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 1.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共8页,交时只交答题卷 3.所有选择题都答在答题栏内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 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 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 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 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 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 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 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 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 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 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子亦算失败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2.本试卷共 8 页,交时只交答题卷。 3.所有选择题都答在答题栏内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 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 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 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 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 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 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 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 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 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 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 (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
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岀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 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 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 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 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 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 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 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 本思想ˇ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 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 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 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丟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 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 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 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 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 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
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 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 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 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 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 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 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 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 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 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 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 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 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 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 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 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 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
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 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冋支撑 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 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 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当属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 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 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 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来源 Zxxk Com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马可纵横驰骋 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 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 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因而下围棋就 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围棋的产生比象棋早很多,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 “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从棋子地位来看,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象 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体现出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二者的价值观念不一样。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棋子下得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而象棋 则用减法,棋子不断减少,直到将死对方为止,因而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橫民间,百姓惶扰, 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
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 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 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 年第七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 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 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当属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 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 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 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来源:Zxxk.Com]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马可纵横驰骋; 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 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 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因而下围棋就 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围棋的产生比象棋早很多,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 “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从棋子地位来看,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象 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体现出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二者的价值观念不一样。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棋子下得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而象棋 则用减法,棋子不断减少,直到将死对方为止,因而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 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
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 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 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 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 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日:“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 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 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 可立虎符,以绝奷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府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 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十四年,坐遣 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 邸,赙绢干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降逆贼杨异等降:使..投降 B.闻贼规欲北度 规:谋划 C.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雅:儒雅 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视事任职 5.下列句均能表现杜诗尽心朝廷,直方善策的一项是 (1)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2)诗雅好推贤 (3)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4)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5)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6)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 A.(1)(2)(3) B.(4)(5)(6)
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 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 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 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 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 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 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 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府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 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十四年,坐遣 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 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诛降.逆贼杨异等 降:使……投降 B.闻贼规.欲北度 规:谋划 C.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雅:儒雅 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 视事:任职 5.下列句均能表现杜诗尽心朝廷,直方善策的一项是 ( ) (1)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2)诗雅好推贤 (3)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4)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5)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6)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 A.(1) (2) (3) B. (4) (5) (6)
C.(2)(3)(4 D.(1)(3)(6)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军队,带领冲 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但他仍旧我行 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 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并且还擅长计 划谋略,爱借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上奏 7.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9.“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10.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C.(2) (3) (4) D. (1) (3) (6)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军队,带领冲 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但他仍旧我行 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 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并且还擅长计 划谋略,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上奏。 7.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 分) 9.“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 10.名篇名句默写。 (6 分,每空 1 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 (周敦颐《爱莲说》)
(3)萧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4)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信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 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由将 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 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 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ˆ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 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 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 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 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 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栏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 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 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 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3) 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论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信 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 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由将 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 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 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 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 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 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 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 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 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 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 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 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贏得了 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 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 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 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 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 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 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 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 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 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 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 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 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 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 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 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 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 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 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 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 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 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 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
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 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 土埋下了伏笔。 B.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 是将军仇人的儿子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 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 D.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 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 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 (2)请围绕汉克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6分)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分) (4)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 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 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 学及文化史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 《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等,总共1400万字。 钱穆是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 看见“M`楼、“S楼、“贝公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所谓中国文化者又 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ˆ楼,“贝公楼 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
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 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 士埋下了伏笔。 B.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 是将军仇人的儿子。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 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 D.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 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 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 (2)请围绕汉克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6 分)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 分) (4)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 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25 分)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 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 学及文化史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 70 余种,如 《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等,总共 1400 万字。 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1930 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 看见“M”楼、“S”楼、“贝公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所谓中国文化者又 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 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
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 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 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 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 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 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 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 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 人独任中国通史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 国通史ˆ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 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 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 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 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一人可与之媲美。 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 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 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 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 学问老是过时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求学不可太急,太 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 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 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 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 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 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 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1400万字,正因如此,他 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 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 C.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讲课深入浅 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D.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 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 E.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 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 (2)“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 要分析。(6分)
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 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 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 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 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 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 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 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 年秋,钱穆在北大 一人独任“中国通史”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 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 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 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 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 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一人可与之媲美。 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 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 年 9 月 8 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 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 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 学问老是过时!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求学不可太急,太 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 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 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 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 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 1912 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 中学、大学任教 75 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1990 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 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 70 余种,总共 l400 万字,正因如此,他 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 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 C.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讲课深入浅 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D.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 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 E.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 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 (2)“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 要分析。(6 分)
(3)为什么说钱穆“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 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 B.曾几何时,美国的两颗核弹就使桀骜不驯的日本帝国屈服在美国的炮口之下…这 切的一切的确曾巩固了美国的霸权,但这些毕竟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 C.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师虽然已经 离我们而去,但他对国家民族、科学研究的炽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D.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李老汉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进去没几天就驾鹤西游 了,这间简陋的房子也就成了他的归宿,但不管怎么说李老汉总算死得其所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 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 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 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 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3)为什么说钱穆“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请简要概括。(6 分) (4)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 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 ....,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 B.曾几何时 ....,美国的两颗核弹就使桀骜不驯的日本帝国屈服在美国的炮口之下……这 一切的一切的确曾巩固了美国的霸权,但这些毕竟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 C.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师虽然已经 离我们而去,但他对国家民族、科学研究的炽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D.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李老汉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进去没几天就驾鹤西游 了,这间简陋的房子也就成了他的归宿,但不管怎么说李老汉总算死得其所 ....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 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 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被皮肤吸 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 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