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四首》 诗歌一般分为古诗和新诗。古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 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有绝句、律诗。近体诗,在诗句字数、声调、韵脚、 对仗(对偶)等方面都有讲究,所以要讲格律。古体诗,跟近体诗比较,格律不严,大致 讲究就可以了。新诗,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用现代汉语创作的诗歌,大致讲 究押韵和节奏。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 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 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 集》三十卷行世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 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 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 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 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 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
《唐诗四首》 诗歌一般分为古诗和新诗。古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 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有绝句、律诗。近体诗,在诗句字数、声调、韵脚、 对仗(对偶)等方面都有讲究,所以要讲格律。古体诗,跟近体诗比较,格律不严,大致 讲究就可以了。新诗,指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用现代汉语创作的诗歌,大致讲 究押韵和节奏。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 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 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 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 集》三十卷行世。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 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 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 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 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 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
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任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 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 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 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 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世人传诵。但 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 兴(今属淅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 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 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 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 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 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 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 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 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
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任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 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 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 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 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世人传诵。但 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 杜工部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 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 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 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 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 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 中进士, 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 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 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 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
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金樽 珍羞 投箸 歧路 宗 造化 决眦 凌绝顶 凄凉 烂柯 侧 白沙堤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塞 乘 3.区分形似 叛_() () 提_() 词 1.解释下列字词 珍羞:通“馐”,味美的菜肴。 箸:筷子
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 3000 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金樽 珍羞 投箸 歧路 岱 宗 造化 决眦 凌绝顶 凄凉 烂柯 侧 畔 白沙堤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区分形似 字 二.词 1.解释下列字词 珍羞:通“馐”,味美的菜肴。 箸:筷子
塞:阻塞。 济:渡过 岱宗:泰山别称。 造化:大自然。 钟神秀:聚,集。 割昏晓:分。 决眦:睁大眼睛注视 会当:一旦,必将。 凌绝顶:登。 积累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诗文分析 (一)《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胡震亨云:“《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 古辞亡,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
塞:阻塞。 济:渡过。 岱宗:泰山别称。 造化:大自然。 钟神秀:聚,集。 割昏晓:分。 决眦:睁大眼睛注视。 会当:一旦,必将。 凌绝顶:登。 2.积累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诗文分析 (一)《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胡震亨云:“《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 古辞亡,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
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 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他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出宝 剑,举目四望,但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 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 那么地艰难,前途是那么地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 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 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艰难,不放弃自己人生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 (二)《望岳》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 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 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 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 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 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齐 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髙,而是
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 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他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出宝 剑,举目四望,但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 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 那么地艰难,前途是那么地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 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 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艰难,不放弃自己人生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 (二)《望岳》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 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 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 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 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 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齐 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
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一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 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髙。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 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 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髙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 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 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 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 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 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 春。”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 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 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 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 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 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 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 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萧涤非)
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 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 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 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 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 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 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 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 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 一春。”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 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 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 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 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 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 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 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萧涤非)
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 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 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 赠了白居易。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 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 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 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 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 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公亭西,西湖的水面刚刚涨起来,朵朵白云好象和湖面连成了一片。 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它们要 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迷人眼目;嫩绿的春草还只能盖住 马蹄。我最喜欢湖东一带风景,特别是那柳树成荫的白沙堤,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逛不够 全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春到西湖的景象写得生意盎然 思考:
(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 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 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 赠了白居易。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 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 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 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 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 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公亭西,西湖的水面刚刚涨起来,朵朵白云好象和湖面连成了一片。 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它们要 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迷人眼目;嫩绿的春草还只能盖住 马蹄。我最喜欢湖东一带风景,特别是那柳树成荫的白沙堤,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逛不够。 全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春到西湖的景象写得生意盎然。 思考:
1.诗抒情,又言志。李白受到排挤,四顾茫然,还是壮志凌云,乘风破浪。刘禹 锡受屈23年,还是跟朋友“杯酒长精神”。杜甫远望泰山,豪情满怀,一心“会当凌绝顶”。 诵读李白、杜甫的诗歌,说说他们的豪情壮志。 抒情诗中的“情”和“志”常常是相通的。李白受到排挤,壮志难酬,更激发了他 的豪情,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兼济天下。杜甫青年时代也是壮志凌云, 甫昔少年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胸怀这样的 远大志向,一旦“望岳”,感悟到泰山的宏伟和生命力,杜甫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并且暗含效法孔子的宏愿。 2.这四首诗篇幅短小,境界开阔,构思精巧。试以杜甫《望岳》为例,体味诗歌 创造的意象美。 《望岳》塑造了泰山这个意象:“齐鲁青未了”写它的旺盛的生命力,“阴阳割昏 晓”写它的气势宏伟,“造化钟神秀”写它耸立在齐鲁大地的独特地位,还有层云、归鸟, 塑造了一个神秀、宏伟、青翠的泰山意象,特别是用“一览众山小”显示了泰山的神圣地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的本意是以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 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 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
1.诗抒情,又言志。李白受到排挤,四顾茫然,还是壮志凌云,乘风破浪。刘禹 锡受屈 23 年,还是跟朋友“杯酒长精神”。杜甫远望泰山,豪情满怀,一心“会当凌绝顶”。 诵读李白、杜甫的诗歌,说说他们的豪情壮志。 抒情诗中的“情”和“志”常常是相通的。李白受到排挤,壮志难酬,更激发了他 的豪情,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兼济天下。杜甫青年时代也是壮志凌云, “甫昔少年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胸怀这样的 远大志向,一旦“望岳”,感悟到泰山的宏伟和生命力,杜甫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并且暗含效法孔子的宏愿。 2.这四首诗篇幅短小,境界开阔,构思精巧。试以杜甫《望岳》为例,体味诗歌 创造的意象美。 《望岳》塑造了泰山这个意象:“齐鲁青未了”写它的旺盛的生命力,“阴阳割昏 晓”写它的气势宏伟,“造化钟神秀”写它耸立在齐鲁大地的独特地位,还有层云、归鸟, 塑造了一个神秀、宏伟、青翠的泰山意象,特别是用“一览众山小”显示了泰山的神圣地 位。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的本意是以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 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 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
深入探求 李白诗两首欣赏 蜀道难 【题解】此诗为李白杰出代表作之一。《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多写 蜀地山路之险峻难行。而关于此诗所作本事,众说纷纭。唐孟棨《本事诗》载:“李太白 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 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此说多为 人附会,认为作于开元末年首次入长安时 【原文】噫吁嗤!危乎髙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渡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扶膺坐长叹。问 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碔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 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 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将进酒
深入探求 李白诗两首欣赏 蜀道难 【题解】此诗为李白杰出代表作之一。《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多写 蜀地山路之险峻难行。而关于此诗所作本事,众说纷纭。唐孟棨《本事诗》载:“李太白 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 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此说多为 人附会,认为作于开元末年首次入长安时。 【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渡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扶膺坐长叹。问 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 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 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将进酒
【题解】《将进酒》,乐府旧题,是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宋人郭茂倩 《乐府诗集》卷十六《将进酒》解题云:“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 为言。”“大白”,大酒杯。“将”,即“请”的意思。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时李 白与友人岑勋,在另一友人嵩山隐者元丹丘颍阳山居会饮。诗以豪放的气概抒写人生短促 及时行乐的传统主题,郁勃之志中深含着怀才不遇之愁闷和政治失意之苦郁,气势汪洋却 不落消沉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 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中考解析 莱西市中考作文题: 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有着许多新起点。也许是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也许是思想 上的一次变化。在起点面前,有些人勤奋努力,拼搏进取,享受人生的乐趣;有些人徘徊 犹豫,咀嚼生活的苦涩……请你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自拟题目 2.文中注意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议论抒情
【题解】《将进酒》,乐府旧题,是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宋人郭茂倩 《乐府诗集》卷十六《将进酒》解题云:“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 为言。”“大白”,大酒杯。“将”,即“请”的意思。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时李 白与友人岑勋,在另一友人嵩山隐者元丹丘颍阳山居会饮。诗以豪放的气概抒写人生短促、 及时行乐的传统主题,郁勃之志中深含着怀才不遇之愁闷和政治失意之苦郁,气势汪洋却 不落消沉。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 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中考解析 莱西市中考作文题: 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有着许多新起点。也许是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也许是思想 上的一次变化。在起点面前,有些人勤奋努力,拼搏进取,享受人生的乐趣;有些人徘徊 犹豫,咀嚼生活的苦涩……请你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自拟题目 2.文中注意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议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