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三)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虐(nue)杀 贮(zhu)蓄 匀称( cheng) 恪(ke)尽职守 B躯壳(qao)倔强( Jue jiang)提t防 万恶不赦(she) C挑衅(ban) 雾霾(mai) 可汗( ke han)锐不可当(dang) D训诫(jie) 干涸(he) 玷(dan)污 相形见绌(ch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襄阳的孝子程威带母上学,打工救母,休学侍母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下潜π000米的记录,使我国宾至如归地跻身于世界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D莫言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真正原因,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 象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HTN9禽流感己导致禽类产业重大损失,为此,国务院紧急下拨扶持专款,以解决禽类养殖户经费短 缺 D法国PPR集团董事长亨利皮诺先生,4月26日上午在北京代表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 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日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纪念 屈原,清明节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各家以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B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C.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 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欣赏这样的 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D.“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记录了他对家人、朋友、师长的真挚 情感,这里有迷信却善良的长妈妈、质朴而率真的双喜阿发、严谨且正直的藤野先生 、(每小题3分,共9分)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 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中*国教%@育~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虐.(nüè)杀 贮.(zhù)蓄 匀称.(chènɡ) 恪.(kè)尽职守 B.躯壳.(qiào) 倔强..(juéjiànɡ) 提.(tí)防 万恶不赦.(shè) C.挑衅.(bàn) 雾霾.(mái) 可汗..(kèhán) 锐不可当.(dǎnɡ) D.训诫.(jiè) 干涸.(hé) 玷.(diàn)污 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襄阳的孝子程威带母上学,打工救母,休学侍母的感人肺腑 ....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 ....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下潜 7000 米的记录,使我国宾至如归 ....地跻身于世界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D.莫言成为举世瞩目 ....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真正原因,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 象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H7N9 禽流感已导致禽类产业重大损失,为此,国务院紧急下拨扶持专款,以解决禽类养殖户经费短 缺。 D.法国 PPR 集团董事长亨利·皮诺先生,4 月 26 日上午在北京代表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 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日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纪念 屈原,清明节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各家以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B.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C.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 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欣赏这样的 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D.“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记录了他对家人、朋友、师长的真挚 情感,这里有迷信却善良的长妈妈、质朴而率真的双喜阿发、严谨且正直的藤野先生……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 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要论中国人中的“‘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 分别指代的是() A.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 B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泛指除少 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C.“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有自信力的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 D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有自信力的人,少数反动文人。 6.下列有关”中国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中三处加点的中国人”含义是不相同的 有的中国人都有着"自欺的传统,因为"自欺而无法自信 C.评定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要看的不是状元宰相的文章,而是脚踏实地为民话的人们 D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论调中的"中国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7.下面不属于批驳“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这个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没有过相信自己,只能说失掉了他信力 B失掉了他信力的中国人,现在发展的是自欺力 C在自欺笼罩下的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了的中国人在 D中国人的脊梁是没有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肪所诓騙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妥,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 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8.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彼竭我盈,故克之 9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 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10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 ...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 ...,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要论中国人中的“‘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 分别指代的是( ) A.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人。 B.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泛指除少 数顽固分子以外的 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C.“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有自信力的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 D.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有自信力的人,少数反动文人。 6.下列有关"中国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中三处加点的"中国人"含义是不相同的。 B.所有的中国人都有着"自欺"的传统,因为"自欺"而无法自信。 C.评定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要看的不是状元宰相的文章,而是脚踏实地为民话的人们。 D.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论调中的"中国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7.下面不属于批驳“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这个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没有过相信自己,只能说失掉了他信力 B.失掉了他信力的中国人,现在发展的是自欺力 C.在自欺笼罩下的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了的中国人在 D.中国人的脊梁是没有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肪所诓骗[来源:www.sh u lih ua.net 8.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9.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 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10.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第Ⅱ卷(选择题,共90分) (6分) 11、名句积累(此题共7个小题,请你任选6个题作答,若多做,阅卷时只做前6题,每小题1分)(6分)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③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 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⑦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有关“春雨的连续两句诗句 五、(4分) 12.材料—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 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岀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 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六、阅读理解。(30分) (一)诗词赏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4题。(6分)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3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14.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3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10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 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 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昊,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昊。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第Ⅱ卷(选择题,共 90 分) 四、(6 分) 11、名句积累(此题共 7 个小题,请你任选 6 个题作答,若多做,阅卷时只做前 6 题,每小题 1 分)(6 分) ①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③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 ,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⑦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有关“春雨”的连续两句诗句 , 。 五、(4 分) 12.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 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 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 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 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 分) 六、阅读理解。(30 分) (一)诗词赏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3—14 题。(6 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3.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 分) 14.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3 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10 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 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 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 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 捉住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行拂乱其所为 (2)王何患焉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17.【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 类人。【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 【甲】文中所阐述的 (4分)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不敢辜负的青春 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迷恋网游,喝酒,很忙,但都 与学业无关,而且还有两门功课因不及格而挂科 ②暑假,他参加同学的假期游,与同学兴奋地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③正是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替换着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 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④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 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心生挂念 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陷入了沉思,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在游戏中。 ⑤凌晨三点,他拖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拥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 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进入梦乡 ⑥在一节车厢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 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⑦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⑧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 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的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⑨父亲又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岀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⑩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 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卷出外做工,他心里涌 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⑩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车厢里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在自己的口袋里发现多了二百元钱,两 张皱皱巴巴,浸着汘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③3从风景区回来,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 味道。 ⑩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轰 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架上下来,心疼地 责备他大热的天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汘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 是汘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⑤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 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⑩他心里五味杂陈,羞愧得无地自容 ①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 代扣。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內容。他苦劝父亲回家 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 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⑩8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滴溅在他心里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 捉住。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行拂.乱其所为 (2)王何患.焉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17. 【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 一类人。【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 【甲】文中所阐述的 。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 分) 不敢辜负的青春 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迷恋网游,喝酒,很忙,但都 与学业无关,而且还有两门功课因不及格而挂科。 ②暑假,他参加同学的假期游,与同学兴奋地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③正是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替换着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 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④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 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心生挂念…… 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陷入了沉思,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在游戏中。 ⑤凌晨三点,他拖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拥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 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进入梦乡。 ⑥在一节车厢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 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⑦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⑧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 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的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来源:www.shulihua.net] ⑨父亲又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⑩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 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卷出外做工,他心里涌 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⑪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车厢里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在自己的口袋里发现多了二百元钱,两 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⑫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⑬从风景区回来,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 气里冒着干渴的 味道。[来源:www.shulihua.net] ⑭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轰 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架上下来,心疼地 责备他大热的天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 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⑮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 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⑯他心里五味杂陈,羞愧得无地自容。 ⑰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 代扣。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 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 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⑱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
唤醒他沉睡的心 ⑩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 如0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 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父亲拼尽一生,用全部的心血,浇灌他人生路上的片片绿荫,他怎 能再辜负青春。这是从那以后,经常盘桓在他心里的-句话。 (作者:邓迎雪《青年文摘》2013.5月下) 18文章开头,叙写了“他”在大学里的种种表现,有何作用?(3分 19阅读文章,填写表格(5分) 情节发展变化 他”的心理变化 登上列车开始假期游 列车停靠在家乡时 在列车上遇到父亲 一不安→ 父亲下车后 20为什么父亲向工友介绍自己的时候,“他心里五味杂陈,羞愧得无地自容。”(3分) 21请结合事例,说说文中父亲的形象(3分) 七、作文。(50分 22.题目:我眼中的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人、事、物,如“母亲、考试、大海”等)。文体不限,可宗合运用多种表 达方式
唤醒他沉睡的心。 ⑲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 ⑳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 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父亲拼尽一生,用全部的心血,浇灌他人生路上的片片绿荫,他怎 能再辜负青春。这是从那以后,经常盘桓在他心里的一句话。 (作者:邓迎雪《青年文摘》2013.5 月下)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的“称”应为“chen,B的“提应为d”C的“衅”应为n”,“当应为dang” 2C 3D 4C 5B l1、①朔气传金柝 ②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③曾益其所不能④水是眼波横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⑦示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 12.(4分)(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1分,“阅读重要0.5分;“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0.5 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 美丽人生(1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 拟写,否则不得分。)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 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分,语言得 体1分:突出活动主题1分。) 13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岀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岀活泼 14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岀人之美。描绘岀一群采莲女拨开淸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文言文阅读(10分) 15(1)拂:违背(2)患:忧虑,担心(每小题1分,共2分) 16.(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每小题2分, 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17.【甲】文: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2分,意思接近即可)【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2分)共4分。 18引起下文,为下情节发展作铺垫,为自己后来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19、兴奋沉思(挂念)吃惊酸 楚沉重20父亲以儿子为傲,用全部心血为了自己,而自己却在大学里挥霍自己的青春。(意思对即可)21 (1)示例:父亲宁可自己承担起所有生活的艰辛,从不向儿子提及,体现了父亲坚毅朴实的性格。父亲在火 车上偷偷地将仅有的钱留给儿子,所儿子难为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体贴之性 22、(略)
2014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A 的“称”应为“chèn”;B 的“提”应为“dī”;C 的“衅”应为“xìn”,“当”应为“dānɡ”。) 2C 3D 4C 5B 6B 7C 8C 9C 10C 11、①朔气传金柝 ②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水是眼波横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⑦示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 12.(4 分)(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1 分,“阅读重要”0.5 分;“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0.5 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 美丽人生(1 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 拟写,否则不得分。)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 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 分,语言得 体 1 分;突出活动主题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