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庆医科大半临床半院载某讲满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临床麻醉学 年级 2006级 授课专业 麻醉学系 教 闵苏 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学时3 题目章节 第七章静脉全身麻醉 教材名称 《临床麻醉学》 作者 徐启明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2版 教 目 了解静脉麻醉的概念 的 熟悉常用静脉麻醉方法和特点、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求 教 学 将多种静脉麻醉药的作用特点对比讲解。增加静脉麻醉的原则。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芬太尼、氯胺酮、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方法,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点 外语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etomidate 要求 midazolam;propofol 教学 方法 井授及多媒体教学。 手段 1.《现代麻醉学》第3版 参考 2.《Miller's Anesthesia》第6版 资料 3.《外科学》第7版 教研 室意 同意 见 教学组长:闵苏 教研室主任:闵苏 2009年9月1日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临床麻醉学 年级 2006 级 授课专业 麻醉学系 教 师 闵苏 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学时 3 题目章节 第七章 静脉全身麻醉 教材名称 《临床麻醉学》 作者 徐启明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 2 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了解静脉麻醉的概念 熟悉常用静脉麻醉方法和特点、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教 学 难 点 将多种静脉麻醉药的作用特点对比讲解。增加静脉麻醉的原则。 教 学 重 点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芬太尼、氯胺酮、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方法、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外语 要求 熟练掌握相关常见英语单词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etomidate; midazolam; propofol. 教学 方法 手段 讲授及多媒体教学。 参考 资料 1.《现代麻醉学》第 3 版 2.《Miller’s Anesthesia》第 6 版 3.《外科学》第 7 版 教研 室意 见 同意 教学组长:闵苏 教研室主任:闵苏 2009 年 9 月 1 日
庆医科大半床半院截案讲满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多媒体 第七章静脉全身麻醉(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一、概念 10min 麻醉药经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的方 法。是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 *理想的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舒适、苏醒快、无污染、操作方 便。不足:1麻醉深度不易控制2.镇痛欠佳3.肌松弛差 l.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Anesthesia,TIVA) ·静脉注射一种或几种静脉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短效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 ·静脉基础、静脉诱导和静脉维持麻醉 2.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药系统(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 效学、病人个体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及自身状况),采用计算机给药系统,控制静 脉麻醉药输注剂量和速度,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 60年代 硫喷妥钠一一标准的催眠性静脉麻醉诱导药 1962年 羟丁酸钠 1965年 氯胺酮 1972年 依托咪酯 1977年 丙泊酚 第一节硫喷妥钠静脉麻醉(Thiopental Sodium) 10min 一、药理特性 1.超短效 镇静(sedation)催眠(hypnosis) 2.强碱性 pH10.8 3.脂溶性高 作用快 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后达到血供丰富的脑 苏醒快但再分布到骨及脂肪组织,脑内浓度迅速降低 苏醒延迟 反复使用,脂肪组织中蓄积,可再向脑分布 4.脑保护 5.直接抑制心肌、扩张血管:(与剂量、注药速度有关) 6.交感神经抑制(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7.中枢性呼吸抑制较强(VT、Rf、呼吸骤停)》 二、麻醉特征第一期大脑皮质轻中抑制语言不正确,意识模糊 第二期大脑皮质、皮质下中枢抑制神志消失,无兴奋征象,痛敏感 第三期中枢其他部位一延髓抑制1级 适于麻醉诱导 2级 体表小手术 3级麻醉过深 第四期延髓完全抑制呼吸先停止,肌松弛,BP,P细弱,心停搏。 三、麻醉方法及应用 1.单次注入法一短小手术、全麻诱导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七章 静脉全身麻醉(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一、概念 麻醉药经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的方 法。是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 * 理想的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舒适、苏醒快、无污染、操作方 便。不足:1.麻醉深度不易控制 2.镇痛欠佳 3.肌松弛差 1. 全静脉麻醉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 •静脉注射一种或几种静脉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短效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 •静脉基础、静脉诱导和静脉维持麻醉 2. 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药系统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 效学、病人个体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及自身状况),采用计算机给药系统,控制静 脉麻醉药输注剂量和速度,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 60 年代 硫喷妥钠——标准的催眠性静脉麻醉诱导药 1962 年 羟丁酸钠 1965 年 氯胺酮 1972 年 依托咪酯 1977 年 丙泊酚 第一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Thiopental Sodium) 一、药理特性 1. 超短效 镇静(sedation) 催眠(hypnosis) 2. 强碱性 pH 10.8 3. 脂溶性高 作用快 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后达到血供丰富的脑 苏醒快 但再分布到骨及脂肪组织,脑内浓度迅速降低 苏醒延迟 反复使用,脂肪组织中蓄积,可再向脑分布 4. 脑保护 5. 直接抑制心肌、扩张血管:(与剂量、注药速度有关) 6. 交感神经抑制(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7. 中枢性呼吸抑制较强(VT、Rf、呼吸骤停) 二、麻醉特征第一期 大脑皮质轻-中抑制语言不正确,意识模糊 第二期 大脑皮质、皮质下中枢抑制神志消失,无兴奋征象,痛敏感 第三期 中枢其他部位—延髓抑制 1 级 适于麻醉诱导 2 级 体表小手术 3 级 麻醉过深 第四期 延髓完全抑制呼吸先停止,肌松弛,BP,P 细弱,心停搏。 三、麻醉方法及应用 1. 单次注入法——短小手术、全麻诱导 多媒体 10min 10min
星庆医科大半脑床半院裁未讲满 成人 2%-25% 2.5-4.5mg/kg i.v1520s 儿 5~6 mg/kg i.v. 2.分次注入法 -短小手术麻醉首剂2.5%35mli.v.,睫毛反射(evelash ref1ex)在 30s内消失酌情5~10mli.v(Ⅲ期1级手术)间隔2-3mini.v1~2ml。 成人总量0.5g,最大剂量<0.75-1g 连续滴注法一 ,控制惊厥、局麻和椎管内麻醉时的辅助用药2.5%2~3ml酌情 0.1%-0.5%20-100滴/mim 四、适应i证ndications.Induction of anesthesia 2.Maintenance of anesthesia 3.Basal narcosis 4.Treatment(局麻药中毒toxicosis、破伤风tetanus、.癫痫发作、高热、惊厥convulsion. 顿内高压、脑保护 五、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s 10min (一)绝对禁忌证1.气道阻塞、肺部疾患、口底、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支气管哮喘 .2紫质症先天性卟啉代谢泰乱(Porphyrin)刺激d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的活性,使 胆原和尿卟啉原增加一 一急性腹痛、弛缓性瘫痪、谵妄、昏迷、死亡。3高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eaction) (二)相对禁忌证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 2.严重肝、肾疾病 3容量不足 4代谢素乱: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低蛋白血症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 皮质激素)6.孕妇和剖宫产:抑制胎儿呼吸六、并发症Complications1.血管刺激:静 脉炎、皮下坏死 2.化学性动脉内膜炎Endarteritis:灼痛、局部皮肤苍白、动脉搏动消失 局麻药 1%利多卡因510mli.a 扩血管药 罂栗碱20mgi.a妥拉苏林 神经阻潘 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 抗辉治疗 肝素 4.喉痉李Laryngeal spasm术前阿托品、吗啡;琥珀酰胆碱.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 5.过敏反应荨麻疹、头面部水肿、支气管痉李、休克 6.心肺功能抑制面罩给氧、停药、麻黄碱 第二节芬太尼静脉麻醉(Fentanyl)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麻醉性镇痛药) 10min “、麻醉方法 1.诱导 用 10-20gkg 复合 4ug/kg 2维持 复合 1~5ug/kg 神经安定镇痛麻醉 氟芬合剂(Innovar) 50:1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3 成 人 2%~2.5% 2.5~4. 5mg/kg i.v. 15~20s 儿童 5 ~6 mg/kg i.v. 2. 分次注入法——短小手术麻醉首剂 2.5% 3~5ml i.v.,睫毛反射(eyelash reflex)在 30s 内消失酌情 5~10ml i.v.(Ⅲ期 1 级 手术)间隔 2~3min i.v. 1~2ml。 成人总量 0.5g ,最大剂量< 0.75~1g。 连续滴注法—— 控制惊厥、局麻和椎管内麻醉时的辅助用药 2.5% 2~3ml 酌情 i.v. 0.1%~0.5% 20~100 滴/min 四、适应证 Indications 1.Induction of anesthesia 2.Maintenance of anesthesia 3.Basal narcosis 4.Treatment (局麻药中毒 toxicosis、破伤风 tetanus、癫痫发作、高热、惊厥 convulsion、 颅内高压、脑保护) 五、禁忌证 Contraindications (一)绝对禁忌证 1.气道阻塞、肺部疾患、口底、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支气管哮喘 2.紫质症先天性卟啉代谢紊乱(Porphyrin) 刺激 d-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的活性,使卟 胆原和尿卟啉原增加———急性腹痛、弛缓性瘫痪、谵妄、昏迷、死亡。3.高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二)相对禁忌证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 2.严重肝、肾疾病 3.容量不足 4.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低蛋白血症 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 皮质激素)6.孕妇和剖宫产:抑制胎儿呼吸六、并发症 Complications1. 血管刺激:静 脉炎、皮下坏死 2. 化学性动脉内膜炎 Endarteritis:灼痛、局部皮肤苍白、动脉搏动消失 • 局麻药 1%利多卡因 5~10ml i.a. • 扩血管药 罂粟碱 20mg i.a. 妥拉苏林 • 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 • 抗凝治疗 肝素 4. 喉痉挛 Laryngeal spasm 术前阿托品、吗啡;琥珀酰胆碱-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 5. 过敏反应 荨麻疹、头面部水肿、支气管痉挛、休克 6. 心肺功能抑制 面罩给氧、停药、麻黄碱 第二节 芬太尼静脉麻醉(Fentanyl)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麻醉性镇痛药) 一、麻醉方法 1. 诱导 单用 10~20 ㎍/kg 复合 4 ㎍/kg 2. 维持 复合 1 ~ 5 ㎍/kg 3. 神经安定镇痛麻醉 氟芬合剂(Innovar) 50:1 10min 10min
重庆医科大半做床半院载未讲满 一、应用状况 1.神经安定镇痛:门诊小手术、浅表手术麻醉、基础麻醉2.静脉麻醉(诱导、维持): 10min 镇痛、提高心血管稳定性:减少应激反应:常用剂量<I0一50ug/kg. 三、注意事项1,HR、BP的变化延髓迷走神经兴奋—阿托品 2.呼吸抑制 ·胸胺壁肌肉僵直:快速静脉注射一面墅、肌松剂、插管 ·呼吸遗忘:有反复、大剂量用药史,一般在自主呼吸恢复34h后再次出现呵 吸抑制的现象。·呼吸遗忘的药理学基础: 芬太尼的高脂溶性, 易透过血脑屏障,也容易再分布至其他组织(脂肪、肌肉、胃壁、肺组织),当反复用 药后2090mn,可从这些组织中重新分布到血液中,这时血药浓度就可出现第二个较 低峰值,导致第二次呼吸抑制 *芬太尼及家族 姓名 持续时间 特征 Fentanil 30min 麻醉诱导、维持、急慢性疼痛 60min 强效、心血管手术 Alfentanil 10min 持续V一输注时间傲感的半衰期 Remifentanil 4min 芬大尼的新用法. 经鼻喷雾剂、皮肤贴剂(多瑞吉)MAC技术(monitored sthesia care)异丙酚 镇静、止吐 雷米芬太尼一镇痛、即睡即醒 第三节异丙酚静脉麻醉(Pmopafol). 10min 、麻醉特性1.新型快效、短效静脉麻醉药 入睡 静脉注射30s40s 3~10min 苏醒 快、完全 血药浓度麻醉时2~5gml;苏醒时1.5gml。2.镇静、催眠、轻微镇痛 3.抑制循环、呼吸:BP!、HR↓、M↓、R↓、呼吸骤停) 4.颅内压、眼压↓5.美梦:镇吐、舒适感 二、适应证1.IVA诱导、维持、TC、TVA 2.门诊短小手术、内镜检查及治疗 治疗 IVS(Intravenous Sedation),脑保护 三、麻醉方法1.诱导2 mg/kg i.v. 2.维持 单次iv 2mg/kg, 45min追加1次连续滴注: INA 50-150g/(kgmin) INS 25~75ug/(kg min) 第四节氯胺酮麻醉Ketamine 一、麻醉特征 10min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4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4 二、应用状况 1. 神经安定镇痛:门诊小手术、浅表手术麻醉、基础麻醉 2. 静脉麻醉(诱导、维持): 镇痛、提高心血管稳定性;减少应激反应;常用剂量<10~50ug/kg。 三、注意事项 1. HR、BP 的变化 延髓迷走神经兴奋——阿托品 2. 呼吸抑制 • 胸腹壁肌肉僵直:快速静脉注射——面罩、肌松剂、插管 • 呼吸遗忘:有反复、大剂量用药史,一般在自主呼吸恢复 3~4h 后再次出现呼 吸抑制的现象。* 呼吸遗忘的药理学基础: 芬太尼的高脂溶性,容 易透过血脑屏障,也容易再分布至其他组织(脂肪、肌肉、胃壁、肺组织),当反复用 药后 20~90min,可从这些组织中重新分布到血液中,这时血药浓度就可出现第二个较 低峰值,导致第二次呼吸抑制。 * 芬太尼及家族 姓 名 持续时间 特 征 Fentanil 30min 麻醉诱导、维持、急慢性疼痛 Sufentanil 60min 强效、心血管手术 Alfentanil 10min 持续 IV—输注时间敏感的半衰期 t1/2c-s Remifentanil 4min MAC * 芬太尼的新用法: 经鼻喷雾剂、皮肤贴剂(多瑞吉)MAC 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异丙酚——镇静、止吐 雷米芬太尼——镇痛、即睡即醒 第三节 异丙酚静脉麻醉(Propofol) 一、麻醉特性 1. 新型快效、短效静脉麻醉药 入睡 静脉注射 30s~40s 维持 3~10min 苏醒 快、完全 血药浓度 麻醉时 2~5 ㎍/ml;苏醒时 1.5 ㎍/ml。2. 镇静、催眠、轻微镇痛 3. 抑制循环、呼吸:BP↓ 、HR ↓ 、Vt ↓、 Rf ↓、 呼吸骤停) 4. 颅内压、眼压↓5. 美梦:镇吐、舒适感 二、适应证 1. IVA 诱导、维持、TCI、TIVA 2.门诊 短小手术、内镜检查及治疗 治疗 IVS (Intravenous Sedation ),脑保护 三、麻醉方法 1. 诱导 2mg/kg i.v. 2. 维持 单次 i.v. 2mg/kg , 4~5min 追加 1 次连续滴注: INA 50~150㎍/(kg · min) INS 25~75㎍/(kg · min) 第四节 氯胺酮麻醉 Ketamine 一、麻醉特征 10min 10min 10min
露庆医科大半猫床半院裁未讲满 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径路、丘脑新皮层系统,兴奋边缘系统,对脑干网状 结构影响轻微:对中枢选择性的兴奋和抑制而出现浅麻醉强镇痛的现象。 2.短暂的呼吸抑制3.对心血管的影响 直接抑制心肌 对心血管疾患者BP!、心跳骤停 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内源性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HR、BP及PAP1表面上是 种兴奋现象,实质是抑制作用 4.高血压、高眼压、高颅内压5.睡液腺、支气管粘膜分泌增加 6.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痉) 7精神反应:复视、幻觉、恶楚 二、麻醉方法 10min 1.肌肉注射一小儿麻醉 首剂46mgkg 起效1~5min维持15-25mim 追加 首剂量的1/3~1/2 2.静脉注射法一成人短小手术首剂1-2 mg/kg.iv.(1min)起效1-2min,维持 5~15min 追加首剂量的12或全量 总量<6me/kg 3.静脉滴注法 -不需肌松弛的较长时间手术2 mg/kgi.v.or0.1%40-60滴 /min- 一l0滴/min 三、适应证 1.短小、体表手术、诊断性检查 10min 2.麻醉诱导 (小儿) 3辅助用药? <0.5mg/kg/bolus4-.基础麻醉 5.哮喘病人的麻醉四、禁忌证1.三高患者(血压、颅内压、眼压) 2.心功能不全 3.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甲亢、嗜铬细胞瘤》 4.咽喉、口鼻腔手术(分泌物增多) 5.獭病、精神分裂 6.药物过敏 第五节羟丁酸钠静脉麻醉 10min 一、麻醉特征 1.催眠性静脉麻醉药 2.副交感神经兴奋,HR↓、唾液分泌↑3.对重要器官影响小 4血压↑ 5.低钾血症(促进K+进入细胞内或RBC内) 6.椎体外系兴奋剂量过大、过速时一肌肉颤动、阵李7.躁狂、幻觉、兴奋和激动 8作用时间长,起效较慢 嗜睡 3-5 min 入睡 10 min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5 1. 分离麻醉 Dissociative Anesthesia 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径路、丘脑新皮层系统,兴奋边缘系统,对脑干网状 结构影响轻微;对中枢选择性的兴奋和抑制而出现浅麻醉强镇痛的现象。 2. 短暂的呼吸抑制 3. 对心血管的影响 • 直接抑制心肌, • 对心血管疾患者 BP↓、心跳骤停 • 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内源性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HR、BP 及 PAP↑表面上是一 种兴奋现象,实质是抑制作用 4. 高血压、高眼压、高颅内压 5. 唾液腺、支气管粘膜分泌增加 6.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痉) 7. 精神反应:复视、幻觉、恶梦 二、麻醉方法 1. 肌肉注射——小儿麻醉 首剂 4~6mg/kg 起效 1~ 5min 维持 15~25min 追加 首剂量的 1/3~1/2 2. 静脉注射法——成人短小手术首剂 1~2mg/kg i.v. (1min)起效 1~2min ,维持 5~15min 追加 首剂量的 1/2 或全量 总量 <6mg/kg 3. 静脉滴注法——不需肌松弛的较长时间手术•2mg/kg i.v. or •0.1% 40~60 滴 /min——10 滴/min 三、适应证 1. 短小、体表手术、诊断性检查 2. 麻醉诱导 (小儿) 3. 辅助用药? < 0.5mg/kg/bolus4. 基础麻醉 5. 哮喘病人的麻醉 四、禁忌证 1. 三高患者(血压、颅内压、眼压) 2. 心功能不全 3.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甲亢、嗜铬细胞瘤) 4. 咽喉、口鼻腔手术 (分泌物增多) 5. 癫痫、精神分裂 6. 药物过敏 第五节 羟丁酸钠静脉麻醉 一、麻醉特征 1. 催眠性静脉麻醉药 2. 副交感神经兴奋,HR↓、唾液分泌↑3. 对重要器官影响小 4. 血压↑ 5. 低钾血症(促进 K+进入细胞内或 RBC 内) 6. 椎体外系兴奋 剂量过大、过速时——肌肉颤动、阵挛 7. 躁狂、幻觉、兴奋和激动 8. 作用时间长,起效较慢 嗜睡 3~5 min 入睡 10 min 10min 10min 10min
重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载来讲满 作用完全 20-30min 维持 60-90min 二、麻醉方法 1.麻醉诱导成人50-80 mg/kg i.v. 1g/mir 小儿 100mg/kg 2.麻醉维持·复合其他静脉麻醉药 ·成人追加量12g 每隔12h 禁忌证 1.严重高血压 2.传导阻滞、心动过缓 3.癫痫、惊厥 4.低钾血症 第六节味达唑仑静脉麻醉(Mida-olam) 10min ,麻醉特征 ·抗焦虑、镇静催眠 ·抗惊厥、癫痫、减低肌张力 ·顺应性遗忘 ·抑制呼吸、循环(剂量、注药速度) ·降低颅内压 二、麻醉方法 1.麻醉诱导 成人0.1~0.4 mg/kg i.¥(年龄、体格、术前用药) 2.麻醉维持 导量的141/3 三、适应证1.门诊小手术及诊断性检查与治疗 2.心血管手术 3.颅脑手术 注意:呼吸抑制、低血容量、恶心呕吐 第七节依托咪酯静脉麻醉(Etomindate》 一、麻醉特性1.催眠性静脉麻醉药 10min 2.对循环、呼吸抑制轻(轻度扩张冠状动脉) 3.局部注射痛 先注射其他药物可预防或缓解 4.肌阵李、抽搐 先注射其他药物可预防或缓解5.抑制免疫功能 使促皮质激素 效应消失、皮质激素释放减少 6.恶心、呕吐 二、麻醉方法麻醉诱导: 成人 0.3 mg/kg i.v.(0.1-0.4 mg/kg)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6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6 作用完全 20~30min 维持 60~90min 二、麻醉方法 1. 麻醉诱导 成人 50~80mg/kg i.v. 1g/min 小儿 100mg/kg 2. 麻醉维持•复合其他静脉麻醉药 •成人追加量 1~2g 每隔 1~2h 三、禁忌证 1. 严重高血压 2. 传导阻滞、心动过缓 3. 癫痫、惊厥 4. 低钾血症 第六节 咪达唑仑静脉麻醉 (Midazolam) 一、麻醉特征 •抗焦虑、镇静催眠 •抗惊厥、癫痫、减低肌张力 •顺应性遗忘 •抑制呼吸、循环(剂量、注药速度) •降低颅内压 二、麻醉方法 1. 麻醉诱导 成人 0.1~0.4mg/kg i.v. (年龄、体格、术前用药) 2. 麻醉维持 诱导量的 1/4~1/3 三、适应证 1. 门诊小手术及诊断性检查与治疗 2. 心血管手术 3. 颅脑手术 注意:呼吸抑制、低血容量、恶心呕吐 第七节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Etomindate) 一、麻醉特性 1. 催眠性静脉麻醉药 2. 对循环、呼吸抑制轻(轻度扩张冠状动脉) 3. 局部注射痛 先注射其他药物可预防或缓解 4. 肌阵挛、抽搐 先注射其他药物可预防或缓解 5. 抑制免疫功能 使促皮质激素 效应消失、皮质激素释放减少 6. 恶心、呕吐 二、麻醉方法麻醉诱导: 成人 0.3 mg/kg i.v.(0.1~0.4 mg/kg) 10min 10min
庆医科大半险床半院素讲满 1.介绍静脉全身麻醉概念、方法及分类。 2.对比讲解静脉全身麻醉药的特性 3.各种静脉麻醉药的麻醉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4.静脉麻醉的监测与管理。 小结 1.硫喷妥钠的麻醉特性?(超短效) 2.氯胺酮的使用禁忌证及并发症?分离麻醉? 3.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范围? 4.芬太尼应用的注意事项。 5.依托咪酯、异丙酚的作用特点?TIVA技术?TCI? 预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思考 题及 预习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7 小结 1.介绍静脉全身麻醉概念、方法及分类。 2.对比讲解静脉全身麻醉药的特性 3.各种静脉麻醉药的麻醉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4.静脉麻醉的监测与管理。 思考 题及 预习 1.硫喷妥钠的麻醉特性?(超短效) 2.氯胺酮的使用禁忌证及并发症?分离麻醉? 3.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范围? 4.芬太尼应用的注意事项。 5.依托咪酯、异丙酚的作用特点?TIVA 技术?TCI? 预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