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的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概述 OUTLINE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 传播引起的一种以脑实质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好 发于夏季,其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重者 可有呼吸衰竭。本病的病死率高,部分存活者可留下不 同程度的后遗症。自实施乙脑疫苗接种及医疗条件的改 善,乙脑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我院住院病例有上 升的趋势。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概 述 OUTLINE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 传播引起的一种以脑实质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好 发于夏季,其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重者 可有呼吸衰竭。本病的病死率高,部分存活者可留下不 同程度的后遗症。自实施乙脑疫苗接种及医疗条件的改 善,乙脑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我院住院病例有上 升的趋势
重庆儿童医院(2001-2006年) 乙脑住院病例 >2001年 129例 >2002年 65例 >2003年 59例 > 2004年 102例 200 >2005年 102例 180 160 >2006年 174例 140 120 100 ■柱形图2 90564000 20012002200320042005院006染病教研室
重庆儿童医院(2001-2006年) 乙脑住院病例 ➢ 2001年 129例 ➢ 2002年 65例 ➢ 2003年 59例 ➢ 2004年 102例 ➢ 2005年 102例 ➢ 2006年 174例 0 2 0 4 0 6 0 8 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柱形图 2
病原学 ETIOLOGY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B组,结构为RNA型; > 乙脑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 的抗体; > 乙脑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专染病教研室
病 原 学 ➢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B组,结构为RNA型; ➢ 乙脑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 的抗体; ➢ 乙脑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ETIOLOGY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一传染源: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 疫源性疾病。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虫媒传播 三易感性:人普遍易感,感染后绝大 多数人为隐性感染。 重庆医科大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 疫源性疾病。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 三 易感性:人普遍易感,感染后绝大 多数人 为隐性感染。 EPIDEMIOLOGY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2.有严格的季节性,夏末秋初。 3.年龄:10岁以下,2~6岁发病率最高, 1岁以内极少见。 4.发病特点 农村>城市; 高度分散性; 隐性病例,显性病例。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2.有严格的季节性,夏末秋初。 3.年龄:10岁以下,2~6岁发病率最高, 1岁以内极少见。 4.发病特点: 农村城市; 高度分散性; 隐性病例﹥显性病例
发病机理 PATHOPHYSIOLGY 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病猪 乙脑发病和病情的决 叮咬 定因素: 1、机体的免疫状况 2、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血 隐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脑炎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发病机理 叮咬 血 隐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乙脑发病和病情的决 定因素: 1、机体的免疫状况 2、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脑炎 病猪 PATHOPHYSIOLGY
病理 PATHOLOGY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 最严重。 1、脑组织和软脑膜有充血,水肿和出血; 2、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肿胀、坏死, 核溶解十尼氏小体消失→形成脑软化灶: 3、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单核细胞聚 集→血管套: 4、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病 理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 最严重。 1、脑组织和软脑膜有充血,水肿和出血; 2、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肿胀、坏死, 核溶解+尼氏小体消失 形成脑软化灶; 3、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单核细胞聚 集 血管套; 4、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PATHOLOGY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潜伏期10~14天 典型的过程分为四期 一初期:病程3~4天 1、体温:逐渐上升,不伴寒战;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头痛、嗜睡、脑膜 刺激征(十)、病理征(+); 重型病人可以没有初期,直接进入极期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潜伏期10~14天 典型的过程分为四期: 一 初期:病程3~4天 1、体温:逐渐上升,不伴寒战;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头痛、嗜睡、脑膜 刺激征(+)、病理征(+); 重型病人可以没有初期,直接进入极期
二极期: 病程第4~10天 1持续高热:100%发热; 2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烦躁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3惊厥:发生率40%-60%。发生时间、形式; 4呼吸衰竭;发生率15%-40%,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节律、瞳孔、其他 周围性呼吸衰竭 呼吸频律与深浅 5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三恢复期 四后遗症期 重庆医科
二 极期:病程第4~10天 1 持续高热:100%发热; 2 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烦躁 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3 惊厥:发生率40%-60%。发生时间、形式; 4 呼吸衰竭;发生率15%-40%,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节律、瞳孔、其他 周围性呼吸衰竭 呼吸频律与深浅 5 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三 恢复期 四 后遗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