%烧伤面积 3、 病人体位 4、 监测 六、烧伤手术常用麻醉方法 1、氯胺酮静脉麻醉 成人 1~2mg/kg 诱导,2~5mg/kg/h 维持(浓度为 0.1%~0.2%),低龄儿童 6~8mg/kg 肌注,可以复合应用镇静催眠药; 2、 丙泊酚静脉麻醉 丙泊酚+芬太尼,丙泊酚+小剂量氯胺酮 3、 静-吸复合麻醉 4、 局部麻醉 5、 椎管内麻醉 10min 10min 10min
国庆医科大学时床学院我素讲满 烧伤病人的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共同参与,麻醉医师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麻醉医师必须 熟悉这类病人的麻醉处理原则,以便在急诊条件下教治严重烧伤病人,在非急诊情况下为 需要后期处置的烧伤病人实施麻醉。 2、烧伤病人在气道管理、围术期液体治疗、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手术 小结 的麻醉,授课过程中应给予学生重点突出。 1、简述烧伤病人气管管理的特点? 2、大面积烧伤病人肌松药选择的原则,为什么? 3、简述烧伤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特点? 思考 题及 预习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 预习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5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5 小结 1、 烧伤病人的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共同参与,麻醉医师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麻醉医师必须 熟悉这类病人的麻醉处理原则,以便在急诊条件下救治严重烧伤病人,在非急诊情况下为 需要后期处置的烧伤病人实施麻醉。 2、 烧伤病人在气道管理、围术期液体治疗、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手术 的麻醉,授课过程中应给予学生重点突出。 思考 题及 预习 1、 简述烧伤病人气管管理的特点? 2、 大面积烧伤病人肌松药选择的原则,为什么? 3、 简述烧伤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特点? 预习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