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2015年10月5日晚,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 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急性传染病,以间歇性发高烧为主要病征,是广泛流 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种重要虫媒传染病。疟疾感染者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 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肤灼热而干燥、心悸、口 渴,痛苦难忍。高热后期,患者的颜面和手心开始岀汗,并迅速遍及全身,大汗淋漓。约 2-3个小时后,体温逐渐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 般在间歇48小时后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肾 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早在人类出现前,疟原虫就在非洲存在了。所以,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这种疾病困扰。在 历史长河中,将疟疾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疾病的榜首可能并不为过。在中国,“疟疾”有酷 虐之病的意思。《释名》:“疟,酷虐也。”《说文解字》:“疟,热寒休作。”三国时诸葛亮南 征孟获,还有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 已七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部队发生疟疾大流行,尤其是在 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当时疟疾的控制足以左右殖民地战争的胜负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 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 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传统中医则认为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相传起源 于神农氏,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 的功效。而此次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则是受到 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 新航路开辟后,疟疾很快随冒险家传入新大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疾病在美洲大陆却 找到了它的克星。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便被发现了。19 世纪末人们终于发现了疟疾致病的真正原因,法国军医拉佛朗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 中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在印度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并阐明了 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 1961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越双方因疟疾减员严重,疟原虫对原有抗疟药已经产 生了耐药性,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新药的研究,最终也未能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 在越共的请求下,1967年5月23日,中国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1969年1月,中 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屠呦呦为 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在治疟方面的功效,从而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2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球
安徽省淮南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题。 2015 年 10 月 5 日晚,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 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急性传染病,以间歇性发高烧为主要病征,是广泛流 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种重要虫媒传染病。疟疾感染者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寒战持续约 10 分钟至 2 小时。接着 体温迅速上升,常达 40℃或更高,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肤灼热而干燥、心悸、口 渴,痛苦难忍。高热后期,患者的颜面和手心开始出汗,并迅速遍及全身,大汗淋漓。约 2-3 个小时后,体温逐渐降低,常至 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 般在间歇 48 小时后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肾 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早在人类出现前,疟原虫就在非洲存在了。所以,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这种疾病困扰。在 历史长河中,将疟疾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疾病的榜首可能并不为过。在中国,“疟疾”有酷 虐之病的意思。《释名》:“疟,酷虐也。”《说文解字》:“疟,热寒休作。”三国时诸葛亮南 征孟获,还有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 已七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部队发生疟疾大流行,尤其是在 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 10 万以上,当时疟疾的控制足以左右殖民地战争的胜负。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 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 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传统中医则认为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相传起源 于神农氏,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 的功效。而此次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则是受到 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 新航路开辟后,疟疾很快随冒险家传入新大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疾病在美洲大陆却 找到了它的克星。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便被发现了。19 世纪末人们终于发现了疟疾致病的真正原因,法国军医拉佛朗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 中发现疟原虫。1897 年,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在印度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并阐明了 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 1961 年-1973 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越双方因疟疾减员严重,疟原虫对原有抗疟药已经产 生了耐药性,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新药的研究,最终也未能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 在越共的请求下,1967 年 5 月 23 日,中国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1969 年 1 月,中 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屠呦呦为 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在治疟方面的功效,从而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 史。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 年 21 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球
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一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疾病,是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 种急性传染病,它以患者出现间歇性寒热发作为主要病体特征 C.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 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常高达40℃甚至40℃以上 D.疟疾一般在间歇48小时后会重新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 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导致疟疾发病的疟原虫存在于出现人类之前,以致于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疟疾困扰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 B疟疾本身会导致贫血的特点使得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的放血法成为了简单 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 C.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尽服之”中获得灵感,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D.新航路开辟后,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被发现了,疟疾 终于找到了它的克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在过去的战争中它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 可以左右许多战争的胜负,足见当时疟疾之危害 B.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法国军医拉佛朗发现疟原虫,在印度,英国生物学家 罗斯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他们都为疟疾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C.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原有抗疟药使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美越双方研究新药没有取得成功 因此中国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 D.1969年1月开始,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他们 通过努力,最终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 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乱 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鄘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酈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 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 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胤谋反正① 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天复元年正 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昭宗闻外喧 哗,大恐。德昭驰至,扣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进逆首!” 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取馀党首以献,昭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 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 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 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斗鸡纱遗之。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 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围凤翔
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一突出贡献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 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疾病,是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 种急性传染病,它以患者出现间歇性寒热发作为主要病体特征。 C. 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持续约 10 分钟至 2 小时, 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常高达 40℃甚至 40℃以上。 D. 疟疾一般在间歇 48 小时后会重新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 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导致疟疾发病的疟原虫存在于出现人类之前,以致于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疟疾困扰。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 B.疟疾本身会导致贫血的特点使得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的放血法成为了简单 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 C.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尽服之”中获得灵感,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D. 新航路开辟后,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被发现了,疟疾 终于找到了它的克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中国古代,“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在过去的战争中它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 可以左右许多战争的胜负,足见当时疟疾之危害。 B. 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法国军医拉佛朗发现疟原虫,在印度,英国生物学家 罗斯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他们都为疟疾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C.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原有抗疟药使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美越双方研究新药没有取得成功, 因此中国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 D. 1969 年 1 月开始,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他们 通过努力,最终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 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乱 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 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 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胤谋反正①, 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天复元年正 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昭宗闻外喧 哗,大恐。德昭驰至,扣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进逆首!” 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取馀党首以献,昭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 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 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 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斗鸡纱遗之。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 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围凤翔
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 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笏、名马赐之。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 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一》) 【注】①反正: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鄘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η B、酈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丶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1 C、酈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 判神策军号“扈驾都η D、鄘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 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宫 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 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 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 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 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兴元幸凤翔”,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 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德昭为人刚毅正直。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崔 胤的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的计划 、孙德昭强悍勇武。在截杀刘季述的时候,孙德昭带领士兵埋伏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拦 击他的马车并杀了他;后来孙德昭又骑马冲到昭宗处,请昭宗出来复位 C、孙德昭父子都深受百姓爱戴。当年惟最曾因京师百姓的挽留,终未能到地方去赴仼;后 来孙德昭将要去同州赴任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 置使 D、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他不仅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像挂在凌烟阁,享受 无上荣宠,而且又因他当初结交梁太祖,从而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 以善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5分) (2)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l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 (11分) 鹊桥仙·春日登楼 (清)邵长蘅 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髙卷。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 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笏、名马赐之。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 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一》) 【注】①反正: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B、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C、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 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D、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 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宫。 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 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 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 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 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兴元”“幸凤翔”,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 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德昭为人刚毅正直。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崔 胤的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的计划。 B、孙德昭强悍勇武。在截杀刘季述的时候,孙德昭带领士兵埋伏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拦 击他的马车并杀了他;后来孙德昭又骑马冲到昭宗处,请昭宗出来复位。 C、孙德昭父子都深受百姓爱戴。当年惟最曾因京师百姓的挽留,终未能到地方去赴任;后 来孙德昭将要去同州赴任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 置使。 D、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他不仅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像挂在凌烟阁,享受 无上荣宠,而且又因他当初结交梁太祖,从而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 以善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5 分) (2)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11 分) 鹊桥仙·春日登楼 (清)邵长蘅 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 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 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 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得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棵树的正常死亡 梅寒 没错,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 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但老张却记得那些年,老槐给那个小院带来的欢乐 小院是一栋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那个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庞 大的根系盘根错节,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熟悉树的脾气的人 都知道,它的根扎到哪树冠就会延伸到哪。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是 小镇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们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 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 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 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兴腾腾的人气中蒸蒸日上,真的就越过越红火了 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 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的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 树顶上鸟鸣啾啾,给个神仙也不换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 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 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 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老张坐立不安,连忙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 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过路的人,看到老张戴着老花镜给 树打针的样子,忍不住就打趣他两句:老张,啥时改当树医生了?哈哈!树医生,啄木鸟 老张也不介意,呵呵笑两声,回:这树可比人要强。你能活过一棵树么? 是啊是啊,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来人搭讪着走远了,老张却被他那一句定在那里。 他说得没错,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 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 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 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得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梅寒 没错,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 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但老张却记得那些年,老槐给那个小院带来的欢乐。 小院是一栋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那个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庞 大的根系盘根错节,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熟悉树的脾气的人 都知道,它的根扎到哪树冠就会延伸到哪。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是 小镇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们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 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 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 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兴腾腾的人气中蒸蒸日上,真的就越过越红火了。 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 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的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 树顶上鸟鸣啾啾,给个神仙也不换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 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 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 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老张坐立不安,连忙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 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过路的人,看到老张戴着老花镜给 树打针的样子,忍不住就打趣他两句:老张,啥时改当树医生了?哈哈!树医生,啄木鸟。 老张也不介意,呵呵笑两声,回:这树可比人要强。你能活过一棵树么? 是啊是啊,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来人搭讪着走远了,老张却被他那一句定在那里。 他说得没错,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
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老槐树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灾难,树 不知道,老张知道。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 建吊角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 小镇人像老张一样慵懒迟钝,老张的儿子却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 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就得锯掉。与其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挪一棵终究要死的树, 不如干脆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的林业部 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鸣”一下来 了,“鸣”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 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 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 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 点的飘逝了。 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 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人老了,不抗病,树老了,不抗风。老 张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如果不是儿子的眼泪,如果不是他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关于老槐树的秘密 也许就永远地随着老槐树去了。可儿子忍不住,憋了好多天,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 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 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 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 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 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还多,过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还多,他 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会有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 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 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槐树的根“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一方面表现了老槐树 根深叶茂,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儿子觉得老槐树碍事埋下伏笔 B.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害虫钻的洞,“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将老 张和老槐树联系在一起,使两个形象富有象征意蕴,耐人寻味。 C.老张说:你能活过一棵树么?过路人说: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这个细节说明那 个人已经预见到老槐树的悲剧下场,同时推动情节,颇具匠心
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老槐树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灾难,树 不知道,老张知道。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 建吊角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 小镇人像老张一样慵懒迟钝,老张的儿子却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 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就得锯掉。与其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挪一棵终究要死的树, 不如干脆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的林业部 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 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 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 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 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 一点的飘逝了。 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 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人老了,不抗病,树老了,不抗风。老 张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如果不是儿子的眼泪,如果不是他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关于老槐树的秘密, 也许就永远地随着老槐树去了。可儿子忍不住,憋了好多天,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 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 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 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 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 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还多,过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还多,他 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会有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 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 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选自《红豆》2015 年第 9 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老槐树的根“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一方面表现了老槐树 根深叶茂,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儿子觉得老槐树碍事埋下伏笔。 B. 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害虫钻的洞,“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将老 张和老槐树联系在一起,使两个形象富有象征意蕴,耐人寻味。 C. 老张说:你能活过一棵树么?过路人说: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这个细节说明那 个人已经预见到老槐树的悲剧下场,同时推动情节,颇具匠心
D.老张看到老槐树在慢慢死去,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可见老张已经知道儿子 对老槐树动了手脚。这句话不仅用来规劝儿子,也暗示了主旨。 E发生在一棵老槐树由枝繁叶茂到黯然死去的故事曲折动人,由此引发的父子冲突,蕴含着 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老槐树、父亲、儿子三条线索,请选择其中两条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 (6分) (3)小说在刻画儿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三次写儿子对老槐树不同态度和表现,请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 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梦家:生当乱世如浮萍 朵渔 陈梦家,著名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他原籍浙江上虞,自幼在南京 长大,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重要成员。陈梦家从16岁便开始写诗,1931年 便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家诗集》,并立即扬名。大学毕业后,陈梦家赴京在燕京大学中文 系就读,并在该系任助教。此后的陈梦家开始以一位浪漫派诗人的形象出现。正是在燕大期 间,他邂逅了与其相伴一生的“神仙妹妹”—赵萝蕤。 赵萝蕤自幼长在苏州,1928年,她直接升入燕大中文系,受业于郭绍虞、周作人、谢冰心 等名教授。翌年,转系攻读英国文学。1935年,赵萝蕤从清华外国文学研究所毕业,转入 西语系任助教。 七七事变后,夫妇俩跋涉到昆明,陈梦家任教于西南联大。联大仍循清华旧规:夫妻不能在 同一学府任教。这样,赵萝蕤便作出牺牲,一面在家操持家务,一面做些翻译工作。此时的 赵萝蕤“勤读而多病。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钱穆 语) 当时,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与西南联大有一个交换教授的规划,陈梦家被选派为交换教 授之一,于1944年首度赴美。赵萝蕤也一同前往,并进入了当时全美一流的芝大英语系学 习。在美期间,陈、赵夫妇会晤了当时已名声大噪的著名诗人艾略特。艾略特是陈、赵都非 常崇敬的现代派大诗人,早在清华读书时,赵萝蕤就翻译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她是《荒 原》的第一位中译者 1947年,陈梦家先行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同时担任文物陈列室主任,为校方多方搜集青 铜文物,干劲十足。赵萝蕤回到北平后,任燕大西语系教授,后又兼系主任,为建设一个一 流的英文系四处奔走,延聘人才。著名学者巫宁坤即是当时受赵萝蕤的邀请,自美返国,加 入燕大英文系的 然而到了1951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从天而降,在群众性政治运动面前,作为新月 派浪漫诗人陈梦家自然难以躲过。果然,“运动”一兴起,陈梦家就被揪了出来 此时,身在燕大的赵萝蕤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作为西语系主任,她不仅要检讨个人的“资产 阶级思想”,还要参加各种会议,没完没了地检讨在领导教学工作中“重业务,轻政治”的错 误倾向。此时,其父赵紫宸已经被揪了出来,要求人人与他“划清界限”,其夫陈梦家正在清 华遭受猛烈批判,一向镇静自若、从容不迫的赵萝蕤,一下子憔悴了 “思想改造运动刚告一段落,紧接着便是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大学重组,教会学校 律解散。清华大学的文科系取消。陈梦家在清华大学受到猛烈批判后,离开学校,被“分 配”到考古研究所,赵萝蕤调入北大西语系任教授 刚调入考古研究所的前几年,是陈梦家生命中相对平静的时期,也是他学术丰产的时期。这
D. 老张看到老槐树在慢慢死去,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可见老张已经知道儿子 对老槐树动了手脚。这句话不仅用来规劝儿子,也暗示了主旨。 E.发生在一棵老槐树由枝繁叶茂到黯然死去的故事曲折动人,由此引发的父子冲突,蕴含着 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老槐树、父亲、儿子三条线索,请选择其中两条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 (6 分) (3)小说在刻画儿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三次写儿子对老槐树不同态度和表现,请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 样写有什么效果。(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陈梦家:生当乱世如浮萍 朵渔 陈梦家,著名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他原籍浙江上虞,自幼在南京 长大,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重要成员。陈梦家从 16 岁便开始写诗,1931 年 便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家诗集》,并立即扬名。大学毕业后,陈梦家赴京在燕京大学中文 系就读,并在该系任助教。此后的陈梦家开始以一位浪漫派诗人的形象出现。正是在燕大期 间,他邂逅了与其相伴一生的“神仙妹妹”——赵萝蕤。 赵萝蕤自幼长在苏州, 1928 年,她直接升入燕大中文系,受业于郭绍虞、周作人、谢冰心 等名教授。翌年,转系攻读英国文学。1935 年,赵萝蕤从清华外国文学研究所毕业,转入 西语系任助教。 七七事变后,夫妇俩跋涉到昆明,陈梦家任教于西南联大。联大仍循清华旧规:夫妻不能在 同一学府任教。这样,赵萝蕤便作出牺牲,一面在家操持家务,一面做些翻译工作。此时的 赵萝蕤“勤读而多病。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钱穆 语) 当时,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与西南联大有一个交换教授的规划,陈梦家被选派为交换教 授之一,于 1944 年首度赴美。赵萝蕤也一同前往,并进入了当时全美一流的芝大英语系学 习。在美期间,陈、赵夫妇会晤了当时已名声大噪的著名诗人艾略特。艾略特是陈、赵都非 常崇敬的现代派大诗人,早在清华读书时,赵萝蕤就翻译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她是《荒 原》的第一位中译者。 1947 年,陈梦家先行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同时担任文物陈列室主任,为校方多方搜集青 铜文物,干劲十足。赵萝蕤回到北平后,任燕大西语系教授,后又兼系主任,为建设一个一 流的英文系四处奔走,延聘人才。著名学者巫宁坤即是当时受赵萝蕤的邀请,自美返国,加 入燕大英文系的。 然而到了 1951 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从天而降,在群众性政治运动面前,作为新月 派浪漫诗人陈梦家自然难以躲过。果然,“运动”一兴起,陈梦家就被揪了出来。 此时,身在燕大的赵萝蕤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作为西语系主任,她不仅要检讨个人的“资产 阶级思想”,还要参加各种会议,没完没了地检讨在领导教学工作中“重业务,轻政治”的错 误倾向。此时,其父赵紫宸已经被揪了出来,要求人人与他“划清界限”,其夫陈梦家正在清 华遭受猛烈批判,一向镇静自若、从容不迫的赵萝蕤,一下子憔悴了。 “思想改造运动”刚告一段落,紧接着便是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大学重组,教会学校 一律解散。清华大学的文科系取消。陈梦家在清华大学受到猛烈批判后,离开学校,被“分 配”到考古研究所,赵萝蕤调入北大西语系任教授。 刚调入考古研究所的前几年,是陈梦家生命中相对平静的时期,也是他学术丰产的时期。这
几年里,他相继完成和出版了《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尚书通论》等。他不仅第 次在考古和古文字领域引入了现代西方学术规范,同时还完成了由浪漫派诗人向古文字、 考古学专家的蜕变 956年,他用《殷墟卜辞综述》的稿费在钱粮胡同买了一所房子。从此他一个人占有了 间很大的寝室兼书房,在里面摆下了两张画桌,拼在一起成了他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需 要不时翻阅的图籍、稿本、文具。梦家勤奋治学有着很好的物质条件。他身体好,不知疲倦, 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时到十二小时 1957年“反右”斗争一开始,陈梦家应声落网,他被划成“右派分子”的罪状之一是“反对文字 改革”。《汉字简化方案》于1956年由国务院公布,在1957年有关文字改革问题的“鸣放 中,陈梦家提出:“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要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 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 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经此一役,陈梦家彻底倒下,不但被剥夺了发表学术论著 的权利,已经在《考古学报》上连载六期的《西周铜器断代》也被大批判文章所取代,没了 下文 划成“右派分子”后,对陈梦家的惩罚是“降级使用”,妻子赵萝蕤受到过度刺激,导致精神分 裂。他曾经一度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劳动。被贬兰州后,陈梦家又投入到了汉简研究之中,并 以惊人的毅力和才华,完成了《武威汉简》和《汉简缀述》两书。在兰州呆了两年后,60 年代初期,政治气候回暖,陈梦家又被召回考古所,《汉简缀述》也得以出版。正当他准备 大展身手的时候,“文革”爆发了。 1966年8月,陈梦家在考古所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重新揪出来“批判ˆ斗争”。 8月24日傍晚,在被“斗争”了一整天后,陈梦家离开考古所,来到附近的一位朋友家中 整天非人的折磨与侮辱让他产生了可怕的绝望感,他告诉朋友:“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 猴子耍了。”这时,考古所的一些造反派又跟踪而来,在他的朋友家中,强行将他按跪在地 对他进行又一轮的叱骂和毒打。随后,这些人把他押回考古研究所 那个晚上,他悄悄写下了遗书,吞下大量安眠药片自杀。由于安眠药剂量不足以致死,他活 了下来。9月2日,陈梦家再一次自杀。这一次,他选择了自缢 “文革”结東后的1979年,考古所为陈梦家举行了追悼会,在这年1月25日出版的《考古》 杂志第1期第19页有一则报导:“黄文弼、陈梦家先生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文中称,陈梦 家先生“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迫害致死,终年五十五 岁 (选自《同舟共进》2014年第10期,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梦家“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这一方面写出了他的早年的求学经历,另一方也显 示了他的诗学渊源,暗示了他成为新月派诗人的缘由。 B.国学大师钱穆说:“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这话 从侧面表现了陈梦家的勤奋好学以及颇受时人欢迎的现实 C.“思想改造运动后,大学重组,教会学校一律解散,这是赵萝蕤由燕京大学调入北大西 语系任教的时代背景,也是她工作调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D.1957年“反右”斗争一开始,陈梦家就被划成“右派分子”,即使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他依 然完成了《西周铜器断代》《武威汉简》《汉简缀述》等书。 E.作者饱含感情地描述了陈梦家文革中自杀身死这个悲剧,意在说明悲剧的发生一方面固 然有时代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陈梦家自身不够坚强有关。 (2)陈梦家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请简要归纳。(6分) (3)本文主要是写陈梦家的,却花了不少笔墨写赵萝蕤,什么原因?请简要回答。(6分)
几年里,他相继完成和出版了《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尚书通论》等。他不仅第 一次在考古和古文字领域引入了现代西方学术规范,同时还完成了由浪漫派诗人向古文字、 考古学专家的蜕变。 1956 年,他用《殷墟卜辞综述》的稿费在钱粮胡同买了一所房子。从此他一个人占有了一 间很大的寝室兼书房,在里面摆下了两张画桌,拼在一起成了他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需 要不时翻阅的图籍、稿本、文具。梦家勤奋治学有着很好的物质条件。他身体好,不知疲倦, 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时到十二小时…… 1957 年“反右”斗争一开始,陈梦家应声落网,他被划成“右派分子”的罪状之一是“反对文字 改革”。《汉字简化方案》于 1956 年由国务院公布,在 1957 年有关文字改革问题的“鸣放” 中,陈梦家提出:“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要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 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 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经此一役,陈梦家彻底倒下,不但被剥夺了发表学术论著 的权利,已经在《考古学报》上连载六期的《西周铜器断代》也被大批判文章所取代,没了 下文。 划成“右派分子”后,对陈梦家的惩罚是“降级使用”,妻子赵萝蕤受到过度刺激,导致精神分 裂。他曾经一度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劳动。被贬兰州后,陈梦家又投入到了汉简研究之中,并 以惊人的毅力和才华,完成了《武威汉简》和《汉简缀述》两书。在兰州呆了两年后,60 年代初期,政治气候回暖,陈梦家又被召回考古所,《汉简缀述》也得以出版。正当他准备 大展身手的时候,“文革”爆发了。 1966 年 8 月,陈梦家在考古所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重新揪出来“批判”“斗争”。 8 月 24 日傍晚,在被“斗争”了一整天后,陈梦家离开考古所,来到附近的一位朋友家中。 一整天非人的折磨与侮辱让他产生了可怕的绝望感,他告诉朋友:“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 猴子耍了。”这时,考古所的一些造反派又跟踪而来,在他的朋友家中,强行将他按跪在地, 对他进行又一轮的叱骂和毒打。随后,这些人把他押回考古研究所。 那个晚上,他悄悄写下了遗书,吞下大量安眠药片自杀。由于安眠药剂量不足以致死,他活 了下来。9 月 2 日,陈梦家再一次自杀。这一次,他选择了自缢。 “文革”结束后的 1979 年,考古所为陈梦家举行了追悼会,在这年 1 月 25 日出版的《考古》 杂志第 1 期第 19 页有一则报导:“黄文弼、陈梦家先生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文中称,陈梦 家先生“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迫害致死,终年五十五 岁。” (选自《同舟共进》2014 年第 10 期,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陈梦家“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这一方面写出了他的早年的求学经历,另一方也显 示了他的诗学渊源,暗示了他成为新月派诗人的缘由。 B.国学大师钱穆说:“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这话 从侧面表现了陈梦家的勤奋好学以及颇受时人欢迎的现实。 C.“思想改造运动”后,大学重组,教会学校一律解散,这是赵萝蕤由燕京大学调入北大西 语系任教的时代背景,也是她工作调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D.1957 年“反右”斗争一开始,陈梦家就被划成“右派分子”,即使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他依 然完成了《西周铜器断代》《武威汉简》《汉简缀述》等书。 E.作者饱含感情地描述了陈梦家文革中自杀身死这个悲剧,意在说明悲剧的发生一方面固 然有时代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陈梦家自身不够坚强有关。 (2)陈梦家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请简要归纳。(6 分) (3)本文主要是写陈梦家的,却花了不少笔墨写赵萝蕤,什么原因?请简要回答。(6 分)
(4)陈梦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并谈谈对给你的启示。(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家长既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扮演好家长与老师的角色 大家,互不相让,这也使得很多年轻父母无所适从。 ②关于人才的划分标准,人们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应该具备领 导才能,全球思维等特点。 ③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 即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时 间去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各抒己见各执一词B.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各抒己见D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 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B此次活动共举办主题讲座五场,听众达千余人左右,这对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抵 制各种不良行为的侵害,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C.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市场的迅速扩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成为一个全新的 机会领域。国家必须适时地支持发展这项技术 D铁总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铁路推出乘意险服务,是为了适应旅客多样化、便利化、个性 化服务需求,为旅客乘坐火车旅行提供一项增值服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理査德·怀斯曼和诸多卓越的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创作了心理励志书《正能量》。通过种种实验 和数据,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 极、乐观的人才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 ①理查德?怀斯曼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 ②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 ③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 ④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⑤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 A.①②③⑤④B.③①④②⑤C.③⑤①④②D①③②④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是,① 环境、条件、机遇有时比性 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 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也没有② 只有③ 就像树上的叶子, 看着相似,其实不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 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⑤ 17、下图是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的会徽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 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 2016年高考(411)安徽省淮南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4)陈梦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并谈谈对给你的启示。(8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家长既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扮演好家长与老师的角色, 大家 ,互不相让,这也使得很多年轻父母无所适从。 ②关于人才的划分标准,人们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应该具备领 导才能,全球思维等特点。 ③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 。即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时 间去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 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B.此次活动共举办主题讲座五场,听众达千余人左右,这对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抵 制各种不良行为的侵害,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C.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市场的迅速扩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成为一个全新的 机会领域。国家必须适时地支持发展这项技术。 D.铁总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铁路推出乘意险服务,是为了适应旅客多样化、便利化、个性 化服务需求,为旅客乘坐火车旅行提供一项增值服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理查德·怀斯曼和诸多卓越的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创作了心理励志书《正能量》。通过种种实验 和数据, , 。 , ,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 极、乐观的人才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 ①理查德?怀斯曼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 ②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 ③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 ④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⑤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 A.①②③⑤④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⑤①④② D.①③②④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是,① ,环境、条件、机遇有时比性 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 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也没有② ,只有③ ;就像树上的叶子, 看着相似,其实不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 ④ ,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⑤ 。 17、下图是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的会徽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 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字。(6 分) 2016 年高考(411)安徽省淮南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等了好久,终于有客车来了。一团人争先恐后地涌进车门,车里,拥挤不堪。客车摇摇晃晃 地走了 几分钟后,又一趟车过来,车里人很少,那些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从从容容上了车, 而且都有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假如你也是等车人,你会有怎样的选择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 外),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 淮南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错,原文是“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 2、B“放血法成为了简单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错,原文是“简单粗暴的放血”。 3、C是越共的请求使“中国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 4、B 5、B(既望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6、C(孙惟晸只是留在京师处理事务,孙德昭才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 7、(1)(宰相崔胤)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 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写信来订立盟约。(定语后置句、“为书¨盟”各1分,句意通顺2 分。) (2)而孙德昭单独结交梁,于是率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东街,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 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与”趣”德”各1分,句意通顺2分。) 8.上片通过如雪的杨花、如雨的桃花、如茵的碧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 景图。(3分)下片点题,写出了诗人春日登楼所见,同时以乐景写哀情,与下片的抒情形 成反衬。(2分) 9先是间接抒情,眼见杜鹃啼叫、燕子飞回,不禁油然而生思归之意,(2分)接着化虚为实, 将自己的春愁比喻成眼前连绵不断的群山,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春愁之多 之重,(2分)令人回味无穷。(2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l.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老槐树:枝繁叶茂、荫蔽众人——生长位置引发父子冲突——逐渐枯萎、慢慢死去—一在 风雨之夜倒下、根部腐烂。 父亲:享受槐树阴凉、对树悉心照料—拒绝儿子砍树、教训儿子——看着树枯萎、伤心无 奈——得知真相、心情复杂 儿子:嫌树碍事要砍树却有顾忌——找同学求助有了主意——一对树表面关心暗做手脚——一被 树砸中后对父亲忏悔 (3①精明能干,有经济头脑。在众人慵懒迟钝时他却嗅觉灵敏,发现小镇商机,准备发展餐 饮住宿业务。②利令智昏,不择手段。为了盖楼挣钱而不惜砍掉老树,用暗地下药的手段毒 死老槐树。③良知未泯,知错能改。被树砸伤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父亲坦白忏悔, 决心栽树弥补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等了好久,终于有客车来了。一团人争先恐后地涌进车门,车里,拥挤不堪。客车摇摇晃晃 地走了。 几分钟后,又一趟车过来,车里人很少,那些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从从容容上了车, 而且都有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假如你也是等车人,你会有怎样的选择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 外),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 淮南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错,原文是“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 2、B “放血法成为了简单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错,原文是“简单粗暴的放血”。 3、C 是越共的请求使“中国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 4、B 5、B(既望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6、C(孙惟晸只是留在京师处理事务,孙德昭才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 7、(1)(宰相崔胤)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 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写信来订立盟约。(定语后置句、“为书”“盟”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2)而孙德昭单独结交梁,于是率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东街,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 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与”“趣”“德”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8.上片通过如雪的杨花、如雨的桃花、如茵的碧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 景图。(3 分)下片点题,写出了诗人春日登楼所见,同时以乐景写哀情,与下片的抒情形 成反衬。(2 分) 9.先是间接抒情,眼见杜鹃啼叫、燕子飞回,不禁油然而生思归之意,(2 分)接着化虚为实, 将自己的春愁比喻成眼前连绵不断的群山,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春愁之多 之重,(2 分)令人回味无穷。(2 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1.答案:⑴答 E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C D 不给分。 ⑵老槐树:枝繁叶茂、荫蔽众人——生长位置引发父子冲突——逐渐枯萎、慢慢死去——在 风雨之夜倒下、根部腐烂。 父亲:享受槐树阴凉、对树悉心照料——拒绝儿子砍树、教训儿子——看着树枯萎、伤心无 奈——得知真相、心情复杂。 儿子:嫌树碍事要砍树却有顾忌——找同学求助有了主意——对树表面关心暗做手脚——被 树砸中后对父亲忏悔。 ⑶①精明能干,有经济头脑。在众人慵懒迟钝时他却嗅觉灵敏,发现小镇商机,准备发展餐 饮住宿业务。②利令智昏,不择手段。为了盖楼挣钱而不惜砍掉老树,用暗地下药的手段毒 死老槐树。③良知未泯,知错能改。被树砸伤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父亲坦白忏悔, 决心栽树弥补
(4)①第一次是认为树“不如干脆锯掉”,说得唾沬星子乱飞”,这种表现是觉得树妨碍自己做 生意挣钱,想要砍树的真实表达 ②第二次是偶尔“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关心浇水的背后,是受同学建议的启 发,暗自对老槐树动手脚,给它下药。 ③最后一次是对父亲流泪忏悔,庆幸树没砸死自己只砸坏车,“说等养妤了伤就去买一千棵 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这背后是良心发现的愧疚和悔改 次描写,虽表现不同,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丰富了儿子的人物形象,且增加了小说情 节的趣味性,凸显了小说对物质和精神深层思考的主题。 12答案:(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著名的新月派诗人,16岁开始写诗,1931年出版诗集并立即扬名。②著名古文字学家 考古学家,第一次在考古和古文字领域引入了现代西方学术规范,发表《汉简缀述》等一系 列著作。③教育家,先后在清华等多所名校任教,担任清华文物陈列室主任,为校方多方搜 集青铜文物,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3)①作为陈梦家的妻子,她和陈梦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陈梦家所取得的不凡成绩也 离不开她的付出,写她是对陈梦家有益的补充 ②作为一代才女,她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和陈梦家相互映衬,不仅烘托了陈梦家诗人和 学者的形象,也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采 ③作为民国的知识分子,她的遭遇和陈梦家一样令人同情,写她也同样表现了对一代知识 分子“生当乱世如浮萍”遭遇的同情,突出了主旨 (4)取得成就的因素: ①师出名门,师从徐志摩、闻一多等诗学大家。 ②个人的天赋与勤奋,天资聪颖,治学研究不知疲倦 ③一定的人生机遇,比如被选派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交换教授。 ④家人的支持与付出,相对良好的物质条件等。 给自己的启示: ①要努力学习,加强锻炼,不断提升个人科学文化素养 ②确立恰当的目标,挖掘自己的天赋,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③寻找创造适合自己的外部环境,外部条件 ④抓住机遇,厚积薄发。 13、B(解析: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 结论。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①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各执一词最合适。②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 己见才符合。③句子中莫衷一是最合适。) 14、D解析:A、成分残缺,在“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后加“的目标”:B、“千余人” 和“左右”都表示约数;C、中途易辙,在句首加“随着”。) 16、①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②性格相同的人③性格相近(或相似)的人④有的人性格上 看似温柔⑤但心地却非常善良(每句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17、该图形处文字外的构图要素有:变形的“河”、太阳、长城,(3分)寓意是:变形的河 呈现举办地是河北省,宛若水流的具象,孕育万物生命;太阳普照河北大地,预示园博会的 举办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长城的形象展现河北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答对一点给1分)。 (如有其它合理的解释也可酌情给分)。 18.立意参考:生活工作中,抢先,不一定能领先:迟后,也未必真的落后。后来居上者需
⑷①第一次是认为树“不如干脆锯掉”,“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这种表现是觉得树妨碍自己做 生意挣钱,想要砍树的真实表达。 ②第二次是偶尔“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关心浇水的背后,是受同学建议的启 发,暗自对老槐树动手脚,给它下药。 ③最后一次是对父亲流泪忏悔,庆幸树没砸死自己只砸坏车,“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 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这背后是良心发现的愧疚和悔改。 三次描写,虽表现不同,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丰富了儿子的人物形象,且增加了小说情 节的趣味性,凸显了小说对物质和精神深层思考的主题。 12.答案:⑴答 A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BD 不给分。 ⑵①著名的新月派诗人,16 岁开始写诗,1931 年出版诗集并立即扬名。②著名古文字学家、 考古学家,第一次在考古和古文字领域引入了现代西方学术规范,发表《汉简缀述》等一系 列著作。③教育家,先后在清华等多所名校任教,担任清华文物陈列室主任,为校方多方搜 集青铜文物,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⑶① 作为陈梦家的妻子,她和陈梦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陈梦家所取得的不凡成绩也 离不开她的付出,写她是对陈梦家有益的补充。 ② 作为一代才女,她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和陈梦家相互映衬,不仅烘托了陈梦家诗人和 学者的形象,也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采。 ③ 作为民国的知识分子,她的遭遇和陈梦家一样令人同情,写她也同样表现了对一代知识 分子“生当乱世如浮萍”遭遇的同情,突出了主旨。 ⑷取得成就的因素: ①师出名门,师从徐志摩、闻一多等诗学大家。 ②个人的天赋与勤奋,天资聪颖,治学研究不知疲倦。 ③一定的人生机遇,比如被选派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交换教授。 ④家人的支持与付出,相对良好的物质条件等。 给自己的启示: ①要努力学习,加强锻炼,不断提升个人科学文化素养。 ②确立恰当的目标,挖掘自己的天赋,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③寻找创造适合自己的外部环境,外部条件。 ④抓住机遇,厚积薄发。 13、B (解析: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 结论。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①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各执一词最合适。②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 己见才符合。③句子中莫衷一是最合适。) 14、D(解析:A、成分残缺,在“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后加“的目标”;B、“千余人” 和“左右”都表示约数;C、中途易辙,在句首加“随着”。) 15、A 16、①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②性格相同的人③性格相近(或相似)的人④有的人性格上 看似温柔 ⑤但心地却非常善良(每句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17、该图形处文字外的构图要素有:变形的“河”、太阳、长城,(3 分)寓意是:变形的“河” 呈现举办地是河北省,宛若水流的具象,孕育万物生命;太阳普照河北大地,预示园博会的 举办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长城的形象展现河北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答对一点给 1 分)。 (如有其它合理的解释也可酌情给分)。 18.立意参考:生活工作中,抢先,不一定能领先;迟后,也未必真的落后。后来居上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