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裁来讲满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临床麻醉学 年级2006 授课专业麻醉学系 教师王寿勇 职称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6 题目章节 第二十七章小儿麻醉 教材名称 《临床麻醉学》 作者徐启明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第2版 紫挥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剂生理特点 了解小儿麻醉前评估、麻醉前准各、常用麻醉方法和装置:熟悉麻醉期间监测 目的要求 熟悉小儿术中输液输血的原则 了解小儿术后管理 教学难点 小儿呼吸、循环系统与成人的不同点 麻醉期间的监测:围术期小儿输液。 处领 热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infant mortality,breathing rate,tidal voume,glottis 讲授并借助多媒体。 资 《小儿麻醉学》第2版 2. 《Miller''s Anesthesia》第6版 教学组长:闵苏 2009年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临床麻醉学 年级 2006 授课专业 麻醉学系 教 师 王寿勇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 6 题目章节 第二十七章 小儿麻醉 教材名称 《临床麻醉学》 作者 徐启明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 2 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掌握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了解小儿麻醉前评估、麻醉前准备、常用麻醉方法和装置;熟悉麻醉期间监测 熟悉小儿术中输液输血的原则 了解小儿术后管理 教 学 难 点 小儿呼吸、循环系统与成人的不同点。 教 学 重 点 麻醉期间的监测;围术期小儿输液。 外语 要求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 infant mortality; breathing rate; tidal volume; glottis 教学 方法 手段 讲授并借助多媒体。 参考 资料 1.《小儿麻醉学》 第 2 版 2.《Miller’s Anesthesia》第 6 版 教研 室意 见 同意 教学组长:闵苏 教研室主任:闵苏 2009 年 9 月 1 日
重庆医科大半床半院载未讲满 教学内容 牙聚 小儿麻醉 ANESTHESIAOF PEDIATRICS 概述:小儿年龄划 ·新生儿 <28天 ·婴儿 <1岁 ·幼儿 2-3岁 ·儿童 418岁 小儿麻醉医师的基本要求: 熟悉正常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熟悉与疾病有关的小儿解剖、病理生理的改变。 了解手术方式,对生命体征的影响以及手术进程。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一、解剖特点 5min 头:头大,颈短 舌:舌大,易阻塞气道 鼻:()鼻孔较大 (②)鼻腔较狭窄,粘膜娇嫩 (③)鼻咽部淋巴组丰富,腺样体增殖 喉头:婴儿喉头位置较高,相当与颈3一4椎体, 要幼儿喉呈漏斗状,成人呈桶状。 会厌:婴儿会厌较长较硬,呈“山”字型。 环状软骨:以声门下的环状软骨平面最为狭窄。为圆型,故一般不需要带 囊的气管导管。 气管:婴儿气管短,管径小。粘膜娇嫩,易水肿。 右支气管与气管夹角较左侧小,故气管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 气道直径较小,微小的变化即可引起明显的气道阻力增加,Poiseuille定律指 出,对层流阻力与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轻微的水肿可使气道阻力明显增加 导致气道受累。操作轻柔,导管管径合适 呼吸生理 ·呼吸的调节 5min ·呼吸调节与生化和反射机制有关。足月新生儿已发育完善。与成人一样,PC0 增加和PaO2下降均会引起通气量增加。 ·早产儿对PaCO2增加反应迟钝。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小儿麻醉 ANESTHESIA OF PEDIATRICS 概述:小儿年龄划分 • 新生儿 <28 天 • 婴儿 <1 岁 • 幼儿 2-3 岁 • 儿童 4-18 岁 小儿麻醉医师的基本要求: 熟悉正常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熟悉与疾病有关的小儿解剖、病理生理的改变。 了解手术方式,对生命体征的影响以及手术进程。 Ⅰ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 呼 吸 系 统 Respiratory System 一、解剖特点 头:头大,颈短 舌:舌大,易阻塞气道 鼻:⑴鼻孔较大 ⑵鼻腔较狭窄,粘膜娇嫩 ⑶鼻咽部淋巴组丰富,腺样体增殖 喉头:婴儿喉头位置较高,相当与颈 3~4 椎体, 婴幼儿喉呈漏斗状,成人呈桶状。 会厌:婴儿会厌较长较硬,呈“u”字型。 环状软骨:以声门下的环状软骨平面最为狭窄。为圆型,故一般不需要带气 囊的气管导管。 气管:婴儿气管短,管径小。 粘膜娇嫩,易水肿。 右支气管与气管夹角较左侧小,故气管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 气道直径较小,微小的变化即可引起明显的气道阻力增加,Poiseuille 定律指 出,对层流阻力与半径的 4 次方成反比, 轻微的水肿可使气道阻力明显增加, 导致气道受累。-操作轻柔,导管管径合适 二、呼吸生理 • 呼吸的调节 • 呼吸调节与生化和反射机制有关。足月新生儿已发育完善。与成人一样,PaCO2 增加和 PaO2 下降均会引起通气量增加。 • 早产儿对 PaCO2 增加反应迟钝。 多媒体 5 分钟 5min 5min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半院藏来讲满 ·对PaO2下降,体温正常时,可增加通气量,体温下降时,产生呼吸抑制而非过 度通气。(保暖的重要性)。 三、呼吸动力学 ①肺的顺应性较好,胸廓柔软,胸壁顺应性好,〈面罩加压给氧时动作轻柔,否则 5min 易舌后坠,甚至肺泡、小支气管破裂。) ②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吸气肌主要为隔肌,呼气是被动。腹胀、手术牵拉、体位 四、呼吸功能 ·肺容量小,呼吸频率快。(对麻醉机的要求高》 第二节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一、新生儿的循环功能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动脉导管和卵圆孔闭锁,由胎儿循环进入自行循环。 10min 心率很快,120~170次/分钟:每搏出量小(45ml),心排出量500600ml。 。 收缩压60一80mmHg,舒张压40-50 nmHg,.选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以 臂长度的23为好 ·血容量为80-85mlkg相对比成人多。 二、小儿心血管参数 10min 年龄 心率 动脉压(mmHg 心脏指数 心排出星 血容量 (次分) 收缩压 舒张压 (L/min) (L/min)(ml/kg) 早产儿29-170 50±3 B0±2 100 新生儿115-151 7±3 2±4 5±0.6 .4±0.1 80-85 个月 100-140 9±29 0±10 2.0±0.5 8±0.2 75 2个月100-140 96±30 6±25 2.0±0.6 1±0.3 75 80-130 09±25 4±25 1±0.7 .7±0.4 75 85-115 100±25 7±23 72 80-100 4±14 5±9 7±0.9 7±0.7 72 170-90 15±19 59±10 .3±1.1 .5±1.0 72 心率与心律Heart Rate and Cardiac Rhythm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变慢,至12岁时与成人相近。 10min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3 • 对 PaO2 下降,体温正常时,可增加通气量,体温下降时,产生呼吸抑制而非过 度通气。(保暖的重要性)。 三、呼吸动力学 ① 肺的顺应性较好,胸廓柔软,胸壁顺应性好,(面罩加压给氧时动作轻柔,否则 易舌后坠,甚至肺泡、小支气管破裂。) ②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吸气肌主要为隔肌,呼气是被动。腹胀、手术牵拉、体位)。 四、呼吸功能 • 肺容量小,呼吸频率快。(对麻醉机的要求高) 第二节 循 环 系 统 Circulatory System 一、新生儿的循环功能 •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动脉导管和卵圆孔闭锁,由胎儿循环进入自行循环。 • 心率很快,120 ~170 次/分钟;每搏出量小(4~5ml),心排出量 500~600ml。 • 收缩压 60 一 80mmHg,舒张压 40~50mmHg,选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以上 臂长度的 2/3 为好。 • 血容量为 8O~85ml/kg,相对比成人多。 二、小儿心血管参数 年龄 心率 动脉压(mmHg) 心脏指数 心排出量 血容量 (次/分) 收缩压 舒张压 (L/min) (L/min) (ml/kg) 早产儿 129-170 50±3 30 ±2 —— —— 100 新生儿 115-151 67±3 42±4 2.5 ±0.6 0.4±0.1 80-85 6 个月 100-140 89±29 60±10 2.0 ±0.5 0.8±0.2 75 12 个月 100-140 96±30 66±25 2.0±0.6 1.1±0.3 75 2 岁 80-130 99±25 64±25 3.1±0.7 1.7±0.4 75 3 岁 85-115 100±25 67±23 —— —— 72 5 岁 80-100 94±14 55±9 3.7±0.9 2.7±0.7 72 12 岁 70-90 115±19 59±10 4.3±1.1 4.5±1.0 72 三、 心率与心律 Heart Rate and Cardiac Rhythm •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变慢,至 12 岁时与成人相近。 5min 10min 10min 10min
置庆医科大半脑床半鹿藏未讲满 新生儿心脏的舒张功能差,每搏量的增加是有限的,只能通过增快心率来提高 心排出量。 儿童的心动过缓比心动过速更有意义。心动过缓主要见于缺氧,气管插管或某 些手术刺激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以及深麻醉。可给予阿托品捉高心率,特别是 因缺氧或深麻醉引起的心动过缓必须立即减浅麻醉,纠正缺氧以免造成呼吸心 跳骤停。婴幼儿能很好地耐受心动过速,当心率达210次/分钟时,也不会导到 心排出量的下降,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必须消除引起的原因,如疼痛、膀胱 充盈或高二氧化碳血症和血容量不足。(艾司洛尔) 四、血压(Blood Pressure) 动脉血压随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小,血压越低。缺氧导致的血管收缩,主要是外周 血流减少。中心静脉压(CVP)2~6mmHg与成人相似, 五、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按体重计,由于小儿的代谢率高,其心排出量比成人高30%~50%: 若按体表面积计,则无本质区别。轻度缺氧可兴奋心肌收缩增加心排出量,而严重缺氧 则导致心排出量减少。 六、血容量(Blood6lume) 按体重计,儿童的血容量比成人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手术常伴有出血, 了解小儿对低血容量的反应,对及时补充血容量很重要。动脉压的改变与血容量的减 程度成比例。新生儿对容量血管的控制较差,且压力感受器发育不良,故对低血容量反 应较差 新生儿血容量85ml/kg 婴儿血容量80ml/kg 学龄前儿童血容量75ml/kg成年儿血容量70m/kg 七、血 液 生理性贫血期: 定义:生后一周内血红蛋白下降直至8周后停止。 10min 原因: ①红细胞系增生减少,生后建立了肺循环,动脉氧饱和度由45%增加到95%,红年 胞生成素合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②胎儿红细胞生存期短,生后逐渐破坏。 ③生后3个月内体重增长最快,血容量扩充,红细胞被稀释。 第三节体温调节Temperature Modulation 一、体温易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机制发有不全 10min 皮下脂肪少,产热少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4 • 新生儿心脏的舒张功能差,每搏量的增加是有限的,只能通过增快心率来提高 心排出量。 • 儿童的心动过缓比心动过速更有意义。心动过缓主要见于缺氧,气管插管或某 些手术刺激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以及深麻醉。可给予阿托品捉高心率,特别是 因缺氧或深麻醉引起的心动过缓必须立即减浅麻醉,纠正缺氧以免造成呼吸心 跳骤停。婴幼儿能很好地耐受心动过速,当心率达 210 次/分钟时,也不会导致 心排出量的下降,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必须消除引起的原因,如疼痛、膀胱 充盈或高二氧化碳血症和血容量不足。(艾司洛尔) 四、血压 (Blood Pressure) 动脉血压随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小,血压越低。缺氧导致的血管收缩,主要是外周 血流减少。中心静脉压(CVP)2~6mmHg 与成人相似。 五、心输出量 (Cardiac Output) 按体重计,由于小儿的代谢率高,其心排出量比成人高 30%~50%; 若按体表面积计,则无本质区别。轻度缺氧可兴奋心肌收缩增加心排出量,而严重缺氧 则导致心排出量减少。 六、 血容量 (Blood Volume) 按体重计,儿童的血容量比成人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手术常伴有出血, 了解小儿对低血容量的反应,对及时补充血容量很重要。动脉压的改变与血容量的减少 程度成比例。新生儿对容量血管的控制较差,且压力感受器发育不良,故对低血容量反 应较差。 新生儿血容量 85ml/kg 婴儿血容量 80ml/kg 学龄前儿童血容量 75ml/kg 成年儿血容量 70ml/kg 七、血 液 生理性贫血期: 定义:生后一周内血红蛋白下降直至 8 周后停止。 原因: ①红细胞系增生减少,生后建立了肺循环,动脉氧饱和度由 45%增加到 95%,红细 胞生成素合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②胎儿红细胞生存期短,生后逐渐破坏。 ③生后 3 个月内体重增长最快,血容量扩充,红细胞被稀释。 第三节 体温调节 Temperature Modulation 一、体温易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全 皮下脂肪少,产热少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 10min 10min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半院载来讲满 二、对麻碎的影响 体温下降时麻醉易加深(麻药用量减少)。引起呼吸循环抑制且苏醒延迟。术后肺部并 发症增加,并易发生硬肿症。 三、措 施 室温32-34°C,相对湿度为50% 。 电热毯或变温毯。 ·全麻病人呼吸应加热加湿。 ·对输入患儿的液体和血液讲行加洱。(防止气栓) 四、注意事项 10min 6个月-3岁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有不全,体温调节机制发有不完善,麻醉期间体 温有升高倾向,特别是感染病人,易引起惊厥。(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因此应该常规 监测体温。 Ⅱ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 、病人精神准备 10min 作好沟通工作,减轻精神紧张 ,病人体格准备 营养状态的改善: 营养不良采用支持疗法: 输氨基酸和脂肪乳: 贫血(9gL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 ·、ASA分级 I:正常健康 Ⅱ:有轻度系统性疾病 10min Ⅲ: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N: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经常面临生命威胁 V:不能手术,生命难以维持24h的濒死病人 二、术前禁食 禁食时间 禁饮时间 成人 12h 4h >2岁 sh 3h 12岁 6h 3h 6月婴儿4h 2h 为了避免误吸,术前必须禁食,小儿主要是根据胃的排空时间而决定的,如果禁食过长,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5 二、对麻醉的影响 体温下降时麻醉易加深(麻药用量减少)。引起呼吸循环抑制且苏醒延迟。术后肺部并 发症增加,并易发生硬肿症。 三、措 施 • 室温 32-34°C,相对湿度为 50%。 • 电热毯或变温毯。 • 全麻病人呼吸应加热加湿。 • 对输入患儿的液体和血液进行加温。(防止气栓) 四、注意事项 6 个月-3 岁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善,麻醉期间体 温有升高倾向,特别是感染病人,易引起惊厥。(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因此应该常规 监测体温。 Ⅱ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 一、病人精神准备 作好沟通工作,减轻精神紧张 二、病人体格准备 营养状态的改善: 营养不良采用支持疗法; 输氨基酸和脂肪乳; 贫血(<9g/L)输血使 Hb>9g/L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 一、ASA 分级 Ⅰ:正常健康 Ⅱ:有轻度系统性疾病 Ⅲ: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经常面临生命威胁 Ⅴ:不能手术,生命难以维持 24h 的濒死病人 二、术前禁食 禁食时间 禁饮时间 成人 12h 4h >2 岁 8h 3h 1-2 岁 6h 3h 6 月婴儿 4h 2h 为了避免误吸,术前必须禁食,小儿主要是根据胃的排空时间而决定的,如果禁食过长, 10min 10min 10min
置庆医科大学床半院藏讲满 可产生低血糖和脱水,需术前补液。 三、术前补液 ·主要根据脱水的程度来判断需要补液的量 10min ·脱水程度的估计: 丢失量占体重 体征 5% 皮肤饱满减退,口干 10% 尿少,心动过速,前囟凹陷 15% 低血压,眼球下限,神志淡漠 20% 神志消失 第三节术前用药 一、用药目的 使患儿充分镇静,减少紧张和恐惧心理 。 减轻和消除麻醉药的副作用,预防局麻药中毒 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减轻和避免手术产生的不良反应 10min ·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常用术前药 ·安定镇静药:安定对大脑边缘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解除恐惧和焦虑心理,用于 体质差的小儿。 催眠药:巴比妥类,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中毒。 镇痛药:哌替啶,能与全身麻醉药起协同作用,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现少用。 ·抗胆碱药: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松弛多种平滑 肌,抑制多种腺体的分泌,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阿托品:0.01mgkg东莨菪碱:0.015mgkg 三、注意事项 ·麻醉前用药应按时、定量,过早、过迟和剂量不适当均可影响用药效果,一般 术前1h。 危重患儿颅脑外伤以及呼吸代偿不全,忌用吗啡,慎用度冷丁,可用安定 高热病人,大热天不用阿托品等,用东莨菪碱。 Ⅲ麻醉方法和装置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定义:麻醉药通过静脉或呼吸道吸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意识消失,感觉消失 的麻醉方法。 特点可逆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6 可产生低血糖和脱水,需术前补液。 三、术前补液 • 主要根据脱水的程度来判断需要补液的量 • 脱水程度的估计: 丢失量占体重 体征 5% 皮肤饱满减退,口干 10% 尿少,心动过速,前囟凹陷 15% 低血压,眼球下限,神志淡漠 20% 神志消失 第三节 术前用药 一、用药目的 • 使患儿充分镇静,减少紧张和恐惧心理 • 减轻和消除麻醉药的副作用,预防局麻药中毒 • 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减轻和避免手术产生的不良反应 • 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常用术前药 • 安定镇静药:安定对大脑边缘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解除恐惧和焦虑心理,用于 体质差的小儿。 • 催眠药:巴比妥类,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中毒。 • 镇痛药:哌替啶,能与全身麻醉药起协同作用,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现少用。 • 抗胆碱药: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松弛多种平滑 肌,抑制多种腺体的分泌,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阿托品: 0.01mg/kg 东莨菪碱:0.015mg/kg 三、注意事项 • 麻醉前用药应按时、定量,过早、过迟和剂量不适当均可影响用药效果,一般 术前 1h。 • 危重患儿颅脑外伤以及呼吸代偿不全,忌用吗啡,慎用度冷丁,可用安定 • 高热病人,大热天不用阿托品等,用东莨菪碱。 Ⅲ 麻醉方法和装置 一、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定义:麻醉药通过静脉或呼吸道吸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意识消失,感觉消失 的麻醉方法。 特点:可逆 1.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 10min 10min 10min
露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载来讲满 氟烷 特点:水果香味小儿易接受。麻醉诱导平和,对呼吸道无刺激,可长时 间安全使用,且价格便宜。止痛作用较弱。明显抑制肋间肌辅助呼吸 功能,降低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动脉血中PaC02增高。心肌对儿 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小儿氟烷性肝炎。 异氟烷(Isoflurane) 特点:①镇痛性较强。 ②麻醉时,气道分泌物增加和易发生喉痉李。 ③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血压下降。 ④可触发恶性高热和肝坏死 氯胺酮(Ketamine) 特点:①分泌物增加。 ②兴奋循环系统,血压增加,可用于休克病人。 ③增加脑血流和氧耗量,颅内压增加,神经外科手术慎用 ④硬膜外穿刺失败 2.肌肉松弛药 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 特点: ①易心动过缓 ②血钾增加 ③银内压增高 ④可诱发恶性高热 维库浪胺 特点中效肌松剂,对心血管无副作用,无心肌抑制。 用法: 诱导剂量:0.08-0.1mg/kg, 持续20-25分钟,无蓄积作用。 可用新斯的明拈抗。 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1、定义:利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的 状态,称为基础麻醉。 优点: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减轻应激反应。便于各种阻滞麻醉的操作、各种有创 监测的操作和需要安静的检查。 2、常用的药物 ■硫喷妥纳:起效快,对呼吸、循环系统有抑制。(年龄与浓度)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7 氟烷 特点 :水果香味小儿易接受。麻醉诱导平和,对呼吸道无刺激, 可长时 间安全使用,且价格便宜。止痛作用较弱。明显抑制肋间肌辅助呼吸 功能,降低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动脉血中 PaCO2 增高。心肌对儿 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小儿氟烷性肝炎。 异氟烷(Isoflurane) 特点:①镇痛性较强。 ②麻醉时,气道分泌物增加和易发生喉痉挛。 ③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血压下降。 ④可触发恶性高热和肝坏死 氯胺酮(Ketamine) 特点:①分泌物增加。 ②兴奋循环系统,血压增加,可用于休克病人。 ③增加脑血流和氧耗量,颅内压增加,神经外科手术慎用。 ④硬膜外穿刺失败 2.肌肉松弛药 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 特点: ①易心动过缓 ②血钾增加 ③眼内压增高 ④可诱发恶性高热 维库溴胺 特点:中效肌松剂,对心血管无副作用,无心肌抑制。 用法: 诱导剂量:0.08-0.1mg/kg, 持续 20-25 分钟,无蓄积作用。 可用新斯的明拮抗。 二、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1、定义:利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的 状态,称为基础麻醉。 优点: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减轻应激反应。便于各种阻滞麻醉的操作、各种有创 监测的操作和需要安静的检查。 2、常用的药物 ◼ 硫喷妥纳:起效快,对呼吸、循环系统有抑制。(年龄与浓度) 10min
置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载未讲满 。异丙酚:它起效快,清醒快,主要由于再分布和快速从血浆清除,苏醒质量好 3、用途: ■无痛悄镜 ·肝穿、肾穿 拔牙 ·门诊小手术 三、气管内麻醉(Endotracheal Anesthesia) 10min 气管大小选择: I)用Cole公式计算导管口径:导管口径(F)=年龄(岁)+18 (2)导管内径(mm)=年龄(岁)4+4 (3)导管深度(cm)=年龄(岁)2+12经鼻再加2cm ①汽管大小与疾病有关 ②与发有情况有关。 ③最终以双肺听诊和是否漏气为标准。 四、部位麻醉 ■局部麻醉 ■硬膜外麻醉 ■臂丛阻滞麻醉 硬膜外麻醉 淋巴组织及血管丛丰富,间隙相对狭窄, 药物比成人容 扩散, 面易升高 效果较成人年 ·较成人易局麻药中毒 利多卡因的浓度 足月儿 0.5% <6个月 0.8% 6个~月1岁 1岁3岁 1.25% 3岁6岁 1.33% 6岁~9岁 1.4% 9岁12岁 1.5%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8 ◼ 异丙酚:它起效快,清醒快,主要由于再分布和快速从血浆清除,苏醒质量好 3、用途: ◼ 无痛胃镜 ◼ 肝穿、肾穿 ◼ 拔牙 ◼ 门诊小手术 三、气管内麻醉(Endotracheal Anesthesia) 气管大小选择: ⑴用 Cole 公式计算导管口径: 导管口径(F)=年龄(岁)+18 ⑵导管内径(mm)=年龄(岁)/4+4 ⑶导管深度(cm)=年龄(岁)/2+12 经鼻再加 2cm。 注意(Notice): ①气管大小与疾病有关 ②与发育情况有关。 ③最终以双肺听诊和是否漏气为标准。 四、部位麻醉 ◼ 局部麻醉 ◼ 硬膜外麻醉 ◼ 臂丛阻滞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硬膜外间隙脂肪组织、淋巴组织及血管丛丰富,间隙相对狭窄,药物比成人容 易扩散,麻醉平面易升高,效果较成人好。 ◼ 较成人易局麻药中毒 利多卡因的浓度 足月儿 0.5% <6 个月 0.8% 6 个~月 1 岁 1% 1 岁~3 岁 1.25% 3 岁~ 6 岁 1.33% 6 岁~ 9 岁 1.4% 9 岁~ 12 岁 1.5% 10min
露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载来讲满 「五、全麻装置 麻醉机由三部分组成 ■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设定 ■呼吸回路: ■吸入麻醉药挥发罐 Ⅳ麻醉期间监测 、呼吸监测Monitoring of respiration 0min 1、观察 ①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方式(胸或腹),以及呼吸困难的征象。 ②颜色: 黏膜,皮肤颜色和手术野出血的颜色 ③呼吸音的监听 2、呼吸参数监测 ①潮气量 ②分钟通气量 ③气道阻力 ④氧气浓度 ⑤呼气未C02测定 影响PetCO2因素: 体内CO2产量,肺泡通气量和肺灌注量 。PetcO2增加的因素 C02生成增多和向肺的运送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呼吸机故障。 ■PeCO2下降的因素 C02生成减少和向肺的运送减少,低温,肺血流量减少,低血压:肺泡通气量 增加:呼吸机故障。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Pulse Oximetry) 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仪能及时、有效、准确、连续和无创地监测SpO2及心率 它己成为小儿麻醉中常用的监测手段。 10min 影响因素:脉搏信号对不少因素较为敏感,如血管收缩,肢动,高频电流,寒冷,低 血容量,或低心排。 处理: ①检查氧气。 ②检查麻醉机有无故障。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9 五、全麻装置 麻醉机由三部分组成 ◼ 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设定 ◼ 呼吸回路: ◼ 吸入麻醉药挥发罐 Ⅳ 麻醉期间监测 一、呼吸监测 Monitoring of respiration 1、观察 ①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方式(胸或腹),以及呼吸困难的征象。 ②颜色: 黏膜,皮肤颜色和手术野出血的颜色。 ③呼吸音的监听 2、呼吸参数监测 ①潮气量 ②分钟通气量 ③气道阻力 ④氧气浓度 ⑤呼气末 CO2 测定 影响 PetCO2 因素: 体内 CO2 产量,肺泡通气量和肺灌注量 ◼ PetCO2 增加的因素 CO2 生成增多和向肺的运送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呼吸机故障。 ◼ PetCO2 下降的因素 CO2 生成减少和向肺的运送减少,低温,肺血流量减少,低血压;肺泡通气量 增加;呼吸机故障。 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Pulse Oximetry) 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仪能及时、有效、准确、连续和无创地监测 SpO2 及心率, 它已成为小儿麻醉中常用的监测手段。 影响因素: 脉搏信号对不少因素较为敏感,如血 管收缩,肢动,高频电流,寒冷,低 血容量,或低心排。 处理: ①检查氧气。 ②检查麻醉机有无故障。 10min 10min
重庆医科大半床半院载未讲满 ③是否气管脱腐,插入过深,呼吸道阻力。 ④手术操作。 ⑤检查并排除影响脉搏信号的因素。 ⑥血气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可直接测定pH、PaO2、PaCO2,以判断控制呼吸效果 同时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状态 三、循环监测Circulatory Monitoring 10min 1、一般监测 ①心脏听诊 ②无创血压测定 ③心电图 2、特殊监测: ①中心静脉压:血容量,静脉压力,右室收缩力。 ②直接动脉穿刺测压:只用于某些复杂手术如心、脑手术或嗜铬细胞瘤切除 或手术期间需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四、体温监测Temperature Monitoring 10min ■监测的部位:腋下、鼻咽部、直肠、食管及鼓膜等 ■常规手段 五、尿量监测Urine Volume Monitoring ■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大手术及危重病人应放置导尿管测尿量,正常尿量为 1-2ml/kgh。 ·有尿表明血容量比较正常 V术中输液、输血 第一节术中输液 ■围手术期小儿的液体治疗。 维持和补充两部份 ■维持量:其需要量与代谢密切相关,婴儿与小儿的代谢率比成人高,故需更多 10min 的液体。 ■补充量:主要取决于失液量,包括术前禁食、疾病过程(呕吐、腹泻)、液体的 转移程度(第三间隙丢失)以及失血量。 ,维持液的需要量 ■Hollday和Segar提出采用能量消耗和体重间的关系,所谓“4/2/1”法,即如果 要计算24小时内每小时所需维持量。 0-10kg 4ml/kg 10~20kg 2ml/kg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10 ③是否气管脱离,插入过深,呼吸道阻力。 ④手术操作。 ⑤检查并排除影响脉搏信号的因素。 ⑥血气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可直接测定 pH、PaO2、PaCO2,以判断控制呼吸效果, 同时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状态 三、循环监测 Circulatory Monitoring 1、一般监测 ①心脏听诊 ②无创血压测定 ③心电图 2、特殊监测: ①中心静脉压:血容量,静脉压力,右室收缩力。 ②直接动脉穿刺测压:只用于某些复杂手术如心、脑手术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或手术期间需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四、体温监测 Temperature Monitoring ◼ 监测的部位: 腋下、鼻咽部、直肠、食管及鼓膜等 ◼ 常规手段 五、尿量监测 Urine Volume Monitoring ◼ 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大手术及危重病人应放置导尿管测尿量,正常尿量为 1~2m1/kg/h。 ◼ 有尿表明血容量比较正常。 Ⅴ 术中输液、输血 第一节术中输液 ◼ 围手术期小儿的液体治疗: 维持和补充两部份 ◼ 维持量:其需要量与代谢密切相关,婴儿与小儿的代谢率比成人高,故需更多 的液体。 ◼ 补充量:主要取决于失液量,包括术前禁食、疾病过程(呕吐、腹泻)、液体的 转移程度(第三间隙丢失)以及失血量。 一、维持液的需要量 ◼ Hollday 和 Segar 提出采用能量消耗和体重间的关系,所谓“4/2/1”法,即如果 要计算 24 小时内每小时所需维持量。 0~10kg 4ml/kg 10~20kg 2ml/kg 10min 10min 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