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药壶爆破 是飞散爆破的一种形式,用它 可实现抛出土石。 抛掷率:多面临空及陡坡可达 70%~80%;斜坡50%~70%; 缓坡与水平30%~50%;洼地、 沟谷一般<30%
6.4 药壶爆破 是飞散爆破的一种形式,用它 可实现抛出土石。 抛掷率:多面临空及陡坡可达 70%~80%;斜坡50%~70%; 缓坡与水平30%~50%;洼地、 沟谷一般<30%
药壶爆破:先在孔底部用少量 炸药,把孔底部扩大成圆球形, 再进行装药爆破,图6.6
药壶爆破:先在孔底部用少量 炸药,把孔底部扩大成圆球形, 再进行装药爆破,图6.6
特点:可多装药,变柱状装 药为集中装药,用以增强抛掷效 果。 54.1爆破参数确定 (1)药量计算 Q=Kwf(n)或Q=AbW3 (2)装药间距a和排距b a=05W(1+n)
特点:可多装药,变柱状装 药为集中装药,用以增强抛掷效 果。 5.4.1 爆破参数确定 (1)药量计算 Q=KW3 f(n)或Q=AbW3 (2)装药间距a和排距b a=0.5W(1+n)
b=(0.87~1)a (3)可见深度p P=(-0.8+15n-0.2n2)W (4)施工工艺 扩胀原则:“少药多爆” 即每次扩胀药壶的药量小,并逐 次增大药量,多次扩胀才能形成 药壶。 为防止装药孔变小,可用2~3
b=(0.87~1)a (3)可见深度p P=(-0.8+1.5n-0.2n2 )W (4)施工工艺 扩胀原则: “少药多爆” 。 即每次扩胀药壶的药量小,并逐 次增大药量,多次扩胀才能形成 药壶。 为防止装药孔变小,可用2~3
Q根导爆索,其长度等于孔深,捆 在一起,在扩壶的同时亦扩孔。 第一次扩胀:药量50g或100g 第二次扩胀:药量比为1:2; 第三次扩胀:药量比1:2:3; 第四次扩胀:药量比1:2:4:7。 扩胀总药量Q Q=Q/o
根导爆索,其长度等于孔深,捆 在一起,在扩壶的同时亦扩孔。 第一次扩胀:药量50g或100g, 第二次扩胀:药量比为1:2; 第三次扩胀:药量比1:2:3; 第四次扩胀:药量比1:2:4:7。 扩胀总药量Ql: Q1=Q/φ
Q为计算药壶装药重量,kg; q为岩石的炸胀指数,Ⅷ~XⅥ 级岩石,q=1~5;V~Ⅶ级岩石, φ=5~10;Ⅳ~V级岩石, q=10~25;Ⅲ~Ⅳ级坚土, 0=25~200。 扩壶次数: 粘士、黄土等为1~2次 松软岩石等为2~3次;
Q为计算药壶装药重量,kg; φ为岩石的炸胀指数,Ⅷ~XⅥ 级岩石,φ=1~5;V~Ⅶ级岩石, φ=5~10;Ⅳ~V 级岩石 , φ=10~25;Ⅲ~Ⅳ 级 坚 土 , φ=25~200。 扩壶次数: 粘土、黄土等为1~2次; 松软岩石等为2~3次;
中硬岩石等为2~4次; 次坚石为3~5次; 坚石为5~7次。 药壶药量与扩胀次数,表6.4。 注意: a单壶扩胀可用导火索起爆, 安放扩胀装药时要防止药包卡在 炮孔中达不到孔底
中硬岩石等为2~4次; 次坚石为3~5次; 坚石为5~7次。 药壶药量与扩胀次数,表6.4。 注意: a.单壶扩胀可用导火索起爆, 安放扩胀装药时要防止药包卡在 炮孔中达不到孔底
b多壶扩胀宜用电雷管起爆。 c扩胀装药放入后不必填塞, 如要填塞只能用少量砂或干砂 d每次爆破后应让药壶内温度 降到40℃以下后,再进行下一次 扩爆作业。 e药壶扩胀时,个别飞石的安 全距离≮50m深孔扩药壶,安全 距离+100m
b.多壶扩胀宜用电雷管起爆。 c.扩胀装药放入后不必填塞, 如要填塞只能用少量砂或干砂。 d.每次爆破后应让药壶内温度 降到40℃以下后,再进行下一次 扩爆作业。 e.药壶扩胀时,个别飞石的安 全距离≮50m深孔扩药壶,安全 距离≮100m
f药壶扩胀后,测量其体积, 以便确定其药量。测量方法见下 图 绳子 风人 棒
f.药壶扩胀后,测量其体积, 以便确定其药量。测量方法见下 图
药壶体积 V=43(403)2=0.52d03 药壶药量: 0=0.V 简便方法: 用炮棍量出扩壶前后孔深的差 即为药壶半径,再计算药壶体积。 药壶半径与装药量的关系,见 表65
药壶体积: V=4/3(40/3)3=0.52d0 3 药壶药量: Q=ρ0 V 简便方法: 用炮棍量出扩壶前后孔深的差 即为药壶半径,再计算药壶体积。 药壶半径与装药量的关系,见 表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