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庆医科大学脑床学院未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临床麻醉学 年级2006级 授课专业临床麻醉系 数师刘新伟 职称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课学时1 题目章节十六章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 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 作者徐启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2版 了解术前体液的改变,术前体液的补充 2. 目的要求 掌握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3. 了解常用输液制剂和血液制品。 4. 了解血液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难 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点 教学重 术前体液的补充, 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外语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colloid,fresh frozen plasma 讲授及多媒体教学。 手段 参考 《现代麻醉学》第3版 资料 《Miller'sAnesthesia》第6版 教研 室意 同意 见 教学组长:闵苏 2009年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临床麻醉学 年级 2006 级 授课专业 临床麻醉系 教 师 刘新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 1 题目章节 十六章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 教材名称 《临床麻醉学》 作者 徐启明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 2 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了解术前体液的改变,术前体液的补充 2. 掌握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3. 了解常用输液制剂和血液制品。 4. 了解血液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教 学 难 点 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教 学 重 点 1. 术前体液的补充。 2. 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外语 要求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platelet; cryoprecipitate; colloid; fresh frozen plasma. 教学 方法 手段 讲授及多媒体教学。 参考 资料 1. 《现代麻醉学》第 3 版 2.《Miller’s Anesthesia》第 6 版 教研 室意 见 同意 教学组长:闵苏 教研室主任:闵苏 2009 年 9 月 1 日
露庆医科大学临床半蕊藏素讲满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多媒体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 正常体液分布 1. 体液 男:占总体重的60% 女:占总体重的55% 2.体液分布 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 细胞外液: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 血管内液占体重的5%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维持体液平衡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体液基础需要 成人每日体液丢失量 呼吸道蒸发 400ml 。 皮肤出汗、蒸发 500ml 1500ml 粪似 100ml 总 2500ml 体液基础需要量 成人每日约2000-3000ml。 补充方法: 以体重60kg为例: 第1个10kg需要量100mlkg。 第2个10kg需要量50mlkg 第3及以后的需要量20-25mlkg。 计算:10e100=1000ml 10∈50=500ml 40∈25=1000m 共2500ml。 术前体液的改变 10min 每日体液的丢失,术前禁食、禁饮 (成人择期手术,要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 额外丢失: 术前呕吐、腹泻、肠 术前胃肠道准各 术前失血、失水 术前体液的补充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 正常体液分布 1. 体液 男:占总体重的 60% 女:占总体重的 55% 2. 体液分布 细胞内液:占体重的 40% 细胞外液:组织间液占体重的 15% 血管内液占体重的 5%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维持体液平衡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体液基础需要 成人每日体液丢失量 • 呼吸道蒸发 400ml • 皮肤出汗、蒸发 500ml • 尿 1500ml • 粪便 100ml • 总共 2500ml 体液基础需要量 • 成人每日约 2000~3000ml。 补充方法: 以体重 60kg 为例: 第 1 个 10 kg 需要量 100 ml/kg。 第 2 个 10 kg 需要量 50ml/kg。 第 3 及以后的需要量 20~25ml/kg。 计算:10 100=1000ml 10 50= 500ml 40 25=1000ml 共 2500ml 。 术前体液的改变 • 每日体液的丢失, 术前禁食、禁饮 ( 成人择期手术,要禁食 12 小时,禁饮 6 小时。) 额外丢失: • 术前呕吐、腹泻、肠瘘 • 术前胃肠道准备 • 术前失血、失水 术前体液的补充 多媒体 10min 10min
重庆医科大半床半院案讲满 补充每日生理需要量 成人按40-50mlkg/d补充 补充禁食、禁饮期间体液的丢失。 (ml户(基础需要量24)e禁食时间h) 般在麻醉前1小时内输完 术前失水、失血量的朴充 补充术前禁食后液体需要量: 可以按4:2:1原测(计算每小时液体需要量) 第1个10kg×4(ml) 第2个10kg×2(ml) 第3及以后的10kg×1(ml) 70kg病人,禁食8小时后的液体缺少量计算: 880ml=(4×10+2×10+1×50)mlh×8 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麻醉手术期体液改变 生理性水、电解质改变 。 麻醉引起的体液改变 第三间隙内体液的潴留 手术创面渗出、蒸发、出血 体温升高→产热增加→散热增加→水、钠丢失。 第三间隙内体液的潴留 ·概念:手术创伤,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间液,血浆渗透 到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导致循环学容量减少。这一部分组织间液,血浆固定 在受伤组织中,称为细胞外液的隔离',成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形成所谓“第 三间隙液”。 ·肝胆手术:1000-1500ml 腹腔内手术:500-2000m 10min 麻醉手术期间输液 补充基础需要量,术中按3-4ml/kgh输入。 。 失血量的补充Hb<80gL应输血。 术中额外丢失量的补充 不显性失水、出汗、蒸发。 麻辞药物引起全身血管扩张。 第三间隙液的形成。 输液的同时必须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并纠正之。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3 补充每日生理需要量 • 成人按 40~50ml/kg/d 补充 补充禁食、禁饮期间体液的丢失。 • (ml)=(基础需要量/24) 禁食时间(h) 一般在麻醉前 1 小时内输完 • 术前失水、失血量的补充 补充术前禁食后液体需要量: 可以按 4:2:1 原则 (计算每小时液体需要量) • 第 1 个 10 kg ×4(ml) • 第 2 个 10 kg ×2 (ml) • 第 3 及以后的 10 kg ×1 (ml) • 70kg 病人,禁食 8 小时后的液体缺少量计算: • 880 ml =(4 ×10+2 ×10+1 ×50)ml/h ×8 麻醉手术期间体液改变与输液 麻醉手术期体液改变 • 生理性水、电解质改变 • 麻醉引起的体液改变 • 第三间隙内体液的潴留 • 手术创面渗出、蒸发、出血 • 体温升高→产热增加→散热增加→水、钠 丢失。 第三间隙内体液的潴留 • 概念:手术创伤,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间液,血浆渗透 到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 ,导致循环学容量减少。这一部分组织间液,血浆固定 在受伤组织中,称为‘细胞外液的隔离’,成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形成所谓“第 三间隙液”。 • 肝胆手术: 1000-1500ml. • 腹腔内手术: 500-2000ml. • 麻醉手术期间输液 • 补充基础需要量,术中按 3~4ml/kg/h 输入。 • 失血量的补充 Hb<80g/L 应输血。 • 术中额外丢失量的补充 不显性失水、出汗、蒸发。 麻醉药物引起全身血管扩张。 第三间隙液的形成。 • 输液的同时必须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并纠正之。 10min
露庆医科大学临床半院载来讲满 常用输液制剂 10min 1.晶体液(crystalloid solution) ·溶质分子或离子小于lm,或1光束通过时不产生光反射现象时 称为晶体,如氯化钠、葡萄糖等。 优点 来源方便,便官 品体液成分接近功能性细胞外液,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在体液复苏中具有高效、快速和安全的特点 缺点。 。 在血管内半衰期短。 体液复苏时用量较大可致外周组织水肿。 2.0.9%NaCI液(生理盐水) 用于补充C1和Na+,输入过多可致高氯血症。 3.乳酸钠林格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 成分及电解质含量与细胞外液相近,是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外液礼 充液,降低血粘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保护肾功能。 4.葡萄糖液(glucose solution,.Dextrose) 是临床上常用的不含电解质的品体液,有5%,10%和50%的浓度。葡 萄糖液可用于能量补充,改善机体供能。 麻醉和手术期间由于应激反应可致糖原分解增强,血糖升高,故围 术期应限量补充葡萄糖液。 5.胶体液(colloid solution) 溶质分子>1m,或1光束通过时出现光反射现象时,称为胶体,如白蛋白 羟乙基淀粉等。 。血浆(plasma) 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和补充凝血因子可选用血浆、新鲜冰冻 务血浆和冷冻干燥血浆 ·白蛋白(albumin) 价格昂贵,主要用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治疗低蛋白血 症 右旋糖酐(dextran) D70适用于血浆容量补充,扩容效果可维持4h,一次用量不超过 1000ml,否则可引起出血倾向。D40扩容时间短,维持1,5h,主要用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和红细胞聚集作用,改善微循环。 扩容效果好,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对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 明胶(Gelatin) 分为尿联明胶和琥珀明胶溶液,扩容时间2~3h,后者无用量限制, 对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 围麻醉期补液小结: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4 常用输液制剂 1. 晶体液(crystalloid solution) • 溶质分子或离子小于1nm,或1光束通过时不产生光反射现象时, 称为晶体,如氯化钠、葡萄糖等。 优点 • 来源方便,便宜 • 晶体液成分接近功能性细胞外液,能增加肾小 球滤过率。 • 在体液复苏中具有高效、快速和安全的特点 缺点。 • 在血管内半衰期短。 • 体液复苏时用量较大可致外周组织水肿。 2. 0.9%NaCI 液(生理盐水) 用于补充 CI-和 Na+,输入过多可致高氯血症。 3. 乳酸钠林格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 成分及电解质含量与细胞外液相近,是临床 上常用的细胞外液补 充液,降低血粘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保护肾功能。 4. 葡萄糖液(glucose solution, Dextrose) 是临床上常用的不含电解质的晶体液,有 5%,10%和 50%的浓度。葡 萄糖液可用于能量补充,改善机体供能。 麻醉和手术期间由于应激反应可致糖原分解增强,血糖升高,故围 术期应限量补充葡萄糖液。 5. 胶体液(colloid solution) 溶质分子>1nm,或 1 光束通过时出现光反射现象时,称为胶体,如白蛋白、 羟乙基淀粉等。 • 血浆(plasma) 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和补充凝血因子可选用血浆、新鲜冰冻 务血浆和冷冻干燥血浆 • 白蛋白(albumin) 价格昂贵,主要用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治疗低蛋白血 症 • 右旋糖酐(dextran) D70 适用于血浆容量补充,扩容效果可维持 4h,一次用量不超过 1000ml,否则可引起出血倾向。D40 扩容时间短,维持 1.5h,主要用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和红细胞聚集作用,改善微循环。 • 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1 starch) 扩容效果好,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对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 • 明胶(Gelatin) 分为尿联明胶和琥珀明胶溶液,扩容时间 2~3h,后者无用量限制, 对凝血机制无明 显影响。 围麻醉期补液小结: 10min
重庆医科大半床半院案讲满 补充生理需要量。 补充术前体液手失量 补充由于麻醉引起的相对血容量不足。 补充术中体液丢失量。 补充术中失血:1.晶体液2胶体液3.输血 丢失血容量1份=2份品体液十1份胶体液 衡量病人血容量补足与否,则要依靠 1.循环监测。2.尿量监测。 血液保护 意义: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受血者的安全。 解决血源短缺的问题。 方法:自体输血、血液稀释、血液回收。 成分输血 优点: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综合利用、节约血资源 成分输血一一种类 红细胞制剂 新鲜冰冻血浆(FFP 血小板 冷沉淀物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5 • 补充生理需要量。 • 补充术前体液丢失量。 • 补充由于麻醉引起的相对血容量不足。 • 补充术中体液丢失量。 • 补充术中失血:1.晶体液. 2.胶体液. 3. 输血。 丢失血容量 1 份 = 2 份晶体液 + 1 份胶体液 • 衡量病人血容量补足与否,则要依靠 1.循环监测。2. 尿量监测。 血液保护 意义: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受血者的安全 。 解决血源短缺的问题。 方法:自体输血、血液稀释、 血液回收。 成分输血 优点:制剂容量小、浓度和 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综合利用、节约血资源 成分输血——种类 红细胞制剂 新鲜冰冻血浆(FFP) 血小板 冷沉淀物
置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表来讲满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学会判断麻醉手术中输血输液原则及其输入的种类:主张节约用血、鼓 小结 励成分输血和大学生无偿献血。 思考 题及 1.输血的弊病在哪里 预习 2.常用的晶体和胶体包括哪些? 预习胸科手术的麻醉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6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6 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学会判断麻醉手术中输血输液原则及其输入的种类;主张节约用血、鼓 励成分输血和大学生无偿献血。 思考 题及 预习 1. 输血的弊病在哪里 2. 常用的晶体和胶体包括哪些? 预习 胸科手术的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