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电子教案_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8.99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六章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环境 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使有限的 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 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4)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建立以保护资源为核心的环保战略,合理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环境目标应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要从实际出发, 切实可行,规划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⑦)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充分体现有 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1.规划的编制 (1)接受任务与组织規划编制。上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提出主要要 求、时间进度,下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组织规划编制组,编制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 也可以由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同级环保部门组织规划编制组。规划编制组一般分为领 导组、协调组和技术组,人员由通晓规划对象的专家以及有关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组 成:由对规划地域或领域具有决策权和协调能力的部门领导人担任指导 上级环保局 下达任务 组织规划班子 下级环保局 同级政府 调查与研究现状评价 规划文本编 布置基层任务 汇总审定规划草案 规划定稿 (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环境规划由专门组织的技术队伍(规划编制组)承担,这是规划编制的 主要阶段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环境 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使有限的 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 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4)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建立以保护资源为核心的环保战略,合理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环境目标应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要从实际出发, 切实可行,规划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充分体现有 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1. 规划的编制 (1)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上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提出主要要 求、时间进度,下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组织规划编制组,编制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 也可以由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同级环保部门组织规划编制组。规划编制组一般分为领 导组、协调组和技术组,人员由通晓规划对象的专家以及有关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组 成;由对规划地域或领域具有决策权和协调能力的部门领导人担任指导。 (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环境规划由专门组织的技术队伍(规划编制组)承担,这是规划编制的 主要阶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不保投资能力 调整产业结构与合理布局提出污染防治方案和方案优化 是否超过环保投资能 环境规划文本 2.规划的申报与审批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沟通上下级认识、协调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过程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将规划方案变为实施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 程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环境规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 (2)终极申报和审批 下级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或重新编制 同级政府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付诸实施 (3)环境规划文件 技术档案文本 环境规划文本 环境规划报审文本 第二节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2)单顼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所确定的环境目标 (3)环境指标: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 2.环境目标的类型 (1)按规划内容分: A、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目标等; B、环境建设目标:反映环境改善程度 C、污染控制目标:提出污染物削减量以及治理率、达标率等 D、环境管理目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等

2.规划的申报与审批 ◼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沟通上下级认识、协调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过程; ◼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将规划方案变为实施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 程; ◼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环境规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 (2)终极申报和审批 下级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或重新编制。 同级政府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付诸实施。 (3)环境规划文件 技术档案文本 环境规划文本 环境规划报审文本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2)单项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所确定的环境目标。 (3)环境指标: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 2. 环境目标的类型 (1)按规划内容分: A、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目标等; B、环境建设目标:反映环境改善程度; C、污染控制目标:提出污染物削减量以及治理率、达标率等; D、环境管理目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等

(2)从时间上划分:短期、中期、长期:年度:五年、十年、二十年目标等 (3)从空间上划分:国家、省(自治区)、城市县、经济区、流域环境目标等。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用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 境指标构成的有机集合。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根据规划指标表征对象、作用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通常把它们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性 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用来共冋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境 指标枃成的有机集合。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根据规划指标表征对象、作用及在环境规划 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通常把它们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 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性指标。包括如下 1、环境质量指标 (1).大气 TSP(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S0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降尘(年日均值) 酸雨频度与平均pH 2).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源数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氨氮和磷 (3).噪声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 标总量控制两种。容量总量控制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目标总量控制体现 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 时采用。包括如下 (1).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S02、烟尘、工业粉尘、NOx)总排放量: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 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处理量、工业废气处理量、处理率;新增废气 处理能力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去除量和去除率 锅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窑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 汽车数量、耗油量、Nx排放量 2).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 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废水总量 ■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和回用率、处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

(2)从时间上划分:短期、中期、长期;年度:五年、十年、二十年目标等。 (3)从空间上划分:国家、省(自治区)、城市县、经济区、流域环境目标等。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 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用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 境指标构成的有机集合。 ◼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根据规划指标表征对象、作用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通常把它们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性 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用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境 指标构成的有机集合。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根据规划指标表征对象、作用及在环境规划 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通常把它们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 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性指标。包括如下: ◼ 1、环境质量指标 ◼ (1). 大气 ◼ TSP(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 SO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 N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 降尘(年日均值) ◼ 酸雨频度与平均pH ◼ (2). 水环境 ◼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饮用水源数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 ◼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氨氮和磷 ◼ (3). 噪声 ◼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 标总量控制两种。容量总量控制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目标总量控制体现 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 时采用。包括如下: ◼ (1). 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总排放量;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 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处理量、工业废气处理量、处理率;新增废气 处理能力 ◼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去除量和去除率 ◼ 锅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窑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 ◼ 汽车数量、耗油量、NOx排放量 ◼ (2). 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 ◼ 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废水总量 ◼ 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和回用率、处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

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量、排放量、去除量 (3).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 工业固体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化工渣、尾矿和其他)产生量、处置量和 处置率:堆存量,累计占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产品利用量、产 值、利润:非产品利用量 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处置率 (4).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量、治理量、治理率和排放达标率 水污染物排放(产生)量、削减量、治理量和治理率,排放达标率 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排放量等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 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 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中。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燃料气化;建成区居民总户数,使用气体燃料户数,城市气化率 型煤:城市民用煤量,民用型煤普及率 集中供热:“三北”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热化率,热电联产供热量 烟尘控制区:建成区总面积,烟尘控制区面积及覆盖率 汽车尾气达标率 ■城市污水量、处理量、处理率、处理厂数及能力(一、二)级和处理量:氧化塘数、处理能 力及处理量:污水排海量,土地处理量 地下水位、水位下降面积、区域水位降深:地面下沉面积、下沉量 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厂数、能力、处理量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处理率;机械化清运量、清运率:建成区人口、绿地面积、覆盖率: 人均绿地面积 (2).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数,关、停、并、转和迁数目 污灌水质 (3).水域环境保护 ■功能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CωD、氨氮纳入水量(湖泊总磷、总氮纳入量)监测断面: COD、BOD、DO、氨氮或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类别(湖泊取COD、氮、磷) ■海洋功能区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海通量 (4).重点污染源治理 ■污染物处理量、削减量:工程建设年限,投资预算及来源 (5).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重点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保存繁育基地数目、名称 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面积、占国土面积百分比和新辟建的自然保护区 (6).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数环 ■保投资占基本建设和更改资金的比例 4.相关性指标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 包容不了的。环境规划将其作为相关指标列入,以便更全面地衡量环境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和 可行性。对于区域来说,生态类指标也为环境规划所特别关注,它们在环境规划中将占有越 来越重要的位置

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 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量、排放量、去除量 ◼ (3). 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 ◼ 工业固体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化工渣、尾矿和其他)产生量、处置量和 处置率;堆存量,累计占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产品利用量、产 值、利润;非产品利用量 ◼ 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处置率 ◼ (4).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 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量、治理量、治理率和排放达标率 ◼ 水污染物排放(产生)量、削减量、治理量和治理率,排放达标率 ◼ 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排放量等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 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 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中。 (1).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 燃料气化;建成区居民总户数,使用气体燃料户数,城市气化率 ◼ 型煤:城市民用煤量,民用型煤普及率 ◼ 集中供热:“三北”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热化率,热电联产供热量 ◼ 烟尘控制区:建成区总面积,烟尘控制区面积及覆盖率 ◼ 汽车尾气达标率 ◼ 城市污水量、处理量、处理率、处理厂数及能力(一、二)级和处理量;氧化塘数、处理能 力及处理量;污水排海量,土地处理量 ◼ 地下水位、水位下降面积、区域水位降深;地面下沉面积、下沉量 ◼ 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厂数、能力、处理量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处理率;机械化清运量、清运率;建成区人口、绿地面积、覆盖率; 人均绿地面积 (2). 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 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数,关、停、并、转和迁数目 ◼ 污灌水质 (3). 水域环境保护 ◼ 功能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COD、氨氮纳入水量(湖泊总磷、总氮纳入量)监测断面: COD、BOD、DO、氨氮或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类别(湖泊取COD、氮、磷) ◼ 海洋功能区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海通量 (4). 重点污染源治理 ◼ 污染物处理量、削减量;工程建设年限,投资预算及来源 (5).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 重点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保存繁育基地数目、名称 ◼ 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面积、占国土面积百分比和新辟建的自然保护区 ◼ (6). 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数环 ◼ 保投资占基本建设和更改资金的比例 4.相关性指标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 包容不了的。环境规划将其作为相关指标列入,以便更全面地衡量环境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和 可行性。对于区域来说,生态类指标也为环境规划所特别关注,它们在环境规划中将占有越 来越重要的位置

(1).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部门工业产值 工业密度:单位占地面积企业数、产值 (2).社会 ■人口总量与自然增长率、分布、城市人口 (3).生态 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资源量、造林面积 草原面积、产量(千克/公顷)、载畜量、人工草场面积 耕地保有量、人均量:污灌面积: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面积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调控量、水资源流域面积、水利工程和地下水开采 水土流失面积、治理面积、减少流失量 土地沙化面积、沙化控制面积 土地盐渍化面积、改良复垦面积 农村能源、生物能源占能源的比重,薪柴林建设 生态农业试点数量及类型 第三节环境评价和预测 环境调查与评价 1.环境调查 (1)环境信息采集 信息源主要包括 ①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 ②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 ③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 ④环境科研部门保管的文献资料 ⑤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 ⑥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 ⑦为规划编制或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资料等。 (2)环境信息采集方法 ①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 ②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信函调查采集信息 ③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 ④依靠当地环境保护委员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 ⑤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等 2.环境评价 (1)自然环境评价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 及生态环境等。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在对社会调查基础上,开展包括生产力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 水平现状分析、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等内容的区域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3)污染评价突岀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通过单项评价,按 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环境预测 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 (1)规划区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 (2)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 经济 ◼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部门工业产值 ◼ 工业密度:单位占地面积企业数、产值 (2). 社会 ◼ 人口总量与自然增长率、分布、城市人口 (3). 生态 ◼ 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资源量、造林面积 ◼ 草原面积、产量(千克/公顷)、载畜量、人工草场面积 ◼ 耕地保有量、人均量;污灌面积;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面积 ◼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调控量、水资源流域面积、水利工程和地下水开采 ◼ 水土流失面积、治理面积、减少流失量 ◼ 土地沙化面积、沙化控制面积 ◼ 土地盐渍化面积、改良复垦面积 ◼ 农村能源、生物能源占能源的比重,薪柴林建设 ◼ 生态农业试点数量及类型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一、环境调查与评价 1. 环境调查 (1)环境信息采集 信息源主要包括: ①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 ②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 ③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 ④环境科研部门保管的文献资料; ⑤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 ⑥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 ⑦为规划编制或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资料等。 (2)环境信息采集方法 ①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 ②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信函调查采集信息; ③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 ④依靠当地环境保护委员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 ⑤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等。 2. 环境评价 (1)自然环境评价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 及生态环境等。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在对社会调查基础上,开展包括生产力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 水平现状分析、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等内容的区域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3)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通过单项评价,按 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二、环境预测 1.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 (1)规划区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 (2)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城镇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能源、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行业发展规划。 2.环境预测的内容 (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其他要素因时因地确定。经济发展预测要注意经济社会 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 预测、工业总产值预测,同时对经济布局与结构、交通和其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作必要的预 测与分析。经济发展预测要注重选用社会和经济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的资料和结论 (2)污染产生与排放量预测 参照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要求选择预测内容,污染物宏观总量预测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 排污系数(如单位产品和万元工业产值排污量)和弹性系数(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产值的 弹性系数),从而得到相应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主要包括: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②废水排放量预测:③噪声和废渣污染预测:④农业污染源预测;;土地中农药、化肥施用 量、积累量,粮食、菜、水果中农药含量:⑤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投资预测等。 (3)环境质量预测 根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 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及分布,预测可能出现的信污染种类和数量。环境质 量预测的要点是确定排放源与汇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 (4)生态环境预测 预测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按原始运行(或无有力措施)的状况,预测分析主要生态指 标的变化,再根据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预测分析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然后综合分析各 种状况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为编制生态环境规划,调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情况,城市绿地面积及环境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及城 市发展趋势等 5)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 ①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经济损失(资源损失、植被覆盖变化、地质灾害损失等) ②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农业减产、加工成本增加、减产损失等) ③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 第四节环境功能区划 城市环境功能区 (1)工业区 (2)居民区 (3)商业区 (4)机场、港口、车站等交通枢纽区 (5)风景旅游或文化娱乐区 (6)特殊历史纪念地 空气环境功能分区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将空气环境分为三类区: (1)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2)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 村地区 (3)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将地表水环境划分为五类水域: (1)Ⅰ类水域。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Ⅱ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Ⅲ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

(3)城镇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能源、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行业发展规划。 2.环境预测的内容 (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其他要素因时因地确定。经济发展预测要注意经济社会 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 预测、工业总产值预测,同时对经济布局与结构、交通和其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作必要的预 测与分析。经济发展预测要注重选用社会和经济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的资料和结论。 (2)污染产生与排放量预测 参照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要求选择预测内容,污染物宏观总量预测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 排污系数(如单位产品和万元工业产值排污量)和弹性系数(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产值的 弹性系数),从而得到相应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主要包括: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②废水排放量预测;③噪声和废渣污染预测;④农业污染源预测¡ª¡ª土地中农药、化肥施用 量、积累量,粮食、菜、水果中农药含量;⑤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投资预测等。 (3)环境质量预测 根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 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及分布,预测可能出现的信污染种类和数量。环境质 量预测的要点是确定排放源与汇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 (4)生态环境预测 预测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按原始运行(或无有力措施)的状况,预测分析主要生态指 标的变化,再根据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预测分析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然后综合分析各 种状况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为编制生态环境规划,调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情况,城市绿地面积及环境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及城 市发展趋势等。 (5)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 ①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经济损失(资源损失、植被覆盖变化、地质灾害损失等); ②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农业减产、加工成本增加、减产损失等); ③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一、城市环境功能区 (1)工业区 (2)居民区 (3)商业区 (4)机场、港口、车站等交通枢纽区 (5)风景旅游或文化娱乐区 (6)特殊历史纪念地 二、空气环境功能分区 ◼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将空气环境分为三类区: (1)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2)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 村地区; (3)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水环境划分为五类水域: (1)Ⅰ类水域。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Ⅱ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3)Ⅲ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

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迴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4)Ⅳ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V类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四、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分区 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将城市声学环境分为0-4共五类区域: (1)0类区域。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2)1类区域。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含乡村居住环境 (3)2类区域。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3类区域。适用于工业区 (5)4类区域。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第五节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1.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1)因地制宜,紧扣目标。加强目标意识,充分了解环境问题和污染状况,明了自身的治理和 管理技术,现有设备及可能投入的资金及环境污染削减能力和承载力。同时在设计中,提出 的各种措施和对策一定要考虑是否抓住问题实质,能不能实现,是否对准目标等。 2)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环境污染实质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在规划方案设计中,空气污 染综合整治、生态保护、总量控制、生产结构与布局规划都要围绕资源利用率这个中心 3)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和措施,避 免与之抵触 2.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1)分析调査评价结果。包括环境质量、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现有环境承载力 污染削减量、现有资金和技术。从而明确环境现状、治理能力和污染综合防治水平 (2)分析预测的结果。摆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环境现有承载能力,削减量和可能的投 资、技术支持,从而综合考虑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详细列岀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以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 (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提出环境保护方向、重点、主要任务和步骤。 (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运用各种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和对策,如区域环境污染 综合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调整生产力布局措施、土 地规划措施、城乡建设规划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 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 1.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内涵 ■环境规划方案是指实现环境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投资,力争投资少效果 好。在制定环境规划时,一般要作多个不同的规划方案,经过对比分析,确定经济上合理、 技术上先进、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几个最佳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方案优化是编制环境规划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方案的对比要具有鲜明的特点,比较的项目不宜太多,要抓住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作比 不要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或过分强调投资,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最优 化分析等科学方法,选择最佳方案 2.规划方案的优化选择 ■为了实现环境目标要求,可以在有关因素(经济、社会、技术等)约東下提出各种初始方案 初始方案又是各种措施的组合,往往多达几个、十几个,因而需要选用恰当方法进行优化 第六节环境规划的实施

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迴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4)Ⅳ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Ⅴ类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四、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分区 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将城市声学环境分为0-4共五类区域: (1)0类区域。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2)1类区域。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含乡村居住环境; (3)2类区域。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3类区域。适用于工业区; (5)4类区域。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1.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1)因地制宜,紧扣目标。加强目标意识,充分了解环境问题和污染状况,明了自身的治理和 管理技术,现有设备及可能投入的资金及环境污染削减能力和承载力。同时在设计中,提出 的各种措施和对策一定要考虑是否抓住问题实质,能不能实现,是否对准目标等。 (2)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环境污染实质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在规划方案设计中,空气污 染综合整治、生态保护、总量控制、生产结构与布局规划都要围绕资源利用率这个中心。 (3)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和措施,避 免与之抵触 2.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包括环境质量、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现有环境承载力、 污染削减量、现有资金和技术。从而明确环境现状、治理能力和污染综合防治水平。 (2)分析预测的结果。摆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环境现有承载能力,削减量和可能的投 资、技术支持,从而综合考虑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以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 (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提出环境保护方向、重点、主要任务和步骤。 (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运用各种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和对策,如区域环境污染 综合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调整生产力布局措施、土 地规划措施、城乡建设规划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 二、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 1. 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内涵 ◼ 环境规划方案是指实现环境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投资,力争投资少效果 好。在制定环境规划时,一般要作多个不同的规划方案,经过对比分析,确定经济上合理、 技术上先进、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几个最佳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 方案优化是编制环境规划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 方案的对比要具有鲜明的特点,比较的项目不宜太多,要抓住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作比较。 ◼ 不要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或过分强调投资,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采用费用¡ª¡ª效益分析、最优 化分析等科学方法,选择最佳方案。 2. 规划方案的优化选择 ◼ 为了实现环境目标要求,可以在有关因素(经济、社会、技术等)约束下提出各种初始方案; 初始方案又是各种措施的组合,往往多达几个、十几个,因而需要选用恰当方法进行优化。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将环境规划纳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探凯想与取建发都计湖切联那,将大的库项自和 目和生态保护项目列入城市建设 计划项目中:把无废少废工艺项目和综合利用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更新改造项目计划中:把 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环保项目列入国家利用外资项目中 ■结合环境管理制度的推行,把分解的环境目标分别纳入有关管理计划中,特别是纳入目标责 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计划中 环境规划的分解 1.编制年度计划 (1)环保计划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指标和形成专项计划书的指 (2)环保计划须与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限期治理,重大工程建设 项目等实际工作相对应,并紧密结合起来,并与环境统计、考核工作相协调 (3)环保计划应与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相对应,同步编制并纳入其中,参与综合平衡。 4)环保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的指标、任务、措施、资金、考核目标、责任承担等,均需定量 化和具体化,逐条逐项层层落实.所列环保项目应数据齐全,能检测、有资金保证 (5)环保计划要从实际出发.与经济支撑能力相适应,并充分考虑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2.环境规划目标的空间分解 (1)宏观质量指标分解:如大气质量指标、水环境质量指标、噪声控制指标、固体废弃物综合 利用与处理指标,自然保护或生态保护指标等.各类指标的选择应能保证地区的环境功能 (2)污染物削减指标分解:如主要削减的污染物及分期分批削减量:主要须完成的治理工程等. 3.行业或企业污染治理任务的分解 (1)多排放者多削减原则。即根据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污染排序实行分解 (2)重点性原则。即抓住主要影响地区或功能区环境质量的行业或企业.实行有重点的分配和 有重点的负担。 (3)经济性原则.即按投资少而污染物削减量大的原则实行优化分配,增强规划分解的合理性 和可行性 (4)依靠科技进步。即注意结合技术改造、工艺改革进行分解。 三、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64号文)的精神,现对环 境保护资金渠道明确规定如下 1、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含小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 并把治理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各级计划、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部门都要在 这方面严格把关。同时由建设部会同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尽快研究制定小型企业环境保护法 规,报国务院审批颁布实行。 新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费,在可行性研究费用中支出。要适当增加项目的可行性硏究费用。 在建项目需要补做环境影响评价时,其费用应包括在该建设项目的投资;“;“不可预见费用中列 2、各级经委、工交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及企业所掌握的更新改造资金中,每年应拿出7%用 污染治理;污染严重、治理任务重的,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比例可适当提高。企业留用的更 新改造资金,应优先用于治理污染。企业的生产发展基金可以用于治理污染 集体企业治理污染的资金,应在企业°公积金;±、1°合作事业基金±或更新改造资金 中安排解决

一、将环境规划纳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 将环境规划纳入国经发展计划是实现环境法制管理的具体行动。 ◼ 环保部门要与市政建设部门密切联系,将大中型污染治理项目和生态保护项目列入城市建设 计划项目中;把无废少废工艺项目和综合利用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更新改造项目计划中;把 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环保项目列入国家利用外资项目中。 ◼ 结合环境管理制度的推行,把分解的环境目标分别纳入有关管理计划中,特别是纳入目标责 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计划中。 二、环境规划的分解 1. 编制年度计划 (1)环保计划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指标和形成专项计划书的指 标。 (2)环保计划须与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限期治理,重大工程建设 项目等实际工作相对应,并紧密结合起来,并与环境统计、考核工作相协调。 (3)环保计划应与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相对应,同步编制并纳入其中,参与综合平衡。 (4)环保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的指标、任务、措施、资金、考核目标、责任承担等,均需定量 化和具体化,逐条逐项层层落实. 所列环保项目应数据齐全,能检测、有资金保证。 (5)环保计划要从实际出发. 与经济支撑能力相适应,并充分考虑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2. 环境规划目标的空间分解 (1)宏观质量指标分解:如大气质量指标、水环境质量指标、噪声控制指标、固体废弃物综合 利用与处理指标,自然保护或生态保护指标等. 各类指标的选择应能保证地区的环境功能. (2)污染物削减指标分解:如主要削减的污染物及分期分批削减量:主要须完成的治理工程等. 3. 行业或企业污染治理任务的分解 (1)多排放者多削减原则。即根据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污染排序实行分解。 (2)重点性原则。即抓住主要影响地区或功能区环境质量的行业或企业. 实行有重点的分配和 有重点的负担。 (3)经济性原则. 即按投资少而污染物削减量大的原则实行优化分配,增强规划分解的合理性 和可行性。 (4)依靠科技进步。即注意结合技术改造、工艺改革进行分解。 三、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64号文)的精神,现对环 境保护资金渠道明确规定如下: 1、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含小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 并把治理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各级计划、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部门都要在 这方面严格把关。同时由建设部会同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尽快研究制定小型企业环境保护法 规,报国务院审批颁布实行。 新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费,在可行性研究费用中支出。要适当增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用。 在建项目需要补做环境影响评价时,其费用应包括在该建设项目的投资¡ª¡ª不可预见费用中列 支。 2、各级经委、工交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及企业所掌握的更新改造资金中,每年应拿出7%用 于污染治理;污染严重、治理任务重的,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比例可适当提高。企业留用的更 新改造资金,应优先用于治理污染。企业的生产发展基金可以用于治理污染。 集体企业治理污染的资金,应在企业¡°公积金¡±、¡°合作事业基金¡±或更新改造资金 中安排解决

3、大中城市按规定提取的城市维护费,要用于结合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的综合性环境污染防治工 程,如能源结构改造建设,污水及有害废弃物处理等 4、企业交纳的排污费要有80%用于企业或主管部门治理污染源的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各地 环境保护部门掌握,主要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购置、监测业务活动经费不足 的补贴、地区综合性污染防治措施和示范科研的支出,以及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奖励等方 面,不准挪作与环境保护无关的其它用途。 5、工矿企业为防治污染、开展综合利用项目所产产品实现的利润,可在投产后五年内不上交, 留给企业继续治理污染,开展综合利用。 工矿企业为消除污染、治理;°三废±、开展综合利用项目的资金,可向银行申请优惠 贷款。属于技术改造性质的,可向工商银行申请贷款:属于基建性质的,可向建设银行申请 贷款。 工矿企业用自筹资金和交纳排污费单位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治理污染的工程项目,以及 因污染搬迁另建的项目,免征建筑税。 6、关于防治水污染问题,应根据河流污染的程度和国家财力情况,提请列入国家长期计划,有 计划有步骤地逐项进行治理。 7、环境保护部门为建设监测系统、科研院(所)、学校以及治理污染的示范工程所需要的基本 建设投资,按计划管理体制,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投资计划。这方面的投资数额要 逐年有所增加 8、环境保护部门所需科技三项费用和环境保护事业费,应由各级科委和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和财 力可能,给予适当增加。 习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2.环境规划工作程序和技术程序有何区别和联系? 3.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 4.试述环境预测的作用和内容? 5.怎样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6.分析说明环境规划实施的条件

3、大中城市按规定提取的城市维护费,要用于结合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的综合性环境污染防治工 程,如能源结构改造建设,污水及有害废弃物处理等。 4、企业交纳的排污费要有80%用于企业或主管部门治理污染源的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各地 环境保护部门掌握,主要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购置、监测业务活动经费不足 的补贴、地区综合性污染防治措施和示范科研的支出,以及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奖励等方 面,不准挪作与环境保护无关的其它用途。 5、工矿企业为防治污染、开展综合利用项目所产产品实现的利润,可在投产后五年内不上交, 留给企业继续治理污染,开展综合利用。 工矿企业为消除污染、治理¡°三废¡±、开展综合利用项目的资金,可向银行申请优惠 贷款。属于技术改造性质的,可向工商银行申请贷款;属于基建性质的,可向建设银行申请 贷款。 工矿企业用自筹资金和交纳排污费单位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治理污染的工程项目,以及 因污染搬迁另建的项目,免征建筑税。 6、关于防治水污染问题,应根据河流污染的程度和国家财力情况,提请列入国家长期计划,有 计划有步骤地逐项进行治理。 7、环境保护部门为建设监测系统、科研院(所)、学校以及治理污染的示范工程所需要的基本 建设投资,按计划管理体制,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投资计划。这方面的投资数额要 逐年有所增加。 8、环境保护部门所需科技三项费用和环境保护事业费,应由各级科委和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和财 力可能,给予适当增加。 习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2.环境规划工作程序和技术程序有何区别和联系? 3.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 4.试述环境预测的作用和内容? 5.怎样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6.分析说明环境规划实施的条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