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电子教案_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8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十一章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一节组织及其环境绩效评估 基本概念 (一)组织 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是关于技术组织及其资源使用和潜在环境影响,以及如何 调整它们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因此,组织( organization)这 个词,不仅用来指有生命的东西,同时还代表任何与生物体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态系 统、行业系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系统等。 (二)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 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三)环境绩效评估 环境绩效评估是由独立的考核机构或考核人员,对被考核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 综合的、系统的审査、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 管理绩效提岀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髙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评估活动。 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 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包括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三个层次 根本目标为: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 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考核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类分项目标: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订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 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订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 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环境行为评估(EPE)、选择评估指标、数据收集及转换 和报告沟通、审查和改进评估程序 1.组织的环境绩效基准( criterion) 环境绩效基准是管理阶层为了评估环境绩效而设定的环境目标、标的或其它基准 2.选择环境绩效评估指标

- 1 - 1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一节 组织及其环境绩效评估 一、基本概念 (一)组织 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是关于技术组织及其资源使用和潜在环境影响,以及如何 调整它们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因此,组织(organization)这 个词,不仅用来指有生命的东西,同时还代表任何与生物体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态系 统、行业系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系统等。 (二)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 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三)环境绩效评估 环境绩效评估是由独立的考核机构或考核人员,对被考核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 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 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评估活动。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 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包括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三个层次。 ⚫ 根本目标为: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 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考核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 四类分项目标: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订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 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订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 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环境行为评估(EPE)、选择评估指标、数据收集及转换 和报告沟通、审查和改进评估程序。 1. 组织的环境绩效基准(criterion) 环境绩效基准是管理阶层为了评估环境绩效而设定的环境目标、标的或其它基准。 2. 选择环境绩效评估指标

组织所选择EPE指标所包括的定性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应以简明易懂为原则,并应筛选 出足够且相关的指标来评估其环境绩效。筛选出的EPE指标的数目应能反映出组织作业的特性 和范围。为增进效率,组织可使用现有的数据也可使用其它组织所收集的数据。EPE指标的两 个范畴包括:环境状态指标(ECls)和环境绩效指标(EPls)。而EPIs又可区分为: (1)管理绩效指标(MPls) (2)作业绩效指标(OPls): (3)环境状态指标(ECI) 3.运用数据与信息(实施) (1)收集数据。 (2)分析和转换数据 (3)评估信息。 4.报告沟通 组织应同时将适宜且必要的环境信息适时地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有助于员工、 承包商和其它与组织相关人员能够尽到他们的责任,而组织也可达成其环境绩效基准。组织可 以考虑将此信息列入其环境管理系统的管理审査。 5.审查和改进环境绩效评估程序(检查与矫正) 第二节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 reducing)、再利用( reusing)、资源化( recycling)”原 则,并称为“3R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 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 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 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二、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 2 - 1 组织所选择 EPE 指标所包括的定性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应以简明易懂为原则,并应筛选 出足够且相关的指标来评估其环境绩效。筛选出的 EPE 指标的数目应能反映出组织作业的特性 和范围。为增进效率,组织可使用现有的数据也可使用其它组织所收集的数据。EPE 指标的两 个范畴包括:环境状态指标(ECIs)和环境绩效指标(EPIs)。而 EPIs 又可区分为: (1)管理绩效指标(MPIs): (2)作业绩效指标(OPIs): (3)环境状态指标(ECI) 3. 运用数据与信息(实施) (1)收集数据。 (2)分析和转换数据。 (3)评估信息。 4. 报告沟通 组织应同时将适宜且必要的环境信息适时地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有助于员工、 承包商和其它与组织相关人员能够尽到他们的责任,而组织也可达成其环境绩效基准。组织可 以考虑将此信息列入其环境管理系统的管理审查。 5. 审查和改进环境绩效评估程序(检查与矫正) 第二节 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资源化(recycling)”原 则,并称为“3R 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 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 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 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 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二、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杜邦模式。基本特点是通过循环来延长生产链条,减 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 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又称卡伦堡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 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 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又称DSD模式。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 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日本制定了《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提出把整个社会建成 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循环型社会是指限制自然资源消耗、环境负担最小化的社会。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1)围绕提高资源效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废旧物资回 收利用;三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再利用;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2)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一是加强宣传;二是组织试点示范,积 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进步,开展生态省市建设和循环经 济试点。 3)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牢固确立循环经济理念。 (2)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3)强化环境管理,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4)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广示范典型 (5)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计 、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是人们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改变过去的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清洁生产的定义是:“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 略。增加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对生产过程、节约资源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及设备,诚少所 有废弃物的数量、毒性和污染 对产品,要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 3 - 1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杜邦模式。基本特点是通过循环来延长生产链条,减 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 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又称卡伦堡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 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 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又称 DSD 模式。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 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日本制定了《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提出把整个社会建成 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循环型社会是指限制自然资源消耗、环境负担最小化的社会。 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1)围绕提高资源效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废旧物资回 收利用;三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再利用;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2)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一是加强宣传;二是组织试点示范,积 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进步,开展生态省市建设和循环经 济试点。 (3)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牢固确立循环经济理念。 (2)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3)强化环境管理,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4)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广示范典型。 (5)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计 一、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是人们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改变过去的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清洁生产的定义是:“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 略。增加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对生产过程、节约资源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及设备,减少所 有废弃物的数量、毒性和污染; ——对产品,要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设计和实践中。” 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设备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 (二)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最优化理论,即废弃物最少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求解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的问 题。废弃物最小量化的目标函数是动态的、相对的。 目前清洁生产审计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是物料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旨在判定重点废物流, 定量废物量,为相对的废物最小量化确定约束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一可把求解出的值(相对单 过程)作为衡量现有废弃物产生量的标准;二可用国内外同类装置先进的废弃物产生量作为衡 量的标准。凡达不到标准的.就要查找原因.制定可行方案,消除瓶颈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的能源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 清洁的服务 二、清洁生产审计 (一)清洁生产审计的目的和特点 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判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废物流和物、能耗,分析其原因,提出削减方 案并组织实施。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达到实现本轮清洁生产目标 清洁生产审核具有以下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 (2)完整的系统性。 (3)突出预防性。 (4)符合经济性 (5)强调持续性。 (6)注重可操作性。 (二)清洁生产审计的步骤 清洁生产审计分以下7个阶段31项内容,详见图11-1。 第四节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 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它对组织其他管理,如生产管 理、质量管理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管理体系是一些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管理要素彼此组成的有机整体,应包括组织机构与

- 4 - 1 ——对服务,要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设计和实践中。” 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设备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 (二)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最优化理论,即废弃物最少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求解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的问 题。废弃物最小量化的目标函数是动态的、相对的。 目前清洁生产审计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是物料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旨在判定重点废物流, 定量废物量,为相对的废物最小量化确定约束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一可把求解出的值(相对单 一过程)作为衡量现有废弃物产生量的标准;二可用国内外同类装置先进的废弃物产生量作为衡 量的标准。凡达不到标准的.就要查找原因.制定可行方案,消除瓶颈。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 ⚫ 清洁的能源: ⚫ 清洁的生产过程: ⚫ 清洁的产品: ⚫ 清洁的服务: 二、清洁生产审计 (一)清洁生产审计的目的和特点 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判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废物流和物、能耗,分析其原因,提出削减方 案并组织实施。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达到实现本轮清洁生产目标。 清洁生产审核具有以下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 (2)完整的系统性。 (3)突出预防性。 (4)符合经济性。 (5)强调持续性。 (6)注重可操作性。 (二)清洁生产审计的步骤 清洁生产审计分以下 7 个阶段 31 项内容,详见图 11-1。 第四节 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 一、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 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它对组织其他管理,如生产管 理、质量管理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管理体系是一些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管理要素彼此组成的有机整体,应包括组织机构与

职责、规划和策划活动:包括组织为环境管理提供的资源、即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同时也 包括组织的管理过程和操作规章。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的所有过程将围绕环境方针展开, 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等若干过程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均是遵守管理理论的PDCA模式 按照满足lSO14001标准,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目的而建立的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 段:管理者决策与准备、初始环境评审、体系策划与设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体系试运 行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六个阶段。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 所谓环境审核即“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 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并将这一过程 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步骤与方法 可以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分为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审核报告、纠正与预防措施和跟 踪审核四个部分。 1.审核准备。 2.审核实施 3.审核报告 4.纠正与预防措施和跟踪审核 第五节清洁生产案例 阜阳化工总厂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 、阜阳化工总厂 二、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 1.准备工艺流程图 2.采样和流量测量 3.水和物料平衡 4清洁生产方案 5.效益评估

- 5 - 1 职责、规划和策划活动;包括组织为环境管理提供的资源、即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同时也 包括组织的管理过程和操作规章。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的所有过程将围绕环境方针展开, 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等若干过程。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均是遵守管理理论的 PDCA 模式。 按照满足 lSO14001 标准,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目的而建立的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 段:管理者决策与准备、初始环境评审、体系策划与设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体系试运 行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六个阶段。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 所谓环境审核即“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 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并将这一过程 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步骤与方法 可以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分为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审核报告、纠正与预防措施和跟 踪审核四个部分。 1. 审核准备。 2. 审核实施 3. 审核报告 4. 纠正与预防措施和跟踪审核 第五节 清洁生产案例 ——阜阳化工总厂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 一、阜阳化工总厂 二、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 1. 准备工艺流程图 2. 采样和流量测量 3. 水和物料平衡 4.清洁生产方案 5. 效益评估

6

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