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中语文科组 八年级语文圆试题( 8、“四书五经”是 语言稞累与远用 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_ 《孟子、学、《庸》: 《书》、《礼》、《易》《秋》 1、下列没有语病的句是() 二、阅理解 A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B.为了避免不再犯类食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 C考试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2、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不描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 的人,都不以髙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叫 C.尊严就是 D.尊严就是羽毛 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3、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④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 )、待到重阳日, 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竅受到餐略,人民通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 风正一朝悬。 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3)、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每个人都会在生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酸歌中有两个带“雨”字的诗句,请写出来 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 4、补充句子 )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年来说,所谓“荣”与“辱”, 因为思念,月亮被注入了人类忧郁的情感月亮弯的时候,思念也弯: 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不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都是一首皎洁的诗。 9、请为第3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 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0、第4段中心句是 (1)、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而语 11、第5段中心句是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唯。 12、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 6、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13、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某剧院前贴出张湖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溶(二)①元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 民。③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荇交概,盖竹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 7、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14、本文段的题目是 》,作者是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槐 1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隆江二中语文科组 第1页 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一)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B.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C.考试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D.校园的春天像美丽的大花园。 2、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 。 A. 尊严就是勇猛 B. 尊严就是鸣叫 C. 尊严就是翱翔 D. 尊严就是羽毛 3、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待到重阳日, 。 (2)、 风正一帆悬。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两个带“雨”字的诗句,请写出来: , 。 4、补充句子 因为思念,月亮被注入了人类忧郁的情感:月亮弯的时候,思念也弯; , 。不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都是一首皎洁的诗。 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6、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 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 7、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 。 8、“四书五经”是 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 、《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 、《书》、《礼》、《易》、《春秋》。 二、阅读理解 (一)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 “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 ……古今有志气、有骨气 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 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④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 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 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⑤“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每个人都会在生 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 ⑥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 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9、请为第3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 10、第4段中心句是 。 11、第5段中心句是 。 12、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 13、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二)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4、本文段的题目是《 》,作者是 1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隆江二中语文科组 16、用现代汉又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2、“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17、选出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句情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四)①夜,静,他坐在妻的病楣旁,颤顫的手一遍遍摸妻子清瘦的脸,妻在流泪,她患了肝癌,已是晚 A.设问 18、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②他的心,被什么撕着,吞噬着。他是瞎子,几年前,在南疆严惩越的战斗中,弹片飞刺进眼球……两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年以后,这个温柔善良的纺织姨娘,将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他:“我的眼睛就是你的眼睛!”翌年就跟他生了 C.怀民亦末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其同一起) 个胖乎乎的儿子。他整日里乐得笑“我满眼都是光明和希望,谢谢你!”可如今,她 (三)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小响起儿子的③他的泪落在妻子的脸上,似钉子,一颗往她心上钉。她支起身子,强笑着说:“别难过,我唱支歌 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炔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给你听。”她忍着肝痛,用微的声音唱起那支他最爱听的歌-· 叫你妈给寄…… ④他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泪脸相贴。突然,她伸出纤纤弱手,抚着丈夫深降的眼睛,说:“求你件事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 ⑤“你说。 了。”搁了电话。 他刚住备再拨过法去,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 ⑦“?"他茫然 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资嚏 ⑧“前些天我问过医生,眼球可以移植。我写遗啊,爸爸妈妈都支持我”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 ⑨“不!不!”他顿足嚎啕大哭,然后,将妻子又一次紧紧楼在杯里… 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栀子花飘香的时候他从一个失去色彩的世界回来了。走进家门兀自走向房间。房间里静静的,五斗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框上,安放着她的骨灰盒,骨灰盒旁是披着黑纱的妻的张彩照。他呼着她的名儿缓缓走近,用给他的那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戒汉,却忘了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年过七双眼睛,雕塑没地注视着婚六年却一直没能看上龈的爱妻的相片,妻是那么的年轻俊关!生动的脸上漾着 句的老母亲。 甜甜的酒窝,冲他微笑。他鼻子酸,眼前一片模糊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23、第⑦自然段中的“?”表示 的意思。 19、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24、本文用第 主要人物 25、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0、用文中词语填空 B倒叙 C插叙 D顺叙中用插叙 1)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 ,对于老母亲的叮啊,老王的表现26、本文的主人公是 描写(填描写内容)擲示了主人公_ (2),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说话时的 三、写作 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章褐的时代,我们拥有识,辋有青春,拥有淑情,煎而有时我们又会
隆江二中语文科组 第2页 共 4 页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翻译: 17、选出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设问 B.排比 C.反复 D.反问 18、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 怀民亦未寝. (睡觉)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三)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 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 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 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 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 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年过七 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19、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20、用文中词语填空 (1).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 是 。 (2).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说话时的 。 21、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答: 22、“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答: (四)①夜,静,他坐在妻子的病榻旁,颤颤的手一遍遍抚摸妻子清瘦的脸,妻在流泪,她患了肝癌,已是晚 期。 ②他的心,被什么撕扯着,吞噬着。他是瞎子,几年前,在南疆严惩越寇的战斗中,弹片飞刺进眼球……两 年以后,这个温柔善良的纺织姑娘,将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他:“我的眼睛就是你的眼睛!”翌年,就跟他生了一 个胖乎乎的儿子。他整日里乐得笑:“我满眼都是光明和希望,谢谢你!”可如今,她…… ③他的泪落在妻子的脸上,似钉子,一颗一颗往她心上钉。她支起身子,强笑着说:“别难过,我唱支歌 给你听。”她忍着肝痛,用微弱的声音唱起那支他最爱听的歌…… ④他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泪脸相贴。突然,她伸出纤纤弱手,抚着丈夫深陷的眼睛,说:“求你一件事。” ⑤“你说。” ⑥“我死后,要把眼睛留给你保管。” ⑦“?”他茫然。 ⑧“前些天我问过医生,眼球可以移植。我写遗嘱,爸爸妈妈都支持我。” ⑨“不!不!”他顿足嚎啕大哭,然后,将妻子又一次紧紧搂在怀里…… ⑩栀子花飘香的时候,他从一个失去色彩的世界回来了。走进家门,兀自走向房间。房间里静静的,五斗 框上,安放着她的骨灰盒,骨灰盒旁是披着黑纱的妻的一张彩照。他呼着她的名儿,缓缓走近,用妻给他的那 双眼睛,雕塑般地注视着结婚六年却一直没能看上一眼的爱妻的相片,妻是那么的年轻俊美!生动的脸上漾着 甜甜的酒窝,冲他微笑。他鼻子一酸,眼前一片模糊。 23、第⑦自然段中的“?”表示 的意思。 24、本文用第 人称的写法, 25、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顺叙中兼用插叙 26、本文的主人公是 。 27、作者用 描写(填描写内容)揭示了主人公 的精神。 三、写作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
江二中语文科组 命不公,氛叹生活太素。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黪惜所搠有的”为题写篇文章,(横线上可填上“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 字数在550字左右。 共4页
隆江二中语文科组 第3页 共 4 页 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上“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 字数在5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