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五中 2010届高三年级5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劲头/劲敌唾弃/唾手可得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B.古刹/刹车症结/对症下药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C.诱哄/起哄巷道/万人空巷前合后偃/偃旗息鼓 D.影片/片断粮囤/囤积居奇横生枝节/老气横秋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拉拉队铿锵有力断章取意牙牙学语 B.美滋滋常年累月大展鸿图谈笑风生 C.笑眯眯委曲求全要言不烦精兵简政 D.喝倒彩世外桃源以逸待劳德高旺重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一个不愿接受心智刺激、遇事选择退避三舍的人,在年岁渐长时身心衰退得比较快 而一直保持学习的人,在智力上几乎没有衰退现象 B.九寨沟仲夏深翠绚丽,深秋缤纷艳丽,隆冬静谧神奇。即使是在春天枯水期,大大 小小的海子开始显山露水时,九寨沟也呈现出妩媚之姿,别有风情。 C.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可谓细致周全,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不断重现,说明对 安全规章制度充耳不闻是酿成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D.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吸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硏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 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 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 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 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 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九届长江韬奋奖的19名获奖者,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编、制作了大量体现现时代精神、 反映人民心声的新闻佳作。 B.不久前,在河南省召开的《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团舞钢市委就“网络+手机短信”的团建创新做法作了典型发
湖北省襄樊五中 2010 届高三年级 5 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选择题(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劲.头/劲.敌 唾.弃/唾.手可得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B.古刹./刹.车 症.结/对症.下药 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C.诱哄./起哄. 巷.道/万人空巷. 前合后偃./偃.旗息鼓 D.影片./片.断 粮囤./囤.积居奇 横.生枝节/老气横.秋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拉拉队 铿锵有力 断章取意 牙牙学语 B.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鸿图 谈笑风生 C.笑眯眯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精兵简政 D.喝倒彩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德高旺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个不愿接受心智刺激、遇事选择退避三舍 ....的人,在年岁渐长时身心衰退得比较快; 而一直保持学习的人,在智力上几乎没有衰退现象。 B.九寨沟仲夏深翠绚丽,深秋缤纷艳丽,隆冬静谧神奇。即使是在春天枯水期,大大 小小的海子开始显山露水 ....时,九寨沟也呈现出妩媚之姿,别有风情。 C.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可谓细致周全,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不断重现,说明对 安全规章制度充耳不闻 ....是酿成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D.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吸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 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 .......,“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 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 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 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 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 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第九届长江韬奋奖的 19 名获奖者,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编、制作了大量体现现时代精神、 反映人民心声的新闻佳作。 B.不久前,在河南省召开的《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团舞钢市委就“网络+手机短信”的团建创新做法作了典型发 言
C.人的关系是双重的,既有道德的、人伦的,又有财产的、权势的,谁服从谁呢?这 本是不该问的,自然后者要服从前者 D.为了还原扛枪杆子的1949年,解密威震敌军的常胜军队——“四野”,《枪杆子1949》 的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中共党员张正隆先后走访了100多位在世的老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锦绣的森林 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 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 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 升之妙;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 多,但沉重地叠置在基地上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 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发岀来,向天空生长;又如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 林”是也。 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 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 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 板滞之感,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尖头拱门 交互错综于上,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全无墙 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 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 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 多在北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 盖可想见。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 抽象的观念,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
C.人的关系是双重的,既有道德的、人伦的,又有财产的、权势的,谁服从谁呢?这 本是不该问的,自然后者要服从前者。 D.为了还原扛枪杆子的 1949 年,解密威震敌军的常胜军队——“四野”,《枪杆子 1949》 的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中共党员张正隆先后走访了 100 多位在世的老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锦绣的森林 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 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 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 升之妙;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 多,但沉重地叠置在基地上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 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又如一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 林”是也。 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 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 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 板滞之感,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尖头拱门 交互错综于上,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全无墙 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 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 “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 多在北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 盖可想见。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 抽象的观念,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
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 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 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 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 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 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 6.下列有关“锦绣的森林”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筑的整体外形高而尖,向上超升,仿佛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的一簇春花 B.置身教堂仰望,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毫无屋顶压迫之感 C.建筑全体由垂直线构成,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没有水平线。 D.用具体的视觉形象表现抽象的宗教观念与精神,体现宗教的神秘相。 7.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 式教堂应运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 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观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 中获得成功。 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上 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 8.下列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 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被誉为“锦绣的森林”的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赞叹其秀美与崇 B.普通的民用建筑受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影响,窗户往往采用尖头拱门的形式 C.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减却向上之势,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给人崇高的 美感 D.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样式,不仅影响了民用建筑,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的艺术形式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游狼山记
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 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 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 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 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 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 6.下列有关“锦绣的森林”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建筑的整体外形高而尖,向上超升,仿佛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的一簇春花。 B.置身教堂仰望,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毫无屋顶压迫之感。 C.建筑全体由垂直线构成,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没有水平线。 D.用具体的视觉形象表现抽象的宗教观念与精神,体现宗教的神秘相。 7.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 式教堂应运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 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观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 中获得成功。 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上 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 8.下列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 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被誉为“锦绣的森林”的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赞叹其秀美与崇 高。 B.普通的民用建筑受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影响,窗户往往采用尖头拱门的形式。 C.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减却向上之势,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给人崇高的 美感。 D.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样式,不仅影响了民用建筑,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的艺术形式。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游狼山记
[清]张裕钊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 毕纳。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所至增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 远绝尘境。侧身四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岀林际蔚然。时秋殷 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江水自氓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羔渺莽,与海合会。山 川控引,界绝华戎,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之士所睥睍而筹也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纯斋幸值 兹世,寇乱殄息,区内无事,蕃夷绝域,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倘佯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 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干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堰仰,以终其身。人世 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归书而为之记 (王文濡选辑《续古文观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 过:经过 B.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 胜:优美的 C.寇乱殄息,区内无事 息:止息 D.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 捐:弃 11.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是正面描写狼山美景的一组是 ①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 ②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 ③山川控引,界绝华戎 ④作《咏怀诗》以见志 ⑤荫茂树而撷涧芳 ⑥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清]张裕钊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 毕纳。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所至增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 远绝尘境。侧身四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秋殷 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江水自氓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溔渺莽,与海合会。山 川控引,界绝华戎,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之士所睥睨而筹也。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斋幸值 兹世,寇乱殄息,区内无事,蕃夷绝域,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倘佯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 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堰仰,以终其身。人世 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归书而为之记。 (王文濡选辑《续古文观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 过:经过 B.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 胜:优美的 C.寇乱殄息.,区内无事 息:止息 D.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 捐:弃 11.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是正面描写狼山美景的一组是 ( ) ①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 ②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 ③山川控引,界绝华戎 ④作《咏怀诗》以见志 ⑤荫茂树而撷涧芳 ⑥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章开始便交待游览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接下来便直笔描写狼山幽深超俗的环 境和壮美的景色 B.写狼山有近景有远景,“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是为近景,“侧身回瞩,江海荡 天”是为远景。 C.作者以阮籍作比,点明自己身处盛世、境内太平的欣慰,并表达建功立业的强烈愿 望 D.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基调,句式参差,富有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整篇文章 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3分) 译文 (2)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4分) 译文 (3)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古别离 孟郊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①临邛 qiong即今四川省邛崃县,也就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 识相恋之处。 (1)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主人公对送别之人的深厚情意的字,并 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同。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 答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文章开始便交待游览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接下来便直笔描写狼山幽深超俗的环 境和壮美的景色。 B.写狼山有近景有远景,“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是为近景,“侧身回瞩,江海荡 天”是为远景。 C.作者以阮籍作比,点明自己身处盛世、境内太平的欣慰,并表达建功立业的强烈愿 望。 D.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基调,句式参差,富有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整篇文章 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3 分) 译文: (2)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4 分) 译文: (3)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3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古别离 孟郊 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①去!” [注释]①临邛 qióng,即今四川省邛崃县,也就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 识相恋之处。 (1)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主人公对送别之人的深厚情意的字,并 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同。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 分) 答:
15.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填空。(6分) (1)北宋的范仲淹在《苏幕遮》词中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 句子,元代的 (填作家)在《正宫·端正好》中有“碧云天 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 (2)陶潜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便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诗 句 ,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潜在《归园田居》中 有 的诗 句,后来盛唐田园诗派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化为“渡头余落日,墟里 上孤烟”的句子,深得淡远、闲适、宁谧之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 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 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 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 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 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 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 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 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 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 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剌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
15.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填空。(6 分) (1)北宋的范仲淹在《苏幕遮》词中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 句子,元代的 (填作家)在《正宫·端正好》中有“碧云天, ,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 离人泪”。 (2)陶潜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便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诗 句:“ ,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潜在《归园田居》中 有:“ , ”的诗 句,后来盛唐田园诗派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化为“渡头余落日,墟里 上孤烟”的句子,深得淡远、闲适、宁谧之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18 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 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 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 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 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 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 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 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 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 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 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
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 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汴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 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 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 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 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 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记 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 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不过,干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种不朽的醉意,干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 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 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 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干年 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 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 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
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 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汴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 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 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 一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 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 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这 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 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 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 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 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 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 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 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
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 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 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 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 高境界的醉意吗? 16.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 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分) 答 19.文题是“醉意的境界”,综合文中信息,概括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4分) 六、(12分) 20.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1)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意为“我暗暗地寻思”) 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2)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 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吾乃中堂大人亲 ”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 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为此,考官批道:“既是中堂大人亲妻,学生不敢 娶! 以上材料,故事令人捧腹,考官批语巧妙。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说说考官批语的 妙处。 妙处: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和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 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 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棒,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 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22.请依照下面的例句,从雨鞋、桌布、月亮、太阳这四个意象中任选一个,分别写两句含 有哲理情思的话语。(4分)
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 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 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 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 高境界的醉意吗? 16.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 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17.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 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 分) 答: 19.文题是“醉意的境界”,综合文中信息,概括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4 分) 答: 六、(12 分) 20.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4 分) (1)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意为“我暗暗地寻思”) 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2)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 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吾乃中堂大人亲 。”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 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为此,考官批道:“既是中堂大人亲妻,学生不敢 娶!” 以上材料,故事令人捧腹,考官批语巧妙。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说说考官批语的 妙处。 妙处: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和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 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 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棒,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 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22.请依照下面的例句,从雨鞋、桌布、月亮、太阳这四个意象中任选一个,分别写两句含 有哲理情思的话语。(4 分)
(例句)雨伞:你不能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举在头顶上?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 姿态在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句)雨伞:你不能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举在头顶上? 答: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 姿态在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选B。B.cho/sha, zheng/ zheng, xian/xian。A. jin/jing, tuo/tuo, qiang/ qiang。C.hong/h ng, hang/xiang, yan/yan. D. pian/ pian, dun/tun, heng/heng 2.选C。A项“意”应为“义”;B项“常”应为“长”:D项“旺”应为“望” 3.选D。A“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之相争。用在此处不当。B“显山露水”,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用在本句属望文生义。C“充耳不闻”,形容拒不听取别人意见 本句可用“熟视无睹”。D“按下葫芦浮起瓢”,指顾了这边又丢了那边,无法使事情 得到圆满解决。使用恰当。 4.C。A项搭配不当,应改为“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频率正在提高,破坏强度正在增强” B项搭配不当,去掉“要克服”;D项缺少主语,将“由于”移至“青少年”之后。 选C。A项,“勇于创新”的后面应用逗号,因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是并列词语,然后与并列词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又形成并列关系,故 应用逗号:B项,“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 议”是会议名称,应用引号;D项,“作者”后面的冒号错误,应改为破折号。 、(12分,每小题3分) 6.选C。原文说“几乎没有水平线”,而不是“没有水平线” 7.选B。A项,因果倒置,“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是哥特式建筑诞生的结果。C项, 味冒险求高”的结果是“陷入自灭”,而不是“获得成功”。D项,句子主干是“据 说,米兰大教堂成了………纪念物”,与文意不符。 8.选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并未“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前者不是“外 9.选C。无中生有,推论的小前提“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原文没有依据。 三、(9分,每小题3分) 10.选A。过,拜访 11.选A。④句是写阮籍,⑥句是抒情的句子 12、选C。不是建功立业而是隐居处世 四、(24分) 13.(1)过去阮籍遭遇晋国的祸乱,写作《咏怀诗》来表白志向。(“晋室”“见”各1 分,句式顺畅1分) (2)中外都庆贺安乐太平,要作深忧远虑,又怎么办呢?(“恬熙”、“长计”、“奚 为”,各1分,句式顺畅1分) (3)人世间的是与非、太平与混乱,天地间四季的变迁,都如同随风飘落的万千树叶 般细小。(“理乱”、“眇”,各1分,句式顺畅1分) 附[译文]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在通州掌管专卖税收事务,我去拜访他。十六日,与他到州南 的狼山游玩 山上多古松,桂树、桧树、桕树妤几百株,傍着山势建筑成寺庙,寺庙在树间错落分布。 最上面的是支云塔,高高地踞于山巅,万种景象尽收眼底。延伸下去就是萃景楼和准提、福 慧等寺庵,也都极为幽深。所到的僧舍,房廊曲折,左右苍翠环绕,与世俗尘世隔绝。侧身 回望,江海滔天,几乎就在窗户之下。江那岸,昭文、常熟各山,山色高出蔚然的林际。时 令正值中秋,海潮怒涨,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我与莼斋看到
一、选择题(15 分,每小题 3 分) 1.选 B。B.chà/shā,zhēng/zhèng,xiān/xiǎn 。A.jìn/jìng,tuò/tuò,qiǎng/qiǎng。C.hǒng/hò ng,hàng/xiàng,yǎn/yǎn。D.piàn/ piàn,dùn/tún,héng/ héng. 2.选 C。A 项“意”应为“义”;B 项“常”应为“长”;D 项“旺”应为“望”。 3.选 D。A“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之相争。用在此处不当。B“显山露水”,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用在本句属望文生义。C“充耳不闻”,形容拒不听取别人意见。 本句可用“熟视无睹”。D“按下葫芦浮起瓢”,指顾了这边又丢了那边,无法使事情 得到圆满解决。使用恰当。 4.C。A 项搭配不当,应改为“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频率正在提高,破坏强度正在增强”; B 项搭配不当,去掉“要克服”;D 项缺少主语,将“由于”移至“青少年”之后。 5.选 C。A 项,“勇于创新”的后面应用逗号,因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是并列词语,然后与并列词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又形成并列关系,故 应用逗号;B 项,“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 议”是会议名称,应用引号;D 项,“作者”后面的冒号错误,应改为破折号。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6.选 C。原文说“几乎没有水平线”,而不是“没有水平线”。 7.选 B。A 项,因果倒置,“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是哥特式建筑诞生的结果。C 项, “一味冒险求高”的结果是“陷入自灭”,而不是“获得成功”。D 项,句子主干是“据 说,米兰大教堂成了……纪念物”,与文意不符。 8.选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并未“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前者不是“外 因”。 9.选 C。无中生有,推论的小前提“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原文没有依据。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10.选 A。过,拜访。 11.选 A。④句是写阮籍,⑥句是抒情的句子。 12、选 C。不是建功立业而是隐居处世。 四、(24 分) 13.(1)过去阮籍遭遇晋国的祸乱,写作《咏怀诗》来表白志向。(“晋室 ”“见”各 1 分,句式顺畅 1 分) (2)中外都庆贺安乐太平,要作深忧远虑,又怎么办呢?(“恬熙”、“长计”、“奚…… 为”,各 1 分,句式顺畅 1 分) (3)人世间的是与非、太平与混乱,天地间四季的变迁,都如同随风飘落的万千树叶一 般细小。(“理乱”、“眇”,各 1 分,句式顺畅 1 分) 附[译文]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在通州掌管专卖税收事务,我去拜访他。十六日,与他到州南 的狼山游玩。 山上多古松,桂树、桧树、柏树好几百株,傍着山势建筑成寺庙,寺庙在树间错落分布。 最上面的是支云塔,高高地踞于山巅,万种景象尽收眼底。延伸下去就是萃景楼和准提、福 慧等寺庵,也都极为幽深。所到的僧舍,房廊曲折,左右苍翠环绕,与世俗尘世隔绝。侧身 回望,江海滔天,几乎就在窗户之下。江那岸,昭文、常熟各山,山色高出蔚然的林际。时 令正值中秋,海潮怒涨,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我与莼斋看到