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日期:2013年4月20日上午9:00~11: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 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里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 未曾道破的分别”。朱光潜赞赏王氏的首创之功,但遗憾的是,王国维只是示以 诗例,“没有详细说明理由”。于是,朱光潜从意象与情趣的契合程度及其在读 者心中引发的心理效果之角度加以阐发:“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 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 中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就“池塘生春草”、“谢家池上,江淹浦 畔”“隔”与“不隔”而言,朱氏的解说并不错,当然和王国维的视角不同。朱 光潜认为,王氏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似可商 榷。他的理由是,诗原有偏重“显”与偏重“隐”的分别,王氏的标准似乎太偏 重“显”。朱光潜认为,不能要求一切诗都隐或显,他的结论是“显则轮廓分明, 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本不同。说概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 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 朱光潜从隐与显的表现方式对王氏的评论确实与王氏的原意相去较远,因此受到 研究者的质疑,其中以吴文祺和张世禄为代表。他们的反驳集中在两点:第一, “王氏所谓‘隔’是指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朱君所说的那种隐 的表情法”;第二,言情诗不一定非要隐,因为“诗人如李白、岑参,词人如苏 东坡、辛弃疾,他们的表情如飘风疾雨的骤至,如长江黄河之奔流,后来的批评 家并不以其显而薄之”。 后来的研究者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 里都赞成吴、张的意见,认为朱光潜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 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这些对朱氏的批评是中肯的。叶朗还进一步指出,王 氏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 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语言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并在读者 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便是“不隔”。叶氏也看到“如果在一篇作品 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 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便是“隔”。他们的辨析抓住作者的语言表达能 力解读“隔”与“不隔”,应该承认更接近王国维没有说出的意思。 (选自朱立元、涨旭曙《朱光潜·诗论>导读》 1.下列关于“隔”与“不隔”的观点,符合王国维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B.“隔”就像“雾里看花”,而“不隔”则是“语语都在目前” C.以艰深晦涩的文字掩饰思想内容浅陋的作品都属于“隔 D.作者能表达真切的感受并使读者也获得真切感受,便是“不隔
淮南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日期:2013 年 4 月 20 日上午 9:00~11: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 分 150 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里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 未曾道破的分别”。朱光潜赞赏王氏的首创之功,但遗憾的是,王国维只是示以 诗例,“没有详细说明理由”。于是,朱光潜从意象与情趣的契合程度及其在读 者心中引发的心理效果之角度加以阐发:“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 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 中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就“池塘生春草”、“谢家池上,江淹浦 畔”“隔”与“不隔”而言,朱氏的解说并不错,当然和王国维的视角不同。朱 光潜认为,王氏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似可商 榷。他的理由是,诗原有偏重“显”与偏重“隐”的分别,王氏的标准似乎太偏 重“显”。朱光潜认为,不能要求一切诗都隐或显,他的结论是“显则轮廓分明, 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本不同。说概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 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 朱光潜从隐与显的表现方式对王氏的评论确实与王氏的原意相去较远,因此受到 研究者的质疑,其中以吴文祺和张世禄为代表。他们的反驳集中在两点:第一, “王氏所谓‘隔’是指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朱君所说的那种隐 的表情法”;第二,言情诗不一定非要隐,因为“诗人如李白、岑参,词人如苏 东坡、辛弃疾,他们的表情如飘风疾雨的骤至,如长江黄河之奔流,后来的批评 家并不以其显而薄之”。 后来的研究者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 里都赞成吴、张的意见,认为朱光潜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 “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这些对朱氏的批评是中肯的。叶朗还进一步指出,王 氏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 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语言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并在读者 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便是“不隔”。叶氏也看到“如果在一篇作品 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 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便是“隔”。他们的辨析抓住作者的语言表达能 力解读“隔”与“不隔”,应该承认更接近王国维没有说出的意思。 (选自朱立元、涨旭曙《朱光潜·诗论>导读》) 1.下列关于“隔”与“不隔”的观点,符合王国维原意的一项是( )。 (3 分) A.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B.“隔”就像“雾里看花”,而“不隔”则是“语语都在目前”。 C.以艰深晦涩的文字掩饰思想内容浅陋的作品都属于“隔”。 D.作者能表达真切的感受并使读者也获得真切感受,便是“不隔
2.下列表述不属于质疑朱光潜“隔与不隔”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王国维首先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B.王国维所谓“隔”是就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那种“隐的表 情法 C.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D.对于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区别,应该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3.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分)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圃翁曰:人生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王谢子弟席丰履厚,田庐仆役无 不具,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视寒畯之士,终年授读,远离家室,唇 燥吻枯,仅博束修数金,仰事俯育咸取诸此;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一步 三叹;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仕宦子弟则乘舆驱肥,即僮仆亦无徒行者,岂 非福耶?古人云:“予之齿者去其角,与之翼者两其足。”天地造物必无两全 汝辈既享席丰履厚之福,又思事事周全,揆诸天道,岂不诚难?惟有敦厚谦谨, 慎言守礼,不可与寒士同一感慨欷,放言髙论,怨天尤人,庶不为造物鬼神所 呵责也 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其根必伤,旨哉斯言,可为深鉴。世家子弟,其修 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何以故?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小 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幼而骄惯,为亲戚之所优容; 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至于利交而谄,相诱以为非;势交而谀,相倚而作 慝者,又无论矣。人之背后称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直道:或偶誉其才品,而 虑人笑其逢迎;或心赏其文章,而疑人鄙其势利。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 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 故世家子弟,其谨饬如寒士,其俭素如寒士,其谦冲小心如寒士,其读书勤苦如 寒士,其乐闻规劝如寒士,如此则自视亦已足矣;而不知人之称之者,尚不能如 寒士。必也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
2.下列表述不属于质疑朱光潜“隔与不隔”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王国维首先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B.王国维所谓“隔”是就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那种“隐的表 情法”。 C.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D.对于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区别,应该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3.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 分)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圃翁①曰:人生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王谢子弟席丰履厚,田庐仆役无 一不具,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视寒畯之士,终年授读,远离家室,唇 燥吻枯,仅博束修数金,仰事俯育咸取诸此;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一步 三叹;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仕宦子弟则乘舆驱肥,即僮仆亦无徒行者,岂 非福耶?古人云:“予之齿者去其角,与之翼者两其足。”天地造物必无两全, 汝辈既享席丰履厚之福,又思事事周全,揆诸天道,岂不诚难?惟有敦厚谦谨, 慎言守礼,不可与寒士同一感慨欷歔,放言高论,怨天尤人,庶不为造物鬼神所 呵责也。 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其根必伤,旨哉斯言,可为深鉴。世家子弟,其修 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何以故?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小 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幼而骄惯,为亲戚之所优容; 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至于利交而谄,相诱以为非;势交而谀,相倚而作 慝②者,又无论矣。人之背后称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直道:或偶誉其才品,而 虑人笑其逢迎;或心赏其文章,而疑人鄙其势利。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 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 故世家子弟,其谨饬如寒士,其俭素如寒士,其谦冲小心如寒士,其读书勤苦如 寒士,其乐闻规劝如寒士,如此则自视亦已足矣;而不知人之称之者,尚不能如 寒士。必也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
土,乐闻规劝倍于寒士;然后人之视之也,仅得与寒士等。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 谦下勤莤,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 故者也 我愿汝曹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人有非之责之者,遇之不以 礼者,则平心和气,思所处之时势,彼之施于我者,应该如此,原非过当:即我 所行十分全是,无一毫非理,彼尚在可恕,况我岂能全是乎? (选自清·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①圃翁:作者自称。②慝(te):奸邪,邪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仅博束脩数金 博:获得 B.揆诸天道,岂不诚难 揆:衡量 C.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 实:果实 D.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 微:稍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丛祠中 B.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 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 D.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作者认为东晋世家王导谢安的子弟,因为做人厚重沉静,即便凭借祖上丰厚 的遗产享受豪华的生活也受到了别人的尊重。 B.作者认为天地之间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世家子弟既想享受荣华富贵的物质 生活,又想虑事周到全面,这实在很难达到 C.世家子弟身份特殊,很少有人愿意面斥其非、直言劝谏,所以在形象的建立 上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心力 D.作者希望子弟们与人相处要宽大为怀,多有容让。即使自己做事正确,遇到 别人苛求责备时也要平心和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 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5分) 译文 (2)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 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故者也。(5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日田园杂兴 连文风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士,乐闻规劝倍于寒士;然后人之视之也,仅得与寒士等。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 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 故者也。 我愿汝曹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人有非之责之者,遇之不以 礼者,则平心和气,思所处之时势,彼之施于我者,应该如此,原非过当;即我 所行十分全是,无一毫非理,彼尚在可恕,况我岂能全是乎? (选自清·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①圃翁:作者自称。②慝(tè):奸邪,邪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仅博束脩数金 博:获得 B.揆诸天道,岂不诚难 揆:衡量 C.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 实:果实 D.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 微:稍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丛祠中 B.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 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 D.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东晋世家王导谢安的子弟,因为做人厚重沉静,即便凭借祖上丰厚 的遗产享受豪华的生活也受到了别人的尊重。 B.作者认为天地之间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世家子弟既想享受荣华富贵的物质 生活,又想虑事周到全面,这实在很难达到。 C.世家子弟身份特殊,很少有人愿意面斥其非、直言劝谏,所以在形象的建立 上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心力。 D.作者希望子弟们与人相处要宽大为怀,多有容让。即使自己做事正确,遇到 别人苛求责备时也要平心和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 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5 分) 译文: (2)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 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故者也。(5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春日田园杂兴 连文凤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8.这首诗是怎样描绘春日田园生活图景的?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 分) 答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作者“自逍遥”的原因有哪些。(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莫听穿林打叶声,(1) (2) 谁怕 (3) (4) ,微冷 (5)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乙 ,善假于物 也 (荀子《劝学》)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李 密《陈情表》) ,归雁人胡 天 (王维《使至塞上》) (4)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5)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 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 天 (韦 庄《菩萨蛮》)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谈凡高 吴冠中 ①每当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 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 以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我童年看到飞蛾扑火被焚时,留下了深刻的 难以磨灭的印象,梵髙,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 ②梵髙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而为人们熟知的。但他不同 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犹如对象的情人, 他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爱光,梵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光 的太阳。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他曾跟从一位老乐师学钢琴,想找出色彩的音 乐,他追求用色彩的独特效果表现狂热的内心感情,用白热化的明亮色彩表现引 人堕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8.这首诗是怎样描绘春日田园生活图景的?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 分) 答: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作者“自逍遥”的原因有哪些。(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莫听穿林打叶声,(1) 。 (2) ,谁怕? (3) 。 (4) ,微冷, (5) 。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乙: (1) ,善假于物 也。 (荀子《劝学》)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李 密《陈情表》) (3) ,归雁人胡 天。 (王维《使至塞上》) (4)云青青兮欲雨, 。 (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5)梦入神山教神妪, 。 (李 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 天, 。 (韦 庄《菩萨蛮》)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14 题。 谈 凡 高 吴冠中 ①每当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 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 以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我童年看到飞蛾扑火被焚时,留下了深刻的 难以磨灭的印象,梵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 ②梵高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而为人们熟知的。但他不同 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犹如对象的情人, 他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爱光,梵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光 的太阳。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他曾跟从一位老乐师学钢琴,想找出色彩的音 乐,他追求用色彩的独特效果表现狂热的内心感情,用白热化的明亮色彩表现引 人堕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③我从青少年学画时起,一见梵高的作品便倾心,此后一直热爱他,到今天这种 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 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古今中 外有千千万万画家,当他们的心灵已枯竭时,他们的手仍在继续作画。言之无情 的乏味的图画汗牛充栋;但梵高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显露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 ④梵高不倦地画向日葵。他说:“黄色何其美!”这不仅仅是画家感觉的反应 其间包含着宗教信仰的感情。对于他,黄色是太阳之光,光和热的象征,他眼里 的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向日葵时,我立即感到自己是多 么渺小,我在瞻仰一群精力充沛、品格髙尚、不修边幅、胸中怀有郁勃之气的劳 苫人民肖像!看过梵高的《向日葵》的人们,他们的深刻感觉永远不会被世间无 数向日葵所混淆、冲淡!凡是体验过、留意过苦难生活、纯朴生活的人们,看到 这画当会感到分外亲切。它令人恋念,落泪! ⑤梵高热爱土地,他的大师风景画不是景致,不是旅行游记,是人们生活在其间 的大地,是孕育生命的空间,是母亲!他给弟弟提奥的信写道:“如果要生长, 必须埋到土地里去。我告诉你,将你种到德朗特的土地里去,你将于此发芽,别 在人行道上枯萎了。你将会对我说,有在城市中生长的草木,但你是麦子,你的 位置是在麦田里……” ⑥他画铺满庄稼的田野、枝叶繁茂的果园、赤日当空下大地的热浪、风中的飞 鸟……他的画面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表示一切生命都在滚动。从天际的云 到田垄的沟,从人家到篱笆,从麦穗到野花,都互相在呼唤,在招手,甚至天在 转,地在摇,都缘画家的心在燃烧。 ⑦梵高所画人像的背景即使是一片单纯的色调,也凭其带有强烈韵律感的笔触推 进极微妙的色彩变化,就像是流水的河面,其间还有暗流和漩涡。人们经常被他 的画意带进繁星闪烁的天空、瀑布奔腾的山谷。他善于在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 色线和色点的交响乐中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⑧无数杰出的画家令我敬佩,如周方、郭熙、吴镇、仇英、提香、柯罗、马奈、 塞尚……我爱他们的作品,但并无太多要求去调查他们绘画以外的事。可是对另 外一批画家,如老莲、石涛、八大、波提切利、德拉克罗瓦、梵高……我总怀着 强烈的欲望想了解他们的血肉生活,钻入他们的内心去,特别是对梵高,我愿听 到他每天的呼吸! (选自《吴冠中谈梵高》) 11.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2.梵高的绘画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3答 13.从表达技巧和内涵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5分) 14、梵髙作为伟大的画家,他的创作有着超越技巧的内在精神。请结合原文,联 系现实,思考其价值。(7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烦躁 徇私 贸然 闲情逸致 山清水秀
③我从青少年学画时起,一见梵高的作品便倾心,此后一直热爱他,到今天这种 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 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古今中 外有千千万万画家,当他们的心灵已枯竭时,他们的手仍在继续作画。言之无情 的乏味的图画汗牛充栋;但梵高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显露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 ④梵高不倦地画向日葵。他说:“黄色何其美!”这不仅仅是画家感觉的反应, 其间包含着宗教信仰的感情。对于他,黄色是太阳之光,光和热的象征,他眼里 的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向日葵时,我立即感到自己是多 么渺小,我在瞻仰一群精力充沛、品格高尚、不修边幅、胸中怀有郁勃之气的劳 苦人民肖像!看过梵高的《向日葵》的人们,他们的深刻感觉永远不会被世间无 数向日葵所混淆、冲淡!凡是体验过、留意过苦难生活、纯朴生活的人们,看到 这画当会感到分外亲切。它令人恋念,落泪! ⑤梵高热爱土地,他的大师风景画不是景致,不是旅行游记,是人们生活在其间 的大地,是孕育生命的空间,是母亲!他给弟弟提奥的信写道:“如果要生长, 必须埋到土地里去。我告诉你,将你种到德朗特的土地里去,你将于此发芽,别 在人行道上枯萎了。你将会对我说,有在城市中生长的草木,但你是麦子,你的 位置是在麦田里……” ⑥他画铺满庄稼的田野、枝叶繁茂的果园、赤日当空下大地的热浪、风中的飞 鸟……他的画面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表示一切生命都在滚动。从天际的云 到田垄的沟,从人家到篱笆,从麦穗到野花,都互相在呼唤,在招手,甚至天在 转,地在摇,都缘画家的心在燃烧。 ⑦梵高所画人像的背景即使是一片单纯的色调,也凭其带有强烈韵律感的笔触推 进极微妙的色彩变化,就像是流水的河面,其间还有暗流和漩涡。人们经常被他 的画意带进繁星闪烁的天空、瀑布奔腾的山谷。他善于在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 色线和色点的交响乐中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⑧无数杰出的画家令我敬佩,如周方、郭熙、吴镇、仇英、提香、柯罗、马奈、 塞尚……我爱他们的作品,但并无太多要求去调查他们绘画以外的事。可是对另 外一批画家,如老莲、石涛、八大、波提切利、德拉克罗瓦、梵高……我总怀着 强烈的欲望想了解他们的血肉生活,钻入他们的内心去,特别是对梵高,我愿听 到他每天的呼吸! (选自《吴冠中谈梵高》) 11.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 答: 12.梵高的绘画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 分) 答: 13.从表达技巧和内涵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5 分) 答: 14、梵高作为伟大的画家,他的创作有着超越技巧的内在精神。请结合原文,联 系现实,思考其价值。(7 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 A.烦躁 徇私 贸然 闲情逸致 山清水秀
B.诡辩 赝品 凑和 发愤图强 反应灵敏 C.蔓延 坐阵 陨石 席不暇暖 轻歌曼舞 D.编纂 记账 犄角 金瓯无缺 闻过饰非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二句是( )。(3分) A.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尚未证实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公众 感染H7N9的风险较低,测试剂不日将送抵北京。 B.近来,“李天一事件”引发大众普遍关注。这件事带给为人父母者最深刻的 教训是: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一定不能太娇贵 C.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雾霾天数较往年同期偏多。专家建议,体弱多病者在 雾霾天气要尽可能减少外出,最好在家休养生息 D.在校团委组织的“文明礼貌伴我行”主题演讲活动中,同学们感人肺腑的发 言,让在座的评委老师都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17、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o(3分) A.“姚晨骑毛驴”的广告让“赶集网”声名鹊起,但坊间却传出“赶集网”可 能倒闭。相关工作人员称,“赶集网”只是暂停了团购业务而已。 B.根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 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后者竞达前者的50倍。 C.从影视圈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高超的导演艺术,李安成为美国华人电影工作者中最大的一匹黑马。 D.计划于6月至8月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 次,3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天官一号”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18.将下面的词语连缀起来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意境优美 不超过80字。(6分) 夕阳 沙滩 老人 思念 答 19.下面是某地交通部门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制作的巨型广告牌上的文字,语言风 趣。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将交通部门的意图表达出来o(5分) 时速30公里,可到汽车修理厂;时速100公里,可以安全到家;时速150公里, 可以到医院了;时速200公里,恭喜你,你可以见到上帝了。 答: 20.以下是一首以“梦想”为主题的小诗,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句。(4分) 春天的花,娇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 金秋的果,缀满枝头,梦想是甜甜蜜蜜的憧憬,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o(60分)
B.诡辩 赝品 凑和 发愤图强 反应灵敏 C.蔓延 坐阵 陨石 席不暇暖 轻歌曼舞 D.编纂 记账 犄角 金瓯无缺 闻过饰非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二句是( )。(3 分) A.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尚未证实 H7N9 禽流感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公众 感染 H7N9 的风险较低,测试剂不日将送抵北京。 B.近来,“李天一事件”引发大众普遍关注。这件事带给为人父母者最深刻的 教训是: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一定不能太娇贵。 C.今年 3 月份以来,我国雾霾天数较往年同期偏多。专家建议,体弱多病者在 雾霾天气要尽可能减少外出,最好在家休养生息。 D.在校团委组织的“文明礼貌伴我行”主题演讲活动中,同学们感人肺腑的发 言,让在座的评委老师都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17、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o(3 分) A.“姚晨骑毛驴”的广告让“赶集网”声名鹊起,但坊间却传出“赶集网”可 能倒闭。相关工作人员称,“赶集网”只是暂停了团购业务而已。 B.根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 养老金最低 200 元,最高 10000 元,后者竞达前者的 50 倍。 C.从影视圈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高超的导演艺术,李安成为美国华人电影工作者中最大的一匹黑马。 D.计划于 6 月至 8 月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 次,3 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天官一号”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18.将下面的词语连缀起来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意境优美, 不超过 80 字。(6 分) 夕阳 沙滩 老人 思念 答: 19.下面是某地交通部门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制作的巨型广告牌上的文字,语言风 趣。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将交通部门的意图表达出来 o(5 分) 时速 30 公里,可到汽车修理厂;时速 100 公里,可以安全到家;时速 150 公里, 可以到医院了;时速 200 公里,恭喜你,你可以见到上帝了。 答: 20.以下是一首以“梦想”为主题的小诗,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句。(4 分) 春天的花,娇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 , 金秋的果,缀满枝头,梦想是甜甜蜜蜜的憧憬, 。 五、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o(60 分)
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时曾经对学子们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要你们 独立,而不说自由呢?自由是对外面的束缚而言,不受外面势力的限制与压迫 而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能独立,仍然是做奴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 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淮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是朱光潜的观点,C项是吴文祺、张世禄的观点,D项是叶朗的观点) 2.A(其他三项是作者列举吴文祺、张世禄、叶嘉莹、叶朗等人的观点,质疑了 朱光潜“隔与不隔”的观点。) 3.答:本文首先介绍了朱光潜对于王国维“隔”与“不隔”说法的阐发,然后 引出吴文祺和张世禄对朱光潜观点的质疑,最后写叶嘉莹、叶朗对吴、张观点的 赞成及叶朗对“隔”与“不隔”的辨析。 4.C.实:结实 5.C.修饰连词。A、“所”字结构/名词,地方、处所。B、…的人/表示原因。 D、句中停顿语气词/句末陈述语气词 6.B.“虑事周到全面”是对“又思事事周全”的误解 7.(1)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对待你常常很宽容,但在背后要求你 往往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彰显自己的好名声 呢 2)如今你们稍微谨慎简朴、虚心勤奋些,没有被别人称赞你,就感叹:世风 不如从前,富贵人家的子弟难做。这就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人情事理的缘故啊 8.这首诗的颔联、颈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春日雨后插秧、引泉浇药、登髙放 牛、柳下听莺等富于春天气息的场景,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动静结合、有 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田园劳动生活图。 9.远离官场的权势名利之争,没有世俗烦扰,内心清净:自然风光清新自然, 作者沉浸其中;田园劳动生活忙碌充实、其乐融融。 10.甲:(1)何妨吟啸且徐行(2)竹杖芒鞋轻胜马(3)一蓑烟雨任平生。(4) 料峭春风吹酒醒(5)山头斜照却相迎(6)回首向来萧瑟处 乙:(1)君子生非异也(2)报养刘之日短也(3)征蓬出汉塞(4)水澹澹兮 生烟(5)老鱼跳波瘦蛟舞(6)画船听雨眠 11.答:第一段运用类比和比喻的手法,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揭示了梵髙狂放的性 格、执着的信念和对生命的热情等精神特质,表达了作者对梵髙的热爱与敬仰之 情。(3分)揭示主旨,统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深沉而热烈的感情基调。(3分) (只概括不分析酌情减分) 12.①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 ②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表现对象的本质。 ③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打动人的心灵。。 ④偏爱黄色,不倦地画向日葵,包含着宗教信仰的感情。 ⑤多画自然景物,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 ⑥善于通过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色线和色点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6分,每条1分,每条酌赋。)
1946 年,胡适在北大演讲时曾经对学子们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要你们 独立,而不说自由呢?自由是对外面的束缚而言,不受外面势力的限制与压迫。 而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能独立,仍然是做奴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 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淮南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A 项是朱光潜的观点,C 项是吴文祺、张世禄的观点,D 项是叶朗的观点) 2.A(其他三项是作者列举吴文祺、张世禄、叶嘉莹、叶朗等人的观点,质疑了 朱光潜“隔与不隔”的观点。) 3.答:本文首先介绍了朱光潜对于王国维“隔”与“不隔”说法的阐发,然后 引出吴文祺和张世禄对朱光潜观点的质疑,最后写叶嘉莹、叶朗对吴、张观点的 赞成及叶朗对“隔”与“不隔”的辨析。 4.C.实:结实。 5.C.修饰连词。A 、“所”字结构/名词,地方、处所。B、…的人/表示原因。 D、句中停顿语气词/句末陈述语气词。 6.B.“虑事周到全面”是对“ 又思事事周全”的误解。 7.(1)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对待你常常很宽容,但在背后要求你 往往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彰显自己的好名声 呢? (2)如今你们稍微谨慎简朴、虚心勤奋些,没有被别人称赞你,就感叹:世风 不如从前,富贵人家的子弟难做。这就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人情事理的缘故啊。 8.这首诗的颔联、颈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春日雨后插秧、引泉浇药、登高放 牛、柳下听莺等富于春天气息的场景,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动静结合、有 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田园劳动生活图。 9.远离官场的权势名利之争,没有世俗烦扰,内心清净;自然风光清新自然, 作者沉浸其中;田园劳动生活忙碌充实、其乐融融。 10.甲:(1)何妨吟啸且徐行(2)竹杖芒鞋轻胜马(3)一蓑烟雨任平生。(4) 料峭春风吹酒醒(5)山头斜照却相迎(6)回首向来萧瑟处 乙:(1)君子生非异也(2) 报养刘之日短也(3) 征蓬出汉塞(4)水澹澹兮 生烟(5) 老鱼跳波瘦蛟舞(6) 画船听雨眠 11.答:第一段运用类比和比喻的手法,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揭示了梵高狂放的性 格、执着的信念和对生命的热情等精神特质,表达了作者对梵高的热爱与敬仰之 情。(3 分)揭示主旨,统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深沉而热烈的感情基调。(3 分) (只概括不分析酌情减分) 12.①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 ②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表现对象的本质。 ③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打动人的心灵。。 ④偏爱黄色,不倦地画向日葵,包含着宗教信仰的感情。 ⑤多画自然景物,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 ⑥善于通过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色线和色点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6 分,每条 1 分,每条酌赋。)
13.(2分)运用比喻手法,将画中的向日葵想像成一群劳苦人民。揭示画作中 蕴含的精神内涵,即精力充沛,品格高尚,充满郁勃之气。(2分)运用对比(或 反衬)手法,以自己的“渺小”突出了梵高的伟大,写出作者对梵髙的崇敬之情 (2分)这一句生动恰当的传达出了自己欣赏梵高名画《向日葵》时的独特感受 (1分) 14.从文中可见梵髙热爱生命,信念执着,热爱土地,植根土地;用火热的心观 照一切,倾注宗教信仰般的感情;表现内心的热烈,传递生命的力量等精神。(3 分) 现实中,不乏以“手”作画,为艺术而艺术的现象,这样的作品往往无关痛痒, 无病呻吟。应以梵髙为师,汲取其精神营养,让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2分) 推而广之,“热爱”“扎根”“关照生命”这些内涵,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 蓬勃发展的基石。(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能从原文中提炼出梵高超 越技巧的精神内涵,并思考这些内涵对于“艺术”,对于艺术之外的价值。酌情 赋分。) 15.A(B“凑和”为“凑合”C、“坐阵”为“坐镇”D“闻过饰非”为“文过 饰非”) 16.A(“不日”指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多用于未来)。“娇贵”应做“娇 惯”。“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 发展生产,恢复元气。“如坐春风”比喻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17.C(A.成分残缺。B.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 18.要求:词语齐全、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意境优美,任何一项没有做到,均扣 2分,扣完5分为止。) 19.在髙速路上行车既不能低于最低限速,也不能超过最高限速。(表达不简洁, 扣1-2分;表意不准确,扣1-2分。) 20.示例: 夏天的树,枝叶婆娑,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严冬的雪,漫天飞舞,梦想是纷纷扬扬的畅想 参考译文 圃翁说:做人要品性敦厚做事稳重,然后才能够成为承受福德的人。王导谢安的 子弟们凭借祖先丰厚的遗产享受到荣华的生活,田地房产佣人没有不拥有的,并 且被所有人敬仰礼遇,没有轻视他们的人。看那些住在乡野的清寒读书人,如果 给别人教书,就要终年在外奔波,累的口干舌燥也仅仅挣取微薄的酬金,还要依 靠这赡养父母抚育孩子;如果出门应试只能徒步前往,风雨天气,道路泥泞, 步三叹:这些人艰苦的生活情境都是你们常见熟悉的呀!富贵人家的子弟出门就 坐车骑马,既是仆人也没有步行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福分吗?古人说:天生利齿 的动物,头上就不长角:拥有双翅的动物,就只长两只脚。天地造物不可能两全 十美。你们既享受到了祖先的福德,又想什么事都能周到全面得到满足,拿天理 来衡量,恐怕也太难了吗?你们只有敦厚谦恭,谨慎发言,遵守礼节,不要像那 些清贫之士一样随意髙谈阔论、怨天尤人,只有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恐怕才不会被 造物的鬼神们呵斥责备啊 古人说过,世代做官的人家就如一年内两次结果实的树木,树根一定会受到损伤 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可要当作警戒。世家子弟想树立好名声,难度是清贫之士 的一百倍。为什么呢?当面对待你的人绝不可能像对待清贫之士那样坦白正直: 你有缺点,谁愿意当面给你指出来;你骄傲自满,谁愿意直接批评你。小时娇生
13.(2 分)运用比喻手法,将画中的向日葵想像成一群劳苦人民。揭示画作中 蕴含的精神内涵,即精力充沛,品格高尚,充满郁勃之气。(2 分)运用对比(或 反衬)手法,以自己的“渺小”突出了梵高的伟大,写出作者对梵高的崇敬之情。 (2 分)这一句生动恰当的传达出了自己欣赏梵高名画《向日葵》时的独特感受。 (1 分) 14.从文中可见梵高热爱生命,信念执着,热爱土地,植根土地;用火热的心观 照一切,倾注宗教信仰般的感情;表现内心的热烈,传递生命的力量等精神。(3 分) 现实中,不乏以“手”作画,为艺术而艺术的现象,这样的作品往往无关痛痒, 无病呻吟。应以梵高为师,汲取其精神营养,让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2 分) 推而广之,“热爱”“扎根”“关照生命”这些内涵,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 蓬勃发展的基石。(2 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能从原文中提炼出梵高超 越技巧的精神内涵,并思考这些内涵对于“艺术”,对于艺术之外的价值。酌情 赋分。) 15.A (B“凑和”为“凑合”C、“坐阵”为“坐镇”D“闻过饰非”为“文过 饰非”) 16.A (“不日”指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多用于未来)。“娇贵”应做“娇 惯”。“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 发展生产,恢复元气。“如坐春风”比喻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17.C(A.成分残缺。B.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 18.要求:词语齐全、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意境优美,任何一项没有做到,均扣 2 分,扣完 5 分为止。) 19.在高速路上行车既不能低于最低限速,也不能超过最高限速。(表达不简洁, 扣 1-2 分;表意不准确,扣 1-2 分。) 20.示例: 夏天的树,枝叶婆娑,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严冬的雪,漫天飞舞,梦想是纷纷扬扬的畅想。 参考译文: 圃翁说:做人要品性敦厚做事稳重,然后才能够成为承受福德的人。王导谢安的 子弟们凭借祖先丰厚的遗产享受到荣华的生活,田地房产佣人没有不拥有的,并 且被所有人敬仰礼遇,没有轻视他们的人。看那些住在乡野的清寒读书人,如果 给别人教书,就要终年在外奔波,累的口干舌燥也仅仅挣取微薄的酬金,还要依 靠这赡养父母抚育孩子;如果出门应试只能徒步前往,风雨天气,道路泥泞,一 步三叹:这些人艰苦的生活情境都是你们常见熟悉的呀!富贵人家的子弟出门就 坐车骑马,既是仆人也没有步行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福分吗?古人说:天生利齿 的动物,头上就不长角;拥有双翅的动物,就只长两只脚。天地造物不可能两全 十美。你们既享受到了祖先的福德,又想什么事都能周到全面得到满足,拿天理 来衡量,恐怕也太难了吗?你们只有敦厚谦恭,谨慎发言,遵守礼节,不要像那 些清贫之士一样随意高谈阔论、怨天尤人,只有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恐怕才不会被 造物的鬼神们呵斥责备啊! 古人说过,世代做官的人家就如一年内两次结果实的树木,树根一定会受到损伤 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可要当作警戒。世家子弟想树立好名声,难度是清贫之士 的一百倍。为什么呢?当面对待你的人绝不可能像对待清贫之士那样坦白正直: 你有缺点,谁愿意当面给你指出来;你骄傲自满,谁愿意直接批评你。小时娇生
惯养,有缺点家人宽容你;长大后的坏习惯,朋友原谅你。至于那些因利益和你 交往,谄媚诱惑你做坏事的人或者那些巴结你引诱你狼狈为奷的人又另当别论 了。即使有背后称赞你的也远不如称赞清贫之士那样直接。有人想赞美你的才能 品德,又怕别人嘲笑他是奉承你;想赞美你的文章又担心别人说他势利而看不起 他。所以,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对待你常常很宽容,但在背后要求 你往往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彰显自己的好名声 呢? 所以世家子弟,有的也像清贫之士一样谨慎检点,朴素节俭、勤奋读书、虚心接 受批评,并且自己认为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已经够好的了,却不知大家还是不能像 对清贫之士那样公开的赞美你。你们一定要加倍谨慎、节俭、勤奋、虚心,这样 做了以后,别人才用对待清贫之士的坦白对待你。如今你们稍微谨慎简朴、虚心 勤奋些,没有被别人称赞你,就感叹:世风不如从前,富贵人家的子弟难做。这 就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人情事理的缘故啊 我希望你们把凭借祖先的遗德享受的荣华富贵作为时常担心失去、难以长久保全 的境遇。有不以礼貌来苛求责备的人,你也要心平气和对待他。想想平时享受到 的优厚待遇,他们这样对待我们原本也不过分。即使我们做的事情周到完美、符 合道理,对他们的苛求责备也要宽恕。何况我们怎么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惯养,有缺点家人宽容你;长大后的坏习惯,朋友原谅你。至于那些因利益和你 交往,谄媚诱惑你做坏事的人或者那些巴结你引诱你狼狈为奸的人又另当别论 了。即使有背后称赞你的也远不如称赞清贫之士那样直接。有人想赞美你的才能 品德,又怕别人嘲笑他是奉承你;想赞美你的文章又担心别人说他势利而看不起 他。所以,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对待你常常很宽容,但在背后要求 你往往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彰显自己的好名声 呢? 所以世家子弟,有的也像清贫之士一样谨慎检点,朴素节俭、勤奋读书、虚心接 受批评,并且自己认为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已经够好的了,却不知大家还是不能像 对清贫之士那样公开的赞美你。你们一定要加倍谨慎、节俭、勤奋、虚心,这样 做了以后,别人才用对待清贫之士的坦白对待你。如今你们稍微谨慎简朴、虚心 勤奋些,没有被别人称赞你,就感叹:世风不如从前,富贵人家的子弟难做。这 就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人情事理的缘故啊。 我希望你们把凭借祖先的遗德享受的荣华富贵作为时常担心失去、难以长久保全 的境遇。有不以礼貌来苛求责备的人,你也要心平气和对待他。想想平时享受到 的优厚待遇,他们这样对待我们原本也不过分。即使我们做的事情周到完美、符 合道理,对他们的苛求责备也要宽恕。何况我们怎么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