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四中课改部2013届高三第6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为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1.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 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 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 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 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2.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 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 以,我们说的“敬老”,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 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 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 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3.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 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 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 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 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 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 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 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4.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 就是“明理”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 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増强软实力。从 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 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 容 5.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 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 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 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选自2011l年10月13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涡阳四中课改部 2013 届高三第 6 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时间为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1.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 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 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 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 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2.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 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 以,我们说的“敬老”,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 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 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 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3.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 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 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 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 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 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 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 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4. 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 就是“明理”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 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 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 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 容。 5.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 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 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 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选自 2011 年 10 月 13 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 种文化。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 传统联系在一起。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 术革命关系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 人的创造力。 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 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 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 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 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 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 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 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 要内容。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 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 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 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 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 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 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 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 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 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 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 裁节邮传冗费。土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 一种文化。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 传统联系在一起。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 术革命关系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 人的创造力。 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 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 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 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 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 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 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 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 要内容。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 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 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 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 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 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 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 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 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 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 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 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
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 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 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 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i):举发纠正。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懋卿恚甚 气愤 B.瑞遂谢病 归 道歉 C.素衔瑞 怀恨 D.执政阴沮 暗中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减舆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B.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木欣欣以向荣 C.并其职于南京户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趣执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 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 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 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 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 留者,是不遁也。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8-9题。(8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①1)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 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2)风日, 春光风物。道,说。 8、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 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 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 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懋卿恚甚 气愤 B.瑞遂谢病 归 道歉 C.素衔瑞 怀恨 D.执政阴沮 之 暗中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减舆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B.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木欣欣以向荣 C.并其职于南京户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趣执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 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 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 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 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 留者,是不遁也。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8-9 题。(8 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⑴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 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⑵风日, 春光风物。道,说。 8、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 分)
9、尾联笔锋一转,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先六小题,如果全部都答,则按前 六题计分。)(6分) (1) ,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牧《瑟 琶行》)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 哀民生之多艰。(屈 原《离骚》) (6)五月渔朗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 彦《苏幕遮·燎沉香》) (7)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⑧)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1)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 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 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走,至少 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 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 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算。我 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 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3)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有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 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 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 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 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 岁的年纪
9、尾联笔锋一转,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你是如何理解的?(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先六小题,如果全部都答,则按前 六题计分。)(6 分) (1) ,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牧《瑟 琶行》)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 (4)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 ,哀民生之多艰。(屈 原《离骚》) (6)五月渔朗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 彦《苏幕遮•燎沉香》) (7)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1—14 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1)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 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 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走,至少 也要 40 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 3 元。为保险起见, 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 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 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 6 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 5 元再加 1 元,就是 3 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算。我 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 3 元。”这样, 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3)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 5 元其实没有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 3 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 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 3 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 3 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 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 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 55 岁的年纪
(4)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 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 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5)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 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 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 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 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6)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 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 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 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 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 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1)车夫黝黑的后颈上 高髙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 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7)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2)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 竟然了无影踪 ⑧)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9)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 个人! (10)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11)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 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 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12)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 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孬种。 (13)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4)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15)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16)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1⑦)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 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18)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9)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 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20)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21)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 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1、小说中的车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5分) 1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6)(7)两段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6分)
(4)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 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 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5)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 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 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 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 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6)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 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 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 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 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 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1)车夫黝黑的后颈上 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 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7)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2)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 竟然了无影踪。 (8)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9)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 个人!” (10)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11)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 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 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12)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 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孬种。” (13)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4)我下了车,给他 5 元钱。 (15)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16)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17)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 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18)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9)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 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20)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21)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 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1、小说中的车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5 分) 1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6) (7)两段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6 分)
(1)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髙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 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2)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13、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写出变化的几个阶段。(5分) 14、独腿车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作简要阐述。(8分) 第Ⅱ卷(语言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洗涤飘渺张惶失措玉不琢,不成器 B.掂量布署百尺杆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C.丰姿撕杀精兵简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迂讷功绩察言观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首都各大 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 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可个别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之 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晏殊独坐在晃动昏黄灯光的书房,双目微闭,口中缓 缓吟出:"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一副身处太平世道的闲适自足神态。 17、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 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 人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18、下面四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相应的序号后写上修改意见。(4分) (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 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 (3)他语重心长的话语后面,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1)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 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2)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13、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写出变化的几个阶段。(5 分) 14、独腿车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作简要阐述。(8 分) 第Ⅱ卷(语言表达题 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洗涤 飘渺 张惶失措 玉不琢,不成器 B.掂量 布署 百尺杆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C.丰姿 撕杀 精兵简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迂讷 功绩 察言观色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首都各大 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 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可个别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之 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晏殊独坐在晃动昏黄灯光的书房,双目微闭,口中缓 缓吟出:"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一副身处太平世道的闲适自足神态。 17、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3 分)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 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 人, 。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18、下面四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相应的序号后写上修改意见。(4 分) (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 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 (3)他语重心长的话语后面,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4)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 本利益为出发点。 修改:(1) 19、新闻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可概 括,可总结,可评述,可警示。根据下面一则新闻,仿照划线部分语句,请你以 报社编辑的身份为其他两份报纸各写一段结束语。(不要求句式相同)(6分) 例。《法制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接 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10天。如何营造好的遵纪守法环境,需要市民的 觉配合,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城市如何保持一贯的严格管理。 (1)《教育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 接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10 天 (2)《市民晚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 不接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10 天 20、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周日,你去大历山游玩,午后却下起了雨。未及游完景区,你就返回了。第二天, 位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样回答?(结合游山的具体情境回 答,每处回答30字左右。) 消极的回 答: 积极的回 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 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
(4)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 本利益为出发点。 修改:⑴ ⑵ ⑶ ⑷ 19、新闻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可概 括,可总结,可评述,可警示。根据下面一则新闻,仿照划线部分语句,请你以 报社编辑的身份为其他两份报纸各写一段结束语。(不要求句式相同)(6 分) 例。《法制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接 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 10 天。如何营造好的遵纪守法环境,需要市民的自 觉配合,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城市如何保持一贯的严格管理。 (1)《教育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 接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 10 天。 。 (2)《市民晚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 不接受处罚,破天荒被行政拘留 10 天。 。 20、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 分) 周日,你去大历山游玩,午后却下起了雨。未及游完景区,你就返回了。第二天, 一位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样回答?(结合游山的具体情境回 答,每处回答 30 字左右。) 消极的回 答: 积极的回 答: 五、(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 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
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5)不少于800字。 第6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A.“崇文”不仅仅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缩小了“崇文”的 内涵。C.以偏概全。“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明显错误。D.偷换概念。“人 清神”的核心是该题后面表述的内容,而不是“敬老崇文” 【答案】C【解析】A.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 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B.历史上文化获得大发展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由于“敬老 崇文”一个因素,犯了以偏概全过于绝对的毛病,D.无中生有.“敬老崇文”的目的是 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原文中没有提到而且在此选项中也只是解释了“敬老”,而 忽视了“崇文”。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后一句不对。从第三段谈到的近 文明史的几个事例做参照,我们可以推测,二者完全可以避免,而且可以互为因果。现代 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脱节,更多的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4.B(谢:辞去官职) 5.A(A:因为;B:表目的,来连词:C:到于;D:代词,他/用于主谓之间) 6.C(“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问题,原文中说“帝犹优诏奖 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7.(1)听说他(海瑞)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 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触忤”“市”“诀”“遁”各1分,句意1分。 (2)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蒙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家 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 “素”“疾”“率”、定语后管各1分,句意1分 blog. sinEl corn. cr /Ikz3'13
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得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5)不少于 800 字
8、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 都洛阳朋友们“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 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与“叶新”,以乐景衬哀情, 亦可。) 9、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 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10、(1)同是天涯沦落人(2)只是当时已惘然(3)樯橹灰飞烟灭(4)君子博 学而日参省乎己(5)长太息以掩涕兮(6)梦入芙蓉浦(7)周公吐哺(8)非有 志者不能至也 11、(1)为人诚恳,关心他人(2)不怕困难,身残志坚(3)有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4)为人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 12、(1)外貌描写,“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他的脸……是紫 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根根可数”,行动描写,“头使劲 地向前蹿”,表现车夫与命运抗争的坚强品质。 (2)车夫与命运抗争而“挣”来了坦荡和快乐的生活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消 除了自责和对车夫的同情担忧,佩服代替了同情。 13、(1)担心车夫的敲诈,(2)同情车夫的不幸,(3)尊重车夫的坚韧,(4) 敬仰车夫的高尚,要以车夫为人生榜样 14、(8分)(1)通过塑造车夫这一人物形象,赞颂了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 人生态度。 (2)人生需要自强不息,人需要完美人格,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 你,才会敬佩你。这种自尊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也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 精神。教育我们学会自尊,自爱,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 (3)弘扬了讲求诚信、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 (4)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
8、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 都洛阳朋友们“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 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与“叶新”,以乐景衬哀情, 亦可。) 9、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 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10、(1)同是天涯沦落人(2)只是当时已惘然(3)樯橹灰飞烟灭(4)君子博 学而日参省乎己(5)长太息以掩涕兮(6)梦入芙蓉浦(7)周公吐哺(8)非有 志者不能至也 11、(1)为人诚恳,关心他人(2)不怕困难,身残志坚(3)有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4)为人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 12、(1)外貌描写,“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他的脸……是紫 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根根可数”,行动描写,“头使劲 地向前蹿”,表现车夫与命运抗争的坚强品质。 (2)车夫与命运抗争而“挣”来了坦荡和快乐的生活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消 除了自责和对车夫的同情担忧,佩服代替了同情。 13、(1)担心车夫的敲诈,(2)同情车夫的不幸,(3)尊重车夫的坚韧,(4) 敬仰车夫的高尚,要以车夫为人生榜样。 14、(8 分)(1)通过塑造车夫这一人物形象,赞颂了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 人生态度。 (2)人生需要自强不息,人需要完美人格,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 你,才会敬佩你。这种自尊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也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 精神。教育我们学会自尊,自爱,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 (3)弘扬了讲求诚信、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 (4)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
(5)含蓄地批评了社会上漠视甚至歧视弱势群体的人或行为。(以上几点供参考,持 有故,说出以上道理中的一个方面,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 15、D(“张惶失措”应为“张皇失措”“百尽杆头”应为“百尽竿头”“撕杀”应为 厮杀”) 16、A(A、按图索骥: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 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B、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用在这里意思 好相反,应用事半功倍C、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应为挂羊头卖狗肉,D、风雨飘摇:飘摇:飄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不稳定。用在这里限定夜晚不妥当。) 17、B本语段的题旨是取得成就要耐得住寂寞。(A句把“才能”与“耐得寂寞”并列 能突出本语段强调的重点(观点)。C句内容不够合理,为了突出“耐得寂寞”而否认了 才能”的作用。D句中把“耐得寂寞”放在第二位,未能突出本语段的中心。) 18、(1)把“高校学生的培养”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2)将“否认”改为“认为” (3)去掉“无声的”,(4)将“以”改为“从” 19、(1)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文化课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和法制观念教育。(从加强教育的角度) (2)为了创建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应从自己做起,从文明行路,文明骑车做起。(要 人提醒每一位市民做文明人的角度 20、消极的回答:(示例)别提了,那里山胳太陡,午后又下了场雨,让我摔了好几跤 真是倒霉透了。 积极的回答:(示例)当然开心啦。那里翠竹掩映,鸟语花香,午后下了场雨,更有 Dloc sina corn. cr/kz31a 21、依据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赋分。 附:文言文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 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 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 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 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 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 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 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 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 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 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 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 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 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海瑞向来憎恨
21、依据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赋分。 附:文言文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 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 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 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 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 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 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 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 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 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 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 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 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 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海瑞向来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