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初四语文试题 第I卷 、甚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禅让(shan)濒临(bIn)引颈受戳(1) B.稽查(j) 气氛(fen) 鳞次栉比(zh) C.诉讼(s0ng)粘贴(zhan)丰姿绰约(chu) D.琢磨(zu6) 摄影(she) 并行不悖(b6)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膜拜腐瞬间五彩斑潮 B.释然规矩颤巍巍礼贤下士 涂鸦花蕾金銮殿融绘贯通 D.褒扬履行水墨画披星戴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 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B.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拿到最新一期《读者》,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D.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的愿望。 B.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D.那些安全撤离也门的中国公民,眼中含着泪水,口里喊着“祖国万岁”,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常规,永远不变的)哉!(《为学》) B.无案牍之劳(使.劳累)形。(《陋室铭》) C.太后不肯,大臣强(勉强)谏。(《触龙说赵太后》) D.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已都是其小 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B.《陈涉世家》节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全书共一百三十 篇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 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D.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 四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初四语文试题 第1页(共 6 页)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初四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禅.让(shàn) 濒.临 (bīn) 引颈受戮.(lù) B.稽.查(jī) 气氛.(fēn) 鳞次栉.比(zhì) C.诉讼.(sòng) 粘.贴(zhān) 丰姿绰.约(chuò) D.琢.磨 (zuó) 摄.影(shè) 并行不悖.(bó)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膜拜 迂腐 一瞬间 五彩斑斓 B. 释然 规矩 颤巍巍 礼贤下士 C. 涂鸦 花蕾 金銮殿 融绘贯通 D. 褒扬 履行 水墨画 披星戴月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 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B.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拿到最新一期《读者》,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 D.汉语具有抑扬顿挫 ....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的愿望。 B.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D.那些安全撤离也门的中国公民,眼中含着泪水,口里喊着“祖国万岁”,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常规,永远不变的)哉!(《为学》) B.无案牍之劳.(使……劳累)形。(《陋室铭》) C.太后不肯,大臣强.(勉强)谏。(《触龙说赵太后》) D.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 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B. 《陈涉世家》节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全书共一百三十 篇。 C.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 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D. 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
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7.下面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 ②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 ③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 ④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 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②①③④ 第Ⅱ卷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8.默写填空。 (1)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3)问君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5)李白《行路难》中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画线句子描写了迷人的早春景色,请品一品其妙处 10.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 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 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 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①侧傥:酒脱,不拘東。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⑧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 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善。④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⑤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亦未假书于汝假: ②清求而不与与: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以书还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者多助,失道寡助》)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辨日》) 初四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初四语文试题 第2页(共 6 页) 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7.下面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 ②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 ③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 ④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 A. ②④③①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第Ⅱ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8.默写填空。 (1)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3)问君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 (5)李白《行路难》中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 。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画线句子描写了迷人的早春景色,请品一品其妙处。 10.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③。时同舍生有秘书④,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 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⑤。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 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 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①倜傥:洒脱,不拘束。 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③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 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④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⑤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亦未假.书于汝 假: ②清求而不与. 与: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以书还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者多助,失道寡助》)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时同含生有秘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5)从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当语言死亡时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 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 灭绝遠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 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 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 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 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 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鰾无故的,鯨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 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 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 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炒的站构组合起来, 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⑥语言的死亡逼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已 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 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 从村庄搬到堿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⑦据魷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載 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 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 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 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⑨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呼吁,希望各国政府努力拯救语言文化遺产,以保护语言的多样 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地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 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 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展醒来时,甚至 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11.根据文章内容,按照要求填空。 围绕“语言的死亡”,文章从语言死亡的原因→ 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12.第③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选文的题目“当语言死亡时………”意蕴丰富,请你根据上文,在省略号处补上一些内容,写出语言 死亡带来的后果。(答出两点即可) 初四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
初四语文试题 第3页(共 6 页)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时 同 舍 生 有 秘 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5)从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 题。 当语言死亡时……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 《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 7000 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 200 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 灭绝速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 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 中国有 129 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 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 比如中国有 1000 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 100 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 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 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 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 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 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⑥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 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 200 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 了 150 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 300 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 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⑦据统计,世界 80%的人口讲 83 种主要语言,剩下的 6000 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 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 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 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 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⑧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呼吁,希望各国政府努力拯救语言文化遗产,以保护语言的多样 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 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 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 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11. 根据文章内容,按照要求填空。 围绕“语言的死亡”,文章从____________→语言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12. 第③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 选文的题目“当语言死亡时……”意蕴丰富,请你根据上文,在省略号处补上一些内容,写出语言 死亡带来的后果。(答出两点即可)
14.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前不久,《申》报刊登了一则新闻: “浦东南路华丰路到了,请配合从后门下车,当心开门。”近日,785路公交车上,一段不足5秒的 上海话报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连声说好,希望推广,而有人则颇有微词,认为多此一举,甚 至有人觉得“785路用上海话报站,是岐视外地乘客”。事实上,785路试行的是三语报站,但上海 话报站所引起的争议,还在继续。 假设你是浦东上南公交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请结合相关内容,从三个不同角度对785路沪语报 站一事进行解释,回应人们的质疑。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天堂赛枯枝 ①当你走进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一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你会被公园的奇松、怪石、茂密的森 林、山与水的完美结合等自然景色所吸引所陶醉,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片原始树林中随处可见的独 特一景—枯枝 ②小溪旁一棵枯树冲天而立。走近它,你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那光滑而又粗壮的树干,用小石头敲 敲“当、当”的锋响,真是一身傲骨 ③远看瀑布边的大枯树,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我虽遑不幸,受折磨,但我仍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④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迎面又是一棵枯树,正当你为之而叹息时,却发现枯树身上又发了绿尊,这 是一樑“死”而复活的枯树,真是生命之奇迹,它仿佛是在告诉你一个真理:身处逆境不可怕,只要你 有信心,敢于与命运奋起抗争,奇迹就会发生 ⑤山涧中,你拽着藤蔓在掌登,来到一棵绿树旁,娴看却是一棵大枯树,枯树爬满了青藤,“青藤 如若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枯树虽已苍老,但裸露的肌肤,苍劲有力,像一个健美运动员,博得 了膏藤的膏眯,青藤对枯树情有独钟,枯树焕发了青春,你会被青藤执着的爱所感动。 ⑥瞧,岩石上的枯树,那伸出的粗大臂膊上却站一棵亭亭玉立小松树。小松树站在了“巨人”肩膀 上,特别引人注目;枯树慈祥地、默默地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威长;这一老一少孑然而立,又澤然 体。阐释着生命的延续,对此情此景,你作何感想呢? ⑦各具情态的枯树遍布在森林公园的沟沟壑壑,观后让人感叹不巳,但枯树集中的群体形象更为壮 观,令人叹为观止。 ⑧春、夏之际尤其是你乘索道缆车在原始森林临空儕暾,或登上山脊向森林深处眺望,除了装点大 山、体现森林旺盛生命的一望无际的绿色之外,最能冲击你视觉的就是那白花花一棵棵赤条无挂、毫无 掩饰的钢筋铁骨,傲然挺立在绿色丛中的枯树了。枯树是懷嵌在翡翠上的一算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 见证者;它们好像在向游人证明,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之一!是的,当你看着那高大、魁梧的枯树, 你就不得不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肯定有其风姿绰约的青春岁月,有其辉煌的历史。同时你又不 得不想,它们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它失去了青春年华?是雷击、是虫害、是病魔、是大自然的风刀 霜剑!此时此刻,你是否会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沧桑。你在进一步透过森林绿叶的间隙,细看地表横七竖 八躺着的都是枯枚,那情景就像刚刚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不幸,经历了多少拼搏,终于轰 然倒下了。这时你会明白森林的土壤是因为枯枝而变得如此肥沃,是它们哺育了新的绿色生命,是其最 后的无私奉 ⑨枯枝与绿色生命同在,从而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大自然真是一支神奇的画笔,细想这 不也是人类与自然,开发与保护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杰作吗?枯树,这道独特风景线却给人以意想不 到的启迪、联想、情趣和自然享受。 ⑩枯树是原始森林生命的乐章;是原始森林的风骨 枯树“枯”而不“朽 15.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天堂寨枯枝”,而是先写了天堂赛的奇松、怪石、森林、山水等自然景色, 初四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初四语文试题 第4页(共 6 页) 14.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前不久,《申》报刊登了一则新闻: “浦东南路华丰路到了,请配合从后门下车,当心开门。”近日,785 路公交车上,一段不足 5 秒的 上海话报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连声说好,希望推广,而有人则颇有微词,认为多此一举,甚 至有人觉得“785 路用上海话报站,是歧视外地乘客”。事实上,785 路试行的是三语报站,但上海 话报站所引起的争议,还在继续。 假设你是浦东上南公交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请结合相关内容,从三个不同角度对 785 路沪语报 站一事进行解释,回应人们的质疑。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9 题。 天堂寨枯枝 ①当你走进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你会被公园的奇松、怪石、茂密的森 林、山与水的完美结合等自然景色所吸引、所陶醉,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片原始树林中随处可见的独 特一景——枯枝。 ②小溪旁一棵枯树冲天而立。走近它,你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那光滑而又粗壮的树干,用小石头敲 一敲“当、当”的铮响,真是一身傲骨。 ③远看瀑布边的大枯树,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我虽遭不幸,受折磨,但我仍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④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迎面又是一棵枯树,正当你为之而叹息时,却发现枯树身上又发了绿芽,这 是一棵“死”而复活的枯树,真是生命之奇迹,它仿佛是在告诉你一个真理:身处逆境不可怕,只要你 有信心,敢于与命运奋起抗争,奇迹就会发生。 ⑤山涧中,你拽着藤蔓在攀登,来到一棵绿树旁,细看却是一棵大枯树,枯树爬满了青藤,“青藤 如若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枯树虽已苍老,但裸露的肌肤,苍劲有力,像一个健美运动员,博得 了青藤的青睐,青藤对枯树情有独钟,枯树焕发了青春,你会被青藤执着的爱所感动。 ⑥瞧,岩石上的枯树,那伸出的粗大臂膊上却站一棵亭亭玉立小松树。小松树站在了“巨人”肩膀 上,特别引人注目;枯树慈祥地、默默地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成长;这一老一少孑然而立,又浑然一 体。阐释着生命的延续,对此情此景,你作何感想呢? ⑦各具情态的枯树遍布在森林公园的沟沟壑壑,观后让人感叹不已,但枯树集中的群体形象更为壮 观,令人叹为观止。 ⑧春、夏之际尤其是你乘索道缆车在原始森林临空俯瞰,或登上山脊向森林深处眺望,除了装点大 山、体现森林旺盛生命的一望无际的绿色之外,最能冲击你视觉的就是那白花花一棵棵赤条无挂、毫无 掩饰的钢筋铁骨,傲然挺立在绿色丛中的枯树了。枯树是镶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 见证者;它们好像在向游人证明,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之一!是的,当你看着那高大、魁梧的枯树, 你就不得不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肯定有其风姿绰约的青春岁月,有其辉煌的历史。同时你又不 得不想,它们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它失去了青春年华?是雷击、是虫害、是病魔、是大自然的风刀 霜剑!此时此刻,你是否会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沧桑。你在进一步透过森林绿叶的间隙,细看地表横七竖 八躺着的都是枯枝,那情景就像刚刚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不幸,经历了多少拼搏,终于轰 然倒下了。这时你会明白森林的土壤是因为枯枝而变得如此肥沃,是它们哺育了新的绿色生命,是其最 后的无私奉献。 ⑨枯枝与绿色生命同在,从而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大自然真是一支神奇的画笔,细想这 不也是人类与自然,开发与保护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杰作吗?枯树,这道独特风景线却给人以意想不 到的启迪、联想、情趣和自然享受。 ⑩枯树是原始森林生命的乐章;是原始森林的风骨。 ⑪枯树“枯”而不“朽”。 15.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天堂寨枯枝”,而是先写了天堂寨的奇松、怪石、森林、山水等自然景色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6.根据文中②⑥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段落 天堂寨枯枝的特点 17.请从文 第②段 一身傲骨 章结构的角 第③段 度,具体说说 第④段 第⑦段的作 第⑤段 执着的爱 第⑧段 用 18.品味下 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答题。 (1)枯树慈祥地、默默地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成长。(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2)枯树是镶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从修辞的角度简述该句的表达效果) 19.请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枯树“枯’而不“朽’”这句话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20.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3)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 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示例】栏目名称:书海泛舟栏目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简介: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是美好的,所以它属于阳光;生命是灿烂的,他更属于阳光。阳光,是一种美丽,一种生命的 載体,生命正是因为有了阳光而无比绚烂多彩。 请以“阳光”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四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
初四语文试题 第5页(共 6 页)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6. 根据文中②-⑥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17. 请从文 章结构的角 度,具体说说 第⑦段的作 用。 18. 品味下 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答题。 (1)枯树慈祥地 ...、默默地 ...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成长。(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2)枯树是镶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从修辞的角度简述该句的表达效果) 19. 请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枯树‘枯’而不‘朽’”这句话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20.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 言。 (2)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3)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 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示例】栏目名称:书海泛舟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简介: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是美好的,所以它属于阳光;生命是灿烂的,他更属于阳光。阳光,是一种美丽,一种生命的 载体,生命正是因为有了阳光而无比绚烂多彩。 请以“阳光”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 段落 天堂寨枯枝的特点 第②段 一身傲骨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执着的爱 第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