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贸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题目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5,文件大小:209.5KB,团购合买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人”法则 2、稀缺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实证经济分析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一章导论 、名词解释 l、“经济人”法则 稀缺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实证经济分析 规范经济分析 7、经济物品 8、萨伊定律 9、混合经济 10、生产可能性边界 二、判断题 1、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末这种资源就是稀 缺的。 2、当某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3、“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这一说法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 、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研究厂商取的利润的活动 C、研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研究人们怎样靠收入生活 2、下列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是() 联储在上月把贴现率降到10% B、去年失业率超过8% C、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万元 D、因有企业18%的增值税率显得过高 3、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A、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 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人”法则 2、稀缺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实证经济分析 6、规范经济分析 7、经济物品 8、萨伊定律 9、混合经济 10、生产可能性边界 二、判断题 1、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末这种资源就是稀 缺的。 2、当某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3、“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这一说法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 三、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研究厂商取的利润的活动 C、研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研究人们怎样靠收入生活 2、下列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是( ) A、 联储在上月把贴现率降到 10% B、去年失业率超过 8% C、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 30 万元 D、国有企业 18%的增值税率显得过高 3、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 A、 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 B、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

C、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 D、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 四、问答题 1、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 求”? 2、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3、实证经济学(分析)规范和经济学(分析)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说“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 名词解释 l、需求弧弹性 2、恩格尔定律 3、比较静态分析 4、需求的交叉弹性 5、替代品和互补品 6、内生变量 7、外生变量 8、均衡价格 9、需求点弹性 10、需求函数 ll、供给函数 12、需求量和需求

C、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 D、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 四、问答题 1、 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 求”? 2、 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3、 实证经济学(分析)规范和经济学(分析)有什么区别? 4、 为什么说“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 一、名词解释 1、需求弧弹性 2、恩格尔定律 3、比较静态分析 4、需求的交叉弹性 5、替代品和 互补品 6、内生变量 7、外生变量 8、均衡价格 9、需求点弹性 10、需求函数 11、供给函数 12、需求量和需求

13、价格机制 二、判断题 1、对于任何商品,只要降低价格,销售量必然增加,从而收益也一定增加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利多销”。 2、如果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呈现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3、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关系。 4、对厂商征税,会使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下降。 5、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 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5、需求越是富有弹性,则需求者承但的税收也就越多 6、由于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相等,故曲线上任一点的需求价格弹 性也相等。 缺乏弹性时,价格变化的方向与收益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三、单选题 l、如果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该商品是() ①必需品②劣等品⑧奢移品④中性商品 2、均衡价格一般是随着() ①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②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③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④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3、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 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13、价格机制 二、判断题 1、对于任何商品,只要降低价格,销售量必然增加,从而收益也一定增加,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利多销”。 2、如果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呈现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3、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关系。 4、对厂商征税,会使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下降。 5、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 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5、 需求越是富有弹性,则需求者承但的税收也就越多。 6、由于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相等,故曲线上任一点的需求价格弹 性也相等。 7、 缺乏弹性时,价格变化的方向与收益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三、单选题 1、如果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 1,则该商品是( ) ①必需品 ②劣等品 ③奢移品 ④中性商品 2、均衡价格一般是随着( ) ①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②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③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④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3、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 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①相同 ②不相同 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④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4、假定玉米市场需求缺乏性,如玉米产量等于销售量也等于需求量,在恶劣 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的情况下() ①玉米生产者的收入不变 ②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产量下降20% ③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幅度低于20% ④玉米生产者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幅度超过20% 5、下列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是( ①消费者收入减少 ②大豆供给量减少 ③大豆价格上升 ④玉米价格上升 6、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均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 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①增加30单位 ②减少30单位 ⑧增加130单位 ④减少130单位 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 加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①正②负⑧零④ 8、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当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该商品的价格上 升将导致() ①供给增加②供给减少⑧供给量增加④供给量减少 9、如果某一产品需求完全无弹性,课税将最终是() ①全部向销售者征收②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③全部向消费者征收 ④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10、在导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 持为常数()

④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4、假定玉米市场需求缺乏性,如玉米产量等于销售量也等于需求量,在恶劣 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 20%的情况下( ) ①玉米生产者的收入不变 ②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产量下降 20% ③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幅度低于 20% ④玉米生产者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幅度超过 20% 5、下列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是( ) ①消费者收入减少 ②大豆供给量减少 ③大豆价格上升 ④玉米价格上升 6、某月内,X 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均上升,分别引起 X 商品的需求 变动量为 50 单位和 80 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 X 商品需求数量( ) ①增加 30 单位 ②减少 30 单位 ③增加 130 单位 ④减少 130 单位 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 加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 ①正 ②负 ③零 ④1 8、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当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该商品的价格上 升将导致( ) ①供给增加 ②供给减少 ③供给量增加 ④供给量减少 9、如果某一产品需求完全无弹性,课税将最终是( ) ①全部向销售者征收 ②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③全部向消费者征收 ④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10、在导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 持为常数( )

①技术水平 ②土壤的肥沃程度 ③棉花的价格 ④棉花的种植面积 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此说法 ①不正确②正确③无法断定④缺乏条件 12、下列会使总收益下降的情况是( ①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②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③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④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13、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30—P,供给函数为Qs=3P-10,如政府 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①等于10②大于10③小于10④不变 14、在某期间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①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②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③消费者对彩色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④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四、问答题 1、分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收益的关系。 试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不同 去高级饭店就餐常常需要事先预定,而去一般小饭馆则不需要,试用相关 原理说明为什么?

①技术水平 ②土壤的肥沃程度 ③棉花的价格 ④棉花的种植面积 11、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此说法( ) ①不正确 ②正确 ③无法断定 ④缺乏条件 12、下列会使总收益下降的情况是( ) ①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②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③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④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13、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d=30-P,供给函数为 Qs=3P-10,如政府 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 ①等于 10 ②大于 10 ③小于 10 ④不变 14、在某期间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 ①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②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③消费者对彩色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④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四、问答题 1、分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收益的关系。 2、试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不同? 3、去高级饭店就餐常常需要事先预定,而去一般小饭馆则不需要,试用相关 原理说明为什么?

4、“劣等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可能为零,也可能为正”。此命题是否 正确?为什么? 5、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及其核心思想 6、作图说明市场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7、当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需求价格弹性和厂 商总收益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6、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7、运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说明下述事件对苹果市场的影响 (1)科学家发现每天吃一个苹果很少生病

4、“劣等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可能为零,也可能为正”。此命题是否 正确?为什么? 5、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及其核心思想。 6、作图说明市场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7、当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需求价格弹性和厂 商总收益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6、 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7、 运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说明下述事件对苹果市场的影响: (1)科学家发现每天吃一个苹果很少生病

(2)甜橙的价格翻了一番 (3)干旱使苹果的收成减少一半 (4)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采摘者 (5)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种植者 五、计算题 1、厂商出售面粉,在P=35元时,愿望每周出售450袋,而消费者需求为50 袋。每较价格降低5元,厂商愿望每周出售350袋,消费者需求却增加了100袋 试找出均衡点。 2、假设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x=40-0.Px,Y商品的需求曲线亦为直线

(2)甜橙的价格翻了一番 (3)干旱使苹果的收成减少一半 (4)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采摘者 (5)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种植者 五、计算题 1、厂商出售面粉,在 P=35 元时,愿望每周出售 450 袋,而消费者需求为 50 袋。每袋价格降低 5 元,厂商愿望每周出售 350 袋,消费者需求却增加了 100 袋, 试找出均衡点。 2、假设 X 商品的需求曲线为 Qx=40-0.5Px,Y 商品的需求曲线亦为直线

X与Y的需求曲线在Px=8的那一点相交,且在这一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 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一半。试推导出商品Y的需求函数。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交易量Qe,并作图 (2)如供给函数不变,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Pe和Qe (3)如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Pe和Qe。 4、已知需求函数Qd=500-100P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孤弹性 (2)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X 与 Y 的需求曲线在 Px=8 的那一点相交,且在这一点上,X 的需求弹性之绝对 值只有 Y 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一半。试推导出商品 Y 的需求函数。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50-5P,供给函数为 Qs=-10+5P, (1)求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交易量 Qe,并作图 (2)如供给函数不变,需求函数变为 Qd=60-5P,求 Pe 和 Qe。 (3)如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 Qs=-5+5P,求 Pe 和 Qe。 4、已知需求函数 Qd=500-100P (1)求出价格 2 元和 4 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孤弹性 (2)求 P=2 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5、某产品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其需求函数分别为P=150—6QA P=180-3QB,试求:(1)市场的需求函数,(2)当P=30元时,消费者A、B及 市场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多少? 第三章效用论 名词解释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效用 5、序数效用 6、无差异曲线7预算线 8、消费者均衡 9、边际替代率10、恩格尔定律11、消费者剩余 12、吉芬物品 、判断题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也一定相应下降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蜊到的效 用是相同的。 3、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那么他总是把其收入的一半花费在X 上 4、无论何时何地,同一杯水效用总是一样的。 5、劣等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而吉芬商品则不一定是劣等商品。 6、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而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不发生变化,则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也不会发生变化

5、某产品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 A 和 B,其需求函数分别为 P=150-6QA, P=180-3QB,试求:(1)市场的需求函数,(2)当 P=30 元时,消费者 A、B 及 市场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多少? 第三章 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效用 5、序数效用 6、无差异曲线 7、预算线 8、消费者均衡 9、边际替代率 10、恩格尔定律 11、消费者剩余 12、吉芬物品 二、判断题 1、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也一定相应下降。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蜊到的效 用是相同的。 3、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XY,那么他总是把其收入的一半花费在 X 上。 4、无论何时何地,同一杯水效用总是一样的。 5、劣等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而吉芬商品则不一定是劣等商品。 6、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而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7、如果消费者的偏好不发生变化,则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也不会发生变化

三、单选题 1、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均为XY时,与之相同的偏好序的效用函数 是() ①(X-5)(Y-5) ②(X+5)(Y+5) ③(X/5)(Y/5) ④(X-5)(Y+5) 2、设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一1,这意味着消费者为获是一单位(纵 轴)Y,而愿意放弃的X单位量为() ①5②1③14④4 3、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X交点顺时移动的原因是() ①商品X的价格下降②商品Y的价格下降 ③X、Y的价格同时上升④消费者收入增加 4、设定P=1.5元,P=1元,如某消费者认为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单位, 且购买的X和Y处于均衡状态,那么该消费者必定认为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 ①l5单位②20单位③30单位④45单位 5、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①正值②负值③零④不确定 6、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①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目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②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目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⑧替代效应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目前者作用大于后者 ④替代 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为正值 7、可以反映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 线是() ①预算线②需求曲线③恩格尔曲线④收入扩展线

三、单选题 1、当两种商品 X、Y 的效用函数均为 XY 时,与之相同的偏好序的效用函数 是( ) ①(X-5)(Y-5) ②(X+5)(Y+5) ③(X/5)(Y/5) ④(X-5)(Y+5) 2、设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 4 1 ,这意味着消费者为获是一单位(纵 轴)Y,而愿意放弃的 X 单位量为( ) ①5 ②1 ③1/4 ④4 3、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 X 交点顺时移动的原因是( ) ①商品 X 的价格下降 ②商品 Y 的价格下降 ③X、Y 的价格同时上升 ④消费者收入增加 4、设定 Px=1.5 元,Py=1 元,如某消费者认为商品 Y 的边际效用为 30 单位, 且购买的 X 和 Y 处于均衡状态,那么该消费者必定认为商品 X 的边际效用是 ( ) ①15 单位 ②20 单位 ③30 单位 ④45 单位 5、当某消费者对商品 X 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 ①正值 ②负值 ③零 ④不确定 6、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 ①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目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②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目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③替代效应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目前者作用大于后者 ④替代 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为正值 7、可以反映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 线是( ) ①预算线 ②需求曲线 ③恩格尔曲线 ④收入扩展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55页,可试读19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