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襄阳语文5月模拟考试(二)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时间:2016年5月17日上午:9:0011:30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工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魅名、准考礬莳写蒋警爨专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①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 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 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 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 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 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 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 “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 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 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 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 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 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 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 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 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 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 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 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 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 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 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⑤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 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 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 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東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 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 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 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 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襄阳语文 5 月模拟考试(二)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时间:2016 年 5 月 17 日上午:9:00—11: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①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 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 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 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 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 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 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 “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 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 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 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 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 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 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 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 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 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 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 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 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 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 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⑤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 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 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 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 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 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 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 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 不少,其中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赫赫有名。 B.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 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C.虽然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是中国后来的许 多隐逸思想仍是由他的隐逸思想衍生而来,因此可以说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 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 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 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C.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 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 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 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 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 神内核是必要的。 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 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 烈的破坏作用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 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 神的超越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藩,字叔翰,其先赵州人。嶽念恣制闲美敏于学屐父丧家态绕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 尝间旋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士余广陵间不自振妻子追咎,藩晏如也 徐州张建封辟节度府。建封卒,濠州刺史杜兼疾驱至,阴有觊望①,藩泣谓日:“公今 丧,君宜谨守土,何弃而来?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兼恨之,因诬奏“建封死,藩撼其军, 有非望”。德宗怒,密诏徐泗节度使杜佑杀之。佑雅器藩,得诏,十日不发,召见藩曰:“世 谓生死报应,验乎?”藩曰:“殆然。”日:“审若此,君宜遇事无恐。”因出诏示藩,藩色不 变,曰:“信乎,杜兼之报也!”佑曰:“慎毋畏,吾以阖门保君矣。”帝未之信,亟追藩。既 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释之,拜秘书郎 王仲舒与同舍郎韦成季、吕洞日置酒邀宾客相乐,慕藩名,强致之。仲舒等为俳说度语
力。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 不少,其中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赫赫有名。 B.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 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C.虽然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是中国后来的许 多隐逸思想仍是由他的隐逸思想衍生而来,因此可以说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 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 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 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 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C.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 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 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 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 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 神内核是必要的。 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 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 烈的破坏作用。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 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 神的超越。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藩,字叔翰,其先赵州人。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 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妻子追咎,藩晏如也。 徐州张建封辟节度府。建封卒,濠州刺史杜兼疾驱至,阴有觊望①,藩泣谓日:“公今 丧,君宜谨守土,何弃而来?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兼恨之,因诬奏“建封死,藩撼其军, 有非望”。德宗怒,密诏徐泗节度使杜佑杀之。佑雅器藩,得诏,十日不发,召见藩曰:“世 谓生死报应,验乎?”藩曰:“殆然。”日:“审若此,君宜遇事无恐。”因出诏示藩,藩色不 变,曰:“信乎,杜兼之报也!”佑曰:“慎毋畏,吾以阖门保君矣。”帝未之信,亟追藩。既 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释之,拜秘书郎。 王仲舒与同舍郎韦成季、吕洞日置酒邀宾客相乐,慕藩名,强致之。仲舒等为俳说度语
相狎昵,藩一见,谢不往,曰:“吾与终日,不晓所语何哉!”后仲舒等果坐斥废。累擢吏部 郎中。裴珀白宪宗,谓藩有宰相器。会郑綑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藩忠谨,好丑必言,帝以为无隐。尝问祈禳②之数,藩言:“孔子病,止子路之祷。汉 文帝每祭,敕有司敬而不祈。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侻之也。且 义于人者和于神,人乃神之主,人安而福至。”帝悦曰:“当与公等上下相勖,以保此言。” 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瀋藩遽取笔灭“宰相”字, 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宰相权德舆“失“色日:“有不可,应别为奏,可以笔涂诏邪? 藩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既而事得寝。明年,为华州刺史。未行,卒,年五十八, 赠户部尚书,谥曰贞简。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四》,有删改) 【注】①觊望:静候接任的企图。②祈禳: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B.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C.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D.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节度府,指被节度使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 自行辟聘 B.弹劾制度是唐代监察理念的直接体现,由吏部负责,专司弹劾之职。凡文武百官,内 外臣僚,甚至包括皇亲贵胄与宦官在内,不论官阶高低都可以弹劾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于机密圣旨,区别于 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D.赠户部尚书,指加封户部尚书官职称号,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古代朝廷 对功臣先人或在功臣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藩入仕以后,刚直不阿。节度使张建封死时,刺史杜兼觊望节度使位置而前来奔丧 李藩义正词严地指责他擅离职守,并声言若不速回濠州职任上将依法弹劾他 B.李藩在朝为官,交往谨慎。在朝担任秘书郎时,同僚王仲舒等因仰慕他的名节而强行 邀请他赴宴,宴会上王仲舒等说玩笑话和隐语,此后李藩就不再和他们往来了。 C.李藩忠于皇上,敢于进谏。唐宪宗向他询问祈禳之术时,李藩援引孔子生病、汉文帝 祭祀都不让祈祷的故事直言劝诚,指出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 D.李藩坚持原则,不畏强权。节度使王锷贿赂皇帝身边人寻求兼任宰相,宪宗皇帝下密 诏同意兼任,李藩看到密诏时立即笔涂诏书驳回,其做法让同僚权德舆大惊失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未之信,亟追藩。既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5分)
相狎昵,藩一见,谢不往,曰:“吾与终日,不晓所语何哉!”后仲舒等果坐斥废。累擢吏部 郎中。裴珀白宪宗,谓藩有宰相器。会郑絪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藩忠谨,好丑必言,帝以为无隐。尝问祈禳②之数,藩言:“孔子病,止子路之祷。汉 文帝每祭,敕有司敬而不祈。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且 义于人者和于神,人乃神之主,人安而福至。”帝悦曰:“当与公等上下相勖,以保此言。” 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藩遽取笔灭“宰相”字, 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宰相权德舆‘失‘色日:“有不可,应别为奏,可以笔涂诏邪?” 藩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既而事得寝。明年,为华州刺史。未行,卒,年五十八, 赠户部尚书,谥曰贞简。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四》,有删改) 【注】①觊望:静候接任的企图。②祈禳: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B.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C.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D.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 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辟节度府,指被节度使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 自行辟聘。 B.弹劾制度是唐代监察理念的直接体现,由吏部负责,专司弹劾之职。凡文武百官, 内 外臣僚,甚至包括皇亲贵胄与宦官在内,不论官阶高低,都可以弹劾。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于机密圣旨,区别于 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D.赠户部尚书,指加封户部尚书官职称号,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古代朝廷 对功臣先人或在功臣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藩入仕以后,刚直不阿。节度使张建封死时,刺史杜兼觊望节度使位置而前来奔丧, 李藩义正词严地指责他擅离职守,并声言若不速回濠州职任上将依法弹劾他。 B.李藩在朝为官,交往谨慎。在朝担任秘书郎时,同僚王仲舒等因仰慕他的名节而强行 邀请他赴宴,宴会上王仲舒等说玩笑话和隐语,此后李藩就不再和他们往来了。 C.李藩忠于皇上,敢于进谏。唐宪宗向他询问祈禳之术时,李藩援引孔子生病、汉文帝 祭祀都不让祈祷的故事直言劝诫,指出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 D.李藩坚持原则,不畏强权。节度使王锷贿赂皇帝身边人寻求兼任宰相,宪宗皇帝下密 诏同意兼任,李藩看到密诏时立即笔涂诏书驳回,其做法让同僚权德舆大惊失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未之信,亟追藩。既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5 分)
(2)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5分)
(2)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 余生欲老海南村 眼明飞阁俯长桥 帝遣巫阳招我魂② 贪看白鹭横秋浦, 杳杳天低鹘没处 不觉青林没晚潮。 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开贬所儋州之前。澄迈,县名, 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 ②帝遺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 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8.第一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9.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艺术手法有何异同。(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其中感叹自己婚后日夜辛劳的诗句 是“ (2)古诗词中经常使用倒装的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辛弃疾的《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鸟”在古典诗词之中,会被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让曹操的求贤建功之心彰著天下: ”是李白 写蜀道令人胆寒不安、连鸟也相依而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尊严死 聂鑫森 辆白色的小车,驶出了湘楚大学的校门。深秋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 凉意。从这里到江南医院,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加上红绿灯,堵车,满打满算要一个小时 开车的是程奋,坐在后座的是郑波 程奋在校办公室当主任,四十八岁,头圆、腹凸、体胖。郑波比他大两岁,是中文系的 教授,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主攻古代文字学,师从程奋的父亲程笃,读硕读博,再当助手, 眨眼过去了二十多年。 两个人久久不说话,在去向医院的这一路上静得只听见车轮摩擦水泥路发出的沙沙声 古稀之年的程笃肝癌晩期,四个月前住进了江南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室。郑波在上课 开会之余,一个人去得很勤。重症监护室是不能随便让人进去探看的,因为里面的空气消了 毒。门上只有一个玻璃镶嵌的小孔,郑波隔一阵就会把眼睛贴上去,打量躺在病床上的程笃: 头银发,满脸愁苦,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鼻子的两孔插着氧气管和胃管,胳膊上插着输 液的套管,下面还插着输尿管。 每当这个时候,郑波就会喟然长叹。这种“生命支持系统”,无非是让先生毫无质量地活在限 定的时间里,死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先生平日曾多次对他说:“人活着,要有尊严,人死去 也要有尊严。”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身上插着管子,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像吞币 机一样耗费钱财,“工业化”地死去,先生一定是极不愿意的。可惜师母因病已去世多年,可 惜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 郑波读本科时,程笃第一次上“文字学”的课,自我介绍说:“我姓程名笃,字顿迟,你 们可知道这名和字,来自何书?”郑波站起来说:“来自《说文解字》,笃者,马行顿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二) 倦客愁闻归路遥, 余生欲老海南村, 眼明飞阁俯长桥。 帝遣巫阳招我魂②。 贪看白鹭横秋浦, 杳杳天低鹘没处, 不觉青林没晚潮。 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 年),诗人离开贬所儋州之前。澄迈,县名, 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 ②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 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8.第一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5 分) 9.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艺术手法有何异同。(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其中感叹自己婚后日夜辛劳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中经常使用倒装的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辛弃疾的《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在古典诗词之中,会被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让曹操的求贤建功之心彰著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 写蜀道令人胆寒不安、连鸟也相依而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尊严死 聂鑫森 一辆白色的小车,驶出了 湘楚大学的校门。深秋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 凉意。从这里到江南医院,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加上红绿灯,堵车,满打满算要一个小时。 开车的是程奋,坐在后座的是郑波。 程奋在校办公室当主任,四十八岁,头圆、腹凸、体胖。郑波比他大两岁,是中文系的 教授,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主攻古代文字学,师从程奋的父亲程笃,读硕读博,再当助手, 一眨眼过去了二十多年。 两个人久久不说话,在去向医院的这一路上静得只听见车轮摩擦水泥路发出的沙沙声。 古稀之年的程笃肝癌晚期,四个月前住进了江南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室。郑波在上课、 开会之余,一个人去得很勤。重症监护室是不能随便让人进去探看的,因为里面的空气消了 毒。门上只有一个玻璃镶嵌的小孔,郑波隔一阵就会把眼睛贴上去,打量躺在病床上的程笃: 一头银发,满脸愁苦,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鼻子的两孔插着氧气管和胃管,胳膊上插着输 液的套管,下面还插着输尿管。 每当这个时候,郑波就会喟然长叹。这种“生命支持系统”,无非是让先生毫无质量地活在限 定的时间里,死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先生平日曾多次对他说:“人活着,要有尊严,人死去, 也要有尊严。”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身上插着管子,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像吞币 机一样耗费钱财,“工业化”地死去,先生一定是极不愿意的。可惜师母因病已去世多年,可 惜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 郑波读本科时,程笃第一次上“文字学”的课,自我介绍说:“我姓程名笃,字顿迟,你 们可知道这名和字,来自何书?”郑波站起来说:“来自《说文解字》,笃者,‘马行顿迟’
程笃眼睛一亮,大声说:“你读书多,记性好,孺子可教!”尔后,郑波本科毕业,再读程笃 的硕士和博士,因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也就留校教书,并当了先生的助手 在郑波看来,程笃于他是亦师亦父,而程笃也视郑波亦友亦子,不但学问上对郑波谆谆 引导,生活上也极为关心。郑波的妻子,就是先生和师母介绍相识并喜结连理的。先生最大 的遗憾,是儿子程奋读了硕士以后,改行去搞行政,而且干得津津有味。他对郑波说:“在 知识界,第一等做学问,第二等教书,第三等做官。程奋没有定力,只能如此了。” 正在开车的程奋,鸣了一声笛,问道:“郑波兄,睡着了?” 没有。我在想先生,他太痛苦了。 “是呵…是呵。早几天大夫找我面谈过一次 郑波装作一无所知,问:“谈什么呢?” 他说…老人肯定没有希望了,家属是否可以考虑停止治疗。我问怎么个停止治疗法? 他说,由家属签了字,再在医生指导下拔掉输氧管。” 你怎么说? “我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避免医患纠纷,一切都是家属自愿的。但我不同意!” 但是只要先生活着,你就可以照领他的工资?” “绝对不是,那是人性丧尽!我、妻子、儿子,担不起这大不孝的名声,领导、长辈 同事、学生会怎么看我们?今后还怎么做人做事?” 你担心将来副校长提拔不上?担心儿子将来不好找对象?就不担心老爷子这么受罪! 唉!” 郑波兄,我猜想大夫也和你谈过了,你是做学问的,没什么顾忌,能不能想个两全其 美的法子?” 郑波一惊,随即平静下来,说:“程奋弟,我知道你想说又不好开口,大夫和我谈话后, 想得我坐卧不宁,最后才想明白,为了先生尊严地逝去,由我来代替家属………签字和拔掉管 子吧。”他的喉头哽咽起来,泪水奔涌而出 程奋小声说:“谢谢.谢谢 程笃安然辞世,然后是火化、开追悼会、入土。 不断地有人向程奋和郑波,询问程笃最后的死因。 由郑波签字的医院、家属共拟的协议书复印件,程奋时刻揣在口袋里,有人问即掏出来 说:“一切都由郑师兄做主,我听他的。” 郑波则从容如昔,有人来和气地询问或愤怒地责问,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平静地说:“是 我签的字,是我拔的管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的开头描写郑波和程奋去医院的路上久久不说话,表明两人都有心事,为下文他们 在对待程笃辞世问题上的不同选择埋下伏笔 B.从“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中可以看出,程奋虽事业有成, 但对亲人却冷漠无情,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亲情的淡漠 C.小说中郑波在重症监护室门前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既不想程笃受病痛折磨,“工业化” 地毫无尊严地死去;又担心亦师亦父的老教授这么早离开自己。 D.这篇小说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进一步介绍了老教授与郑波之间的关系,使小说更加丰满, 同时又为后文做了铺垫,使故事发展更为合情合理 E.这篇小说叙述平实。作者运用语言、心理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两个晚辈。他们在 面对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时的不同表现令人深思。 (2)小说首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郑波这一形象时,突出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郑波,有人认为是程奋。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8分)
程笃眼睛一亮,大声说:“你读书多,记性好,孺子可教!”尔后,郑波本科毕业,再读程笃 的硕士和博士,因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也就留校教书,并当了先生的助手。 在郑波看来,程笃于他是亦师亦父,而程笃也视郑波亦友亦子,不但学问上对郑波谆谆 引导,生活上也极为关心。郑波的妻子,就是先生和师母介绍相识并喜结连理的。先生最大 的遗憾,是儿子程奋读了硕士以后,改行去搞行政,而且干得津津有味。他对郑波说:“在 知识界,第一等做学问,第二等教书,第三等做官。程奋没有定力,只能如此了。” 正在开车的程奋,鸣了一声笛,问道:“郑波兄,睡着了?” “没有。我在想先生,他太痛苦了。” “是呵……是呵。早几天大夫找我面谈过一次。” 郑波装作一无所知,问:“谈什么呢?” “他说……老人肯定没有希望了,家属是否可以考虑停止治疗。我问怎么个停止治疗法? 他说,由家属签了字,再在医生指导下拔掉输氧管。” “你怎么说?” “我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避免医患纠纷,一切都是家属自愿的。但……我不同意!” “但是只要先生活着,你就可以照领他的工资?” “绝对不是,那是人性丧尽!我、妻子、儿子,担不起这大不孝的名声,领导、长辈、 同事、学生会怎么看我们?今后还怎么做人做事?” “你担心将来副校长提拔不上?担心儿子将来不好找对象?就不担心老爷子这么受罪! 唉!” “郑波兄,我猜想大夫也和你谈过了,你是做学问的,没什么顾忌,能不能想个两全其 美的法子?” 郑波一惊,随即平静下来,说:“程奋弟,我知道你想说又不好开口,大夫和我谈话后, 想得我坐卧不宁,最后才想明白,为了先生尊严地逝去,由我来代替家属……签字和拔掉管 子吧。”他的喉头哽咽起来,泪水奔涌而出。 程奋小声说:“谢谢……谢谢……” 程笃安然辞世,然后是火化、开追悼会、入土。 不断地有人向程奋和郑波,询问程笃最后的死因。 由郑波签字的医院、家属共拟的协议书复印件,程奋时刻揣在口袋里,有人问即掏出来 说:“一切都由郑师兄做主,我听他的。” 郑波则从容如昔,有人来和气地询问或愤怒地责问,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平静地说: “是 我签的字,是我拔的管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的开头描写郑波和程奋去医院的路上久久不说话,表明两人都有心事,为下文他们 在对待程笃辞世问题上的不同选择埋下伏笔。 B.从“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中可以看出,程奋虽事业有成, 但对亲人却冷漠无情,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亲情的淡漠。 C.小说中郑波在重症监护室门前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既不想程笃受病痛折磨,“工业化” 地毫无尊严地死去;又担心亦师亦父的老教授这么早离开自己。 D.这篇小说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进一步介绍了老教授与郑波之间的关系,使小说更加丰满, 同时又为后文做了铺垫,使故事发展更为合情合理。 E.这篇小说叙述平实。作者运用语言、心理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两个晚辈。他们在 面对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时的不同表现令人深思。 (2)小说首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在刻画郑波这一形象时,突出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郑波,有人认为是程奋。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 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 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 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 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 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 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材料二】 施舟人领衔译《五经》 计划3年半推出英译本 朱静远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 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 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 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 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 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 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 的译本 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 特色是与人有关。《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关于神的作品,而《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 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多次呼吁翻译《五经》 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五经》的? 施:上世纪70年代,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在我 执教的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设立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 译项目。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 他流泪了:“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饶宗颐先生的眼泪使我深受震动,看到这种情况,每一个相关的人,每一个热爱中国文 化的人都会感到不安,我心中翻译《五经》的愿望也越发强烈。 在后来的30多年中,我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翻译《五经》的重要性。2008年,国家汉 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接受了我的建议,经过多国学者参加的评审会,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 需要各方面专家参与 记:《五经》翻译有怎样的重要性? 施:我对重新翻译《五经》的评价是:责任很重,难度不小。每一个学者的翻译都有其 个人的色彩在内,因此要成立《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在国内学术界、国际汉 学界相关领域聘请杰出学者担任委员会成员。关于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国内外的学者都会参 与进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 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 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 列等国家的 30 多位知名学者,将在 3 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 年夏,国家汉办暨孔 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 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 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材料二】 施舟人领衔译《五经》 计划 3 年半推出英译本 朱静远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 3 年半内 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 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 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 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 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 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 的译本。 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 特色是与人有关。《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关于神的作品,而《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 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多次呼吁翻译《五经》 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五经》的? 施:上世纪 70 年代,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在我 执教的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设立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 译项目。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 他流泪了:“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饶宗颐先生的眼泪使我深受震动,看到这种情况,每一个相关的人,每一个热爱中国文 化的人都会感到不安,我心中翻译《五经》的愿望也越发强烈。 在后来的 30 多年中,我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翻译《五经》的重要性。2008 年,国家汉 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接受了我的建议,经过多国学者参加的评审会,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 目。 需要各方面专家参与 记:《五经》翻译有怎样的重要性? 施:我对重新翻译《五经》的评价是:责任很重,难度不小。每一个学者的翻译都有其 个人的色彩在内,因此要成立《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在国内学术界、国际汉 学界相关领域聘请杰出学者担任委员会成员。关于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国内外的学者都会参 与进来
记:《五经》翻译对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帮助? 施:《五经》推广到国外一定会对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有帮助。《五经》的翻译 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 竟是哪只手帮助另一只手洗干净的 【链接】施舟人(K.M. Schipper),生于1934年,法国人,曾师从康德谟和石泰安先生 研究中国道教史,以研究中国道教而驰名于国际汉学界,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基因 库的人。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中国福州大学特聘教授等。 (1)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简要叙述了“《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原因,介绍了国家汉办关于 《五经》翻译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并阐述了翻译《五经》的意义 B.《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并不是 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因此不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C.《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它 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是关于人的作品。 D.施舟人先生举出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的一次经 历,是用典型事实证明翻译《五经》的必要性。 E.“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竟是哪只手帮助另 只手洗干净的”一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 (2)为什么说《五经》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6分) (3)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之处。(6分) (4)你认为由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ˆ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 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 的感觉 ②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 的情况,所以解答 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③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 大话、 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 A.言不尽意辞不达意 言不由衷 B.言不及义含糊其辞 不由衷 C.言不及义辞不达意言人人殊 D.言不尽意含糊其辞 人人殊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山东疫苗事件引爆了整个网络,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苗效力下降会不会产生更 多毒性昵?据我所知,这个没有证据 B.据韩国官方统计,去年我国赴韩做整形手术的有5.6万人。随之而来的是整形失败的 事故和纠纷越来越多,另据不完全统计,失败率的增幅每年以10%~15%的幅度上升。 C.鉴于朝鲜核问题的敏感性,中国与朝鲜处于敌对状态的美国将在今年4月1日核安全峰 会上进行沟通,讨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政策是谈判协商还是继续制裁。 D.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届国际儿童书展上揭晓的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被授予中国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世界具有最美妙的秩序,人的一切努力就是悉 心体会这样的秩序,去除心灵的黏滞,去契合它。园林创造“虽叨人力”,但“全由天工”。园 林是人的创造,是人工的,但园林的人工,强调无人工刻画痕迹,做得就像自然固有的一样, 做得就像没有做过一样,这就是天工。 ,这才是中国园林的立园之本
记:《五经》翻译对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帮助? 施:《五经》推广到国外一定会对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有帮助。《五经》的翻译 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 竟是哪只手帮助另一只手洗干净的。 【链接】施舟人 (K.M.Schipper),生于 1934 年,法国人,曾师从康德谟和石泰安先生 研究中国道教史,以研究中国道教而驰名于国际汉学界,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基因 库的人。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中国福州大学特聘教授等。 (1)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材料一简要叙述了“《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原因,介绍了国家汉办关于 《五经》翻译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并阐述了翻译《五经》的意义。 B.《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并不是 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因此不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C.《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它 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是关于人的作品。 D.施舟人先生举出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的一次经 历,是用典型事实证明翻译《五经》的必要性。 E.“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竟是哪只手帮助另 一只手洗干净的”一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 (2)为什么说《五经》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6 分) (3)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之处。(6 分) (4)你认为由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 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________的感觉。 ②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__________ 的情况,所以解答 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③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________,大话、 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 A.言不尽意 辞不达意 言不由衷 B.言不及义 含糊其辞 言 不由衷 C.言不及义 辞不达意 言人人殊 D.言不尽意 含糊其辞 言 人人殊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山东疫苗事件引爆了整个网络,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苗效力下降会不会产生更 多毒性昵?据我所知,这个没有证据”。 B.据韩国官方统计,去年我国赴韩做整形手术的有 5.6 万人。随之而来的是整形失败的 事故和纠纷越来越多,另据不完全统计,失败率的增幅每年以 l0%~l5%的幅度上升。 C.鉴于朝鲜核问题的敏感性,中国与朝鲜处于敌对状态的美国将在今年 4 月 1 日核安全峰 会上进行沟通,讨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政策是谈判协商还是继续制裁。 D.2016 年 4 月 4 日,在第 53 届国际儿童书展上揭晓的 2016 年“国际安徒生奖”被授予中国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 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世界具有最美妙的秩序,人的一切努力就是悉 心体会这样的秩序,去除心灵的黏滞,去契合它。园林创造“虽叨人力”,但“全由天工”。园 林是人的创造,是人工的,但园林的人工,强调无人工刻画痕迹,做得就像自然固有的一样, 做得就像没有做过一样,这就是天工。 ,这才是中国园林的立园之本
A.不但要“人饰”,而且要“天饰 B.“天饰”为主,“人饰”为辅 C.不是“人饰”,而是“天饰 D.“天饰”与“人饰”的深度融 合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根据以“胡”海”“番”等字为药名这一特点 专家认为,凡药名前冠以 胡”字的中草药,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麻”:凡是冠以“海”字(除 指明产于海洋的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由海路引进的,如“海藤”。有 些药名除了摹形外 如“金灯花”别名“无义草”,“金灯花与叶不相见,人恶 种之,谓之无义草”,以“无义”代指草药,反映出了古人类比的思维方式及 ③ 表现了古人朴素的道德观念。 17.为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将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华诵经典唐宋诗词 诵读”大赛。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 意赅、有文采。不超过70个字。(6分) 唐宋诗词,百花争艳,绰约不凡。它们 篇|幅|短小|,「却|画面明|晰 圈: 下面,就让我们去品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 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 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 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 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A. 不但要“人饰”,而且要“天饰” B. “天饰”为主,“人饰”为辅 C. 不是“人饰”,而是“天饰” D. “天饰”与“人饰”的深度融 合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根据以“胡”“海”“番”等字为药名这一特点, ① 。专家认为,凡药名前冠以 “胡”字的中草药,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麻”;凡是冠以“海”字(除 指明产于海洋的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由海路引进的,如“海藤”。有 些药名除了摹形外, ② 。如“金灯花”别名“无义草”,“金灯花与叶不相见,人恶 种之,谓之无义草 ” , 以 “ 无 义 ” 代指草药,反映出了古人类比的思维方式及 ③ ,表现了古人朴素的道德观念。 17.为迎接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将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华诵·经典唐宋诗词 诵读”大赛。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 意赅、有文采。不超过 70 个字。(6 分) 唐 宋 诗 词 , 百 花 争 艳 , 绰 约 不 凡 。 它 们 虽 篇 幅 短 小 , 却 画 面 明 晰 : 60 这 一 幅 幅 画 面 让 人 沉 醉 。 下 面 , 就 让 我 们 去 品 味 经 典 唐 宋 诗 词 无 穷 的 魅 力 吧 !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 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 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 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 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适应性考试(二)答案 1.D(D.庄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而不是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 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B(B项,“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原文第五节“应当说,没有士 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 分”并没有说是最重要的部分,选项曲解文意。) 3.C(C项,有两处错误:第一处,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依据原文 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的;第二处,“发挥了强烈的破坏 作用”表述错误。) 4.(3分)C5.(3分)B(由御史台负责。 6.(3分)C(错在“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 7.(1)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藩。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 就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未之信”倒装,“追”(派人)追捕,“既”之后,“是”这,各 1分;大意通顺1分) (2)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 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使”如果,“无知ˆ没有知觉,“私”偏爱,“悦”讨好取悦, 各1分,大意通顺1分) 8.①愁闷。先写自己长期羁绊在外,倦于漂泊,归路漫漫,愁绪满怀;②豁朗。但当诗人 登上通潮阁,俯视长桥,远眺白鹭,眼前一亮,情感由低抑转为豁朗:③惆怅。而在不知不 觉间,时光流逝,天色转暗,作者又回入到寂寞和惆怅中。(答出2种情感3分,3种情感 分) 9.同:景中寓情。①第一首借宁静渐暗的夕阳之景抒发诗人身在异乡的落寞惆怅。②第」 首诗人借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2分) 异:①第一首结句化动为静。用一个“没”字写晚潮,动中显静。在这宁静中,时光悄然消逝, 晚潮悄然而退,只有一片青葱的树林映着最后一抹斜辉。(2分) ②第二首结句比喻。用发丝来比喻天际的青山。雄伟壮观的青山在地平线上仅露出如一丝纤 发般的远影,可见青山之遥,中原之远。(2分) 10.(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 雌从绕林间。 11.(1)(5分)答给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E、B不给分。(B项“程奋 家虽事业有成,但对亲人却冷漠无情”理解有误:C项属于主观臆断,郑波在重症监控室 门前时心里更多的是想老教授能“尊严地死去”,照应本文的题目“尊严死”。E项“心理描写” 有误,应为外貌。) (2)(6分)①通过对薄而淡的阳光、深秋的凉意等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 渲染了清冷的气氛,烘托人物心境。②通过介绍到医院的时长,为后文两人在车上做出选 择、商定结果埋下伏笔。③从大学到医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与人物的社会环境。④ 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6分)①学术精湛(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等亦可):读书多,记性好;成绩突出, 发表多篇论文,最后留校教书。②重情重义(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等亦可):受到老教授的 教诲与关心,时刻不忘,并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老教授。③敢于担当(有责任心、 责任感亦可):选择代替亲儿子为老教授拔掉管子,承担世人的毁誉,凛然地帮助弥留之 挽回最后的尊严。④从容淡定:面对别人的询问或责问都能平静对待,坚持自己对精神和 生命尊严的守望。(每点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3点即可) (4)观点一: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郑波。结合文本:①从人物关系上看,郑波是老 教授程笃的亲传弟子,又是程奋如同手足的师兄,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②从情节安排上 看,郑波占主导地位,是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矛盾冲突的主体。尤其小说的结局部分写 郑波最终以家属的身份在医院“签的字”“拔的管子”,又在尾声部分写他面对别人的询问时 “从容如昔”,都在凸显他是小说的主人公。③从形象塑造上看,老教授弟子郑波坦荡与重 情,而作为亲生儿子程奋迟疑犹豫,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郑波的人物形象,因此郑 波是小说的主人公。④从主题表现上看,郑波性格与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了作品 的主题思想,弟子郑波堪称担当,凛然地帮助弥留之人挽回最后的尊严,这种品质值得彰显
语文适应性考试(二)答案 1.D(D.庄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而不是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 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B(B 项,“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原文第五节“应当说,没有士 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 分”并没有说是最重要的部分,选项曲解文意。) 3.C(C 项,有两处错误:第一处,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依据原文, “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的;第二处,“发挥了强烈的破坏 作用”表述错误。) 4.(3 分)C 5.(3 分)B(由御史台负责。) 6.(3 分)C(错在“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 7.(1)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藩。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 就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 “未之信”倒装,“追”(派人)追捕,“既”之后,“是”这,各 1 分;大意通顺 1 分) (2)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 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 “使”如果,“无知”没有知觉,“私”偏爱,“悦”讨好取悦, 各 1 分,大意通顺 1 分) 8.①愁闷。先写自己长期羁绊在外,倦于漂泊,归路漫漫,愁绪满怀;②豁朗。但当诗人 登上通潮阁,俯视长桥,远眺白鹭,眼前一亮,情感由低抑转为豁朗;③惆怅。而在不知不 觉间,时光流逝,天色转暗,作者又回入到寂寞和惆怅中。(答出 2 种情感 3 分,3 种情感 5 分) 9.同:景中寓情。①第一首借宁静渐暗的夕阳之景抒发诗人身在异乡的落寞惆怅。②第二 首诗人借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2 分) 异:①第一首结句化动为静。用一个“没”字写晚潮,动中显静。在这宁静中,时光悄然消逝, 晚潮悄然而退,只有一片青葱的树林映着最后一抹斜辉。(2 分) ②第二首结句比喻。用发丝来比喻天际的青山。雄伟壮观的青山在地平线上仅露出如一丝纤 发般的远影,可见青山之遥,中原之远。(2 分) 10.(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 雌从绕林间。 11. (1)(5 分)答给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E、B 不给分。(B 项“程奋 一家虽事业有成,但对亲人却冷漠无情”理解有误;C 项属于主观臆断,郑波在重症监控室 门前时心里更多的是想老教授能“尊严地死去”,照应本文的题目“尊严死”。 E 项“心理描写” 有误,应为外貌。) (2)(6 分)①通过对薄而淡的阳光、深秋的凉意等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 渲染了清冷的气氛,烘托人物心境。②通过介绍到医院的时长,为后文两人在车上做出选 择、商定结果埋下伏笔。③从大学到医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与人物的社会环境。④ 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3)(6 分)①学术精湛(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等亦可):读书多 ,记性好;成绩突出, 发表多篇论文,最后留校教书。②重情重义(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等亦可):受到老教授的 教诲与关心,时刻不忘,并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老教授。③敢于担当(有责任心、 责任感亦可):选择代替亲儿子为老教授拔掉管子,承担世人的毁誉,凛然地帮助弥留之人 挽回最后的尊严。④从容淡定:面对别人的询问或责问都能平静对待,坚持自己对精神和 生命尊严的守望。(每点概括和分析各 1 分,答出 3 点即可) (4)观点一: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郑波。结合文本:①从人物关系上看,郑波是老 教授程笃的亲传弟子,又是程奋如同手足的师兄,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②从情节安排上 看,郑波占主导地位 ,是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矛盾冲突的主体。尤其小说的结局部分写 郑波最终以家属的身份在医院“签的字”“拔的管子”,又在尾声部分写他面对别人的询问时 “从容如昔”,都在凸显他是小说的主人公。③从形象塑造上看,老教授弟子郑波坦荡与重 情,而作为亲生儿子程奋迟疑犹豫,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郑波的人物形象,因此郑 波是小说的主人公。④从主题表现上看,郑波性格与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了作品 的主题思想,弟子郑波堪称担当,凛然地帮助弥留之人挽回最后的尊严,这种品质值得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