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长江计划”学者—李卫东 曾经在30岁被破格从未带过任何研究生直接晋升为博土生导师而名噪一时的李卫东,近 日又成为兰州大学师生议论的热点人物。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31岁的他成为全国73 名首批特聘教授中最年轻的一位。李卫东从北京受聘回校后,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要求采 访,李卫东在电话中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些本职工作,没什么值得宣传的。 1.三十岁的新起点 古人云:三十而立。而李卫东在而立之年已经取得了蜚然的成绩。 李卫东祖籍山西临汾,1968年生于甘肃玉门。1985年考入兰大化学系,从此与有机化 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年本科毕业后,他便师从兰大李裕林教授硕博士连读,并提前1 年半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李卫东就在中国化学界初露锋芒。1991年 获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由此展开的课题获优秀论文奖;1992 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993年被授予“甘肃省青年化学奖” 并被原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同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 的项目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1月,李卫东留校工作,同年其研究的项目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李卫东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1995年9月, 李卫东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E. J corey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 谈起自己的成绩,李卫东非常平静地说:“党和政府给我的太多了,我还年轻,事业才刚 刚起步。”对他来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2.兰大学子在哈佛 哈佛大学的E. J corey实验室是世界一流实验室,它的负责人E. J corey先生是著名 合成大师、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李卫东之前,这个实验室从不接受直接来自中 国大陆的学者。对于自己能进这个实验室,李卫东觉得非常幸运。他告诉记者把申请函发过 去后,他一直没想这件事,直到收到复函那天才又想起来,中午收到复函,他并没有打开 他说要留个好心情干完下午的工作,直到晚上吃饭时,李卫东才拆开看:“真没想到,真没 想到 coney能为我破例。"李卫东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 在采访中,李卫东一再自称是国产的”土博士”。他回忆刚到哈佛时说:“客观地讲,国 内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我初到美国有许多地方不适应,首先在思维方式上,美国人从小受 的是素质教育,他们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其次是对先进仪器的操作,实验室里许多高级仪 器是在国内闻所未闻的:最后是语言,我们学的那种英语到了美国根本就不能正常交流,说 和听都不行。” 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但李卫东亳不退却,他挤时间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别 人的差距。休息日,实验室的同事们旅游去了,他还在工作。哈佛藏书1300多万册的图书 馆也是李卫东常去的地方,每周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学家的学术报告也给李卫东了解前沿 科学创造了条件。“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李卫东不懈的追求和辛勤的劳动赢 得了同行和 corey教授的赞许,他被吸收加入了美国化学会,其作为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被 特邀在1998年波士顿美国化学年会上做大会报告 对于自己付出的辛劳,李卫东欣慰地说:“通过三年的博士后全面研究,我了解了有机化 学方面世界前沿水平,并懂得了怎样去获得知识,开发未知。初进哈佛,我不及他们,出来 时,我不比他们任何一个逊色。” 在哈佛的三年,李卫东最难忘的就是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哈佛。那天江泽民 要通过的马路就在他的实验室对面,李卫东放下手边一切工作,手持五星红旗站在路旁一个
最年轻的“长江计划”学者——李卫东 曾经在 30 岁被破格从未带过任何研究生直接晋升为博土生导师而名噪一时的李卫东,近 日又成为兰州大学师生议论的热点人物。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31 岁的他成为全国 73 名首批特聘教授中最年轻的一位。李卫东从北京受聘回校后,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要求采 访,李卫东在电话中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些本职工作,没什么值得宣传的。” 1.三十岁的新起点 古人云:三十而立。而李卫东在而立之年已经取得了蜚然的成绩。 李卫东祖籍山西临汾,1968 年生于甘肃玉门。1985 年考入兰大化学系,从此与有机化 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 年本科毕业后,他便师从兰大李裕林教授硕博士连读,并提前 1 年半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李卫东就在中国化学界初露锋芒。1991 年 获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由此展开的课题获优秀论文奖;1992 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993 年被授予“甘肃省青年化学奖”, 并被原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同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 的项目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 年 1 月,李卫东留校工作,同年其研究的项目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 年,李卫东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1995年 9 月, 李卫东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 E.J corey 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 谈起自己的成绩,李卫东非常平静地说:“党和政府给我的太多了,我还年轻,事业才刚 刚起步。”对他来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2.兰大学子在哈佛 哈佛大学的 E.J corey 实验室是世界一流实验室,它的负责人 E.J corey 先生是著名 合成大师、1990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李卫东之前,这个实验室从不接受直接来自中 国大陆的学者。对于自己能进这个实验室,李卫东觉得非常幸运。他告诉记者把申请函发过 去后,他一直没想这件事,直到收到复函那天才又想起来,中午收到复函,他并没有打开, 他说要留个好心情干完下午的工作,直到晚上吃饭时,李卫东才拆开看:“真没想到,真没 想到 coney 能为我破例。”李卫东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 在采访中,李卫东一再自称是“国产的”“土博士”。他回忆刚到哈佛时说:“客观地讲,国 内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我初到美国有许多地方不适应,首先在思维方式上,美国人从小受 的是素质教育,他们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其次是对先进仪器的操作,实验室里许多高级仪 器是在国内闻所未闻的;最后是语言,我们学的那种英语到了美国根本就不能正常交流,说 和听都不行。” 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但李卫东毫不退却,他挤时间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别 人的差距。休息日,实验室的同事们旅游去了,他还在工作。哈佛藏书 1300 多万册的图书 馆也是李卫东常去的地方,每周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学家的学术报告也给李卫东了解前沿 科学创造了条件。“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李卫东不懈的追求和辛勤的劳动赢 得了同行和 corey 教授的赞许,他被吸收加入了美国化学会,其作为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被 特邀在 1998 年波士顿美国化学年会上做大会报告。 对于自己付出的辛劳,李卫东欣慰地说:“通过三年的博士后全面研究,我了解了有机化 学方面世界前沿水平,并懂得了怎样去获得知识,开发未知。初进哈佛,我不及他们,出来 时,我不比他们任何一个逊色。” 在哈佛的三年,李卫东最难忘的就是 1997 年 10 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哈佛。那天江泽民 要通过的马路就在他的实验室对面,李卫东放下手边一切工作,手持五星红旗站在路旁一个
留美学者,能在美国见到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江主席的讲演十分精彩, 使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就在江泽民访问哈佛时,有小部分反华势力在示威游行。李卫东当时十分愤慨,他说这 些人中的许多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国,而且他们这种方式本身就不是想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998年10月,博士后合作研究期限结束,李卫东站在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留在美 国,将会是高薪、洋房、汽车;回国也许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而且是回到了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兰州大学。谈起这个义无返顾的选择,李卫东没有太多的 激场之辞,他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有什么理由不回国呢?国内待遇低.条件差是事实, 但国家正在重视这个问题并逐步改善。如果你只看到其中绝对的一方面不回来,没有人指责 你,但国家何时才能大踏步地发展?”至于自己回兰大,李卫东说:“我在兰州大学生活学习 了十几年,对这片土地已有深厚的感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展大西北的经济。”他还强 调了一批老科学家,尤其是他的导师李裕林教授对他的影响,他说:“如果都留恋沿海发达 地区,那么像大西北这样的地方将更难以发展。我的导师在兰州无怨无悔地一干就是几十年 他对我的身教言传一辈子受用无尽。”李卫东还告诫年轻人,要想做大学问,就首先要耐得 住寂寞和金钱的诱惑,首先要学会“做人” 3.“年薪十万”,我有压力,但能承受 31岁的李卫东享受着年薪十万和学校提供的正常工资、津贴和福利,他觉得有压力,但 能承受,他认为工作没有压力不行,压力是工作进步的催化剂。当记者请李卫东谈谈对“特 聘教授"的看法时,电话铃响了,是叫李卫东吃午饭的,此时已是下午1点半,李卫东向记 者摆摆手说习惯了。他告诉记者在北京开会时,在座的“特聘教授”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个 人认为“特聘教授”年薪十万对社会的冲击非常大,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引起了社会对人才价 值的广泛关注,也反映了国家在尊重知识、重视教育方面的落实。李卫东还说:“社会的发 展依靠整体的力量,单是少数知识分子的条件变好了还远远不够。” 采访结束后,李卫东送记者下楼,看着他的背影,我读懂了那首著名的短诗—“成功 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酒遍了牺牲的血雨”。 摘自1999年《大学生》
留美学者,能在美国见到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江主席的讲演十分精彩, 使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就在江泽民访问哈佛时,有小部分反华势力在示威游行。李卫东当时十分愤慨,他说这 些人中的许多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国,而且他们这种方式本身就不是想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998 年 10 月,博士后合作研究期限结束,李卫东站在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留在美 国,将会是高薪、洋房、汽车;回国也许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而且是回到了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兰州大学。谈起这个义无返顾的选择,李卫东没有太多的 激场之辞,他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有什么理由不回国呢?国内待遇低.条件差是事实, 但国家正在重视这个问题并逐步改善。如果你只看到其中绝对的一方面不回来,没有人指责 你,但国家何时才能大踏步地发展?”至于自己回兰大,李卫东说:“我在兰州大学生活学习 了十几年,对这片土地已有深厚的感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展大西北的经济。”他还强 调了一批老科学家,尤其是他的导师李裕林教授对他的影响,他说:“如果都留恋沿海发达 地区,那么像大西北这样的地方将更难以发展。我的导师在兰州无怨无悔地一干就是几十年, 他对我的身教言传一辈子受用无尽。”李卫东还告诫年轻人,要想做大学问,就首先要耐得 住寂寞和金钱的诱惑,首先要学会“做人”。 3.“年薪十万”,我有压力,但能承受 31 岁的李卫东享受着年薪十万和学校提供的正常工资、津贴和福利,他觉得有压力,但 能承受,他认为工作没有压力不行,压力是工作进步的催化剂。当记者请李卫东谈谈对“特 聘教授”的看法时,电话铃响了,是叫李卫东吃午饭的,此时已是下午 1 点半,李卫东向记 者摆摆手说习惯了。他告诉记者在北京开会时,在座的“特聘教授”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个 人认为“特聘教授”年薪十万对社会的冲击非常大,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引起了社会对人才价 值的广泛关注,也反映了国家在尊重知识、重视教育方面的落实。李卫东还说:“社会的发 展依靠整体的力量,单是少数知识分子的条件变好了还远远不够。” 采访结束后,李卫东送记者下楼,看着他的背影,我读懂了那首著名的短诗——“成功 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酒遍了牺牲的血雨”。 摘自 1999 年《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